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真拿出各种水果放在石滩上,叶奶奶拿着菜刀,一样切一点装盘,小的洗洗直接吃。 随着时间过去,锅里的香味从缝隙钻出来,馋得叶真总想打开看一看。 “妈,好了没?”叶真探头问,手蠢蠢欲动想揭开盖子。 叶妈估摸着时间,“还得等一会!” 叶真耐着性子,实在太香了,野生鱼本来就好吃,现在大山的灵气上升,鱼的滋味更上一层楼。 等到叶妈撒上一把香菜,终于可以吃了。 满满一大锅,四人搬着小马扎直接围着锅吃,一人一碗米饭大口嚼。 叶爷爷享受地赞美:“这鱼够鲜美!” 叶真点头,“是好吃,咱村里水质好,明年在村里的水塘里放养一些这边的小鱼苗。” “你还想折腾啊?”叶妈诧异问。 家里的事已经不少了,鸡鸭猪羊,虽然放养,一样每天得喂餐,就说想吃鱼,自家池塘里就养了不少鱼虾蟹,更别说山上那么大块果林,地里还种了蔬菜。 “哪能啊?我就是想着村里其他水塘空着也是空着,明年我来这里弄一些小鱼苗,让村里拿回家自己养,在池塘里养些水草,等养好了卖出去,多挣一点是一点。” “这毕竟是咱们家乡,我现在有能力能帮一把是一把。” 还有一些叶真没说的是,她可能找到了离开此界的办法,如果后面他们一家离开,她希望能福泽此地。 ………… 吃饱喝足,几人撑得肚圆,歇息一会,叶真在湖泊里又抓了几条大鱼,叶妈他们收拾碗筷,把东西装好,叶真带着叶妈他们来到挖山薯的地方。 “看,这就是山薯藤,泥里就是咱们吃的山薯,爷你见过吗?” 叶爷爷又是翻看叶子,又是用指甲刮挖山薯,最终摇摇头,“确实没见过。” 得,不认识就不认识,反正能吃就行。 叶真挖了几颗回家,剩下的留给野猪,一行人贴上几种符箓,继续在大山里转悠。 “天爷!这好多八月炸,都熟透了!” 叶奶奶看着前面扒在高大树木上的藤蔓,上面吊挂着好多棕褐色,白紫色的果子。 果子成熟,外壳向两边裂开,不时有小鸟松鼠在上面吃着里面的果肉。 叶妈有了符箓啥也不怕,做事大胆,抄着大棒子把挡在前面的草挥开,一股劲直接莽过去。 扯着藤蔓往下拽,揪着果子给后面的叶爷爷几人,自己掰开果子吃了一个。 一边吐籽一边念叨:“小时候要是看见这棵八月炸不晓得多高兴,藏着掖着不让别人发现,这玩意就是籽太多。” 叶爷爷点头,“这山里没人来,野果子不晓得多少。” 说着叹口气,“也就是现在生活好,咱小时候别说熟了,还是青果都有人天天盯着,现在的人都不咋吃野果,便宜了满山的野物了。” 叶妈听着公婆的感慨,又自己动手摘了几个,确实好吃,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就是籽太多了。 脑子一转,叶子种地这么厉害,能不能培育出籽少一点的八月炸? “叶子,要不咱们试试回家种?” 叶真回想自己的果林,过了一遍里面的水果,这国内国外少见的常见的品种种了不少,还真没有种过八月炸! 她点点头,“种!回头我就改良一下,咱们吃无籽八月炸。” 摘了一些八月炸,又折了几根枝条放着,几人继续飞飞走走。 碰见好吃的野果摘了不少,山上的药材挖了一些,大山原始,尽管是深秋,因着气候原因,仍然草木葱茏,野蕨生长肆意,上了年纪的绿盖大树更是随处可见,不乏一些珍贵树种。 叶真认不出来,只觉得一些大树灵气蕴含量不低,叶爷爷倒是能认出一些。 地上枯树多,长在枯树上的菌子更多。野生大香菇,木耳,银耳,灵芝… 灵芝品种也多,赤芝,紫芝,云芝,黑芝等,有如锅盖大的扇形状,有还没长成的浅黄色骨朵,大大小小全是自然馈赠。 刚开始见着时叶妈还大惊小怪欣喜不已,等到走几步就看见一堆,走几步就捡到几棵,人也麻木了。 灵芝是一年生,合适的都摘了,该开始叶妈他们还小心翼翼拔,后面看多了选择也多了,没到巴掌大的灵芝都懒得弯腰。 这走一路下来,一个大箩筐里全部都是各种大灵芝。 “这些灵芝天天炖汤都能吃半年。”叶爷爷摇头晃脑,脸带微笑。 几人走走停停,稀奇古怪的植物见过不少,长在山林的兰花,幽香阵阵,颜色各异,虽然好看,几人欣赏就算了,私挖兰花犯法呢。 山林逛够了,叶真又带着几人往悬崖峭壁钻,瀑布流水三千,底下是深不见底的高山,云雾缭绕,飞鸟相还,叶妈恐惧地看了眼不敢继续。 叶奶奶胆子大,叶真指着峭壁上一丛节状类的植物,“看,那是什么?” 叶奶奶几人顺着看过去,“哎呦!这是野生石斛吧?” “不止,你看看下面是不是岩耳?”叶爷爷眼睛尖,指着下面植物的说道。 岩耳这东西死贵,野生的晒干一千多一斤呢!这玩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气候条件不同,质量也不一,尤其生在陡崖上,采摘困难,野生又稀少,向来有价无市,采摘人一不留神就有生命危险。 岩耳? 叶真不太认识这个东西,以为是晒干的木耳,前几次在峭壁上看见不少,都被她忽视而过。 心里啧啧称奇,怪不得卖的贵呢,光是长这地方,人花这么大风险采摘都值这个价。 几人把石斛和岩耳采了,叶真顺着山崖飞,一路摘一路回程。 等到了家里,叶爸他们回来了,满院子都是摊开晒的青红色茶籽。 叶小弟瘫坐在椅子上一脸幽怨,“妈,你们去哪了?”
第174章 预备买地 “我们去找山货去了,看给你带回了什么?”叶真把厨房里的背篓拿出来,里面是荔枝,龙眼和蓝莓。 虽然比起平常大,但相比其他水果已经小的不能再小了。 现在这些过季水果少,叶小弟自然喜欢,抱着筐子就乐颠颠地跑去洗。 哄好了叶小弟,几人看着叶爸在翻晒茶籽,一旁的叶奶奶帮着摊晒。 “今年的茶籽看起来很饱满,这是跑了几座山啊?” 看着地上成堆的茶籽,怎么都能榨个几十斤油,往年这么多产量可不得翻遍附近几座山才行。 但想想又不对,叶爸他们今天才捡了一下午呢,就有这许多。 叶爸笑着,“没跑几座山,一座山都没有走完,今年茶籽产量特别高,我们摘完又回来,来回跑了几趟就有这么多了。” “那地上都掉了一层!光是捡就能捡个几十斤!” “咱家今年吃也足够,就没有继续摘了,叶发财他们还在继续捡,明天村里应该不少人上山。” 叶奶奶点头,“咱够吃就行。” 次日,一家人去地里的盆栽绿植区域修剪拔草,叶真自己去找村长。 村长这半年来算是春风得意,这账上多少钱别人不知道,他和村干部可是一清二楚,没想到光是卖点草莓就能有这么多钱。 尤其是运到外国,那比国内价格还要高出好多,就这还供不应求。 心里念叨着,“外国佬就是有钱,这死贵的东西天天下单好多,忙都忙不过来。” 心里不由得意自己当初果断,做了个相当正确的决定。 还差两个月过年,眼看地里的西瓜就要开始熟了,已经不少批发商开始提前下单。 叶村长叮嘱负责对外销售的人做好宣传,尤其是官网上打好广告,又安排人去做好西瓜检测报告,务必让人知道村里的西瓜品质首屈一指。 村长背着手,在村里出资盖好的房子周围转悠。 道路宽阔,绿化地里周围都是移栽的各种果树,已经盖好了几栋五层楼高的房子。 有办公楼,几个大仓库,包装运输区,工人住宿楼,大食堂,小超市,保安亭等。 占地规模不小,建筑得当,务必保证员工办公舒适方便。 又按照公司需求,花大价钱招了几个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搭好公司运行基础框架后,按各部门负责人的要求又补充了许多有经验的专员,在附近招了大量员工,现在一段时间下来,公司运行走上正轨。 三栋作为办公楼已经具备办公规模,里茶水间有专门为员工准备的零食,冰箱,咖啡机,微波炉,时不时有不同的水果,各种饮料………员工幸福程度满满。 鲜花绿植这些不用买,村里大把有,挑着漂亮的搬了几百盆,肉都在锅里,村里人也不心疼。 当初说好了,村里负责种植,怎么销售什么他们半点不懂,平时也只是小打小闹摆个摊,眼见着村里事业腾飞,要说其他人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村长一早开会强调,不得插入村里公司的事。 好吧,村里有些人也歇了心思,反正有钱赚,让别人替自己赚钱还更轻松。 这下子村里也没有异议。 叶真在村里找了半天没见着村长,料想到了公司。 等她打电话找到人之后,也慢悠悠看着周围人来人往地走动干活,一辆又一辆大货车来来往往,上面全是包装好的草莓,运送到全国各地。 这些都是大货订单,还有一些网购在另一个地方打包,那边属于电商部。 叶真见一切都井井有条,不由开着玩笑,“村长,咱们公司看着挺像模像样的。” 村长挺直腰杆,心里不由得意,面上谦虚极了,摆摆手,“还行,招了一些厉害的人,咱也不懂,就放手让他们干好了。” 想到这些事还是之前听了叶真建议,公司才运行顺利,不由夸奖道:“还是你们大学生懂得多,这请了专业人来就是不一样,咱们的订单天天不少。” 之前村里公司刚开始时,那是手忙脚乱,运输草莓都不知道找谁,除了找快递站,那真是相当贵,还有各种订单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好几次差点耽误。 幸好他找叶真询问,又在村里开了会,集合全村智慧,找人特意了解相关的情况,才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对了,今天找我啥事啊?”村长好奇问。 叶真嘿嘿笑起来,“村长,我看这附近还有许多空地,这周围的地卖不卖啊?” 最开始村里开公司的地是租下来的,后面估计是村长见草莓太挣钱了,联合村干部走了关系,加上账上有钱,直接把这地买了下来。 叶真想尽快开种子公司,租地倒是还好,但她怕后期出现其他意外,还是买地算了。 种植基地村里还是太少,她想开种子公司,各种种子起码得种出来大家能看出培育成果才行。 家里的地自然不行,太分散又不好拿出来给外界看,只能买地了。 别看村长只是一个小干部,身后还是有点门路道道,否则村里当初买地就不容易。 建了一个公司,好处都是显而易见,附近人起码可以找份稳定工作,街上少了闲溜子,打麻将的人也减了。 镇长也高兴,这既有企业标杆,又降低了社会不良风气,自然大家支持山背村的工作。 上面有上面人的想法,叶真接触不到,自然找本村人帮忙,何况村长还是她未出五福的亲戚,找人帮忙也便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1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