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暂时用不了,但这么大一个赵国,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她就不相信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派人出去寻找,赵虞手下的人力物力暂时还没有这么充沛,但是孟暄等人离开王都的时候,她有把自己需要东西的特点都写给了他,让他帮忙寻找。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好消息传来。 静待佳音。 孙辅显也不是笨人,自然知道这水泥方子的重要。 “若他们不识货呢?或者完全不按照我们所想的该怎么办?” 想到一路上两个王子那的几乎没有的城府,孙辅显有些发愁,原本的还为景国宁国有傻傻憨憨的王子而庆幸开心,现在却又希望人能聪明一些。 太笨可没办法上钩。 “不会的,他们会上钩的。”赵虞异常笃定。 作为王的儿子,尤其是自己的父王并未定下继承人,那就代表每一位王子都有机会,没有王子会不心动,就算王子本人志不在此,他们的母妃也会逼着他们去争去抢去算计。 没有人能抵抗住权力的诱惑。 她的四个王兄没能免俗,景国和宁国的王子自然也逃脱不了。 她们赵国的每一个改变都有可能加重他们登上王位的筹码,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错过。 孙辅显虽不知王上为何如此笃定,但既然王上这么说了,那他就去做。 孙辅显随即就要告退去做事,只是赵虞并未允。 “王上?” “他们一路上走来,尤其是路过西华州,见过的东西必然很多了,可以适当多透露一些。” 孙辅显应声。 赵虞随即又问道:“我让你调的人何时能到?”
第149章 听到王上说起这事, 孙甫显神色一凛,“我之前就已经给柴应去信了,人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赵虞点点头, “等人到了,就由你举荐至朝堂上。” 孙甫显点点头,但眉眼间有些忧虑, “王上, 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应该会反对吧。” 以女子之身站于朝堂之上, 他觉得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朝堂会再次沸腾的。 他们西华州的女子能走出来摆摊开店甚至于进府衙那都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现在王上竟然直接要把人带到朝堂之上。 光是想想,孙甫显就已经可以预料到那些大臣吵闹的模样了。 虽说孙甫显不怕他们,但是一个个男人这么在你耳边吵闹, 他也是有些受不了的。 “他们反对归反对, 我不听。”赵虞格外闲适。 她可不怕朝堂上那些大臣,要知道她才是赵国的王,怎么可能受下面大臣的制擎。 之前她刚登基的时候就敢力排众议把孙甫显从西华州调到王城,总不可能她在王位上坐了这么久, 反倒是越活越回去了吧。 孙甫显显然没想到王上竟然是这么一个回复,不过仔细一想, 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王上是整个赵国的王, 她确实有不听的权利,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么个做派有昏庸的感觉。 孙甫显心中一惊, 随即把这个想法抛到脑后, 王上绝对跟昏庸搭不上边。 “等人到了就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赵虞可是有自己的计划的。 等到孙甫显退下, 赵虞拿起了手上的书, 只是眼神落在书上, 那思绪却已经飘远了。 赵虞登上王位前, 想过很多会遇到的困难,但是唯独没想到会出现无甚可用之人的情况。 毕竟朝堂上的大臣不说多如牛毛,却也有几十个人,可偏偏赵虞就是找不到趁手好用的人。 当然了,这句话排除丞相,丞相能力强,虽然年纪大但他的思想并不固化,并且只要是对赵国有好处的事,他都不遗余力。 可惜,只有丞相一人,并且丞相到底是年纪大了,她也不好多去压榨。 手下的官员倒是有几个可以调教的,但那也需要时间,赵虞手头上并不空,暂时也是没时间。 赵虞就想着从哪弄些好用的人手。 这么一想,倒是只有那西华州,有些官员没法动,但有些却是可以的。 之前西华州州府府衙内就有两个女子,本来是打算好好培养一番,等可以了就调到她手下的。 哪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人到她手下,她先来王城继承王位了,那两个女子就留在了西华州。 再之后就是孙甫显被调来了王城,不过在调来王城之前,孙甫显还是按照赵虞之前留下的计划又招收了好几个有天赋能力又出众的女子。 这些人都被交托给了柴应关照,再由之前那两个女子教导,虽不知进度,但想来能被选上,必然是有所出众之处。 赵虞想到的就是那几个女子。 现在的西华州不比之前,前路已经有人帮她们走出来了,剩下的女子只要有才能必然也可以在西华州大放光彩的,而王城,或者说其他地方的女子还未曾有这么一条道。 赵虞不仅需要她们做帮手,更是希望这些女子也能为赵国其他州城的女子开辟这么一条道。 路上的阻碍不会少,但赵虞想着自己以女子之身已经坐上了王位,已经起了一个头,再加上自己的现在的身份。 或许路会难走,但必然能走出一条路来。 除此之外,赵虞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这些以女子之神站立于朝堂之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她选良才从不拘泥于性别家世,只要有能力就能在站在朝堂之上。 还有就是迷惑宁国景国的两位王子。 在景国宁国,女子的地位都不高,甚至于在宁国,对女子的枷锁非常多,景国好一些但也不遑多让,作为这两国尊贵的王子这种观念应该更甚。 想来,他们两位王子都看不起自己吧。 赵虞嘴角微勾,很多都不希望他人看不起自己,但是赵虞却从没有这般想法。 看不起就代表这轻视,这种轻视很多时候能让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接下来几日,赵虞寻了个借口暂时不接见两位王子,孙辅显每日都进宫来跟赵虞汇报他的进度。 现在宁国景国两位王子对王城充满了好奇,各种各样的好奇,虽然没有直说,但神色之间明显是意动,想来应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开口了。 对于两位王子的动向,赵虞其实并不太担心,这般人的心思她不说了解个百分之百,也有个七八十,再加上还有孙辅显在身旁。 别看孙辅显在面对自己时好像憨憨傻傻的,但赵虞知道孙辅显并不是个笨人,甚至非常精明。 毕竟当初她到西华州,作为西华州的一州之主时他都敢算计自己,自己也中招了。 所以只要孙辅显想,绝大多数人都逃不出他的手心。 孙辅显带着两位王子逛王城,还尽是带着人去一些需要保密的地方。 丞相本来没在关注孙辅显和两位王子的事情,但是孙辅显他们的动静太大了,很快就有消息传到了丞相的耳边。 在丞相的心中,孙辅显虽然面对王上时有憨傻,但实际上却是个精明的人。 普通有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孙辅显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想必是有别的用意,很可能这用意还是来自王上。 这么一想,丞相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很快再次陷入到了赚钱的快乐中。 丞相现在倒是能理解那些商人为何会如此沉迷于银钱的快乐,事实上,赚银钱给人的满足感丝毫不弱于写下一篇好文章。 后者只能沾沾自喜,或者赢得他人的赞赏,可是前者能救助一整个州或者更多州的百姓。 那一文文钱都是他们赵国的底气。 丞相能看明白想透其中的关窍,却不代表其他官员也能看清其中的关窍。 想要在朝堂上给王上上书,只是他们还没有忘记之前王上是如何力排众议把孙副相给调回来的,足以说明王上对他的宠信,他们上书很可能无用,平白惹得王上不喜。 这如何能行? 朝堂上的官员内心那叫一个焦灼,偏偏每一个人敢动。 朝堂上的暗涌赵虞看的那叫一个明明白白,不过既然没人站出来,那赵虞也就不解释,知道的人太多了总会有泄露出去的风险,而且到时候还得让这些官员配合呢。 演的哪有真情实感的看起来真实,也更容易让人相信一些。 每日早朝的气氛都有些怪异。 赵虞当作看不见,心里又开始琢磨起别的事情了。 虽说现在赵国各州掀起了一股开垦农田的风,但是这不是一两日才能实现了。 人力过盛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每年都有徭役,一般都是修路或者修补城墙之类的。 之前囿于材料有限,所以每次都是做相似的事情,效率不高,成果存储时间也不够,导致一年又一年的劳力浪费。 赵虞不希望这样。 现在有了水泥,不仅节省了劳力,这道路和城墙也不需要一次次去修补,这劳役也就可以省下来了。 只是要用来做什么呢? 总不能白白浪费吧。 倒不如把这些人手抽出来做一些别的,需要大量时间的长期活他们是做不了的,但是建一些别的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房子,比如说凉亭。 这还是赵虞从宁国景国两支队伍中得到的灵感,之前孙辅显来与她汇报进度的时候就提到过好几句,说是这行人说了好几回他们一路艰辛以及赵国贫瘠。 当然不排除是两个王子贬低赵国提升各自国家地位,但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她们赵国确实还有很多不住。 赵虞也花时间看来丞相这段日子来的成果,虽然数量已经很可观了,但面对这一整个赵国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不如就由各州自己动手填充府库吧。 这其中又涉及到了客源这个问题。 赵虞觉得可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若是有商队路过,那完全可以按照她计划的那般房子凉亭来修建,也不是要按照客栈来修建,只是给来往商队一个歇脚的地方。 若是少有外人商队经过则是可以把规模给缩小,虽说一开始生意可能会冷淡,但是赵虞想着应该用不了多久,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孟暄他们已经前往下面州,想来这么一段时间也应该把那些人给教明白了,人也可以回来了。 赵虞准备把孟暄等人放到丞相的手下,他们本就是商人之家出身,这是他们的劣势同样也是他们的优势,她想丞相应该会很乐意接收这些人的。 很多都没办法施展就是因为她们的国库不够充盈,不然一切还能更快一些。 朝堂上的官员和赵虞心思各异。 就在这种情况下,孙辅显之前从西华州调来的几个女子也到了王城。 到了的隔天,在无人上书的情况下,孙辅显就站了出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4 首页 上一页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