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熊熊种田的血液都要沸腾了,修为越高这种想法越深刻。 这点地都不够她折腾,反正有困难万事找国家。 打造植物园,可以把她培育的各种稀奇的植物面向广大人民,不像在后山,灵树毕竟突破人民的想象,叶真暂时不打算开放,弄一个植物园就够了。 一个明一个暗,想想就完美! 最关键的是国家给力,压根不刨根问底就支持她! 张科长一听叶真的话就明白了言外之意,哪有不肯的,当下欣喜不已。 “好好,我这带了几个地址,你看看哪个合适。” 叶真:“……”不是吧?这就已经准备好了? “张科长想的真周到。”叶真巴巴地夸赞一句。 张科长眼带得意,清清嗓子,“这不是国家早就需要你的帮忙吗?咱们国家可不少地方需要你这一手种东西的本事,咱们可不得未雨绸缪多考虑考虑。” 事实上,不止本省农业部,就是国家农科院,植物科研所和其他研究院早就想把叶真请过去帮忙培育各种新型品种。 农业大拿们再厉害,培育的种子再多都需要时间生长的,尤其是教授们研究的新品种果树,要看结果怎么样还不得等个几年? 有叶真那手催生的能力,刚研究就可以看到后续结果,哪个专家不爱? 这简直是天选种田人! 有了叶真,我国植物学必将进一步迅速发展。 这里不得提一提一些情况,国家每年都得向其他农业科技大国进口水果苗,蔬菜种等,数额颇大。 好一点的粮食种子卖得可贵,稍微高级一点的蔬菜瓜果种子甚至论粒卖,一粒就要几块几十块,一克都要上千块!! 我国种子被外国卡脖子,技术被垄断,非常被动。 好种子具有易成活、抗病强、产量高等优点,这些优点直接决定了农作物产值的多少。 农户为了产值,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大多都会购买国外的种子来种植。 近几年的阳光玫瑰就是外国进口,光这些都要花费不少钱! 又比如引领我国胡萝卜市场的外来种子之一,日本的“SK4-316"。 我国菜农种植户每亩种子投入基本在800-1200元之间,占据成本的三分之一。 这些种子源种从哪来,一是技术发展,二是本土种源。 我国地大物博缺少种源吗?一点都不! 恰恰我国在那些积贫积弱的年代被这些国家趁虚而入,植物猎人活跃世界各地,确实带来了不少科学进步,但一些国家却受到极大的伤害。 尤其是我国!! 欧洲庭院栽种的奇花异草,忍冬,蔷薇,杜鹃,铁线莲全部来自我国采集,摇身一变换个名字就成了别人的,新西兰的奇异果出名吧?在1940年还叫醋栗呢(宜昌醋栗)。 从十七到二十世纪,有多少植物猎人来我国进行大肆采集? 如果当时我们国家强大,本国的植物标本就由自己采集收藏,而不是落入其他大国成为人家研究的标本! 张科长内心思绪涌动,看着叶真面上带笑: “你种植的这些植物可是帮了不少忙,这些地你可以看看,绝对有不少合适的。” 想种多少种多少,地方不够国家再给!
第203章 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张科长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地址,怕叶真不了解详细情况,又拿出平板点开。 地址一共有五个,大多数都离叶真不远,面积都不错交通也便利。 叶真挑了一个最大的地方,这个地形比较多样,有丘陵缓坡,有较小的平原,最满意的是旁边有一个非常大的湖泊! 叶真眯着眼,她在这个世界出去转悠的地方少,上面的许多地方压根不知道在哪里。 叶真扒着地方看了又看,琢磨再三还是选了个最大的面积,“张科长我选好了。” “哎呦!你可真会选,一选就选了个好地方。” 张科长笑着夸了几句,看了眼叶真选的地方,转而又道: “这块地在江省,水源丰沛,气候适宜,最主要的是地形相对多样,有田地,有山坡,有水源,就是有一个,土地不怎么肥沃。” 要不然这么大个地方,早就被人承包了。 毕竟种东西田地不肥,长出来的作物就不怎么样,再说了,这个地方太大,那边的政府只同意全部包下来,投入成本太高不划算,有这样能力的人,去别的地方包地不行吗? 那边政府愿意把这块地圈出来给叶真选择,也打着能带动那边经济的想法,一听说全国找合适的地方,早早就弄好地形气候资料提交上来。 叶真对田地肥不肥不太在乎,她有那么多灵石,到时候倒一些灵石肥料养养地,种什么也不会差。 张科长确实好心,怕叶真不了解又提醒了一次:“这块地虽然大,但投入也不少,要不你看看其他的地方?” 她摆摆手,“没关系,我就要这块地了。” 要是作为灵植师还有不能改善的地,那也别种田了,早就改行了。 张科长便没有再劝,想起农科院的委托,张科长试探地问: “这咱们也有好多种子没有把握发芽生长,上面的意思是能不能叫你每个月去农科院一趟帮忙?” 见叶真没有说话,张科长继续补充:“当然,只要你种出来珍稀植物,国家都给奖金,并且每月给工资。” 张科长也怕人家看不上那点东西,但没办法,实际上国家储藏有部分非常珍贵的种子,这些种子有些是考古中挖出来的,有些是国家队探险发现,还有些是民间上交,历史遗留等。 这些种子有些还有生命气息,有些是一截枯枝枯干,有些国家压根不敢随意种下,一是以前种下去都没有发芽,不管花费多少心血,全部死去,二是不管种子还是枝干都透露着不平凡,数量太少,国家不敢贸然种下。 国家翻阅许多古籍古典,发现那些枝干外形特性都隐约和书上的神奇物种有些相像。 熟料叶真别的没说,只问一句,“是不是国家编制啊? 张科长被巨大的喜悦砸在身上,忙不迭点头:“是,农科院工作是国家编制,如果你同意的话,你有绝对的自由,只需要帮忙种一些东西,其他的随意。” 叶真平静着脸,缓缓点头:“我同意了。” 虽然她修仙,但在这个世界,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她要进编制!还不用考试! 叶真不会承认她考编失败而打工上班的事,且行动自由,只是种种东西而已,她还好奇国家那些种子是啥呢。 这个编制她进了。 “好好,那下个月先签合同,这马上过年了,等过完年,明年正式通知上班。” 事情定下来后,张科长连饭都没吃,带着新一批种子和树苗兴冲冲走了。 没过几天,叶真想要的黄花梨和各种珍贵树种都到了。 不多,每样就一两颗小苗苗。 叶真欢喜地把树放进纳物符里,准备下午就把树给种下去。 叶奶奶正在院子里的水塘边扣莲子。 是的,这些莲花天天沐浴在叶真修炼的灵气中变异了,一早上花大半都凋谢,上面开始长莲蓬结莲子。 叶真看了一下,距离灵种还差一些时机,她估摸着下一次开花就应该有不少变成灵莲,不过莲子倒是很好吃。 叶奶奶扣着莲子,扒开外皮,把莲芯放在碟子里,一口一个吃得香甜。 “叶子,这些莲子留着做种还是都摘了吃啊?” “摘了吃吧,下一茬再留种。”那时候的莲子是灵种,在没有灵气的情况下种植也远比一般莲花品种优秀。 “老头子快来帮我勾一下这颗,对对对,就是那颗!” 既然叶真说可以摘了,叶奶奶立马叫着叶爷爷帮忙,俩老现在有劲得很。 叶真翘着脚笑着喊:“奶,爷,你们可悠着点。” 莲蓬很大,一个莲蓬里面都是均匀的十二颗莲子,各个圆鼓鼓的,一个竹筐就满了。 她拎着一竹筐放在旁边,指挥叶爷爷拿东西装莲子。 一边坐下来开剥,不以为意道:“那点水池算啥,两三下就摘完了。” 她可没有什么辣手摧花的想法,花好看还不如莲子可以吃来得实惠,碰到朵莲花还嫌摘莲子碍事呢。 “奶,咱家又有地来种东西了。”叶真把国家给地的事情说了,着重说了一下她有编制了! 有编制!老叶家第一个! 叶真昂起脑袋骄傲得很。 叶奶奶瞪大眼,还没反应过来,“哎呀!这地多大?在哪里?咱们是不是要叫人帮忙开地,明年就能下种了。” 她既兴奋又骄傲,半晌才惊叫:“进编制啦?” 她站起来莲子都顾不得剥了,张口就叫叶爷爷去山上抓只鸡,中午做一个莲子炖鸡吃! “奶,没必要这么激动吧。” “怎么没必要,这是国家给的!多大荣誉!这叶子是不是公务员啦?咱老叶家祖上就没出过官!!” “真是老叶家又冒青烟了!不行,我得去拜拜上根香!” 她们是从交公粮的时代过来的,没有人能比他们那一代人吃的苦多,能为国家办事那是顶顶有面子。 “哎呦!老头子要不要请人吃几桌?” “要得!”叶爷爷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不必,真的不必。”叶真冒汗,羞耻极了,“咱低调,低调。” 费了一番嘴舌,好不容易阻止了,叶奶奶开始打电话通知亲戚了,一个下午没停那种! “喂?她大舅,咱叶子进编制啦!” “她大姨!有大好事,咱家叶子给国家办事啦!可不啦,有国家编制!”
第204章 回家意义 叶奶奶给亲戚通知的后果就是叶真接了不停的电话。 好说歹说才停止,叶真喝了一大杯水,叶爸两口子也从镇上回来了。 大包小包买了菜回来说是要叫上叶小叔和叶大姑他们吃一顿。 “不用了吧?这也太夸张了,别人还以为我考了状元衣锦还乡呢。”叶真抗拒。 “真的没必要,反正过年全家都聚在一起,到时候一起好好吃一顿不就行了?” 叶妈不死心,还想叫人,“这咋一样?” “一样一样,反正都是吃,早一点晚一点有啥区别?那时候更热闹不说,大家都有时间,你现在叫他们回来,人家都忙着,就说我大伯,年关那小工厂订单多得很,为了吃一次饭把人叫回来多不划算?” 叶真扳着叶妈的肩膀劝道,“还有小叔,听说东子海鲜卖得正欢,小叔都去帮忙了,这吃一顿饭多麻烦?” 坐船坐车再转车的,叶真都觉得心累。 叶奶奶缓过劲了,做下决定,“那就过年大家聚一聚。” 家里其他两个男人更没有异议,反正听着就是。 叶奶奶想着吃饭可以延后,这香总要上一注吧,拉着叶妈风风火火跑去村里小卖部,就买了一打黄草纸和一把香。 两人分外虔诚地烧完纸,点燃香,闭上眼嘴里念念叨叨。 叶真简直目瞪口呆。 来真的啊! “妈,奶,封建迷信要不得!”叶真苦口婆心,她都没感受到家里有任何灵异的地方。 没想到婆媳俩表情复杂,眼神幽幽:“对我们来说,你就是家里最大的神异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1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