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子唠完嗑,妈妈、三舅母、姐姐开始准备下午那顿饭。 晚饭是很丰盛的,八菜一汤:红烧鱼、糖醋排骨、溜肉段、焖肘子、鸡蛋炒蒜苗、肉炒酸菜粉条、清炒绿豆芽、油炸花生米,还有一个萝卜丝肉丸汤。 主食是暄腾腾的白面馒头。不用分桌,也不用分馒头,不管是菜还是馒头都管够。 吃的几个孩子满嘴流油,一个个肚子撑得溜圆。 这顿美食让沐盼晴深刻意识到,姥姥家和奶奶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吃完饭,男孩们兴致勃勃的围在桌边听姥爷讲战斗故事。 沐盼晴和表姐、姐姐一起听姥姥讲她妈小时候的事。 建国前,姥姥一家都参加革命去了。 小女儿,也就是她妈韩素枝被送到了沟山屯的娘家,由韩素枝的姥姥抚养。 老人家年龄大了,耳朵背,韩素枝每天得大声吼着说话老人家才能听见,久而久之,韩素枝同志的大嗓门就练出来了。 韩素枝的姥姥临终前,见沐老爷子为人正直,又那么宠媳妇,楚婉仪也不磋磨儿媳,就把外孙女嫁到了沐家。 刚结婚那十来年,沐老爷子当家,家庭和睦,是是非非也少,韩素枝过得还行。 哪晓得沐老爷子去世后,李香就换了一副模样,开始磋磨儿媳。 好在建国后,姥姥一家稳定下来,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姥姥程敏看女儿过得不好,自己退下来把工作给了女儿,给女婿也安排了工作,让他们一家离开了沟山老宅。 这个女婿不抽烟、不喝酒、也没别的不良嗜好,就是有些愚孝,自己的日子还没过明白呢,一心顾着乡下的爹娘。 可那个李香偏疼大儿子、大孙子,常年搜刮其他儿女补贴大儿子、大孙子。 两个外嫁女已经被吓跑不回娘家了,三儿子残疾没钱没油水,四儿子太远够不着,只能扒着二儿子可劲儿搜刮。 看着大外孙露着棉花、又脏又破的棉袄,程敏有些难受。 打开衣柜,找出老伴今年的新棉袄,递给女儿,“安国的棉袄都破成什么样了,你这个当妈的也不长点心,拿回去改改,给安国穿。” 韩素枝看着儿子的破棉袄,愧疚的说:“我没把日子过好,孩子们都受罪了。” 程敏没吱声,女儿空有个大嗓门,性格太直没有心计,一点不当家。 小时候自己不在身边,没有好好教导,现在性格已定,不那么好改。 看几个外孙子、外孙女面黄肌瘦的她就难受,可心疼也没用。 一开始,她经常送好吃的过去,可大部分都被女婿孝敬了父母。 外孙子、外孙女也吃不着,一个个身上都没多少肉,摸着都硌手。 程敏瞥了一眼女婿,微微提高了声音,强调着:“这棉袄一定给安国穿,他都是上班的大小伙子了。” 韩素枝接过棉袄点点头,“妈,您放心,初六安国一定穿新棉袄上班。” 韩素枝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孩子补丁落补丁的棉袄,想起沐俊海、沐安福簇新的棉袄棉裤和外套,悲从中来,一路沉着脸回了家。 韩素枝也不管初五之前不动针线的忌讳了,当天晚上就把棉袄改了,余出来的棉花把棉裤又絮了絮,罩了新裤面。 第二天,妈妈又回了趟姥姥家,拿回一套三舅的旧军装、八成新的棉鞋给大儿子。 初六,沐安国走时,韩素枝给了五块钱、五斤粮票。 叮嘱儿子:“再忍一年半就是正式工了,到时候就能申请宿舍,不再受你师母的气了。” 沐安国沉默地点点头,背着给师傅的年礼——一斤水果糖、半斤木耳、五斤松子、五斤榛子离开了家。 看着大哥默默远去的背影,沐盼晴不知为什么,觉得那背影是那么萧瑟和孤单,没有一丝青年人该有的朝气。 一九五九年的春节就这么过去了,爸爸妈妈过年发的福利,姥姥家送的好吃的,在他们家短暂的停留了一下,就被送出去了。 几个孩子改善了几顿伙食,收获了一些水果糖。 他们的收获还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长了一岁。 父母上了班,二哥和姐姐去同学和朋友家学习、玩耍。家里就是沐盼晴的天下了。 收到吊坠后,沐盼晴一直惦记着滴血认主。 一直没有独处机会的她,小心翼翼的把葫芦玉坠放在新手帕上。 拿出缝衣针,狠了狠心,往小拇指的指腹扎了一下,用力挤出一滴血滴在玉葫芦上。 万分期待的紧紧盯着那滴血,鲜血落在玉葫芦上渐渐渗透进去。 沐盼晴忍不住一阵狂笑,咱也有金手指啦! 按捺住喜悦激动的心,手握玉葫芦,脑子里想着进去!进去! 身体没有移动,意识范围内真的出现了一个空间。 看到眼前足球场大小的草地,沐盼晴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金手指终于来了!有地就有粮,就不用挨饿了! 自从穿到一九五九年,三年自然灾害像一座大山时时压在她心头。 虽然这个华国,国家领导的名字和曾经的祖国不同,但是历史的大致走向和文化传承都是差不多的。 如今土地有了,就要种地了,这个空间她的身体进不去,只能用意念操控空间的一切。 种地不能耽误,立刻找到家里的农具收进空间,开始种地前的准备工作。 她虽是成年人的灵魂,由于不熟练,翻地很吃力。 空间的一侧有一棵不知是什么品种的树,旁边是一片约摸二百多平方的小小花海,里面的花仍然开得灿烂,这些她都没动。 把那些和草长得不一样的植物都移栽到一起。 拔出来的草也堆在一个角落,万一是什么仙草呢,现在丢掉,以后她岂不是要后悔死。 每次忙完后还得把农具赶紧送回原处,生怕被发现。 折腾了一周,留出大约半亩地,栽种了空间里几十株不同植物。 虽然现在稀稀拉拉的,但有些植物繁衍起来很快的,还是要留够地方。 又留了大约半亩的草没拔掉,以防这草还有其他用途。 其他八亩多地已经翻好了,连垄沟都弄出来了。 第7章 粮种惹出的是非 现在还有一件事有点麻烦,没有粮食种子!她一个孩子弄到粮种的机会太少了。 她家后院不足百平的菜园子,留的菜种也不多。 她把菜种每样弄了一点先种上,也不会育苗什么的,意念直接挖坑、撒种、填土微微压一下,其他就看空间的能力了。 品种也不多,有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葱、韭菜、小白菜、菠菜八个品种。 琢磨了一会家里的各种冬储菜,去菜窖拿了几个土豆,切块种了下去。 她还不敢多拿,就她妈那省吃俭用的样子,拿多了肯定会被发现。 空间内的花草没浇水也长得生机勃勃,她也没浇水,也没那条件浇。 家里虽然有压水井,可冬天得往里浇开水引水,引水时速度还得快,才能引上水来,原主留给她的弱鸡身体,根本做不到。 种地是大事,学习也很重要,她没有像姐姐和二哥一样寒假作业写完了就出去玩。 天天一个人在家复习初一的功课,好在原主学习也很刻苦,没人怀疑什么。 在她的忙忙碌碌中,元宵节到了。 除了不在家的大哥,五口人吃过早饭,拎着一斤碎饼干,一斤桃酥,一斤江米条,一袋粘团子去了沟山大队。 过年时吃了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正月里食堂的伙食也不错,短短半个月,沐盼晴的体力好了许多。 居然自己走到了沟山大队,到了老宅,去西屋叫了声,“爷爷、奶奶,我来啦。”就转身去了东屋。 刚喊了声,“太奶奶” 就被楚婉仪催着上了炕,看着体贴的给她捂脚的太奶奶,沐盼晴没说话,先把攒着没吃的那些水果糖放进太奶奶的衣兜里。 楚婉仪悄声说:“以后不用给太奶留了,我一个月吃一块两块,不犯低血糖就行,你也得吃,才能长点肉。” 沐盼晴咧咧嘴,现在的伙食不耽误长个,她都千恩万谢了。 长肉的目标估计得等她种出粮食才能实现。 和太奶奶聊了一会天,趁没人注意,她悄悄溜进爷爷奶奶家的仓房,翻看了一下,压根没有粮食种子。 她这才想起来,这年代种子应该是大队统一管理的,个人家没有,不由失望的走出仓房。 刚出了仓房,迎面看见奶奶阴沉着脸瞪着她,“小丫头片子,偷偷摸摸进仓房干啥了!偷拿什么了!” 说着把她拽到身前,翻她的衣兜裤兜。 沐盼晴挣扎着喊:“放开我!放开我!” 屋里的人听到动静都涌了出来。 韩素枝以为婆婆在打女儿,冲上前扒拉开婆婆,一把拉过女儿,护在身后, “娘,您看不顺眼,骂几句没啥,晴晴自小身子就弱,年前还病了一场,禁不得您打。” 李香觉得被扫了面子,一拍大腿开始撒泼,“死丫头片子进仓房偷东西,我说几句都不行,儿媳妇还打我,儿孙不孝啊,哎呀呀,没法活了!” 声音一波三折,把泼妇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穿越过来,她奶这一次次的表演,实在刷新了沐盼晴的认知,这要在现代,奥斯卡都能给她个小金人。 沐盼晴有点后悔,不该在爷爷家找种子。 可现在也不能承认,不然她奶就更得理不饶人了。 只得掏出一个大钱儿(铜钱在东北一些地区的叫法),小声说道:“我想找两个大钱儿做毽子。” 沐大山真生气了,给自己孙女安个偷东西的罪名,不影响他家的名声啊,二孙子、三孙子眼看要说亲了,名声坏了能说到好人家吗?简直蠢死了。 冷着脸吼奶奶,“大过节的,为了个大钱儿也不消停,这不是你孙女啊,在自己家里什么偷不偷的,赶紧热饭去!” 李香看老头子铁青着脸,真生气了,不敢再闹,冷着脸转身进了厨房。 战斗力最强的那个走了,除了他们一家,其他人也都进屋了。 沐盼晴看着妈妈气得通红的脸,小声道歉,“妈,对不起,给您惹麻烦了。” 韩素枝的脸色缓了缓,轻轻摸摸她的头, “晴晴,不是你的错,你奶奶就是看不上女娃。”说着瞪了一眼沐俊江。 沐盼晴有些后悔,这场风波是她不够谨慎惹出来的。 闷闷不乐的低着头往屋里走,三叔迎面走了过来,拍拍她的肩膀,“晴晴,走,去三叔家。” 沐盼晴疑惑的看着平时寡言少语的三叔,沐俊河笑着说:“三叔家有大钱儿。” 沐盼晴立刻振作起来,也许三叔家有种子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3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