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装了车,莫娜没有在这里停留,很快就开车离开。 唐园则在回去的时候又看到那辆装着一袋一袋面粉的货车,上去询问面粉的价格,最终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价格。 M国如今平均年工资一万五六的情况下,面粉价格居然并不算贵,一斤面粉居然只要9美分,如果她要的多,甚至还能更便宜点。 而如今内地面粉的价格一斤都要一毛八,这还是要票的价格,不要票的面粉价格甚至能涨到两毛多一斤。 哪怕如今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只有1:1.5,但两边的工资收入水平天差地别,就算按30一个月的工资和一千一个月的工资算,其中的差距也高达30多倍。 这种情况下,面粉在M国的价格甚至还更便宜一些,怪不得在之后几年开放后,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往M国跑。 人家车上有2000斤面粉,唐园都打算要,最后降了1美分,以8美分的价格由她包圆。 她得了便宜高兴,人家能一口气卖掉这批面粉,同样感到高兴,临走的时候,还往她手里塞了名片,让她有需求的时候打电话。 唐园收好名片,付了160美元。 等这几人离开,她将面粉一袋一袋往货车上搬,随后开着货车到偏僻却相对安全的停车场,再将面粉一袋一袋转移到游戏空间里。 这边生意做完,她立即回了东北。 如今已经到了78年年中,虽然还没有改革开放,但明面上的交易环境却开放了一些,走在路上还能遇到悄悄出来做生意的人。 而在前几年抓的格外严格的那些人,如今遇到路上有人做生意的,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大,基本没有人去管。 唐园拎着一篮子鸡蛋光明正大到曹婶家里,与今天正好在家的谷兰打了个照面,与她打招呼之后,谷兰主动抱过孩子出门,留唐园跟曹婶在家里说话。 “有好东西?” “这次是真有好东西,”唐园与曹婶低声细语,“我接下来能拿到一大批面粉,想通过火车站转出去,不要票,给这个价。” 唐园伸出两根手指。 “这么便宜?” “我便宜不是你便宜,市面上卖,至少这个价,”唐园比划了两次二,“这桩生意是我跟曹婶的生意,我给你二,你们往外,加两分三分都没问题。” “这……不大好吧,这不是投……”曹婶小声道。 之后两年多的合作,曹婶虽然也挣了点,但整体挣的并不算多,完全算下来估计也就二三十块钱,而同样跟她合作的,不管是沈文玉那边,还是翁姑那边,每个月都能有三十多,两年下来每人都至少挣了六百多块。 不过曹婶这边情况还不一样,她虽然挣的少,但她儿子儿媳那边挣的人情多,涨了职位和工资,每个月也能多赚些钱。 “曹婶,现在外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如今都不抓投机倒把了,”唐园低声道,“曹婶你平常在外多,应该能感觉到风向。” 她这么说,曹婶缓缓点头:“这还真是。” “是吧?那既然别人能干,咱们怎么不能干?”唐园问她,继续添油加火,“而且咱们也不往外动,曹婶你拿着,让你儿子儿媳直接交给他们的同事,这能有什么问题?真要问起来,就说咱们这附近的小麦产量高,顺便帮着带,原先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曹婶还是犹豫。 唐园继续说服:“或者是我这边给你两毛二,曹婶你还跟以前一样,权当是送的人情?” “咦?”曹婶突然反应过来。 “是吧,我给你两毛,是让了价的,不然我还能按原来的,我又不亏,对不对?”唐园笑着挑眉,“曹婶你好好想想,要不是咱俩关系好,我就不找你了。” 要不是今年形势在发生改变,她也不敢这样说。 正是因为形势发生改变,且她很深刻记得改革开放就是在今年年末,才敢这么干,借着火车的便利帮人带货是一直都有的,她不干这事也有,只不过她打算插一脚,利用火车的便利,挣些人民币而已。 “有道啊。” “那曹婶你先想想,我傍晚再来一趟,这个鸡蛋曹婶拿着。”唐园放下鸡蛋。 “你不能不收钱,我把钱给你。”曹婶没让唐园拒绝,立即给了钱。 等唐园离开,她立即将儿媳妇谷兰拉到屋子里说话。 听说要卖的是面粉,谷兰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妈,这可是好机会,除了她之外别人可不敢夸下海口,你别担心卖不出去,这可是硬通货,又不要票,有的是人愿意要,我敢说只要我跟海荣在同事里说一圈,大把的人会主动找上门来。” “真的能行吗?一斤有两三分的利呢。”曹婶最担心的还是利润的事,原先她确实没多赚钱,所以她干的心安得,这次挣了钱,她反而心里不安。 “妈你总跟人聊天,觉得现在形势怎么样?我是说那个事?”谷兰问她。 曹婶想了想:“确实好了很多,有几次我还看到人家面对面走过的,都看着跟人换东西了,都没动手抓。” “那就说明确实宽松了,实际上火车上也是一样,形势都宽松了些,”谷兰说着,再次坚定答应,“她再来,你就说咱们同意,海荣肯定也同意。” 见她还在想,谷兰继续道:“妈,这两年我跟海荣混的好,跟那批物资有很大的关系,可不能错过大好机会。” 曹婶眼神闪了闪,迟疑好久,最后一拍大腿:“干!不拼一把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大事!等她傍晚再来,我就答应她了!”
第112章 一笔大单 “我先给你一千斤,要是可以,我再拿来。”唐园跟曹婶说着,将交易面粉的地点放在火车站附近。 一千斤面粉200块钱,曹婶直接将钱给了她。 深夜,一行人在火车站附近出现,唐园躲在角落里,由曹海荣带着人将面粉搬走。 她只管赚钱,至于之后曹海荣要怎么处这些面粉,那是他的事。 算好账目,她算了算两国汇率,两千斤400块钱,除以1.5,是266,而实际上她只花了160美元,按这个算法,就算是漂洋过海买面粉,只要压低成本,没准也能挣钱。 这样看,M国的农产业是真的发达,工资这么高的国家居然能将粮食的价格压到这么低。 怪不得她记忆里八十年代还有从M国进口粮食的事。 一千斤面粉交给曹婶,消耗速度比她预想中还要快一些,仅仅两天时间,当她再见到曹婶的时候,对方主动跟她提出了想要再买一批面粉的事。 面粉是精细粮,必须要凭票才能买,哪怕是城里富裕人家,手里没有票据,也买不到面粉这样的细粮,这就导致面粉一直都是畅销货,且供远远小于求。 火车站作为连通各地,四通八达的环境,不管是什么样的货物铺开出去,都能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各个端口,至少第一批千斤面粉砸下去,唐园连个声响都没有听见。 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找曹婶合作是对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批一千斤面粉很快又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由曹海荣的人将它们带走。 与此同时,唐园联系了M国之前遇上的人,一口气预定了三万斤面粉,送到她在M国的住处。 三万斤面粉也不贵,只不过2400美元罢了,甚至比她买一辆二手车的价格都要低。 这么一算,美元其实很经用,不考虑额外的开销,只考虑日常吃用,一个月挣一千多,或许能攒下大几百美元。 她手上那批发圈和小钱包能卖出高价,还仰仗于她手上那批货是“纯手工”,又因为碎布的限制,几乎没有重复的款式,要是工厂流水线下来的东西,大概率卖不出多高的价格。 这个时候的M国,普通人的生活已经有了她前世记忆里至少00后的生活水平。 甚至还不是现在,大概十几二十年前,M国就差不多是这个水平,几十年的差距,华国能慢慢追赶上来真的不容易。 三万斤面粉送货上门,车子直接开到她家门口。 唐园提前开了门,让人将面粉一袋袋送进屋里去,最后付钱的时候除了面粉的钱,还有额外的搬运费,价格足以让她卖上大几百斤面粉。 也算是让她切身感受到了这时候的M国的人工贵问题。 将昂贵的人工送走,她关了门,将屋子里的面粉一一搬运到游戏空间里,然后通过游戏空间,暂时转移到云省的山顶。 不是她愿意来回折腾,实在是如果放在这里,等到需要的时候,她还得开几十分钟的车回来搬,暂时存在云省那边,一来那里气候适宜,二来搬运方便,什么时候有需要,搬一间屋就行,不用开车来回折腾。 与此同时,国内还处于清晨的火车站,交易在私底下悄悄进行。 “X市那边的同事一早就问我有没有多的面粉,我都说了好几回,我们这里买面粉也要粮票,还是想让我带,实在是没办法,”同事低声跟曹海荣说着情况,“你给我拿五十斤面粉,正好我堵上那边的嘴。” “别说出去,”曹海荣小心称重,“我也是凑巧遇上。” “我懂,放心,我肯定不说出去,再说现在也不怎么管了,”同事嘟囔着,看着他称重装袋,“回头还能有吗?” 曹海荣只是看了看他。 同事立即了然:“到时候我悄悄来找你。” 曹海荣将面粉称好,两人悄悄做好交易,同事离开,曹海荣立即将面粉袋子装好,塞到休息室的床底下。 出来跑一趟车,他提前拿到车上的二百斤面粉全部销售一空。 两毛二一斤的面粉,不仅有人要,还大有人要,甚至只要一开口,人家二话不说就给钱那种。 要不是现在放开了点,曹海荣也不敢这么干,但现在放开了一些,同事们也有帮忙带东西的,毕竟他们南来北往方便,给亲戚朋友带些外地特产是很正常的事。 面粉的情况还不一样,这是细粮,哪里都管得严,要是前两年…… 曹海荣想着,有人敲门探进头。 他被吓了一跳,下意识捂着胸口:“咋了,啥事?” “你是不是……”对方窜进门里,低头去看屋里头的东西。 曹海荣下意识缩了缩:“没有。” “没啦?”对方瞬间明白他的意思,“其实我也想要,啥时候还能有,你给我留点?真的,我跟你保证不会说出去。” “下回,”曹海荣应承,“不一定。” “我懂,那你给我留着,这个数,”对方伸出两根手指,“十位数啊,可千万给我留着,我要送去对象家里的,你可不能耽误我的正事。” “行行行,”曹海荣不耐烦地推人,“你下次别这么吓人。” “我敲了门的,”同事转身,回头继续说,“咱俩关系好,你可别忘了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