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安,早年家里听母亲说过,姨母和她闺中最为亲密,幼时起居皆在一处,甚是亲密。今日随哥哥前来拜见姨母,请姨母不要为了小女伤心。”用手帕按了按眼角的泪水劝到。 “你那哥哥,自己还是个孩子,且听说来年还要参加科举,哪有住在我这里便宜。” “叔祖母和我们住在一起,日常教导柔儿学点女红,我还在孝中,万不能给姨母添麻烦。” 丁思柔微微回头,身后的丫鬟递了她自己做的女红送给大刘夫人,虽然丁善给侯府众人都备了礼物,但她还是自己准备了点自己做的袜子等物送给长辈。 “因我孝中,不能拜见府中老太太,请姨母代为转交我的一片心意。”说着又递给了大刘夫人一份送给她婆婆的礼物。 大刘夫人看到礼物,神色一暗,想到自己的婆婆,未必希望自己把自己的外甥女留在府中作伴。 虽然已经成为了侯府夫人,但是自己和侯爷在老夫人面前始终绷着一个心弦。老夫人平日不出自己的院子,但是无人敢挑战她老人家,毕竟整个府中的人还都是听命她老人家,自己不过是挂名的女主人罢了。 罢了,既然柔儿有人照顾,看穿戴也过的不错,就过了孝期再接过来养也罢了,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妹妹了。 “柔儿有心了,以后常来我这坐坐,你表哥今日去书院读书了,改日再见吧。” 丁思柔低头道是,心里却为自己的哥哥不平,果然如哥哥所说,侯府门第高,他们来了哥哥却只得门人接待,连个主人都没有。 一时间,众丫鬟婆子捧着大刘夫人和丁思柔说了半个多时辰的话便将人送了出来。 丁思柔出了花厅,看见自己哥哥正在外面等着自己,心里阵阵暖意,这才是要一起生活的家人呀。姨母虽好,但看得出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是孩子的直觉是最准的,她有一个预感,如果没有哥哥来去杭州接自己,以后的自己也许不会过的比现在好。 一路无话,回到府中,丁善着人将丁思柔妥善送回房中休息,留下了身边伺候的李嬷嬷仔细询问了花厅中发生的一切。 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大刘夫人对思柔确有疼爱之心,但是府内的事情她做不了主的太多。老夫人并不喜欢她,甚至不愿意给个面子情,连礼物都没有送给这个侯府夫人的外甥女,可见她对大刘夫人有多么不满。 丁善可以理解老太太老年丧子,一辈子维护的侯府落入庶子手中的心情,但是自己的妹妹只是个小女孩,用她来给大刘夫人没脸,真的是太没风度,惹人生厌了。 不过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了,没有地位的孤女和若兄也只有这样的待遇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自己的高考学习法在这一样适用,知识是不同的,方法是相同的。
第6章 侯府表妹5 侯府回来后,丁善每日上午去书院听先生授课,下午开题之后和同学讨论,回家后学习到深夜,基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备考当中。 丁思柔也逐渐适应了京中的生活,叔祖母起的早,她起来后就去叔祖母处请安一起吃饭,听叔祖母讲讲族里的兴衰和一些陈年旧事,从中获益良多,不光是知道了事,而是通过这些事知道了何谓是何谓非。 午饭后叔祖母年纪大了,要歇午觉,丁思柔就利用这段时间跟嬷嬷和管家学习如何治家,如何约束下人,丁善不想将她养成只知女红女德,不识俗物的女子,毕竟确认导回正轨后,她就要回地府述职了。 而且丁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男子,他的内心是个现代的独立女孩子,所以并没有要求丁思柔成为那种软弱只能仰人鼻息的女子,对她的期望是能好好活下去,过的舒心,过的恣意。 叔祖母教她如何和后院的女人们相处如何治家,他还要教会她如何用人,如何能让自己的日子自己说的算,这在古代有点难。 丁思柔很心疼丁善每日早起晚睡,觉得自己的哥哥脸颊日益消瘦,每日嘱咐厨房炖盅熬汤给他滋补。 她听叔祖母说族里很多人都为了科考苦熬,有的高中之后寿命也不长久,就像她的父亲,可能都是年轻时读书熬的太多,但是身体没有好好保养所导致的。 小姑娘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哥哥长命百岁,这一点两兄妹的愿望都差不多,丁善希望小姑娘活到一百岁是真心的。 两年后,丁善17岁得中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因为年少且为人极其谦逊,并无半点少年才子的狂放之举,得上司赏识。 翰林院是读书人云集的地方,虽然清雅,但是在此当差难免囊中羞涩。这个地方对丁善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合适了,他年少高中进士,正需要在这样的清水衙门磨练个几年,给自己的资历上加点分量。 古代人早熟,这两年丁思柔也已褪去稚气,用丁善的内心独白说就是从大班萝莉升级成了小学生大姐姐,还是不断跳级的那种。 因为科考的加成,丁善现在陪着丁思柔去拜见大刘夫人时,偶尔会看到侯府世子,这已经不错了。翰林再清贵,也不会被未来的侯爷放在眼里。 其实在丁善的眼光来看,这个世子人还不错,身上有些正气在的,为人可亲。要是一定要说点缺点,就是他略有些优柔寡断,对他心中的弱小之人总会心软,比如他的母亲。 这一点造成了原本丁思柔的悲剧,因为不能正面反抗自己的母亲,不忍心她伤心却害了自己表妹的性命,如果大刘夫人不是在丁思柔自尽后幡然悔悟,想来他们夫妻以后未必能琴瑟和鸣。 丁善不想管这些事情,别人家过的好不好,和他无关,他只要让丁思柔得到自己的幸福就行,报复之类的事情他不会做。这只是一个项目,现在一切伤害还没发生,无需为没发生的事情而计较。
第7章 侯府表妹6 这一日恰逢沐休,丁善答应带丁思柔去逛逛街市,这是丁思柔最喜欢的日子。虽然有点奇怪,但是丁思柔觉得和丁善一起逛街总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还有一年就要出孝期,丁家三个主人的衣服都是在自己开的绣庄来做。丁善今日的目的,便是让绣娘为丁思柔多做几件出孝后穿的衣服。 他如今也有几个朋友,或是忘年交或是同龄人,家中有几个也是有女孩的,到时可以串串门,交几个手帕交,没有社交的人遇事很容易想不开,哪怕只是塑料友情呢,至少有人说说牢骚。 绣庄的包间里,负责给兄妹两个做衣服的是丁善用高价从苏州聘来的绣娘李氏。李氏量衣服不像以前丁善看书的那种用眼睛一看就知道尺寸,而是实打实的拿尺子量来量去。 “少爷,这次给小姐各色衣料都备齐了,都是咱们铺子已经卖了一段时间的料子,稳妥的很。” 李氏很佩服自己少爷这点,穿着打扮虽好却不会比别人更快上身,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太过打眼。 这样的人才是闷声发大财的人,她觉得来这可是来对了,这个店也得有这样的人才能长长久久开下去。永远不是最创新的一个店,但是有人创新之后,总能马上紧随其后,吃到红利。 “这样就很好,慢慢做,慢工出细活,你办事我很放心。等会你问问妹妹,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图样子,给她弄几个。她每月也总得绣点针线活,孝敬长辈。” “瞧哥哥说的,我日常绣了东西给你,你总是收起来不用。可是嫌弃我的图样子不好,说漏嘴了吧。”已经晋级为清秀小美女的丁思柔,捂嘴笑道。 丁善瞅着丁思柔捂嘴笑,心里就想乐。这再美的美女小时候果然也是掉牙的哟,那些小说里一见钟情的青梅竹马们,彼此看到对方这没牙佬的形象,是怎么爱的死去活来呀,辣眼睛哟。 好在丁善只是疯狂脑补,没有输出,不然丁思柔估计从此不想再正眼看这个哥哥一眼了。 “妹妹哪里话,我不是嫌弃妹妹手艺,是不舍得用,你看看我那柜子里有一个匣子里面都是你送我的针线活。”等以后你出嫁了,我自己在屋里办个手工展,梦回现代也是好的啊。 丁思柔对哥哥的这番回答满意极了,这几年一起生活,她早就把丁善当成自己的亲哥哥,而不是堂哥。她觉得无论什么事只要和丁善聊完都会豁然开朗,丁善无所不能,可以为她解决一切难题,虽然她的难题目前很有限。 “哥哥,姨母派管事婆子来说,她想去大安寺为表哥求平安符,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你有时间和我一起去么?我也想拜拜佛。” 丁善想了想,这个情节项目里完全没有提到,应该就不是重要的场景,那去不去都可以,就当郊游了,于是点头同意。 让人回复侯府,到了日子兄妹二人会先去侯府拜访,在一同前往大安寺。两个人离开绣房,沿街买了点小吃就一起回府了 这一日,下班后丁善带着两瓶自己酿的梅子酒,来给自己前同事李崖送行。李崖比他早中进士,两个人兴趣相投,都喜欢自己酿点果酒,喝着酒,谈谈各地的风景人情,也算一对忘年交。 丁善觉得李崖如果到现代可以去国家地理任职,科普能力一流,就像丁善这样的一个方向痴,都很喜欢听他讲各地见闻。李崖对丁善的评价,就朴实很多,这是个谦逊的孩子。 开始东南西北哪哪都分不清,但是一点没有其他同事的读书人傲气,不会觉得丢了面子,每次都不耻下问,也无酸腐气。很关心各地民生,以后为官是个实干的人。 就是为什么他家夫人每次看丁善的眼光都那么炙热啊,这样可不好。虽然丁善比他们夫妻小很多,但是自己可不想当他的老丈人,这不合适。 丁善看着李崖喝茶,心里满是不舍,这本活地图终究要去赴外任了。以后离开了自己心中的地理老师,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李崖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一旁李夫人催促这家里的厨下多做点下酒菜,再去吉祥楼买只丁善最喜欢的烤鸭来。 李崖也在心里郁闷,这夫人每次见丁善都如此热情,若不是实在以他俩的年龄再加几岁,都可以是丁善长辈了,断不能容许这小子经常上门。 “贤弟,今日来都来了,怎么才带了两瓶梅子酒啊。我可听说之前你买了一车梅子的。”李崖手抚短须,眯着笑眼问道,哼,臭小子,每次你走后,我家夫人都变着法的说你好话,我得让他知道你到底是多小气。 “李兄此言差异,我们兄弟闲谈,喝太多酒嫂夫人会担心的。今年确实多酿了些酒,打算等李兄赴任时,交给嫂夫人。” 李崖看着自己夫人满脸挡不住的笑容,只能心里感叹,哎,你就是被那个小子蒙蔽了双眼,他这是故意的啊。 “贤弟,你明年就十八了。虽说家中长辈不在,可是婚姻大事也不能耽误啊。我们为官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为人诟病啊。你现在尚年少,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你可要提前打算好。我此次北疆赴任,想来要有几个几年方得返京,要不要你嫂子趁现在尚在京城,替你筹划一番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0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