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无CP向
收藏  反馈 

帝姬凶残[宋朝]

作者:巫医醉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4-27 02:12:25

  尤其在赵多福的视角里,当今赵官家那是天生神武伟大,从小就敢于反抗恶势力的霸凌,正义感爆表,用稚嫩的拳头还了皇宫一片郎朗晴空。结合赵官家十三岁收复燕云,十五岁阵前登基,十六岁大败金国的事迹,百姓们就更加兴奋了。民间同人本出的飞快。

  毕竟赵官家小时候就是百姓们最爱看的同人本的主角,现在物料更丰富,作品更加五花八门起来。什么《大帝征西传》《少年武曲星君》《巾帼女将传》……有些人避讳当今,但只要稍作姓名修饰,就敢编个长篇大作出来,一时间以女子为主角的战争故事、职场故事、神话故事全都冒了出来。内容尤其爱写女子如何反抗父兄,如何拯救家国,简直是在明示灵感创作的来源。故事情节编写得越劲爆,越激烈,销量就越高。于是又反向刺激了创作者进行大量投稿。

  到了这种火爆的境地,文人们再讨厌,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明里暗里、有事没事把大宋文人们早就批判烂的神话人物哪吒再拉出来批评一顿。反正他们批判的是哪吒,又不是当今。甚至有的文人自己也割裂了,今天写写批判,明天就暗搓搓读赵官家为原型的爽文。

  倒也算大宋的新奇景了。

  .............................................................

  赵芫一群人刚回来,皇城司便得了消息,皇城司得了消息,赵构当然就知晓了。

  “哎呀,十娘终于赶回来了!”他拍手跺脚,高兴得一塌糊涂,连忙放下手里的公务带人前去迎接。他可是有一大波反贼情报着急呈给赵芫。

  就在赵芫离开后的第二个月,太上皇赵佶便蠢蠢欲动地不断召见群臣,试图以太上皇的身份压制朝堂,重掌大权。

  宰执等人对太上皇恭敬有加,但脑子不坏,当然不可能被太上皇拿捏住,可又不能违逆太上皇,两方斗智斗勇缠斗了不知多久。赵佶终是死心,知道通过常规手段是绝无掌控朝堂的可能。

  果然必须通过政变,把十娘提拔出来的官员都抓起来,才能重回大宋一把手的宝座。

  好在他的九郎手握皇城司,现在逆女又离京去了,只要安排妥当,九郎就能发兵把朝中重臣一网打尽。

  腊八这晚群臣入宫赴宴,就算赵芫不在,有他这个太上皇坐镇,没有人敢不来。马上,本教主道君太上皇便手握乾坤,为大宋拨乱反正!到时候他命令九郎赵构发动大军陈兵边境,由不得小小金国继续挟持他老赵家的皇子龙孙,史书当记他一笔卧轮椅尝胆,名垂千古。赵佶即使躺在轮椅上,也挺直胸膛,自信满满地想!

  [应该没有人忘记,赵佶其实是个武斗派皇帝吧。他很爱指挥打仗哈哈。]

  

第130章 瘫痪老头造反实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时间点,十娘怎么突然回来了!?

  赵芫出现在东京城里,并没有避讳旁人,于是过了些时候,赵佶也不得不知晓了此噩耗。他开始感到不安了,躺在轮椅上怎么都觉着不舒坦,紧张得好几次尿裤子。

  哦,太上皇陛下的身子如今,偶尔、时而会有些失禁的现象。

  服侍的宫人习以为常地走上来,手一伸扒掉赵太上皇的裤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新裤子套好。全程不到五秒钟,大功告成。赵佶全程失去灵魂一样瞪着眼睛,自欺欺人地想,朕是昊天上帝的亲儿子,即使尿裤子那也是神仙尿裤子。

  更加这么一想,赵太上皇的自尊心顿时重新丰满起来,“箭在弦上哪有不发的道理,十娘就算回宫又如何,现在宫中都是朕的人。她只不过是一只飞入瓮中的鸟雀罢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闯进来。”

  前来商议谋反奸计的臣子连连点头,阴笑不已,“暴君篡权,连老天爷都站太上皇这头,让她走腊八这一遭。”

  过来探查造反计划有没有新变动的赵九郎连忙给赵佶喂定心丸,道:“父亲请放心,宫中的侍卫禁军已经全数听从我的命令,只要一声令下,几千个侍卫禁军和皇城司士兵,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十娘淹死!”呸呸,十娘这可不是我真心话啊。

  九郎居然把全部的侍卫禁军都收归麾下了,赵佶大惊,刚想细问。却又觉得过几天就到腊八节行动的时候了,问这些也没用,只得欣慰地夸夸儿子干得好有本事,并表示侍卫禁军交到自己手里把关就好,他当爹的不会害儿子巴拉巴拉。

  “是,儿子都听您的,”赵构腼腆一笑,乖巧至极。

  赵佶于是心满意足,间歇性尿裤子的毛病终于不药自愈。

  ..................造反阴谋进行中.....................

  这头,刚回到宫中的赵芫召集各省相公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遇到的工作困难、问题以及商讨处理问题的办法。

  赵官家不在的时候,诸位相公可以适宜解决,赵官家既然回来了,那么大事小事就都要讲给她听。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与六部尚书的相公们轮流汇报工作,单只讲问题,便讲了数日的时间,连吃饭都为了节省时间三顿留在宫中用餐。

  赵芫每天听完工作汇报做出总结,发现大致有几个大的问题方向。一,还是收税的问题,赵官家虽已杀了一波南地官员,可不到半年时间,警示的威力便明显下降,中枢布政司官员下基层巡查时发现南地除江宁省以外的诸多省份,依旧存在大量兼并之事、虚报税点之事。二,则是由税收牵扯出的农商协调问题*,由于当今进一步放宽了经商的限制,导致底层许多地方的大户为了经商赚钱,减少口粮种植,转而在正经的庄稼地里种上各种经济作物,例如桑树、果树等。如此引发的问题不仅使税收粮食比例下降,而且时间一长,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必定不稳,影响民生。三,问题依旧出在南地,中枢派按察使寻访沿海诸省时,发现各省汇缴给朝廷的各项商税皆有极大的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存在。四,河北三镇流民查归,复业丁引之事。以及由流民引发的盗贼横行的问题。五,兵改引发的各项问题。

  “南地的税收问题,需要安排各部有实干能力的人前往调查清算,此事不能声张,以免打草惊蛇。就不在大朝会上商议了。相公们回头递折子给朕,推选出合适的巡抚人选。”

  “至于农商协调,交于统筹司,严查改庄稼用地为经济作物用地,以及大量向散户百姓收购的大户。重点处置大户收购。”大户才是诱导百姓改种经济作物的核心角色。等百姓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后,他们反而可以拉低收购价格行压榨之实,而百姓因为不种粮食失去口粮,只能选择购买粮食,粮商又会借此抬高粮价。最后因为收入少买不起全家口粮的百姓,就会选择向大户借高利贷。还不起,土地自然被大户合法合理地侵占。

  “此事,一定要严办。”赵芫特别强调,看似只不过是农民经不住诱惑改种经济作物的小事,背后牵连的却是国家的根基。任何一个国家,当大部分百姓手里没有生存用的生产资料,吃不饱肚子,饱受阶级欺压的时候,就是它自我毁灭的时刻。作为领导者,面临的问题永远是如何保护好广大底层百姓拥有的生产资料。

  看似简单、直接的问题,它的外部通常包裹着无数弯弯绕绕的糖衣炮弹作为障眼法,缠绕着无数自私他私的利益纠葛。人心天然自私,圣人亦无法改变这一点。所以斗争永远存在。赵芫已经做好了年年和这些人做斗争的心理准备。

  至于河北三镇的战争遗留的社会问题,倒是按部就班办理即可。老幼孤寡无力归家的,由官府发放路条路费,遣送回家。该交给亲族赡养的交给亲族赡养,没有亲族在世的,收到养济院安置。狗党狐朋、违法乱纪的,严查严办,轻者驱逐回原籍,重者押解回原籍、查照处办。由当地基层官府资办复籍百姓的复业。

  而因为兵改被解除军籍的不达标人员,在就业上,社会安定上引发的连锁反应,要慎重对待,监督各地官府耐心安排失业军户的再就业,也要严密控制禁止失业军户聚众形成违法犯罪组织。不能出现解决一个旧问题变成引发另一个新问题的情况。

  登基以来,赵芫处理起国事来越来越有条不紊,中枢的相公们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从诸位相公的角度来看,赵官家的成长,是大家努力引导的好结果,众人若有似无之间竟感受到了难以言喻的快乐。千古以来,亲手养成一位明君,得是多少名人的毕生梦想啊。

  瞧瞧,赵官家现在处理问题,都没有张口闭口抓起来砍头了耶,进步多大!未来可期!

  这样才对嘛,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么想着的欣慰着的诸位中枢相公,腊八当日,高高兴兴地联袂入宫参加宫宴,大家早就准备好夸夸诗词掏出来,准备在宫宴众人饮酒到高兴处时,拿出来深情朗读给进步超大的赵官家听。

  宫宴上,灯火通明,一身朱红公服的赵官家赵芫坐在最上首的位置,而临近一侧放着太上皇的轮椅,康王赵构并坐,另一侧是唯一在京的柔福帝姬赵多福和驸马韩离素,往下便按照品级排坐诸位朱紫公服的官员们。随着一道道精致菜肴不断呈到席上,众人其乐融融地推杯换盏,将一整年的不快与矛盾通通抛开,只谈共事情谊。

  就当深深欣慰于赵官家为人处世有巨大进步的相公们准备掏出怀里的夸夸帖子,开启宫宴新节目时,早就如坐针毡、如鲠在喉的太上皇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命令服侍在身边的康王推他到前台,不怒自威地环视周围:“趁着今日佳节,良辰吉日,朕要宣布一件大事!”

  欢乐的氛围陡然沉滞一瞬,李纲观察赵佶的神色,心中产生不妙的预感,和张叔夜等人对了下眼色,纷纷站起来劝道:“太上皇,今日宫宴只为庆祝佳节,有什么大事不如等年后大朝会再说。”你一个太上皇,能有什么大事要赶在皇帝前头发言?赶紧回家洗洗睡,别捣乱了。

  “哼哼,等不到年后了,”赵佶沉声说,“你们瞧瞧外头都是什么人吧!”

  殿中众人哗然,朝外张望,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来的两队禁卫军已经将整座宫殿团团包围,影影绰绰的人和武器的影子映在门框上不断逼近。

  “砰!”大门被踹开,就见原本守在殿门前的殿前司诸班直已经被悉数押在一边,领头的侍卫禁军冲进殿中,将众臣子挟持在原地。

  “外面的全都是本太上皇安排的禁军,已经将这里团团包围住!”见状,赵佶嚣张地大笑起来,转动脑袋恶毒地盯向还安然坐在皇帝宝座上的赵芫,道:“逆女,谋夺兄长皇位,颠倒乾坤,行暴君之事,实不堪为君、不堪为子女,还不立刻认罪伏法。”

  说着,已经有侍卫禁军朝赵芫围拢过来。

  “唉。”赵芫叹息一声,放下酒杯,满脸无奈之色,“父亲,朕哪里做的不够好吗?朕驱逐鞑虏,惩治奸佞,将您从金国迎回,自问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