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许多的事情,自己都借由宝钗黛玉之手所为,她们两人也为自己分担了大部分的因果。 就像这一次的吐蕃之战,王子腾手下的兵丁,就是吃了黛玉所制的丸药。才扛住了高原的反应,才能在征战的时候所向披靡。 不然,高原反应加上天然的地理优势,就能让吐蕃立于不败之地。 但吐蕃还失败了,这其中黛玉的丸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是绛珠仙子转世,天生知晓草木特性,在制药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 宝钗也是这般,她是金精化身,对于金属器物这类,有着敏锐的触觉,因此徐乐才请她去掌管海外的火器制造厂。 现如今,火器制作最大的难度,就是枪管不够硬,连打几枪后,枪管因为高热变形,一不小心就容易炸膛。 宝钗去了海外,改进了钢材的制造工艺,现如今制造出的钢材,质量远胜从前,徐乐看过制出的样品,品质最好的那一批,能跟前世她见过的工业化生产的钢材质量相当。 也是因着这样的好钢,才能制造出那么多性能稳定的火铳,再搭配上马匹,就能组建一支火铳骑兵。 这样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能起到改变天下大局的作用。 到时候,不只能改天换地,自己所图定然能成。 想到此处,徐乐忍不住露出个笑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自己所求定有所得。 “太太,张二爷那边递了消息过来,说当初商会应承的草场,何时选定?”木棉道。 当初为了让耀星海盟身后的权贵推动吐蕃之战,所有商会的会长一起应承过,只要拿下了吐蕃,耀星海盟的会长就能独得一块草场,现如今对方来要报酬了。 徐乐道:“既然当初就已经说好,那咱们也不能食言,将草场地形图拿去给张二爷。他瞧中哪一块儿,就圈哪一块地,旁人都不得沾手。”就是这地他能不能保住,就跟自己无关了。 毕竟一块上好的草场,所能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别说其他外人,就张家的那些人,就不会让张二爷好过。 张二爷想要安安稳稳的拿到这块地,只怕要舍出去不少的好处。 到时候自己也能从其中谋得一些好处。 地形图到了张二爷的手中,他拿着地图激动万分,犹豫再三,只圈了一块中等大小的地盘,随后便叫人将这地形图送了回去。 徐乐看后,便知道这张二爷确实是个聪明人,他虽然贪婪,但也知道多大的嘴用多大的碗,这一块草地,是张二爷能吃下的极限,再大一点的话,这草场张二爷就守不住了。 随后徐乐便召开会议,请来各大商会的会长,一群人坐在一起,将刚到手的吐蕃与吐谷浑的土地都分割了。 高坐主位的除了徐乐、张二爷外,还有一人,便是户部尚书蔡珅,这土地各大商会可以分割,但是朝廷的那一份不能少,以及每年各大商会最少要给朝廷缴纳多少的赋税,这些在蔡珅的坚持下,都签定了契书。 想来,没有人敢跟朝廷违约的。 蔡珅拿到了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利益就离开了,剩下的,不管几大商会如何争抢,都与朝廷无关了。 从朝廷的利益出发,蔡珅有时候也不想让这些商人太团结,因此坐视争斗而不见。 这些商会掌握的资源太多了,要是心太齐,就会左右朝政。 蔡珅离开之后,徐乐作为鸿昌海盟会长,又是皇后之母,现如今皇后当政,鸿昌海盟理所当然的拿了第一份,第二份就是耀星海盟,余下的就是各大商会。 虽然在分割利益的时候出现矛盾,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大家都拿到了利益。 当初本想着拿下吐蕃就好,不想连带着连吐谷浑一起打下来了,这一块土地的归属,最后是属于朝廷跟王子腾的,朝廷占了八,王家占了二。 当初的四王八公,唯有王家蒸蒸日上。 王子腾心里清楚,这便是王家权势能达到的顶峰了。 有了这一块土地,至少能保王家三百年的富贵,他王子腾无愧于王家先祖。 王子腾班师回朝那一日,京城内外张灯结彩,百姓夹道相迎。 煜哥儿跟在统帅王子腾身边,在战场上立了不少的功劳,成了中军帐下的一个小将领。他穿着银白锁子甲,头戴翎冠,骑在高头大马上,少年将军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那是谁家儿郎?看着年岁不大,都穿上将军的铠甲了?”在一干饱经风霜的战士的衬托下,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显得尤为显眼,引起百姓的议论。 “这莫非就是那个生擒吐蕃王的陈小将军?” “陈小将军?生擒吐蕃王!好生厉害的小将军!” “十二岁就上了战场,十四、五就成了将军,能不厉害吗?你看看后面车马押送的吐蕃王与吐谷浑王世子,听说吐蕃王就是被他所擒。”道路旁的人,大声的说着赞扬的话语,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与自豪,这是百姓对保家卫国的将士的崇敬。 “听说这陈小将军,还是皇后娘娘的弟弟,是忠勤伯王元帅的义孙,自幼得忠勤伯教导。” “难怪了,原来是有家学渊源。当初忠勤伯率兵攻打暹罗,也是大胜而归,是出了名的常胜大元帅。” “真真的是英雄出少年。” …… 煜哥儿听着耳畔的赞扬之声,对王子腾道:“常胜大元帅?这个称号,除了已逝的白老将军,就祖父担得起了。” “祖父老了,打了这一仗,日后只怕再无出征的机会。这常胜大元帅之名,希望你日后能担得起。”王子腾饱经风霜的脸庞,露出一个笑,脸上晒出的高原红,让他多了几分“土”气。但征战杀伐多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煞气、杀气,又很好的震慑住他人,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煜哥儿抱拳,认真道:“孙儿不会让祖父失望,不会堕了祖父常胜大元帅之名!”
第122章 论功封赏 煜哥儿从小没有父亲,王子腾的存在填补了他父亲的空位。因此他对王子腾十分的崇拜,以王子腾为目标,日后要做一个常胜大元帅。 徐乐与青娘虽然能给予这些孩子很多的爱,但父亲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特殊的。 有些事情不是尽力,就能填补的。 双份的母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爱的空缺,但孩子还是会渴望父爱。 兕姐儿选择了皇权,来填补自己心中的空缺。 熠哥儿选择了承继家业,做姐妹兄弟的后盾,孝敬两位母亲,将家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猊姐儿天生洒脱,没有父爱就没有,虽然偶尔也会因此遗憾,但也不曾真正的放在心中,她的心太小,装不下那么多的东西,星辰大海等着自己去征服呢,哪里想得起其它? 至于煜哥儿,王子腾的存在,填补了这一空缺,他这般的年岁,正是崇拜“父亲”、怜惜“母亲”的年岁。 王子腾在战场上,一人抵万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煜哥儿崇拜王子腾,也是正常。 王家接下来,至少三代不会选择从军,因此,王子腾也将煜哥儿当做接班人培养,对他寄予深厚的期望。 王子腾心中清楚,等自己致仕后,四王八公才算是真正的落幕。 “宣忠勤伯王子腾觐见!” “宣忠勤伯王子腾觐见!” “宣……!” 一声声高唱传召,被鼓声所掩盖。 王子腾率领一干将领,殿前听封!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龙椅下方,摆放着一张案几,皇后大妆于帘后听政。 王子腾得胜归来,皇帝是高兴的,在自己当政期间,扩大了疆域,日后史书之上,定然会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唐高宋祖,但也远胜其余的君主,最重要的是胜过了先皇。 在皇帝眼中,先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现如今,皇帝在面对先皇的牌位时,终于能挺直脊背。 “封忠勤伯王子腾晋为忠勤侯,三代始降,加封两江提督,总领两江军务……前锋牛进忠为三等宣威将军,赐黄金千两,良田千亩,布帛百匹,精盐五十石,金银玉石若干;中锋柳湘莲为骑都尉,赐黄金八百两,良田千亩,布帛八十匹,精盐四十石,金银玉石若干;中锋陈煜为虎威都尉……” 宣赏的谢恩的旨意,从头到尾,用了近一个时辰,才宣读完。 皇帝听着悬赏的声音,对兕姐儿道:“陈煜是你弟弟,这次又立了大功,当得起一个将军之衔,只赏一个虎威都尉,倒是薄了些。” “他到底年幼,这次也是仰仗忠勤侯带领,才立下微末功劳,还当不起将军之衔。”兕姐儿心中冷哼一声,煜哥儿立下的功劳不小,一个三等将军是当得的,但皇帝不愿给,刻意压制。 且这宣赏的旨意,是交由皇帝过目之后,礼部才撰写圣旨的,若皇帝真想给个将军之位,下旨前就给了,何必又在朝堂之上试探。 皇帝见兕姐儿在朝堂上没有落他面子,心气也顺了几分,他确实不想给皇后的弟弟高位,日后皇孙上位的时候,这陈煜定然是一块拦路石,所以,得提前将石头除了才是。 但皇帝又舍不得,陈煜天资聪颖,日后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王子腾,若他不是皇后的弟弟,是某个皇孙的母家子弟,自己即使立时闭眼了,也能安心两分。 可惜,他终究是皇后的弟弟。 皇帝一闪而过的恶意,被兕姐儿敏锐的捕捉到,兕姐儿微微眯起凤眼,看来……陛下是慌了。 那自己得想个法子,安安陛下的心了。 免得让皇帝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危害到煜哥儿的事情。 只怕,朝堂上,要出一两个奸臣酷吏了,不然。 古往至今,在朝堂上有人功高盖主的时候,总会“恰巧”出现一、两个奸佞小人,迷惑圣心,栽赃陷害忠臣良将。等忠臣良将死后,皇帝又幡然醒悟,斩杀奸佞,为其平反。 如兕姐儿所料,不到两月,朝堂上就出了两个后起之秀,十分得皇帝信任。而这两个后起之秀,都没有什么好名声。 一个是喜欢攀附权贵的傅大人,一个是出了名的酷吏邓大人。 听闻傅大人有一妹妹,长得花容月貌,傅大人觉得奇货可居,想靠妹妹攀上权贵,硬生生的将其年岁拖到了二十五还未出嫁,是曾经京中有名的老姑娘。 后来,傅家姑娘的年岁实在是拖不下去了,傅大人就将妹妹许配给了宗亲中一个快要入土的辅国将军为继室,也借着这点子裙带关系,得了个小官。 现如今,傅大人得了皇帝的眼,又将自己那刚满十五的女儿,送到了皇帝的宫中做了低阶女使。 又过了月余,这傅家小姑娘被皇帝封为美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7 首页 上一页 2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