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地自责,二十年了,明明心底那样爱他、敬他,为何总是对他发脾气,为何不能对他再好一点,非要等到缘尽之时才悔不当初吗? 她心中一颤,双手紧紧地攥着黑腰带,她已经失去了父母、爱子,不能再失去他,若真有那么一天,她必定会追随他而去,不论生死,永不分离。 “娘”,唐棣愧疚地低着头,跪在杨君兰面前,“女儿知道错了,您别生气了。” 杨君兰没有再责怪她,拉起她坐在身边,“棣儿,你将来若是找到疼你的相公,要好好对他,知道吗?”言语间,又湿了眼眶。 唐棣点头,依偎在杨君兰身边。相公,会是他吗?她想着那位温煦淡雅的公子,他还好吗?会不会因为我而受罚?得差人去问候一下才好。 傍晚,唐棣回到房中,掀起袍裙,膝上一片淤青。她虽跪的不算久,但石子路凸凹不平,杀伤力远超过寻常路面。 葫芦瞧见要去取药,被她叫回,她自幼在山上长大,自然比寻常的千金小姐皮实些,况且她以为是她气的娘亲落泪,心中有愧,这点小伤本是她该受的,近些天都只能乖乖待在家里读书练字,做做女红,不可以再偷偷下山去。 她取来信笺,左思右想,执笔写下“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折好塞进信封中,在右下角画上一枝兰花。 她趴在桌案上,手中翻动着信封,半晌舍不得放下。离善朴,你还好吗?你会想我吗? 第二天一早,唐棣便跟唐玉山借了占五来,把信封交给他,托他下山带给离善朴。 从栖山上见过离善朴的只有占五和唐武二人,唐棣想起唐武就来气,见她遭难跑的比兔子还快,占五一向谨慎,嘴巴又紧,从不乱说话,的确是送信的最佳人选。 离府内,离川海父子正在书房验看萼州城的卷宗,明日一早便派人送到顺州呈给梁王。 泓澄手中拈着一支信封进来,打量过父子二人,缓缓开口,“公子,唐姑娘给您的信”,说着把信封放在书案上,父子二人都能看到的位置,“送信人还在门口,问公子是否有信回给唐姑娘。” 他知道离川海不赞同儿子与唐棣来往,又担心唐棣出身山寨,会伤害到离善朴,尤其是前夜之后,更是对她小心提防,收到信后不敢隐瞒离川海,正好趁他在的时候把信递进来。 离善朴翻着卷宗的手微微一滞,脸上看不出明显的异样,声音平和,“退回去吧。” 离川海放下手中湖笔,瞥了信封一眼,见上面没有写字,只画了一枝兰花,捋着胡子沉思了片刻,对泓澄道:“你去跟送信人说,让他回去转告唐姑娘,就说老夫谢过她两次相帮,但公子已经定过亲了,不宜再同她来往,今后就不必再见面了。” 泓澄原以为离川海会阻止离善朴给唐棣回信,对她避而不见,时间久了自然就不了了之,没想到离川海竟这般果决,忍不住说道:“大人,恕属下多言,这样直接地回绝唐姑娘,会不会得罪了唐庄主?若他倒向武州一方,对我们大为不利。” 离川海摆手,神情泰然,“老夫虽未与唐庄主有过来往,但听闻此人行事坦荡,颇讲信义,他既然有意相帮,断不会因此就倒向马本初。何况我与他同为人父,善儿已有婚约,我又怎能为了拉拢他而故意隐瞒,耽误了唐姑娘?” 一番话让泓澄豁然开朗,拾起信封拱手退去。 离善朴看似一切如常,但眼底的苦涩与不舍还是被离川海察觉,他轻叹了口气,想不到儿子对那位唐姑娘的感情已经如此之深,事已至此,也只能等他慢慢淡忘了。 从占五下山起,唐棣便坐立不安地盼着他回来,手中的书一共也没翻几页,一心想着离善朴有没有受罚,会怎样回复她的信。 会说想她吗?那块木头应该说不出这种话来吧!她把书立在桌上,头埋在书中,抿着嘴笑。 午膳都没心思吃,好容易挨到午后,算算时辰占五也快回来了,她干脆放下书,跑去大门口等他,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仍然不见人影。 从栖山庄门前有许多细小的鹅卵石,晶莹剔透,颜色各异,是盛夏时分唐棣在泸水河边捡到的,她挑了几块色泽艳丽,带有花纹的,用靴尖在地上铲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坑来,把鹅卵石埋进去。 终于,马儿的嘶鸣声传来,占五一跃下马,唐棣当即向他跑去,焦急地问道:“他还好吗?我的回信呢?” 占五有些不忍,顿了顿,半晌才答道:“离公子他还好。” 唐棣隐隐觉得不对劲,眉间一紧,瞥见占五手中的信一把夺过,只见上面没有字,只画着一枝兰花,正是她给离善朴的那一封。 占五只得和盘托出,唐棣没再言语,颓然向大门走去,手中的信封被攥得皱作一团。 唐棣遣葫芦出去,独自坐在卧房的窗前,看着窗外的玉兰树飘散着落叶,想到初见离善朴那日细雨绵绵,山上的叶子还只是泛黄,短短半个月,便已经纷纷飘落,即使美如彩蝶轻飞曼舞,此刻在她的眼中也只是一片萧索凄凉。 她开了一坛酒,倒了满满一杯仰头咽下,不知不觉半坛酒已然下肚。 恍惚间,好像有人拍她的肩膀,她抬头,见唐玉山正望着她,眼底满是心疼,本想挤出个笑容,却不争气地落下泪来。 “爹,他有婚约了,可我喜欢他,我舍不得他!” 唐玉山见到女儿落泪,眉头皱作一团,上前一步搂住唐棣的肩膀,“读书人就是矫情!啥狗屁婚约,只要没睡一被窝都不算数!喜欢他就去找他,他也喜欢你就凑一对儿,你怕啥?”虽声如惊雷,却听不出半点怨怼之意。 占五知道唐棣并未向唐玉山隐瞒她给离善朴写信的事,回来后唐玉山问起,他便将离川海的话告诉他。 唐玉山心里清楚,马本初打算从东面突袭萼州,此时从栖山庄对离川海至关重要,可他并没有利用离善朴和唐棣的关系拉拢他,反而坦诚一切。 早听说离川海为人正直,经此一事,唐玉山对他更为敬佩,暗下决心要尽力帮他对付马本初。 临近中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从栖山庄北面正房门口的兰花已经被全部搬进卧房内,唐玉山推门进去,一股幽香扑面而来。 杨君兰放下手中的书册,上前帮他解去斗篷挂在衣架上,唐玉山微锁的眉头瞬间舒展,拉着她的手坐在榻上,想着她这两日对他越发温柔,心中一喜,嘴又没了把门的。 “夫人,闺女给姓离那小子写的信给退回来了,在屋里哭呢。” 说完叹了口气,带着三分恨其不争的意味,大手一挥,“这丫头也真沉不住气,不就是个狗屁婚约?算个屁!当年他老子……” 话说了一半又赶忙咽回去,缩回手,浑身紧绷着瞟了杨君兰一眼,见她并没有动怒,才慢慢放松下来。 杨君兰眼底一抹沉郁,眉头一挑,质问道:“怎么?你还能抢了离家不成?” 唐玉山低着头,不敢做声。 若是贪官恶霸之子,管他有没有婚约,只要女儿喜欢,他会毫不犹豫的下山把他抢回来,哪怕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尚可以整座从栖山相托,招他为婿,可他偏偏是离川海的儿子。 杨君兰听说唐棣痛哭既心疼又惋惜,女儿喜欢的第一个男子,又是才貌出众的翩翩公子,却无缘在一起,担心女儿情殇难愈,会因此大受打击,想去安慰又羞于开口。 她早已习惯了端着母亲的架子,这一点同她的母亲羽国夫人张氏如出一辙。 前日她知道女儿喜欢离善朴,并非没有动过托媒人上门说亲的念头,只是女儿出身山寨,身份上就低了官家一大截,好在她容貌娇俏,才学出众,若是能与离善朴两情相悦,成就姻缘也是美事一桩。 可惜离善朴已有婚约,离川海为人重诺守信,给儿子定下的亲事必不会轻易更改,为了女儿的幸福,杨君兰明知道机会渺茫,也只得放下脸面,盘算着亲自登门去离府登议亲,看看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作者有话要说: 大可爱小可爱们节日快乐,求评论求收藏,么么哒!~
第12章 难忘 杨君兰出身名门,知书识礼,由她出面的确更说得上话,但离川海早年丧妻,家中没有女主人,她独自上门多有不便,想着让唐玉山与她同去。 可唐玉山唯一的夫人是抢来的,对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不屑一顾,以他的土匪逻辑,两个人相爱就应该成亲,成亲了就应该一辈子对对方好,简简单单,再无其他。 听杨君兰说起去离府议亲,什么三书六礼、小定下聘的,登时一个头俩大,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 “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是麻烦!要我说,什么婚约不婚约的,当着离川海的面儿把他家小子叫出来,跟他说咱闺女看上他了,就问他相没相中咱闺女,相中了就成亲!整那些没用的干啥!” 话刚一出口,立马小心地瞟着杨君兰,见她眉头微蹙,提起一口气刚要开口,忙挽着她的手赔笑,“夫人说的是,都听夫人的。” 杨君兰看着他那副不羁的样子,担心他胡乱说话坏了女儿的大事,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先去看看女儿再说。 她一路上都在想着要如何宽慰唐棣,走到她卧房的窗边,才发觉自己多虑了。 只见唐棣眼圈微红,正坐在窗边的桌旁,手中攥着根细棍戳弄着一只身长寸许的硬壳虫,用细棍在酒杯里沾了沾,把酒滴在虫子身上,吓得它疯狂逃窜。 她用细棍不断拦住虫子的去路,那虫子被她掀翻过去,几条腿对着空中乱登。 杨君兰推门进去,唐棣忙站起身唤了一声“娘”,怕虫子跑了,一把抓在手里,两只黑色长须从指缝钻出,在她指背上扫来扫去。 杨君兰看的头皮发麻,不敢靠前,顿了顿无奈开口,“别玩了,去洗洗手,一会儿到我房里一起用晚膳吧。” 唐棣点点头,眉眼弯弯,“嗯,我中午吃得少,这会儿还真饿了。” 晚膳时,杨君兰看着唐玉山父女俩大快朵颐,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心里默念一声,不愧是唐玉山的闺女,跟她爹一个德行,去离家议亲的事先缓缓再说吧。 入夜,呼啸的秋风卷起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杨君兰怕冷,房中已经燃起了暖炉,唐玉山沉睡正酣,粗重的鼻息声呼呼作响。 杨君兰轻轻起身,帮他掖了掖被子,披上裘皮斗篷,提着灯笼朝唐棣房中走去。 冷风顺着领口吹进,她不禁打了个寒颤,抬手将衣领紧了紧。 透过窗子,隐约可见唐棣房中炉火的光亮,她推门进去,葫芦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刚要起身,她轻声道:“不必,我看看就回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9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