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你要去哪儿?” 临近除夕,褚六郎早早换上了喜庆的大红袍子,脖颈上挂着丁儿郎当响的长命银锁,跑起来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到褚昉近前却是立即规规矩矩站定,眼珠子溜溜一转,不知在打什么鬼主意。 褚昉轻笑了下,问他:“又捣蛋了?” 褚六郎连连摇头,追问:“三叔,你到底要去哪儿?” “你管我去哪儿。”褚昉猜想侄儿定在打鬼主意,故意避而不答。 褚六郎悻悻一撇嘴,想了想,说:“三叔,你去陪果儿玩吧,她在前院里踢毽子呢。” 褚昉心想侄儿才五岁,都会调虎离山了,越发好奇他要作甚,遂假意答应,往前院走去。 褚六郎见他离开,兴冲冲跑进兰颐院,喊着:“婶娘,三叔不在,你教我打弹弓,我也要射鸟窝!” 折返的褚昉:“……打弹弓?” 陆鸢竟然教他侄儿打弹弓? 不多时,兰颐院内传来一阵稚子的朗笑,褚昉看见院内老树枯枝上搭着的鸟窝在砰砰响了几声后歪歪扭扭,摇摇欲坠,终于在最后一击下坠落下去。 而后便听到褚六郎兴奋地呼喊:“打掉了打掉了!婶娘真厉害!教我教我!” 所以,在他不在的时候,他们竟玩的如此开怀么? 褚昉神色有些沉。 他朝院内走去,抬脚要进门,脚才拎起来,却犹豫着,迟迟没有迈进门槛。 他刚刚斥责了陆氏,告诫她不要自作聪明,不消片刻却又折回,岂不是让她恃宠生骄? 罢了,让她静思己过,好好长长记性吧。 褚昉收脚,转身离开兰颐院门口,不过走了两步便又驻足不前。 听院里咯咯朗笑声,哪有静思己过的样子?有褚六郎那个捣蛋鬼在,陆氏如何能静思己过? 褚昉再次折返,欲进去把褚六郎撵走,却在拎脚跨门时再次顿住。 褚六郎若问起他缘何不去陪果儿玩耍,他该如何回答? 思前想后,褚昉最终回了自己的璋和院,直到夜中才过来歇息。 但陆鸢与他行过礼后仍旧坐在书案旁,像是在看账本。她自卸下管家之责,反而更忙碌了,不是看账本,就是奋笔疾书圈圈点点,偶尔揉揉眉心,竟似运筹帷幄的将军一般。 往常褚昉会说句“歇吧”,然今日他不想主动开口。 自陆氏养病以来,他对她诸多容忍,才惯得她对夫君生了怠慢之心。 兵法云,张弛有度,是该紧一紧了。 褚昉手执书卷坐去灯下,夫妻二人各看各的,互不相扰。 房内寂寂无声,能听见寒夜里的风和偶尔唧啾的鸟鸣。 夜色已深,褚昉举着书挡在面前,却用余光扫向陆鸢的位置,见她专心致志于笔下舆图,并无歇息之意。 他之前不小心瞥见过,是一幅丝道沿线市聚的图纸,从京都长安向西一直到碎叶城,皆有她大大小小不同符形的标记,不知是何用意,但大约仍是生意上的事。 褚昉不耐地收回目光,忽对书韵吩咐:“备水。” 陆鸢便是再愚笨也该知道他何意了。 但陆鸢只是抬头看他一眼,柔声说:“国公爷先休息吧,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待会儿我让青棠掩上帷帐,不会让灯烛影响到你。” 褚昉没有说话,再用余光去看陆鸢时,她已经又专注于手下事了。 默了片刻后,褚昉状似漫不经心随口问道:“今日在院外见六郎来找你,何事?” 陆鸢笔下未停,亦不曾抬头,温声回答:“无事,嘴馋了,嫂嫂不肯给他蜜饯吃,特意来我这里讨。” 褚昉又问:“他没捣蛋?” 陆鸢道没有,褚昉微微一顿,接着说:“院里的老槐树上,我记得有两个鸟窝,怎么不见了,莫不是六郎爬树摘走的?” 他看见陆鸢手下的笔终于停驻了下,但旋即又恢复如常。 陆鸢声音浅浅地说道:“没留意,大概,被风刮走了吧,六郎没有爬树。” 褚昉骤然气闷。她竟然骗他,不过带稚童打弹弓而已,何须瞒他? 作者有话说: 褚六郎:狗三叔,你快走,婶娘是我的! 哈哈,再求一波评论和收藏呀!
第20章 珍视之书 ◎著写原书之人应是个男子◎ 褚昉骤然气闷。她竟然骗他,不过带稚童打弹弓而已,何须瞒他? 恰在此时,书韵回说水备好了,褚昉便大步去了盥洗室,衣袂扫起一阵冷风。 褚昉很快便沐浴完毕,回到房中见陆鸢仍在书案前写写画画,不由蹙紧了眉,却什么也没说,率先坐去卧榻。 青棠依陆鸢吩咐落下了帷帐。内寝瞬间落入一片漆黑,只能通过微微晃动的帷帐接缝看到外室的光亮。 褚昉仰面躺在卧榻之上,眼睛却盯着帷帐处透过来的一线烛光,外面很安静,静到可以分辨炭火燃烧的声音。 已近子时中了,熟悉的脚步声还未传来。 褚昉盯着黑茫茫一片,心绪复杂起来。 陆鸢从不会如此不顾他的意愿,今夜却迟迟不肯入寝,是在同他耍气? 因为他说她父亲卑劣的那些话?因为他告诫她不要自作聪明、效仿其父? 这就是她静思己过之后的结果?让他独守空房,孤枕难眠? 褚昉默默无声冷笑了下,闭上眼睛睡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陆鸢以为褚昉早已入睡时,帷帐忽然被掀开。 青棠和书韵都未在房内伺候,他掀帷帐的动静又十分大,陆鸢忙迎过来问:“国公爷,怎么了?” “无事。”褚昉冷道一声,也不叫丫鬟进来伺候,亲自秉烛掌灯,而后开始在内寝翻箱倒柜。 他这段日子在兰颐院住的久,很多衣裳都放在此处,方才沐浴完毕,他让书韵把脏衣裳收去洗了,只穿了一套寻常睡袍,但现在他想找一套净衣换上。 往常都是陆鸢伺候他更衣,他并不知道自己衣裳放在哪里,只能各个箱笼都翻找一遍。 “国公爷,你的衣裳不在那里。” 他披着睡袍翻箱倒柜,陆鸢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忙从另一扇衣柜里拿出一套绛锦冬袍,还未转身,便听啪嗒一声,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 陆鸢回转身,见到地上的布袋子,微微一愣,正要去捡,褚昉已先她一步捡起来。 陆鸢轻抿了下唇,托着衣裳递给褚昉,柔声说:“国公爷,你的衣裳。” 褚昉没接,反而扫了陆鸢一眼,解开布袋,掏出里面的东西后,眼中的光明显暗了下,好似某种希冀陡然落空。 原来不是他以为的东西。 袋子里装的是残碎破裂的《笑林广记》,还有一卷新的抄写本。 原本被撕碎的部分夹在还算完整的书页之间,揉搓褶皱的书页也被重新铺展熨平,虽褶痕显著,也有撕裂的缝隙,但字迹尚可辨认,不妨碍誊写。 褚昉翻看了下,见已经折成两截的银质书签也夹在其中。 他以为这书早已被毁,却没料到她竟珍视至此,不止留着完全不堪拼凑的碎片,还费尽心力誊写了新本。 这书有何珍贵之处? 褚昉轻扫了陆鸢一眼,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书上。 褚昉不问,陆鸢也不主动交待书的来处,只是说:“这书合我眼缘,看着实在有趣,偶尔誊写几篇打发时间。” 褚昉审视着陆鸢,片刻后,也饶有兴致地翻着书,说:“既如此有趣,借我看几日。” 陆鸢应好,又道:“国公爷看我的誊写本吧,这旧本实在不堪入眼了。” 褚昉将新旧两本一道收回袋子,“无妨,对照着看,或许还可帮你纠出一二错处。” 陆鸢抿抿唇,知他心中大约已生了疑虑,没再多说,只微微点头。 “国公爷快更衣吧。”陆鸢近身欲替褚昉宽下睡袍,却被他抬手阻止。 “怎么了?”陆鸢不解地问,他火急火燎翻箱倒柜,不就是要更衣离开吗? 褚昉微不可查动了动唇角,眉心亦是微微旋紧了些,却终是欲言又止,把话咽了回去。 他冷着一张脸,在陆鸢的伺候下换好衣裳,穿得齐齐整整,踏着万籁俱寂的萧萧夜色,孤身回了璋和院。 其实他不是非要回来的,但一脚已迈出去,他的妻不止未作半点挽留,还殷勤更衣推他出去,他如何能再留? 褚昉依旧睡不着,百无聊赖地翻开已经残破不堪地旧本《笑林广记》,耐着性子读了一页,渐渐提起兴致来,不觉又翻了一页。 仔细读来,竟颇有许多童真童趣,并不似外头卖的市井俗物,且书文博通古今,涵括四方,足见书中这个妙语连珠、被唤作康凌子的小姑娘不止读了万卷书,还行了万里路,周游过不少地方,连远在西海之西的拂林国都去过。 再看书法字迹,行云流水,鸾飘凤泊,与陆鸢字迹竟有九分肖像,唯一分不像之处,便是原书字迹于飘逸中带着一股遒劲方正,兼具山之巍峨、水之灵秀,越看越赏心悦目。 褚昉猜想,著写原书之人应该是个男子。 与陆鸢字迹肖像,必与她十分亲近,莫非是她兄长陆徹所著?书中的康凌子大概是她嫂嫂? 但她嫂嫂是中原女子,怎会有康凌子这样一个胡名? ··· 兰颐院内,陆鸢仍在挑灯夜战。 若要父亲心甘情愿同意她离开褚家,不再动辄以死相逼,唯有让他明白,只有他自己的亲生女儿才是靠得住的,褚昉绝不会帮他重回高位。 而今西域小国纷争不断,商路阻滞,许多贾人都被困在碎叶城,其中既有兴胡【1】商队,也有许多中原商人。陆鸢之前就已关注此事,若能赶在消息上达天听前想出完善可行的应对之策,或许能助父亲重振旗鼓。 而她的条件就是,让父亲不要再插手她与褚昉之间的事。 陆鸢全神贯注,并没察觉青棠近前。 “夫人,姑爷是不是又生气了?” 而今已是子时末,青棠端来夜宵,压低了声音问。 陆鸢没有答话,甚至都没有入耳,直到最后一笔落定,才放松了神色,心绪轻畅地吹干墨汁,抬头看向青棠:“别乱想,他无忧无愁,无病无灾,哪来那么多气,大约有急事才走的。” 青棠抿抿唇,“这大半夜的,能有什么急事,姑爷肯定又生气了。” 陆鸢吃着夜宵,并不说话,她现在无暇顾及褚昉的情绪,岔开话题问:“我之前说,让你留着药渣,你留了吗?” 陆鸢虽然不怎么喝药,但碰上褚昉赖着不走的时候也要喝上几顿,遂留了个心眼,让青棠留下药渣备查。 青棠点头,“留着呢,但是留的不多,好几次我才倒了药给您送来,回去就见药罐空了,厨房的婆子说替我倒掉了,也不知他们何时这般好心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9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