郁桃多看了几眼,想不出这是宫里哪位娘娘的居所,实在精致的惹人眼,出了会儿神,突然想起赴京前郑氏提点过几句宫里的事,宫中贵妃受宠多年,很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势,今年圣上年事日高,朝中立储也有了推崇三皇子的一派,不过这事情哪里是寻常人可以探知的呢? 漂亮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生向往,郁桃看的久,放下帘子尤恋恋不舍。 韩祎见她神情里的意思,收起手里的书卷,似漫不经心道:“那是圣上在贵妃娘娘入宫,永乐二十五年所建,亲自拟名生海阁,凡后宫大宴,都在近处。” 郁桃嗒然道:“生海两字气魄太盛,这明明是小女儿家性子的楼殿。” 也就她敢质疑当今圣上的亲笔,韩祎眼里生出点笑,“那琉璃瓦都是海外所供,如何叫不得生海阁?” 她满肚子的道理要讲,先是说:“你看海上生明月,怎么不能叫明月阁?”然后偏头莫名想起另一句‘蛟龙潜邸,鱼龙竞跃’,细琢磨总觉着有几分圣上私心的味道,这么一想,反而惊出一身冷汗,她一个刚嫁人的小姑娘能品出的暗意,朝中那些老狐狸能不知道?一边是嫡派,一边是趋炎之人,立储之争向来水深火热,谁又知道上头那位真正的心思那? 她正胡思乱想,外头传来内侍的声音,比之武阳门外更加毕恭毕敬:“既已入门内,还请世子携世子夫人落轿。” 郁桃抬头去看韩祎。他已经半起身,随手捋了袍角袖边,弯腰出了马车,动作幸运流水,半点没有新婚燕尔中丈夫对待妻子的体贴小意。 郁桃在榻上坐了会儿,肚子里揣着几分怨气,哼一声站起来,面前幕布帘却突然被打起,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悬停在她面前。 她下意识搭上去,借着男人的力落下马车,耳边是内侍含笑的声音。 “世子与世子夫人这般恩爱,咱们太皇太后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这人已不是将才领路之人,一身红紫圆领窄袖袍衫,插羽袱头,圆脸阔鼻,虽是笑脸,神情却隐含愁绪。 “张公公。” 韩祎道:“今日皇祖母身子如何?” 张公公摇摇头,脸上笑容淡下,花白的眉毛累在额中,一时不言,许久才道:“没来得急给您递消息,天没亮醒了一次,精神尚好,念叨着说要见太子,又说要见您,老奴吩咐膳房做了老祖宗爱吃的莲子羹,后头服完药便困乏......” 张尽忠语气藏了气噎声,“......老奴见老祖宗难得睡的安稳,特地吩咐旁的人莫去打扰,哪知道现在也还睡着......太医院判等人都候着,无人能说出个什么理儿,圣上刚才走,前头有要事,怕是今天得不出空闲来见您二位......” 韩祎眉头拧紧:“太医院可诊出什么。” 张尽忠摇头:“不曾......” 韩祎一向淡淡的神色,随他回应渐渐凝重。 平阳城隔得远,太皇太后病重,郁桃多少听了些风声,却不知病的如此严重。 钟公公回了话,也不再多言,一路安安静静顺着宫道和汉白玉石铺就的阶级往深处走,四下肃穆静谧。 直通一处高门宫苑外,高牌门匾上书长乐殿三字,守门的小太监敛声屏气开了门,入门便是阔大的石地场,院内东西两侧作拼廊,往后直抵后寝殿。 原本都是静着声,远远瞧见正殿里黑压压跪了一地白芷花衣衫纹的太医,皆是去了官帽,无一不战战兢兢。 郁桃眉头微拢,心里有些忐忑,虽她不知韩祎与宫里这位太皇太后亲近几何,但新婚便赶着召进宫中,约莫很有几分分量...... “怎么这么多人.....”她偏头去看韩祎,声音只有两人之间可闻。 到殿前阶级两三步,韩祎停下脚步,看了眼身侧故作镇定的人,道:“太医伏前看诊,不便进去添乱,便在此处叩拜,待皇祖母好转,再领臣妻跟前敬孝。” 张进忠眼珠子随院判身影绕转,浑浊间用力眨过好几回,最终喉间咽了咽,“老祖宗晨起说了好几回,叫老奴等着您的信儿,务必叫醒她,谁料得这事儿来的突然......” 他话说了一半闭了闭眼,没有多言,只是一刹失神,便吩咐周围宫婢拿了蒲团来。 蒲团铺在正殿前,二人遥遥向寝殿跪拜后并未立刻离去。 韩祎朝张尽忠道:“......若是有什么,到侯府门前知会一声。” 张尽忠颤颤点点头,手指向一方:“老奴赶在那头响之前。” 郁桃顺他的手看去,远处阁宇下一口井钟,凡是宫中尊贵之人陨,便会敲响,她心里跟着一拧,担心的看向韩祎。 他没什么神色,只是瞧着更冷了些,下颚紧绷的点了下头。 离去时,宫道已然点了灯,长乐殿外静的很。 张尽忠将二人送至殿门,低声吩咐先前的内侍引路。 二人相携着走远,张尽忠仍然愣愣瞧着那处,伫立在殿门前良久。 “张公公。” 听闻背后一道声,张尽忠目光尤然迟缓,转过头才看见御前总管郭阑就站在背后,更让人不可忽视其背后那道明黄色的身影。 “不知陛下在此处,老奴有罪。”他颤颤拜下。 当今圣上尊姓为李,单字‘明’,正四十。 他放眼望张尽忠先前所看方向,悠悠道:“那便是韩祎拒了吾儿要所娶之人?” 张尽忠伏地:“正是......” 李明收回目光,踏步往里,“倒是不怪他,终究是男人本性......” 说罢,他几声笑,散在风里:“朕倒是没想到......” 张尽忠惴惴抬起头,与郭阑碰了个眼神,两人具是不解。
第六十六章 京都的日头落得比平阳城要晚上许多, 看着日暮西斜近黄昏,天色却还大亮。 马车行经去时的路,拐进闫韩侯府后, 落车时郁桃问韩祎:“今日的晚膳……” 韩祎停了往书房去的步伐,道:“我平日的习惯没甚么喜恶, 让丫鬟去问七宿便是, 若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尽管吩咐下人采买, 西苑从前是母亲主事,此后全都交与你。 ” 他声音虽不大, 门廊一众下人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全部将头低下去三分, 无不俯首帖耳。 郁府上郑氏治家虽严, 下人还是有些活泼性子在, 只是将事情做好了做周全了, 不使旁的坏心思,气氛还算松乏, 闫涵家门风着实严谨。 夫家维护向着自己,郁桃当然高兴, 回院中捧着七宿送来的册子研究了一番。 许是闫涵家教养的严苛,韩家两兄妹看着娇贵, 实则并无什么挑剔, 只是韩祎不喜甜、重口。 七宿侯在外头凉亭里, 眼睛老老实实盯着脚下的木板。这屋里有了女主子就和从前不同,世子跟前伺候的几个小厮都被打发到了外院。 他站的久了,翘楚从屋里搬出小札和姑娘刚赏下来的糕点, 招呼他:“先坐着等, 喝点茶?咱们夫人没那么多规矩。” 七宿没客气, 从白瓷勾花的碟子拿起点心往嘴里送,狼吞虎咽道:“楚姑娘,您要不跟夫人提两句,世子日日歇在内院,咱们这些人进去不方便,不如在外头腾个空地儿,侧边开个门,咱们就从这头进去伺候世子,也不扰了夫人。” 他人长得奸头猾脑,说两句话还算中肯,翘楚想了会儿,点点头:“夫人正说呢,待晚上和世子商量了,就把旁边布置出来。” 七宿笑笑,闷头吃点心,等拾己捧着册子出来,他拱手喊了两声好姐姐劳烦,借花献佛把点心送到拾己跟前,一溜烟便跑了。 拾己哪里见过这样泼皮赖脸的人,被喊得一愣一愣的,捧着糕点站在原地。 翘楚笑的一口气没上来,骂:“世子爷这样稳重,下头人鬼精似的。” 大婚次日休沐,本该宴请同僚。韩祎一向不□□席之上的逢场作戏,下午开宴,酒过三巡衙门正好有急事,他多呆了片刻就离去,以闫韩家的门第和身份倒是无人敢说什么,只是当时宴席静下好几分,只剩琵琶弹着‘三更月,碧霄天,对星杳梦’。苏柯迁摇着扇子打圆场,和李敬然几人圆拢了气氛。 宴席分庭几势,太子太傅家长公子周围多是翰林院几位官宦子弟,另对坐着的便是后宫当宠贵妃的亲胞弟孙名义,眼看主宴人离去,他手中酒杯‘叮’一声响掷在桌上,倾洒半数,尔后面色不虞的推开拥维众人,大步离去。 苏柯迁与李敬然对视两眼,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韩祎趁晚膳间隙方去向苏氏问安,路上七宿提了两句下午宴席的事情与夫人那头,直到门前才停下嘴。 苏氏见他来很是惊讶,片刻又怪道:“你新婚在外头跑来跑去,没得空陪陪阿桃,平日里不见你往东苑跑,今日该陪媳妇偏偏又来找娘。” 韩祎道:“郁桃尚且稚嫩,性子活泼,不似寻常闺秀静得下心,但本心善良正直,还需得母亲带在身边多加提点,她还算聪明,一点就透,说话得趣,陪着您也算打发时间。” 苏氏看他一眼,“阿桃与我投缘,这些倒不必你来说,我看太过机敏圆滑并不十分好,几分稚气和机灵相得益彰恰恰合宜。” 韩祎点头,提起宴请同僚之事上孙名义的举动。苏氏毫不遮掩露出鄙夷的神情,“孙家势起,就以为这京中人人都要承他的好,那三公主顶着天家的名头,哪里又有半分天家人的风范,被宫中那位养成易骄易燥的性子,孙名义摔了酒杯怕是忘了自己老祖宗根儿里便是战战兢兢捧着那杯酒起的身家。” 宫中贵妃的身世天下人皆知,孙家老祖宗本是江南一代的卖酒翁,先帝南巡顺游而下,微服私访时无意间喝到词酒,诗性大发遂题诗一首,圣迹流落民间被州县官瞧见,向宫廷进献此酒,孙家故此发家一跃成为皇商。偏巧,当今圣上登基,后宫大选,孙家嫡女以倾国之色得了圣上青睐宠冠六宫,孙家自此发迹。 京中素来如此,百年望族看的是一姓的风骨底蕴,像孙家这般一夜高楼拔起的所在,多半让人瞧不起,但最让苏氏对孙家不满的是那三公主目无尊长,贵妃任其妄为。 闫韩家手握西北兵权,自先帝立储便是一块香饽饽,不过恰是太皇太后这层关系在,闫韩以‘忠’为上,并不曾亲立何党派。如今到了当今圣上,边塞安宁,西北十万秦林军的虎符仍由韩孝峰握在手中,哪怕是闫韩家也难以中立自居。 对于上头那位,何故放任三公主三番五次冒犯闫韩家,怕是心里正想借此成了这桩姻缘,闫韩世子若是做了驸马爷,那便也算是‘自家人’,若是做不成…… 苏氏心知肚明,又忍不住多想,看了眼跟前的儿子,欲言又止道:“阿桃稚子之心,虽说他日要挑起闫韩家宗妇的大梁,可到底与这趟浑水无关……” “母亲。”韩祎淡声道,“迎娶阿桃是我的心意,并无其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1 首页 上一页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