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榨玉米杆汁 玉米杆收回来了,堆在院子里全部都是,路都不好走。 叶真背着手左右转悠,这东西是种出来了,种子也留下不少,这玉米杆放这怎么办呢? 家里天天嚼着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哎呀,种太多了也愁呢。 “爸,这玉米杆咋办呢?”万事不决找爸。 “这有什么办不办的,等下用水龙头冲洗一下,差不多了去村里榨汁熬糖。”叶爸理所当然,捏着鼻子瓮声瓮气说道。 叶小弟肚子是真能装,吃了一块又一块榴莲肉,核都吐了一堆还没吃够。 那味道熏得叶爸都要闭过气去。 实在受不了,叶爸开口:“你可快停嘴吧,等下还要不要吃饭了?” 叶小弟啃着喷香的榴莲肉,眼睛咕噜一转,嘿嘿直笑,“我今天就当饭吃,要不你也尝尝?” 叶爸敬谢不敏,连连摆手拒绝,“拿走,滂臭!” 叶小弟哼一声,摇头晃脑,“爸,你可真是太不懂享受了,这榴莲多好吃?还那么贵。” “不吃,你赶紧吃!吃完跟我洗玉米杆,等下去榨汁。” 见不得叶小弟得瑟样,叶爸已经给他预订好了任务,今天跟着洗玉米杆,等下还要去榨汁帮忙。 叶小弟感觉手上的榴莲不香了。 还要干活啊? 这难道就不能歇一会吗?放假回来是休息的啊! 叶小弟哭唧唧,“爸,你太狠了!” 叶爸得意笑,“没让你下田跟着割稻子晒谷子放牛就不错了。” 想他小时候这个时候放假,那是下不完的地,割不完的稻子,晒不完的谷子,还要背稻杆,割黄豆。 一天天哪里闲的下来?放个假脸都要黑好几度,皮肤都要被稻禾割几个口子。 也就是现在人日子好过了,不下田不种地,干活有机器。 “恰好家里的稻子熟了,你是想跟着我收稻子,还是跟着我去榨玉米杆熬糖?” 这还用选?稻子虽然有机器,但一样还得去翻晒呢,地里遗留下来的稻穗还得捡,不然都便宜了田里的野鸟麻雀。 可别觉得捡稻穗简单,一直弯腰压根受不了,那踩在脚下的蚂蝗也不是善茬。 “不了不了,我还是去榨汁吧。”叶小弟哭着脸,头摇得飞起。 叶爸哼一声,他难道会说稻子叶真会用术法收割么? 叶小弟的苦暂且不说,叶真倒是有苦恼了。 这去趟山里好玩是好玩,摘的水果蔬菜也是应有尽有,但是吃不完啊! 太大了,全部拿出去卖肯定不行,自家又吃不完,纳物符又不能保持静止时间,该腐烂还得腐烂。 叶奶奶这么一听,那还得了。 这蔬菜水果有些可放不长,那要是烂了一点都要心疼死,一个就好几斤呢! 趁着叶小弟跟着叶爸出去搬玉米杆榨汁,院子空了后,几个人大门一关,准备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 等叶真把东西一放出来,全部傻眼。 叶妈瞪大眼,非常难以置信,“我们摘了这么多?” 她觉得也没摘多少啊!也就是这几个那几堆的,飞来飞去摘得多快啊。 现在整个庭院放满了不说,家里厨房和空房间都堆满了。 “哎呦我滴天喽!这咋办!” 吃不完啊! 叶奶奶这个摸摸,那个看看,蔬菜都是放大版,水果更是一个比一个大。 那石榴小灯笼一样,有些甚至都裂开了外皮,饱满的石榴籽胜似红宝石。 这些石榴堆成小山,更别提还有足球大的鸭梨,一人都抱不住的大榴莲。 摘是摘爽了,这哪里消耗得完? “先把变化没那么明显的分出来卖了,剩下的晒成干。”叶真一锤定音。 “那只有这样了,要是都能卖出去多好。”叶妈很惋惜。 这得卖多少钱啊! 这样分分捡捡,总算是完成了,叶妈运动运动手指。 歇了一会,几人坐着分吃橘子聊天,叶妈还打算等下跟着叶奶奶他们去山上捡鸡蛋呢。 这天气凉爽后,山上放养的母鸡下蛋非常勤快,山上草木本来就多,这些鸡鸭屁股一撅,瞅着个地方就下蛋,每天都得找鸡蛋。 还没等几人吐槽鸡鸭下蛋地点多么会藏,那边叶真淡定地止住婆媳俩话题,面带微笑,又弄出满满一堆混放的蔬果,“妈,还有呢。” 鸡蛋可能得明天捡了。 ……… 叶爸开着皮卡,把玉米杆一趟趟拉到榨汁处。 这是村里专门榨油的地方,主人家收点钱,村里谁家种了芝麻花生都可以来这边榨油,榨汁机器有几种,榨甘蔗汁自然不在话下。 里面有人在榨芝麻油,芝麻倒进去,按上开关,一股香气飘出,油亮淡黄的芝麻油一点点流出。 叶爸打招呼,“水英婶子来榨油啊?” 张水英今年种了半亩地的芝麻,雨水好,芝麻丰收,比往年能多收几斗芝麻,晒干后留下一些过年炸麻团用,剩下的准备榨油,平时拌点凉菜,滴几滴放面里香滴很。 张水英笑着回应,“是海子啊,今天也来榨油?” 叶爸摇头,“这不是地里收了玉米杆吗,瞧着又粗壮,水分多又甜,看看能不能榨汁熬糖。” 张水英诧异,“玉米杆还能熬糖?” 这玉米杆能有多大,顶天了就成人大拇指粗细,干巴巴的没嚼头,哪里来的甜分? 张水英只当叶爸在开玩笑,恰好她快要榨完了,“海子,等下来我家倒点芝麻油回去。” 叶爸也没多解释,笑着答应。 等把玉米杆抱过来,榨油的人也多了,你榨菜籽油,我榨山茶油,不大的场地顿时热热闹闹的。 “哎呦!海子,这就是你说的玉米杆!” 张水英本来要走了,看见叶小弟搬东西,把手上的芝麻渣和油桶放一边,打算上去帮忙。 没想到走进一看,青色的外皮干干净净,根根粗壮,这分明是甘蔗。 “是啊,我家叶子弄来的新品种,这就是玉米杆。” 这话一出,三三两两就围了一圈人,有人蹲下来捏一根看,不可置信道: “还真是玉米杆,不过这咋这么长?” 有人在旁边帮叶爸回,“这不是海子说了,是人家闺女弄来的新品种,咱们没见过不是很正常。” “海子,这个真能榨汁熬糖?”说话人很好奇,问出了一圈人的心声。 叶爸也不是特别肯定,谦虚道:“我们也不知道,只是想试试。” “那你先榨,我们在一边看着可以吧?”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叶爸答应后,先来的人也不急了,让叶爸开始。 一根一根玉米杆放进机器,汁水立马就流进容器里。 “有了有了,这汁水挺多啊!”有人感叹。 有人凑近看,流出的汁水是浅碧色,闻起来清甜粘腻,肯定地点头,“不错,这出汁量看起来比甘蔗来得多。” “海子,你这种子哪里来的?有没有留种?”有人想自家明年种一些。 叶爸点头,“有的。” 周围人欣喜,你一眼我一语就想预订种子,叶爸这回一句那回一句,脑子嗡嗡头皮发麻,不由加大音量,“都有都有。” 众人内心满意,目光又回到榨汁机那里。 叶爸拉过来的甘蔗太多,现有的大桶压根装不下榨出来的汁水,没办法,只能先熬一批,剩下的玉米杆都带来了,也懒得运回去。 把玉米杆放榨油坊那里,一行人也不急着榨油了,纷纷跟着叶爸回家,就想看看能不能熬糖。 叶小弟憋屈地挤在副驾上,一旁还挤着叶发财,后座愣是挤下来五个,还有车兜里面陆陆续续有村民加入。 这幸好在村里,没有交警,否则分分钟钟开罚单。 到了家,叶小弟率先跳下车,“妈,来客人了。” 这边叶真他们分类好东西,留出来准备露面的蔬果放在杂物房,房间里原有的东西都被叶真放进纳物符里,现在全部都是各种蔬果。 一出房门,几人直面大波好奇村民。 “这是咋了?”叶奶奶还以为出啥事了,赶紧问。 叶小弟喝一口水,摇头,“没事,就是想看熬糖的。” 而叶爸已经把家里几口大铁锅搬出来,这在厨房熬糖肯定不行,这么多人想转身都难。 叶爸也无奈,这榨个汁带了一串尾巴回来。 农家另外搭的灶台简单,捡几个大的油漆桶切割开就行。 一旁的村民帮忙洗锅烧火,不一会儿,几个大铁锅开始工作。
第177章 种子公司选址 天际霞光薄红淡紫,似用了最浓丽的色彩渲染,给天空披挂了一身织锦,夺目漂亮。 底下大火烈烈,炽热的火光映照在大家惊喜的脸上,咕噜咕噜的大锅里冒着泡,空气里都是甜蜜的香气,让人不自觉抽动鼻翼。 玉米杆熬糖效果喜人,甜香被秋风一吹,钻入村民鼻尖,引来村民好奇询问。 “呦!这谁家熬糖了?” 有人知道立马说了,“是海子家,听说用玉米杆熬糖。” “这玉米杆还能熬糖?”有人震惊,也有人不太相信。 这玉米在村里谁家没种几棵?那都是煮着吃玉米粒来着,玉米杆水分都少,咋还能熬糖? 觉得不太可能,但叶家种植有一手,要不去看看? 这一提议,立马就有人响应。 反正地里没啥事,说话的人站起身打算去叶家看看。 “走,大家一起去瞧瞧。” 几个人来到叶家,越靠近院子,那股甜香越浓郁。 而叶真家的大院子里,几个大铁锅熬糖浓缩也到了打沙关头,旁边有叶奶奶他们准备好的模具,将糖汁全部倒进模具晾干,等会儿就能知道结果。 就这样从太阳从正当头到下山,叶真家的院子陆陆续续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大家也不嫌时间长,都等着和甘蔗熬糖两者做对比呢。 帮忙的人多,最后用玉米杆熬糖的结果也出来了。 相比甘蔗,玉米杆熬出来的糖产量较少一些,味道淡一点。 但是,玉米杆可以收玉米,这甘蔗可比不了。 而且叶真培育的玉米产量大,颗粒多,外形漂亮,口感好,这已经掩盖了熬糖上的不足。 “这些都是用玉米熬的?”村长也来了,看着眼前的糖不可置信。 相比甘蔗熬的暗红色糖块,玉米杆熬的糖块颜色深红。 但这有什么关系? 村长心里清楚,如果种了玉米,收完棒后,叶子可以喂牲畜,杆可以熬糖,整根玉米都能派上作用。 这整个经济意义大了去了! 他们村种甘蔗少,其他村里可有许多甘蔗种植户,村里田地都是甘蔗。 种甘蔗也不轻松,施肥浇水,等到长到一定程度后还要给甘蔗剥下面的叶子,就为了让甘蔗长更高更粗壮。 这活可不轻松,甘蔗叶子打到人身上可疼,稍不注意就是一道口子。 钻进甘蔗地,里面又闷又热,气候原因,待久了还容易中暑。 而玉米相比之下可轻松许多。 以前山背村还羡慕呢,光是种甘蔗,其他村子都能挣不少钱。 毕竟他们省甘蔗可是出了名,不管是榨汁熬糖,还是整根销售,每年全国各地的收购商开着大货车来拉,哪里愁销路? 可惜山背村土地不集中,山包又多,零零散散的,村长心里羡慕也没有办法。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1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