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玉带着林森和姚大力做了一批强化品质的精铁铲,免费发放给居民们铲雪。 永安城的居民现在人手一把铲子,连小孩都拿着小号的铁铲帮忙。 池玉用钛铁盾铲雪已然十分熟练,盾牌面积大,一次铲起来的雪比精铁铲多很多,唯一的缺点是使用时不太好发力。 她原本就擅长用盾,再加上这几日每天铲雪,经验增长得很快,这个小小的缺点对她来说并不是问题。 连续的暴雪让城里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居民们囤积的食物是有限的,如果一直得不到补充,不知道能撑多长时间。 大部分居民是因为受灾才搬到永安城居住,这段时间东饶平原的雪灾压塌了大量房屋,又有许多幸存者拖家带口地搬迁过来。 他们的财产在灾难中损失了不少,又没有多少物资储备,眼看着食物一点点消耗,难免焦急担忧。 居民们食物短缺,池玉自然有所察觉。 除了扫雪换取食物之外,她打算开两家新的店铺,一家是食材店,出售大米、面粉、水果、蔬菜等,另一家是木炭店,专门出售木头和煤炭。 因为仓库存货充足,池玉并没有限制购买量,每一个货架都摆得满满当当。 食材店刚开张就被挤得水泄不通,那些来永安城不久的幸存者们尤为激动,恨不得把50格的背包装满,唯恐慢一步就买不到吃的了。 “天哪,城主也太厉害了,竟然能拿出这么多食物!” “是啊,还有好多种水果,我家不缺吃的,我买两个西瓜解解馋。” “太好了,不用饿肚子了!我们村的房子都被雪压塌了,本来以为逃难到永安城要一直挨饿,现在好了,能买上吃的了!” “嚯,这么多食材!这店里好挤,我还是先去隔壁买煤炭吧。木头烧起来太呛人了,我儿子、媳妇一晚上被呛得睡不着觉,扫雪领到的煤不够用,这次我要多买点。” 食材店、木炭店开张的消息在城内传开,居民们来了一波又一波,池玉给食材店补了五次货,店里拥挤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开张第一天,大家难免热情一些,以后早晚各补充一次货物,应该就足够了。 池玉从背包里取出物资,再次将两间店铺的货架补满,而后关上店门,离开了商铺区域。 * 这个冬天真难熬啊。 罗大娘看着家里见底的米缸,脸上的皱纹深深地挤在一起,满面愁容。 今年是个丰收年,家里原本囤了不少吃的,结果一入冬就开始下大雪,粮食是只出不进。 她家四个儿子饭量一个比一个大,眼看吃的越来越少,老大就偷偷跑出去打猎,结果受了重伤,救回来的时候已经在雪地里躺了大半天,人差点就没了。 为了给老大治伤,他们卖了大半的粮食,就算只喝米汤,剩下的也撑不过这个冬天。 “妈,我听说有个好地方叫永安城,不仅能随便买食物、棉衣、煤炭,还能扫雪换吃的!那儿的药店还有个厉害的高级制药师,要不我们搬过去住吧!” 罗老四兴冲冲地从门外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嚷嚷。 罗大娘先是愣了愣,等反应过来他话里的含义后,脸上没有一点惊喜,而是狠狠瞪了儿子一眼:“你这小子,打哪儿听来的谣言?老娘在东饶平原住了这么久,从来没听过什么永安城,也没见过能升到高级职业的!” 更何况现在这样的时节,谁会往外卖吃的? 还有什么棉衣、煤炭,真是吹牛皮不打草稿! 罗大娘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会这个缺心眼的儿子。 还好老大受的都是外伤,这些天也养得差不多了,她得想想办法弄些吃的。 躺在隔壁屋里的罗老大听见这边的动静,从床上支起身子,回了一句:“确实有这么个地方,我前阵子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他仔细回想了一会儿,忽地眼前一亮:“永安城的城主是位锻造师,咱家那把锄头就是他们的商队来镇上时买的。” 罗家居住的村庄位置偏僻,罗老大经常打猎拿去镇上换新币,因为路不好走,他们家只有他和老四爱往镇上跑。 老四那些话说不定是真的…… 想到那支商队膘肥体壮的马匹、大包小包的货物,罗老大的心突然火热起来:“妈,四弟说得对,咱们搬去永安城吧!” 罗大娘心里正嘀咕着一向稳重的老大怎么跟老四似的不靠谱,罗老大就说起了永安城商队去镇上时的情景。 听着听着,罗大娘有些动摇了,但很快又清醒过来。 这外面冰天雪地的,万一遇到什么危险,还能有活路? 安安稳稳地待在村子里,总比死在路上强。 罗大娘强势压下两个儿子搬家的念头,结果当天晚上,家里三间屋子被积雪压塌了两间半。 几个儿子每天都在扫雪,但晚上雪下得太大,总不能一直起来扫吧? 她家又是泥草房,现在房子塌了,不搬也得搬。 罗大娘忧心忡忡地收拾好家里的锅碗、衣服、被褥,带上为数不多的粮食,一家人踏上了去永安城的路。 路线是罗老四在镇上打听到的,幸好距离不算太远,估摸着走个两三天就到了。 现在天气极冷,积雪路面又难走,但想到老大受伤时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还有离开时村民们看傻子似的眼神,罗大娘还是咬牙坚持住了。 一家人灰头土脸地赶到永安城的时候,恰好是食材店、木炭店开业的第十天。 罗大娘还没来得及惊叹永安城高耸的城墙和气派的城门,就被商铺区的繁华晃花了眼。 他们这一路上借宿过两个村庄,为了减少消耗、节省粮食,村民们都是足不出户的,哪里会这样逛来逛去? 看着永安城居民们身上厚厚的棉衣和脸上的笑容,罗大娘眉头不自觉地舒展开。 “快看!那边有裁缝铺在卖棉衣!” “大哥,那是餐厅吗?我怎么看见好多人在里面吃饭?” 旁边路过的中年男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善意地笑了笑:“几位是刚来永安城吧?最近餐厅提供套餐,两荤一素一汤只要12新币。今天有红烧肉,这可是徐大厨的拿手好菜,去晚了就抢不到了!” 被四个儿子眼巴巴地瞧着,罗大娘心也软了下来。 虽然家里剩的钱不多,但饿了这么些天,总要让儿子们吃顿饱饭。 一家人跟着中年男人去到餐厅,要了五份套餐。 红烧肉是上好的五花肉切成的方块,颜色红亮亮的,套餐里的米饭不限量,罗家四兄弟每人添了三次饭,肚子吃得鼓鼓胀胀,脸上也有了血色。 罗大娘耳尖,听见餐厅里有人讨论市政厅接哪个任务赚的新币多,立马把瘫在椅子上的儿子们叫起来,着急忙慌地往市政厅跑。 这会儿刚过中午,市政厅里很是热闹,控制台前有许多居民排着队接取任务。 大屏幕上的任务不断滚动,看得罗大娘眼花缭乱。 【清扫公共区域的积雪,奖励10块煤炭或一份食材,报名人数73/100。】 【帮助餐厅磨一天面粉,奖励1千克面粉一袋,报名人数18/20。】 【帮助药店初步炮制药材,奖励2颗感冒药或一份食材,报名人数6/10。】 …… 【提交一组木头,换取20块煤炭,任务不限次数。】 罗大娘排到了队伍最前方,来不及多想,先把清扫积雪的任务接了下来。 看着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奖励一份食材”,罗大娘感觉自己飘飘忽忽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
第46章 这些可以领取物资的任务是池玉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逃难到永安城的幸存者很多,池玉有心施以援手,却不想让他们不劳而获,于是琢磨出一些简单的任务,只要肯花力气,就能填饱肚子。 受恶劣天气影响,居民们难以外出,获取物资十分困难,尤其是家中没有存粮的居民,纷纷盼望着大雪停歇,哪怕只是出门砍点木头,多多少少也能赚些新币。 游戏策划似乎听见了NPC们的心声,几天后,连绵多日的大雪终于不再飘落。 永安城内一片欢声笑语,街道上挤满了人,居民们拿着斧头、镐子、弓箭,成群结队地往城外走。 外面喧沸的人声透过紧闭的窗户传到铁匠铺二楼,池玉挥动锻造锤的手一顿,抬头望向窗外。 总是飘飘悠悠落下的雪花彻底消失,天边隐约泛起亮光,渐渐驱散阴霾。 雪停了。 冬天快要结束,春天即将来临,野外的资源也会变得丰饶起来,NPC幸存者们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池玉喜悦中带着一些怅惘,这意味着内测同样进入了尾声。 【第1名:永安城-池玉:20593积分】 【第2名:风回城-祁风:19872积分】 【第3名:明山城-谢驰:15461积分】 祁风天赋特殊,主要依靠买卖货物赚差价。 他定然有很多流动资金,直到内测将要结束才全部拿出来用于基建。 要不是火山爆发给风回城造成的损失太大,池玉怀疑,她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内测奖励。 现在两人的积分差距再度缩小,祁风随时可能超越她。 池玉关掉积分排行榜,静静看了一会儿窗外的房屋、店铺,许久才收回视线,重新拿起锻造锤,完成了精铁斧最后的锻造和淬炼。 她顺着楼梯走到一楼,把精铁斧放在货架上,拿出常备在铁匠铺的背包,里面装着陨铁镐和几份烹饪好的食物、药品。 这个月钱安的商队没来永安城,再加上无法挖矿,陨铁矿半月前就消耗一空,池玉只能用普通的铁矿锻造精铁工具。 现在雪停了,她要去西边看看矿洞的情况。 池玉背上包,跟着大部队往城外走。 城外的积雪无人清扫,四周被白雪覆盖,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雪毯。 一脚踩下去,积雪完全没过小腿,超过了鹿皮靴靴筒的高度,冰凉的雪浸透棉裤,寒意自下而上蔓延。 池玉忍着腿部传来的冷意,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城门外的空地,来到护城河边。 护城河早已结冰,冰面坚硬而结实。 池玉站在冰面上,试探着往前走了几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 为了防止吊桥被积雪埋住,这段时间吊桥一直是收起的状态。 池玉见走在前面的居民在冰面上行走困难,赶紧打开城市枢纽,将四座吊桥放下。 她转身走上木制桥面,越过十米宽的护城河,踩着厚实的积雪缓缓向西而去。 脚踩在雪地上会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因为大雪完全埋住地面,看不清道路,池玉不敢走得太快,花费往常一倍的时间才走到矿洞区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5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