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底下那红棕发亮的汤汁浇到饭上,来点包菜,小酥肉放上面,能吃出三种味道来。大叔盛的小酥肉完全可以当一道菜吃。他已经好几天没正常吃过一顿饭,躺在狭小的出租屋一直想着怎么吃才最省钱。 自己做最省钱。问题他的房间不通风,蒸点米饭还可以,完全不能炒菜。试着早上买四个馒头,早饭吃一个,中午两个外加榨菜油条汤,晚上再一个馒头,一天花费正好十块钱,就这么吃了三天。第三天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没油水,人也没精神。 每天在脑子里算啊算,怎么吃能省个一块两块,还是决定到店里吃。一天来这里吃一顿,点红烧肉或鱼香茄子这些,油水足,一顿多吃点,吃到撑,可以管一天。 现在连肉菜都有免费的,老天不亡我。小酥肉里的肉很扎实,郑明志不蘸酱的都吃了好几根,蘸了番茄酱更好吃,有第一次吃到汉堡的快乐和幸福感。油炸食品让人快乐,尤其他这种长期缺油水的,快乐功效翻倍。 想想情况也没有糟糕到要饿死的地步。脚伤能报销是万幸,就算不让他接着干了,拿不到足月工资,之前干的计件算钱,他也能拿到四千元,撑两个月的房租没问题,手上还有些五六千存款。脚伤最多养一个月,养好后去跑外卖,做服务员。 大脑里绷紧的那根弦开始舒缓。 地瓜家里常吃,煮饭时可以蒸满满一笼屉,当正餐也当零食。这种炸的没吃过,费油。 外面是脆的,里面还是很软,被油包裹下的地瓜香,香甜的基础上还有油炸香,两倍的香。蘸上甘梅粉,他今天发现了地瓜两种新吃法。 果然还是要多出门的,待在狭小的房间里越待越没精神。 一根根炸地瓜都被他吃完了,两碗饭加上一碟地瓜,地瓜饱腹,肚子有些撑了,最后再喝银耳羹。包子店两元一杯的银耳羹喝过一次,那时还以为自己发达了,只要超市这个工作一直干下去,第一个月四千,第二个月六千,第三个月……不想了。 那个银耳羹还很水,这个完全不,心目中的银耳羹就长这样,银耳很软乎,每一口都有红枣的香甜,喝着就感觉嘴唇周边黏黏的。 喝点甜的也能放松心情。大脑中绷紧的弦又松缓好多。 在他喝银耳羹的时候,朱春华走近,“小郑你的手机号多少,给我一个。” “大叔?”郑明志抬头,面带疑问,报自己的手机号码。 朱春华就坐在他前面椅子上,侧转着对着他,“有事给我打电话,每天最起码我要在店里看到你一次的,晚上还看不到我就要打电话了。” “大叔。” 又有顾客需要结账,朱春华就回收银台了,“一个人回去没问题吧?” 郑明志摇摇头。他想憋出点话来,这年纪属实说不出什么万分感谢的话,卡心里的话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不远处,苗进正在狼吞虎咽,大叔人真好。出来见到的第一好人是程叔,第二好人就是这位大叔。 吴鸣声过来打包了份饭,另一位财神爷,朱莉给他指着免费区域,热情介绍:“有小酥肉、炸地瓜,银耳羹,玉米浓汤,每样打包一份回去尝尝” 藏青色帽子下淡淡的微笑:“我打包份银耳羹。” 有银耳羹,太好了。这几天嗓子干,银耳羹润喉润肺。油炸的吴鸣声一样没夹,尽管很想吃,保护嗓子无论何时都是第一要紧事。 中午营业结束,齐豫拎着餐盒回出租屋和儿子一起吃饭。杨俊深正在出租屋里办公,挣些外快,帮人家剪辑一个视频就能挣到七十块钱,对于他这个专业来说,顺带手的事情。 周五晚上的人流量开始多起来,所有的量都要再加三分之一。这是目前人手情况下能承受的最大工作量。 下午四点多,要是看到万里小区附近有人加快速度,可能大家奔的都是同一方向。 张彩华接完外孙女,祖孙俩先是快走,再一路小跑,心乐背上的书包晃荡晃荡,“姥姥,你说什么?” “我说,今天有免费的炸地瓜和小酥肉,银耳羹。” “欧耶!”,她跑着跑着跳起来,受书包限制,要不然还能跳得更高,心情早已起飞。 虽然没抢到最前排位置,前面也就排了十八九个吧。姥姥顾着和前面爷爷奶奶们聊天,她的眼睛时不时往炸地瓜小酥肉那儿看。 “心乐,书包放我这里。”心乐回头,是梁伯伯。她的书包很重的,放梁伯伯轮椅上不太好吧? 周老师很热情地帮她把书包取下来。 “谢谢周奶奶,谢谢梁伯伯。”小姑娘只在姥姥这儿啥也不顾忌,扯开嗓门说话,对别人很文静的。 轮到心乐,“阿姨,红烧大排,黄豆炖鸭肉,番茄炒蛋,两片豆干儿,凉拌海带丝。”说完,眼睛就瞟到免费区域小酥肉那儿去了,什么心思再明显不过,简直一刻都等不了。 小酥肉来一碟,炸地瓜来一碟,小小的身子面对着几瓶酱料发了难,吃哪个酱好呢。三四五秒过后,选番茄酱! 张彩华见孙女拿这么多,她自个儿就没拿,哪能真放任她吃这么多。回去肯定口干,她奶奶知道了说不定要怪。 银耳羹拿不下了,放下餐盘再来。张彩华还是玉米浓汤,她不大爱吃甜的。 “先喝几口银耳羹,暖暖胃再吃饭。” 心乐先抱着碗壁捂一下手,吹一吹,银耳呼噜一下滑进了嘴巴里,抿一抿就化了,“姥姥,这和你煮的不一样。” “姥姥要煮的和这一样,姥姥就摆摊去。”相比之下,张彩华更想知道玉米浓汤的比例,杂粮馒头蘸一蘸,满口香。 几勺喝下去,胃里如羽毛般轻盈,已经做好迎接炸地瓜,小酥肉,红烧大排的准备啦! 小酥肉蘸一蘸番茄酱,炸地瓜吃口原味的再蘸一蘸番茄酱,“噔噔噔,噔噔。”脑袋晃悠起来,桌子下两条腿晃悠起来,汉堡炸鸡对不起了,啃爷爷对不起了,以后再也不能光顾了,我已有了我的新爱。 张彩华夹了一根炸地瓜,回味微咸,甜味减少,小酥肉也很香,不蘸酱更好吃,心乐见姥姥连着夹了几筷子很是心疼,脑袋再一转,没关系,姥姥也是我的最爱。 吃了三四五根小酥肉吧,喝一口温开水,吃点饭,大排也不能冷落了。 嘴角两边各一条浓稠的酱汁,暂时顾不上,咬上两口再擦,吃点米饭。黄豆软糯的有点像豌豆黄的口感,它上面还有鸭肉的鲜甜。 勺子挑满整整一勺塞进嘴里,太满足了。 吃到还剩下半碗饭,她又在纠结了,到底是番茄炒蛋拌饭呢,还是鸭肉下面的汤汁拌饭,好难选啊。好吧,吃两根小酥肉思考下,番茄炒蛋拌饭吧。 不不不,番茄炒蛋天天有,黄豆炖鸭肉明天不一定有。 太烦恼了,要是胃的容量再大点,就能吃两碗饭了,一碗番茄炒蛋拌饭,一碗鸭肉汤拌饭,再加一碟小酥肉。 她旁边高脚桌那边的姐姐就是这么做的。 镜头下,赵梦把小酥肉靠近镜头,转个弯送入嘴里。一筷子能夹三根,塞入嘴里,把夹在衣领上的迷你话筒贴近嘴巴,轻声说:“听声音,好脆。” 炸地瓜咬下半根,靠近镜头,“已实现甘梅味地瓜自由,外面买十几块钱一份,我敢保证没有这家免费的好吃。” 一碟甘梅味的小酥肉和炸地瓜吃完了,她再去拿一碟,靠近镜头,“撒了辣椒粉,边边上我挤了番茄酱。” 很快半碟下去,喝两口银耳羹,这才到今天的正餐。 这位姐姐常来了,心乐的注意力顶多被带走五秒,经过姥姥同意再去拿一碟,免费区域也排起小队,张彩华喊:“吃多少拿多少,别拿太多,姥姥不吃了。” 沉前程点餐时,免费汤选项有玉米浓汤和银耳羹,他选了银耳羹,新品一定要尝尝。原以为炸地瓜和小酥肉没有的呢,塞在一个小纸盒里,各四根。 有心了。 必须发微博支持。 几分钟后,下面评论: '沈老师,你该到店里来吃,我们都吃一碟。 ' '啊,我炸地瓜一碟,小酥肉一碟,一人吃了两碟。有图为证。 ' '我能说我光吃小酥肉了吗,吃了两碟。也有图为证。 ' '悠着点儿啊,把老板吃穷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我小酥肉炸地瓜拼一拼拿一碟,而且也不是很满吧。 ' '你们,你们,我,哼!晚上吃咖喱鸡,阿姨勺子抖掉了块鸡腿肉,把我心疼的,又不能理论,食堂都是人,多丢面子。我现在想想,面子真不值钱。 ' 当晚,赵梦就将剪辑好的视频上传了,前面的库存可以放以后发,小酥肉是第一天,被别人抢占先机就糟了。 视频发出去,现在已经能做到面对上万播放量都处变不惊了。评论区上百条馋小酥肉和炸地瓜的,赵梦又开始担忧起来,先机是抢到了,明天小酥肉和炸地瓜可能不保。
第74章 周五晚上放学,钱一花将好消息告诉龙凤胎,远在老家的龙凤胎也有自己的庆祝方式——早起去吃牛肉煎包。 他们换了家店,是文雯从同学那儿听说的一家,在菜场外面。钱一花载着文雯,朱文超自己骑自行车,祖孙仨起个大早就为去吃这家的牛肉煎包。 六点五十, 还有张空桌。一人一碟牛肉煎包, 朱文超十个, 朱文雯八个, 钱一花五个,再加一碗油条豆浆。 外形和家附近的不太一样,这个是发面,扁的,牛肉包菜馅, 牛肉用的好, 馅就香, 两块一个也值了。 放的肉一看就不是应付,这家是认真做牛肉煎包的。煎包和煎饺外皮都有一层发黄的,奶奶说那是牛油透出来的颜色。原味的煎包总觉得缺点什么,但是这家的辣椒一放,味道就对了。 辣椒罐子再熟悉不过,本市生产的,五元钱一瓶,没有辣油,纯辣椒酱。不加修饰的辣椒酱竟然与这牛肉煎包如此匹配,想来也是,煎包本来就是油的,再配个有辣椒油的辣椒酱,那不是油上加油,起腻了嘛。就是要这种纯辣椒酱。 辣椒酱的香味在与牛肉牛油的合作下被激发出来。 朱文雯吃了两个,盘子底再加些醋,煎包的油又可以抵消一些,牛肉的香味比猪肉来的浓郁和绵长。煎包不大,两三口一个,轻轻松松六个就没了,眼看只剩两个,不够吃。 “奶奶,我还想再吃三个。” “吃啊,不够吃就点。超超还要吃几个?”钱一花见孙子两口一个,一口一个,轻轻松松,十个肯定不够。 十个确实对朱文超来说吃个半饱,不加辣椒酱和醋可能有个八分饱,加了就,“我五个。不对不对,八个。”文雯两眼瞪大,拳头握紧高举:“那我再要,六个吧。” 钱一花又走到外面去买了满满一碟,二十个,这回总够吃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