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边很明显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疑惑的声音才从手机里传出:“行,不过我听说女单吃的都是童子功,你起步晚,怎么竞争得过别人呢?而且教练不是说女单前途没双人滑好吗?” 国内的女单什么水平呢? 大概二十多年前,当时的女单一姐宝曼吟拿过世锦赛冠军,被冠以“冰上女神”的称号,后来的长野冬奥会,一姐摘得银牌,但从“冰上女神”退役之后,华国女子单人滑在往后的二十多年一直难再出佳绩。 而双人滑在温哥华冬奥会获得金牌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乃至各个地方的资金和关注度都往这方面倾斜,各地出色的人才也是先输送到双人滑领域。 秦姝:“可是我昨天在冰场试了,我不喜欢双人滑的节奏。” “行,不论你做什么,我和你爸都会支持你,今晚回来再跟我们说说具体什么情况。” “谢谢你。”秦姝显然已经知道对方会答应。 她的母亲叫楚骊霞,市双语中学的老师,为人开明,在合理交流了解的情况下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秦姝走出校门口,往右一拐,过了两个马路口,停在了一家叫“飞越无限”的冰场门前。 这家冰场是冰协为了落实青少年发展计划,与地方政府以及专业团队合作办理,为青少年群体减免了一部分参与冰雪运动的相关费用,训练体系科学,而且有专业教练坐镇。 算是市里比较正规的一个冰场。 冰场的玻璃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刺得秦姝眼睛痛。 她的心情从来没有这么坚定这么执着。 这一次,将只有她自己在冰面上起舞! 作者有话说: 基友的滑雪竞技文《真千金只想为国争光[滑雪]》求收藏: 张潇潇穿书了,成了个刚被认回来不受宠的真千金。 原书真千金即将黑化,成为假千金女主的绊脚石 ——作天作地、设计陷害、横刀夺爱 然而那天真千金毅然拿起那块闲置已久的滑雪板。 她说今晚就要去远航,为国争光。 反正都是旋转跳跃,不如把目标定在天空。 家族长辈劝她回来,别丢人。 “想要钱,爸爸有的是。” 张潇潇头也没回,在业余滑雪比赛上,凭借超长滞空抓板动作征服评委。 “潇潇爸爸可以给你……” 张潇潇转身就接下了属于自己的代言,踏上了滑雪板。 原书男主亲临滑雪现场,穷追猛赶,试图怜惜这朵娇花: “潇潇,你都不肯看我一眼。你是怕男人影响你滑雪的速度吗?” 张潇潇迎风而立,淡定地踏上单板, “你想多了,能影响我的,只有风速。” 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外国选手没在意这个排名靠后的新人,赛前嚼着口香糖朝她伸手:“程小姐,据说你是程氏千金,为什么要来滑雪?” 两手交握,张潇潇平静回答:“对不起,我姓张,嚣张的张。我来让华国滑雪,走上世界之巅。” 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的角逐。 随后,她的第一跳,打破枫国十年垄断。 第二跳,旋转周数打破世界天花板。 最后一跳,腾空翻跃暮雪千山。 观众席欢呼声震响天地,齐呼这位华国少女之名。 “我们期待她往后的成长。” “张潇潇,一战封神!” ——邀世界见证她踏雪疾行,逐月凌空。 【食用指南】 1. 竞技文,架空,无原型,赛事规则和专业知识来源于网络,可能会有自行调整。如有疏漏,那肯定是我错了! 2. 女主一根筋拽姐,病美人男主是块漂亮的背景板。女主苏爽,为国争光最重要。 3. 看文主要是为了开心,切勿深究,切勿勉强。 【文文ID6461328】
第2章 “秦姝!” “来啦。” 当陆耽教练第三次点到时,终于有人应了。 小姑娘气喘吁吁地背着书包从门外过来,脸蛋跑得通红,陆耽知道她兼顾学习和练习不容易,没忍心批评,毕竟有的选手决定走这条路后,在四年级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不上课了。 “今天迟到十分钟,先做拉伸运动吧。” 秦姝听话地把书包放下,换上了轻便的运动服。 她站在场地外,两脚两腿并拢,手背在后面握好,开始进行深蹲,每次下蹲三秒再站起,如此反复,一组五个练习了大概二十分钟。 然后从储物柜中取出自己的冰鞋,摘下保护套。 除了最外层的防尘套,冰鞋的刀上面还套着一层比较硬的塑料,这是为了避免运动员在场外活动时冰刀与地面摩擦变钝或者沾上灰尘杂质。 秦姝抱着鞋子没换,思考了两秒钟:“陆教练,我打算接下来练习女单,你给我发的搭档信息我看了,昨天也配合了一次,我觉得不合适。” “开什么玩笑,跟你爸爸妈妈商量了吗?”陆耽懵了,第一反应是小姑娘不想再练花滑,随便找个借口。 “唔,他们会同意的,就当我之前的那些是试错时间?” 陆耽气得有些想笑,但总不能对着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发脾气:“你如果坚持双人滑,那确实还有试错时间,搭档不合适可以再换,但你如果想转女单,我必须很严肃地告诉你,你这个年龄晚了。” 开什么玩笑!陆耽又在心里嘟囔了一句。 鹅国,樱花国和米国那边,女选手大多是从四五岁就开始上冰,最出色的种子选手都涌进了单人滑。 双人滑和单人滑的能力、技术要求也完全不同,前者需要进行的训练有托举,抛跳,碾转,螺旋线,即使选手年龄偏大一些,也会有更佳的默契度弥补状态的下滑,而单人滑的困难技术动作数量更大,组合也多种多样,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要非常好。 对选手自身的要求很高。 听说过女单转双人滑的,但从双人滑转女单的极少,不是转不了的问题,是一般想转的时候确实晚了。 比如秦姝,去年才开始系统训练,她确实有天赋,双人滑还是有望冲一下国际比赛的,但是女单,别人出成绩都在十六七岁,她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冰感、旋转、滑行,跳跃全能? 天赋是不能覆盖努力的。 重点是……目前华国对花滑几项重视程度完全不同,双人滑拿了一冠后,国内的好苗子都是先往双人推,女单和冰舞能吃点肉渣就不错了。 华国这几年对双人滑的投入巨大,往后估计也是,女单投入资金少,很可能出不了成绩,出不了成绩就没有资金,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像米国,枫叶国那种四个项目全面发展的,是人家本身就有深厚的底蕴支撑。 秦姝抿了抿嘴唇,没有反驳,她已经决定了,一下子说服不了教练也正常,总不能说自己滑了一辈子双人,现在想体验一把单人滑的快感吧? 而且,说她对理桓没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当年的种种变故,让她觉得迫切地需要来一段一切都靠自己的人生。 这个决定不会因任何人改变。 她曾经也客观地评估过自己,她的跳跃能力其实不错,可以在双人滑中做到抛3A,A跳男伴很难发力,基本靠女伴单跳,这就是为什么双人滑组宁愿硬抛四周跳,不会轻易抛3A的原因了。 但是当时就是因为国家队教练的强烈建议,秦姝又没有自己的考量,再加上队内重复播放双人滑拿金那一幕,在荣誉感和满足感下,秦姝就冲着双人滑去了。 现在能有机会开启一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充满着希望与未知的人生,谁会继续走老路? “你今天回家跟你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吧,今天先练习跳跃。”教练想让小姑娘冷静一下再说。 秦姝不吭声,慢慢穿上鞋子,取下冰刀保护套走向场内。 她今天要进行的训练是六种二周跳。 陆耽拿着记录本站在场外,用笔在小姑娘完成很好的地方打上对勾。 他发现秦姝今天在练习跳跃时候的姿势方式比往常有进步,但是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却跟喝了假酒一样,非常生涩。 终于在跳后外结环二周(2Lo)的时候,秦姝落冰时腿一弯,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蹲。 陆耽摇了摇头,小姑娘固执着呢,她是不知道女单的现状啊,拿着这种成绩别说国家队了,省队都不一定能进去。 “过来休息五分钟吧!”陆耽招了招手。 殊不知小姑娘就这么坐在冰面上闭上了眼睛。 秦姝在复盘刚才的动作。 右外刃向后滑的时候她突然就觉得腿部肌肉给的力度不在衡量的范围内,仅犹豫了半秒就摔了一地的冰渣。 她发现她现在是典型的关于花样滑冰的意识和知识还在,却掌控不了身体。 上赛场有时靠的就是肌肉记忆,体重增一斤减一斤带来的都是巨大的调整,不然怎么说发育是单人滑,尤其女子单人滑最难过的一关呢。 更别说她一下子从二十多岁跳到十几岁。 秦姝很郁闷,她有些低估身体骤然变化带来的影响,按照这个程度,什么时候能把十三岁的自己锻炼到之前的状态? 秦姝揉了揉腿,屏息思考了很久,总结了发力的错误。 之前她每天晚上也会躺在床上复盘两小时的训练总结,人不是机器,即便比赛靠着一部分肌肉记忆,那也是需要及时思考调整的,所以她去国家队的那几年进步神速。 秦姝慢慢站了起来,做了一个燕式巡场,放松后接下来的两周跳都没有出错。 然后她一个轻盈的左足后外刃起跳,同时右足刀齿点冰,急速地旋转了三圈,右足后外刃溅起来些许碎冰,稳稳落冰。 3Lz! 艹,陆耽一下子站了起来,睁大了眼睛! Lz是勾手跳的缩写,又称鲁兹跳,是花样滑比赛中六种常见跳跃之一,难度仅次于阿克塞尔跳! 他不记得教过秦姝三周跳,他也教不出来,要知道华国目前的花样滑冰考级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配合ISU的运动竞技能力要求的等级测试,另一种是ISI低门槛模式,偏向于纯粹的业余爱好者衡量自己。 自由滑七级要求能跳阿克塞尔两周,六级是公认的的专业竞技和业余爱好分界线。 能跳出3Lz,那是妥妥的专业级别!不是他这个业余教练能教出来的。 陆耽其实第一眼觉得秦姝这个3Lz是蒙出来的,但是回顾了一下之后察觉到,刚刚这一跳,足周,轴正,高远飘,毫无瑕疵。 这个年纪能做出3lz的,有,能跳出3a的国外选手也有,但她们练习了多久? 关键还是练习时间让陆耽惊叹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8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