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椅子被拉开。 张超和程哥对面对坐下。两人餐盘里都是满满的碗碟。 程哥请张超吃饭,自己吃的太吝啬不好,于是今天也放开了点。红烧肉应该没人不喜欢吃吧,平常见的馋的尖椒牛柳也来上一份,鱼得来一份,听说多吃鱼对身体好。 再来个炒包菜,没个素菜咽不下去馒头。昨天的南瓜羹不错,喝下去一个下午胃老舒坦了。 他还一个劲儿的让张超多拿。张超要是真豁开去拿,那肯定没七八个菜不行了,但程哥请客,三荤两素,一碗南瓜羹,他觉得是最合适的。 既不会让程哥觉得自己是故意宰他一顿的,也不会有自己寒酸他的感觉。这两种心理他绝对是一个都没有的。 红烧肉炖干豆角,新菜毫不犹豫拿一份,南瓜羹今天同样要蘸着馒头吃。 手上有两万块存款,张超花一百五给自己换了个皮质的表带。 手表是爸妈送的生日礼物,少说有十二年了。原先那根表带接口处断了,那根是真皮的,戴在手上很服帖。后来换过两根,都是十几块钱一根的表带皮质特别硬,戴着不舒服就一直不想戴了,只放在口袋里看时间。 前段时间生活太苦涩与窘迫,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就不舍得在这上面花钱。 因此,程哥就从来没见他戴过。 程哥呼噜呼噜转着边喝南瓜羹,张超掰了半个馒头,掰成小块浸在南瓜羹里,再勺子舀上周边浸了一圈南瓜羹的馒头块吃。 “果然是画画的手,手指长,手长得就是比一般人的好看。” 黑色表带把张超的手趁的很白,手指修长,骨节分明。 张超对程哥这突如其来的夸赞不知作何回应,只好笑笑说可能是自己戴了手表的原因吧。 旁边郑明志没有兴致听什么手指好看,他的兴趣点在于,这黄不溜秋颜色怪好看的是啥,浸着馒头看上去好好吃的样子。 他刚刚点菜竟没看到,便问了句:“兄弟,这是什么?” 张超回他,“南瓜羹,加了牛奶和糯米一起打的,很好喝,你要不要点一份?” 郑明志皱鼻子摇摇头,南瓜都吃厌了。不过他们点的菜是真多呀,难道送外卖这么有钱的吗? 听老乡说,外卖、快递、跑腿都一家,也就是说,他在不久的将来也能点这么多菜了?这是郑明志的第四碗饭,吃完他手抹抹嘴巴,要挣钱去啦! 郑明志走后,王琴很快就来收拾餐桌了。 尝尝新菜,从来只吃过新鲜的豆角,晒干的豆角还真从没尝过。 这一尝,“回头打电话让我老婆也在网上买一斤,烧肉里很香嘛。”缩水的豆角与红烧肉一炖,保留了豆角原本的香味,同时,又给红烧肉的汤汁留有了余地。 要是里面干豆角再多一点就好了,几根完全不够吃。咸咸的,还很吊胃口。程哥一手端起饭碗连吃了几口白米饭。 尖椒牛柳十块钱一份,一直舍不得点,十块钱,跑三个单。吃牛肉长力气,底下的汤也倒进米饭里,一点营养也不浪费。 程哥两碗饭半个馒头下肚,剩下的半个馒头就不泡南瓜羹里了,分开吃。 肚子饱了,上午用掉的力气正在迅速恢复中。 张超和程哥一样能吃,明天就吃不到红烧肉炖干豆角,吃不到南瓜羹,吃不到这里所有的菜了。 吃完饭,张超和程哥各道再见。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见。 张超把外卖衣服帽子车子还给站点就得回出租屋。行李已经理好,不是很多。他打算自己用行李箱运,坐地铁来回十四块钱,两趟二十八,叫个货拉拉怎么着也得五十起。 周五的晚饭时间比前两天同一时间人都多。 中午没来的明珠小区大爷大妈也来了。大爷大妈带全家人来呀。两人带四人六人,四人座坐不下,那就搬张空椅子来,要么,儿子儿媳坐隔壁桌,孙子孙女和他们坐一桌。 周五的心情往往比周六好。周五还有两天可以放松,周六抱着假期只剩一天的心情,兴致没有上一天好。上班族此刻是一周最活力满满的时候。 盛雨晴揉着眉心进来,差点和人相撞。他们这一波进来的都这样。 可能由于考试临近的缘故,自习室比往常更静,静的感觉不到活人气息的存在。今天周五,大家默契的想要休息下,于是都选择了到'奇迹快餐'去吃个饭。 这一个个直勾勾,眼珠子都不怎么转动了的考研党们,来到'奇迹快餐',一下子适应不了人群,总觉得走路不能走直线,很容易撞着。 站在那儿排队,来来往往,不断有人从眼前晃过,两边又是一张张四人桌子,说话声不断钻入脑子,前二十分钟还恍恍惚惚,等到点完菜找好位置坐下,一边吃,一边需要扯着嗓子和朋友说话,嘈杂声钻入耳朵,二十分钟后灵魂归位。 九点过后,朱春华回家,朱莉和妈妈先值第一轮的班。 多数菜都卖完了,荤菜还剩下红烧肉炖干豆角,糖醋排骨,尖椒牛柳,半荤剩下外婆菜炒蛋,地三鲜,素菜只剩下酸辣土豆丝。 店里零零落落进来几个,有什么吃什么,坐下就埋头吃。 喉咙太干,饭咽不下去,饮水机那灌一杯温水就往饭里倒,呼噜呼噜哗啦哗啦。干豆角又咸又鲜,嚼个两三下混着米饭就下肚了。那不叫吃饭,那是喝饭,直接往喉咙里倒。 昨天的外卖小哥今天没来,不过朱莉和妈妈也不是单为一个人才把营业时间延长的。
第51章 桂皮花椒香叶豆蔻等香料称好重, 烘干,用石臼捣成粉末,再称重,加入一定比例烘干的虾米粉, 装入有孔的容器中, 这个香料加在肉泥里增香去腥味。 肥肉瘦肉二八比例, 多次加葱姜花椒水, 捶打成肉泥。撒上些香料粉, 搅拌均匀, 倒入保鲜盒封上保鲜膜冷藏。 接着捶打鸡肉泥,放入冰箱冷藏。 备菜台的五花肉取一些,干煸五花肉,将肥肉里的油煸出,加蒜片与姜片翻炒,先加干豆腐丝,临出锅前倒入青椒丝,翻炒几下,水淀粉勾一层薄欠,出锅。 五十公分的炖锅加水煮沸,朱莉套上乳白色的橡胶手套,猪肉泥在她的虎口处就变成了一个个硬币大小的猪肉丸。 粉色偏白的猪肉泥在热水里滚一圈后,浮上来就变成了奶白色。由于猪肉丸已经过特殊调味,丸子在煮熟的过程中自会散发鲜味,热汤里除了葱姜和榨菜末,什么调料都不需加。 胡萝卜碎与芹菜碎拌入鸡肉泥, 压成圆圆的肉饼放平底锅上煎成双面金黄。 营业前,朱莉在黄色胶带上写下: 肉丸汤3元5个丸子 青椒干豆腐丝4元 鸡肉饼6元3个 小糖牵着她的幼儿园中班同学来啦。 进了店,小糖不知小手挡住嘴巴在小蜜耳旁说着什么,两人笑嘻嘻的,四岁小娃也有不能让大人听见的秘密了。 俩小娃都由奶奶抱着,看看有什么想吃的菜。 小蜜看到吃的没有小糖热情,小糖就不同了,她什么都想吃,两只小胖腿蹦跶的快从奶奶怀抱里掉出来了。 “奶奶,我要吃这个,吃这个,这个……还有肉饼子。” 小蜜看着面前眼花缭乱的菜,她觉得很香,但具体吃哪个,她挠挠自己小脸颊,选不出来。 “小蜜蜜,肉饼子看着很好吃哎。” 小蜜就选了鸡肉饼,她想了想,还挑了个糖醋排骨。上面洒了一层芝麻,颜色很亮很好看。 小蜜奶奶又挑选了几个菜。 到了炖汤区域,小糖在排骨汤和肉丸子汤两个之间转动小脑子纠结了下,最终决定点肉丸子汤。肉丸子汤还没有喝过。 小蜜也点了肉丸子汤。 两小孩一人一张宝宝座椅,面对面坐着。 漂亮的衣服不能沾到油腻,奶奶给小糖在衣领上卡了两张纸巾,小蜜有自己的围兜。奶奶给她们用湿纸巾擦了下手,就可以吃了。 小糖招呼对面的饭友,“小蜜,快吃吧,吃内个锅包又,不不不,先吃肉饼子吧。” 小蜜咧嘴笑笑,“好的小糖。” 一旦开始吃饭,小糖就专注于干饭,不再说话了。鸡肉饼还没有吃过,先吃鸡肉饼。但是鸡肉饼太重了,筷子夹不动,只好用手抓。 大人一口咬掉一半的量,她的小嘴只能咬掉个边边角,边边角也占了她的小半张嘴啊。 此时手上的鸡肉饼就是小糖的全世界,一小块鸡肉饼在她嘴里倒腾来倒腾去仔细品味着,肉饼香香的,一点都不塞牙,咽下去再咬第二口,她一边嚼,一边手来回转换着欣赏这块鸡肉饼,红红绿绿的,颜色真好看。 “小糖。”小糖没听见,小蜜的声音大了些:“小糖,小糖。” 小糖的注意力从鸡肉饼上移开,“啊,什么事?” 小糖奶奶替小蜜回答,“小蜜想和你干一下鸡肉饼。” “干杯……啊不不不,干肉饼。”小糖哈哈大笑,小蜜捂嘴笑嘻嘻。然后小蜜也开始吃起来。同样她的一大口,只是咬掉了鸡肉饼上的边边角。 “小蜜蜜,好吃嘛?” “好吃!” 闺蜜俩抱着鸡肉饼啃的时间段,两位奶奶也尝了块鸡肉饼,一口原味一口蘸番茄酱,两口解决。 确实好吃,奶奶们要开始琢磨鸡肉饼的做法了。 “加了虾肉吧,要不然怎么这么鲜?” “加了虾怎么可能是这个价格,我儿媳妇天天看他们厨房做菜的直播,她说他们厨师做菜很有一套。估计不加虾也有他的方法。” “肉蛮有嚼劲,一点不腥。芹菜加的好,吃起来不腻。我们这个不喜欢吃芹菜和胡萝卜的,吃这个竟然不挑。” “到底怎么做的,不蘸番茄酱也好吃。” 小糖吃了半个原味的,她把碟子拿到近前来,蘸点番茄酱。小糖来回回味着,也好吃,不过她更喜欢原味的。 一个吃完,小糖自己抽了张纸巾出来擦手,不吃了,要吃别的菜了。 饭碗移到面前,拿起筷子,熟练地夹起一块红烧肉。先吃肥肉部分的,再吃瘦肉部分的,夹上一筷子米饭送进嘴里,吃得嘴里流油。 不用奶奶说,荤菜素菜都要吃,筷子很精准地夹到了三根豆芽,长长的豆芽垂到下巴上,先把豆芽吃进去了,再用纸巾擦干净下巴,凉拌海带丝她也爱吃。 碗里的大米饭肉眼可见的消灭下去。 对面的小蜜也终于把一块鸡肉饼吃完了,她见小糖吃的那么香,也津津有味吃起面前大米饭来。小蜜有自己的儿童筷子,筷子顶端连在一起的,也是顺畅无阻地夹起了凉拌海带丝。 小蜜从不会去吃这种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但小糖吃得实在太香啦,于是尝到味道时,她一开始还以为是辣的,想吐出来,但马上就尝到了甜味和醋味,确实很好吃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