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吕石那小子除外。”戏志才又找补一句。 同是颍川人的荀攸默默吐槽一句:“吕石那小子凭什么除外?你难道没被他下过毒?” 戏志才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 * 定计之后,完美执行者吕布当即按照两位军师的指示行事,成功将马腾、韩遂一路驱逐出司隶地区。 狼狈逃窜的马腾、韩遂撞上在驻扎在凉州与司隶接壤地带的高顺,不敌枕戈待旦、气势正盛的高顺军,输得彻底,只能投降。 吕布刚顺利完成解决董卓余党的任务,就收到了王允几次三番的催促,提醒他不要在司隶地区盘桓,赶紧把四处游荡的黄巾军解决掉。 “该论功行赏的时候没有动静,催人干活的消息来得倒快。”吕布一边抱怨,一边命令手下人动身。 出发之日,吕布惊讶发现李儒竟然还带了家眷。 “你家里人不是……”吕布看着眼前的老妇人,分外不解。 李儒的妻子是董卓的女儿,董卓身死之后,李儒的妻子作为董卓的血脉,自然也留不得。 据吕布所知,李儒如今应该是孑然一身才是。 只是有些话吧,不好当面去问。 “这位是我家大嫂,”李儒向吕布介绍道,“我大哥去世多年,大嫂一直在此孀居,与我侄女相依为命。如今侄女远嫁外地,她一个人住在此地我不放心,终于劝得她随我们离开。” 吕布了然点头,并建议道:“既然如此,不如等我接到蔡邕先生长女,派人护送她们一起前往并州,两人也可在途中做伴。” “如此甚好!”李儒欣喜道。 他搀扶着大嫂走到吕布近前,对她道:“大嫂,这位将军就是你先前说的十多年前治好媛儿的小吕大夫的弟弟。” 一提到“小吕大夫”,李夫人眼中突然有了光,她忍不住沉浸到十多年前的记忆中去。 那时她的丈夫还在世,女儿也没有出嫁,小小的女儿右膝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生了红蛇蛊,治了三年都不见成效。 一位游医华大夫在那时正好路过,他们一家便邀请他为女儿诊治。 华大夫提出的治疗方法很是奇怪,让他们带着一条小黄狗跑动三十里,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他们安排带狗跑动的仆人回来之时,身后莫名跟了一个姑娘回来。 那姑娘只将手指搭在女儿手腕诊了一下脉,就确定她是中了蛊。 然后她只是用一些金针和一碗药汤,就成功引出了折磨女儿三年的那条小小红蛇。 李夫人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忘记那条红蛇从女儿右膝钻出来的画面。 这自然使得她无法忘记自述姓吕的那位小姑娘。 只是小吕大夫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再遇到什么疑难杂症,想尽办法都没有寻到过她。 这次久别的李儒突然造访,问及此前诸事,李夫人自然想起了解他家之困的小吕大夫,便与李儒说及此事。 李儒久居凉州,对吕月这个别具一格的女太守自然有所耳闻,后来他又随董卓入主洛阳,当日月月一箭射飞董卓,他也在现场,对她的模样自然是记忆犹新。 听李夫人谈及月月形貌、姓名、年龄,李儒基本已确定小吕大夫就是如今的并州、凉州两州州牧吕月。 不说董卓入主洛阳后坏事做尽,李儒自己双手也有曾经站在大汉至高之位的汉少帝和何太后的鲜血。 因为吕月射飞董卓,导致原本气势正焰的董卓一党瞬间失势,作鸟兽散。 如李儒妻子这般逃跑不及的董卓亲眷,就成了如王允一般代表帝王一派的泄愤对象,一杯毒酒送上西天,他们还想自夸一句良善。 如果溯其因果,李儒完全可以将一切罪责怪到月月身上,但是他更清楚这一切的发生都因为刘氏皇族,是坐在天子之位上的刘协,是躬身于他左右的王允等人。 遁逃之后,李儒本想在大哥家附近就此隐姓埋名。但是大哥已逝,侄女远嫁,又从大嫂口中得知了这零星过往,李儒又动了新的念头。 他想把刘氏一族从天子之位上拽下来,他想让因为簇拥在刘协身边而拥有无上权势的王允等人去死。 所以当他得知吕布大军行径至大嫂家附近时,他当即决定投奔吕布,打算通过他这一渠道,加入月月的阵营。 如今这块疆土,散落着诸多势力,但是他们大多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单就这一条,就被李儒直接否定了。 而没打着这一旗号的势力,体量大多极小,李儒根本看不上眼。 为数不多符合他要求的,就是如今的并、凉两州州牧吕月。 虽然月月从来没有表露过自己不支持汉室的态度,但是有些行为做法已经有心人分析,其实也能看出苗头的。 而李儒正是这样一个有心人。 听到吕布愿意将自己大嫂送入并州,李儒只觉得欣喜。 一是并州如今要比其他地方都要安全,大嫂在此处应该可以安享晚年。二是大嫂如今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将她送到月月的大本营并州,也算是将把柄交到月月手中。三是吕布没有犹豫一口答应,说明他最近的种种努力,也算在吕布这里得到了一定认可。 吕布手下多是骑兵,粮草一经补充完善,马儿跑得飞起,行动力远超其他军种。 大军行进两日,就来到了蔡琰孀居的陈留郡。 因为提前收到了蔡邕的传信,蔡琰早已提前收拾好了行装,吕布大军一到,她就带着行李加入其中。 “怎么这么多东西?”吕布看着蔡琰大大小小的箱子,不禁皱眉。 东西太多,无疑会拖慢他们行军的速度,万一遇到敌军,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他们行动的巨大限制。 “这些是蔡氏先祖流传下来的藏书,”蔡琰看着这些箱子,对吕布道,“父亲专门传书于我,命我将他们都收拾出来带至并州。将军不喜无妨,就把它们留在这里便是。只是待我走后,这些书籍怕是无人看顾……” 蔡琰刚想表示自己就不去并州了,就见吕布额头已布满汗水,语气慌张道:“既、既然是你家家传藏书,那必然得全部带上。来人,快帮蔡夫人搬行李!” 吕布无比确定,自己若是因为嫌麻烦不愿带这些书前往并州,那等他见到月月之日,就是他亡命之时!
第446章 三国梦飞将在40 行装收拾妥当, 蔡琰直接跟随吕布军一同离去,倒没有李儒的大嫂李夫人离开家乡时的那么多惆怅情绪。 “蔡夫人在想什么?可是有什么需求?尽管说与布听。”吕布见蔡琰怔怔地看着远方,想着姐姐在信中的叮嘱, 多关照了一句。 蔡琰这才回过神来,对吕布道:“多谢将军关心,琰心中却有一事, 就是太过麻烦将军,不知该不该提……” “蔡夫人先说便是。”吕布道。 蔡琰垂眸筹措了一下语言,才道:“不知将军可知今镇东将军曹操曹孟德?” 对别人的官职并不是很关心的吕布思索片刻,才道:“略有耳闻。” 仔细观察吕布的面部表情,见他脸上并没有露出负面情绪,蔡琰这才松了口气,继续道:“曹家与我家本是同郡,后来黄巾之祸爆发,他们一家就迁到琅琊隐居了。曹将军小妹与我算是旧识,几日前我收到她的书信,说是他们一家准备前往兖州山阳郡昌邑县投奔兄长曹操。方才听将军介绍了我军行军路线, 正好与他们的路线重叠, 不知将军可愿与曹家结个善缘?” 吕布沉默着听完蔡琰的话,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而是道:“容我思考片刻再答复夫人。” 蔡琰自然没有意见,只是道:“将军愿听我一言,琰已十分感激,万不敢要求其他。” 吕布“嗯”了一声, 转身召集了戏志才、荀攸、李儒三位谋士商议此事。 戏志才和荀攸都对蔡琰的提议颇有兴趣, 认可她的观点。 “并州最大的劣势就是与其他人的交集太少,缺乏盟友。曹孟德交友广泛、心思敏捷、做事磊落、武艺非凡, 因为出身宦官世家,没有那般清贵矜傲,倒是个不错的盟友。”戏志才如是说道。 “不可,”李儒提出反对意见,“曹孟德并没有专门求我们办此事,想来他自己有所打算。我们冒冒然凑上去,反而落了下乘。何况曹孟德亲眷人数不少,谁知他们带了多少行李上路?若是途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求好不成倒惹一身腥。反正并州先前也无甚盟友,如今多曹孟德一个不多,少曹孟德一个不少。” 吕布听完他们的话,觉得双方分析得都十分有理。 只是他本想让三人直接帮自己定个主意,如今因为三人存在意见分歧,又需要他来拍板做决定。 虽然李儒只有一人,但是吕布更倾向于他的观点。 他是月月的弟弟,姐弟俩相处这么久,他也没见过他姐为了广结善缘做出任何努力,心知曹操的好感就算得到了,他姐的兴趣也不会很大,大概率也不会利用这一点做什么事。 但是吕布也知道,戏志才和荀攸的建议也很有道理,确确实实是为了并州军更好地发展做努力。 所以吕布最终作出的决定是:“就按照原定计划前进吧。” 戏志才和荀攸一听吕布这话就皱起眉头,只是他们还未出声,又听吕布继续道:“如果途中遇上曹家人,我们就护送他们走这一段,如果没有遇上,想来就是没有缘分,就不要多想此事。” 戏志才、荀攸、李儒三人此时大脑中想法难得同步,主打就是一个无语。 吕布把他们喊过来征求意见,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结果他作出的决定就是看天命,全看老天自安排,自己不主动做任何事。 这个决定……感觉不用喊他们三个过来,也能做出来呢。 努力微笑,但笑不出来。 “将军既然有了决定,就赶紧回复蔡夫人吧。”荀攸对吕布拱拱手,第一个跑路。 他已经打定主意,这几日绝对不主动与蔡琰碰面。 实在是……没脸见人呐! 荀攸动作太快,倒显得戏志才和李儒慢了一步。 两人对视一眼,礼貌地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行,最后为了快点远离吕布,选择并肩离开。 全程目睹这三人做派的吕布冷笑一声,大步朝着蔡琰所在走去,告知她自己的最终决定。 蔡琰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她还为吕布特意过来寻她,只为说明自己做法一事表示感谢。 * 一路快速行军,行至徐州与兖州边境,突逢大雨。 吕布命军疾行,寻求遮风挡雨之处。 只见远处有一古寺孤立,吕布遣一名斥候前去探查。 不多时,斥候归来,禀报吕布,说其中有士兵五百人左右,另有非行伍中人百十,僧人若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72 首页 上一页 40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