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什么地?少跟着你们奶奶学,那就一辈子劳碌命!你们给我好好读书就行,考上大学出去坐办公室,守着地有什么用?” 还种地?要不是村长不同意租地给外乡人,她早把自家的地都租卖给万贸超市了,真是有钱都不会赚。 “行了行了,我没钱,都给你们读书用了。”黄细娥不耐烦地摆手。 “我爸刚打生活费来,我们没有用那么多,还有剩的……”叶桃不死心,现在家里村里种草莓多挣钱啊,她在外面读书,同学知道她的村子就是种高塘草莓的地方,一个个都想买了,网上太难抢了。 还说高塘草莓都是出口,价格是多么多么高,多么受有钱人欢迎。 村里种植的人家哪个不是笑容满面的,她都知道几个玩得好的姐妹家里种了草莓,计划过年村里结账要重新造大屋买车呢。 她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不种,明明家里也有田,种子也不是特别贵,要是种了草莓,不说多少,一亩地就能挣不少,她爸爸就能从外地打工回来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西瓜种,村里之前没种草莓的人家哪家不是把家里的空地种满了,现在谁还会说种子贵? 就只有她妈,天天都去县里打麻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现在明明她爸爸都同意了,打了钱回来,为什么说没钱? 叶桃都要气哭了,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她爸爸天天还要大热天跑业务,她妈妈一点都不知道想着家里,为什么要这样! 小姑娘眼睛含泪,双眼通红质问:“爸爸都同意让我们家种西瓜,打了钱过来,为什么没钱,是不是都被你打牌输了。” “上个月生活费你都没有给我们,开学的学费都是奶奶帮我们交的,你把钱都花了都不给我们…” 叶桃气哭了,眼泪止不住,越想越委屈,要不是奶奶,他们学费都没有! 叶辰站在旁边,他懂事了,家里的钱都是爸爸拿给妈妈,准备了他们的生活费,谁知道开学了还没有给钱,他还打电话去问爸爸,那边很诧异: “你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上个礼拜就转给你们妈了,她没有给你们吗?” 叶辰沉默,联想整个暑假,他妈妈经常去县里打牌不着家,一切都明白了。 他爸工作辛苦,工资不高,还要给他妈花用,学费生活费这些可能把工资都寄过来了。 他苦笑,又怕他爸担心,只能回道:“可能我妈忘记了,我等下问问。” 没想到问他妈要钱时,对方不自然地撇开脸,语气支支吾吾:“这个钱…都怪你爸不会挣钱,现在还没有打过来,真是没用…” 说到这里连自己都信了,越发理直气壮,要不是不会挣钱,她至于把孩子学费都输光了嘛?要是有钱,这点钱算什么? 还不是男人没用! 叶辰静静地看着他妈一个劲责怪他爸,忍不住质问:“可是我爸说他已经把钱打过来了!” 黄细娥在孩子面前被戳穿,脸色挂不住,破罐子破摔: “没钱,钱都花了,反正你这么大了,成绩也一般,要不就不读了?” 越想越有道理,农村人读那么多书干嘛?早就该出去打工挣钱了。 至于考大学出来坐办公室?算了,村里也没几个考上的。 反正都是打工,早一点出来还能多挣钱呢。 “你妹妹是个女孩,读那么多书没用,以后反正是别人家的人,和你一起出去打工算了。”省得花钱。 叶辰被他妈说的话心寒,早就对他妈不抱希望,失望透顶,没想到如今竟然还能跌破失望下限。 他不想在搭理他妈了,转头就走。 “唉唉!我话还没说完呢,出去打工挣的钱可要寄回来,你还小不会存钱。” 最后是张水英知道孙子孙女没去报名给他们交的学费,生活费也是张水英给的,气的她找上门就想骂黄细娥一顿。 没想到那时候对方早去县里上班了。 而现在村里集中种草莓,种子需要自己买,要种多少给村里登记,叶辰给他爸叶勇打电话说了,没想到这个钱也被黄细娥花了。 叶辰气得直喘气,他妈还在那叨叨: “现在书也让你们读了,还想弄些有的没的,想种地浪费读书的钱干嘛?直接在家里种地还省钱。” 这就是他们的妈,兄妹俩不再抱期望。 两人攒的钱凑了一亩地的种子,在村长那里登记后,跟着张水英学着开田,拔草。 平常两人上学,都是张水英帮忙看着,现在放假回来,广播一响,下意识就跟着学,便来到奶奶那里一起去。 他们也要挣钱,妈妈指望不上,如果挣了钱,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明年爸爸也能在家专门跟着村里种东西,不用出去了。 张水英带着孙子孙女,一路上陆陆续续有其他村民,打着招呼一起去叶真家地里学习。 没过一会儿,八点到了,人来了很多,叶爸站在田边,对围着一圈的人教导: “现在花开的多,蜜蜂授粉后把头掐掉,从底部往上数留七片叶子,看着就是这样的侧蔓……” 叶爸按照叶真的说法,把技巧给周围的人讲了一遍又一遍,有不会的村民问: “那怎么看出有没有授粉呢?” 叶爸笑着回:“现在已经差不多授完粉了,大家可以看见自从开始开花,天天多少蜜蜂蝴蝶来?不用担心,趁着上午把头芽打掉就行。” “这倒是,地里头都是蜜蜂蝴蝶,其他虫子都没有,真是少见。” 那肯定了,都被她设置了专门的阵法,叶真背着手,在人群外昂着头骄傲。 “是啊,蜜蜂这么多这要是找到蜂巢得有多少蜜啊?叶发财,你家养的蜂巢今年产了好多蜜吧?” 叶发财在村里一直都养了蜜,山上野花多,每年靠着养蜂能挣不少,今年村里种了东西,花粉压根不缺,家里的蜜蜂产蜜也多。 闻言谦虚地笑:“还行,要是买蜜到我家,绝对是好蜜。”趁机又打了波广告。 周围人就说起各种事来,谁家的果树丰收,谁家的菜地菜长得好,现场就有跑山人叶五伯,他还有两个儿子都是跑山人,今年山上各种好东西非常多,次次大包小包往家里扛,每天都卖不少钱。 有人提议回头去摘山货和茶籽,立马许多人附和一起去。 教学逐渐歪楼,叶爸清清嗓子打断,“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了吧?”嘴巴都要说干了。 叶真适合时地递上水,给叶爸润润喉咙。 “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先试着,不会来问你,谢谢哈!”村民朗声大笑着感谢,你一言我一句。 教学结束,叶真夸他爸,竖起大拇指: “爸,你现在厉害着,看大家都信你。” 叶爸白她一眼,村里真正信的是谁他心里难道不清楚? 转头叫上叶小弟干活,天气不热,西瓜地里头除了打理西瓜,还要除草。 灵气充足,植物生长快,村里各家负责自己的地,都蹲在地里勤快地除草施肥,肥料都是农家肥。 那味道有点不敢恭维,叶真五感灵敏,立马给自己弄了一个灵气罩,甩开双手猛干,西瓜芽和野草被理成一堆堆。 可苦了叶小弟,吃多了家里含有灵气的东西,虽然没有修炼,五感比普通人灵敏不少,一时间快要熏得背过气去。 “呕” 一块田施肥算了,村里集中施肥,那简直是巨型臭味炸弹,能把人熏得灵魂出窍,二佛升天! 可周围其他人像是感受不到似的,笑容满面,干活一点都不马虎,衬得他格格不入! “呕”他要熏得翻白眼了。 “你干什么呢?拔点草磨磨蹭蹭,还赶不上你爷爷他们。”叶爸竖起眉毛。 “好臭,我也不想。”叶小弟委屈。 他觉得臭味直往他脑门钻,衣服皮肤都臭了。 “来来,给你橘子皮闻一闻,口罩我给你带了。”叶真亲情涌现,难得良心了一把。 没办法,家里人都被她施了灵气罩,把口罩给叶小弟戴上做掩护,再给他弄了一个灵气罩子。 叶小弟带上口罩,臭味立马闻不到了,高兴地感谢: “姐,还是你对我好。” 叶真转过头,她能说是她故意隔一会给叶小弟灵气罩吗? 没别的,就是恶趣味。
第170章 去野炊 在西瓜地里蹲了几天,叶小弟回学校白净的脸又黑了。 地里的草足够肥嫩,叶奶奶挑着兔子能吃的草捡出来。 家里的兔子又肥了两圈,可能饱暖思淫欲套在动物身上也有道理,兔窝里新增了两窝兔崽子。 叶奶奶每天喂两顿兔子,还要给几只小兔崽辅助喂奶。 本来想减轻每天打兔草的辛苦,特意宰杀了几只肥兔子吃了,没想到兔子实在争气,越养越多。 “奶,那么多兔子天天打兔草的也麻烦,要不卖一些出去得了。”叶真建议。 家里兔笼都有五个,每只兔笼里面放了起码三只大兔子,小兔子还不算,这些又繁殖快,一窝就有五六七八只,天气好,草料足,个个活了下来,这大半年不晓得养了几窝兔子。 这兔子一多,味道就重了,叶奶奶每天要清理兔窝,还要到处找青草喂养,饶是叶奶奶身体强健,天天围这些兔子打转人也不太耐烦。 家里各种牲畜都不少,这鸡鸭吃得好下蛋勤快,咸鸭蛋就腌制了两缸,天天家里消耗不说,一些老母鸡又开始找地抱窝。 这都靠叶奶奶和叶妈她们喂养,叶真也没想到繁殖这么快,养太多也不好,味道太重,风一吹都飘到外面去了。 叶真忏悔!她错了,就不应该为了口吃的养这么多。 卖一些得了。 叶奶奶也有这意思,出窝的兔子都十几只,农村兔子都是按每对五十块,买家上门自己挑。 这一放话,立马有村民上来挑选,都是健康兔子,买家也高兴。 没过两天,除了刚下的兔崽没出窝,剩下卖得七七八八。 地里活干得差不多了,村民也活泛起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山上不少人去找山货。 叶发财今天特意上门送来了一些蜂蜜,邀请叶爸他们采茶籽。 “不趁着天气好赶紧摘,等过几天下雨了,茶籽掉落在地捡都不好捡,晒也没法晒。” 叶爸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连忙招呼叶小弟:“阳子,等下跟着我们去捡茶籽。” 山背村附近有几座山不高,山上经常有人活动,草叶不是特别茂盛,茶树长得自然多。 这些茶树年年给村里创收,一到茶籽成熟,村民就会去摘捡茶籽,榨油自己吃也好,卖钱补贴家用都是不错的经济来源。 叶小弟其实不太想去,摘茶籽可不是轻松活,要穿梭在山里,要背着背篓爬上爬下,时不时还有虫子掉落在身上。 尤其一些麻赖虫,掉在皮肤上又痒又疼,立马能红一片。 等到茶籽越捡越多,背篓越来越重,遇到路不好走的地方,还得担心身后的背篓会不会歪倒把好不容易摘的茶籽都掉了。 刚想拒绝,就被叶真狠狠一瞪:“咱爸都能去,你咋不能去?” 叶小弟:“那不是咱爸力气更大,做的活更多!” 叶真鄙夷:“难道你的力气小了?昨天谁想偷懒,不想回家开三轮车装杂草,又不想跑两趟来回搬,一次性把俩背篼的草都能扛回家?那重量轻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1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