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就要一起穷才好! 村长被这么污蔑心里也是恼火,就想开口解释,被走过来的叶真拦住了。 叶真摇摇头,示意村长不必多说。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放在这里,就是好心当做驴肝肺。 连叶真当事人都不管,村长终是叹口气,唉,机会在眼前都不知道把握,饭都喂进嘴里了还要吐出来。 真是活该受穷! 他也不管了,让他们后悔去吧! 不管大家心里愿不愿意,反正叶真算是尽心了,她想拉村里一把,机会就在眼前,跟不跟是他们的事。 ………… 见村长没有说话,一些犹豫的人还是走了,最后坝上也就剩下二三十户人家。 村长打好精神,继续拎着大喇叭: “现在就开始认缴,一户一户人来,想买几亩种子自己决定,拿出多少田来自己在这边记录,记住量力而行。” 叶大军首先就在纸上登记了十亩地,认缴一万块买种子,叶真在一旁登记。 其实叶大军想种更多,奈何家里也不富裕,两个儿子还在读书,得留出一部分钱来打算。 有了第一个人签字,张水英第二个,虽然她气儿媳说那番话,但是没关系,反正她是要种的。 张水英的老伴留下了十几亩地,女儿嫁出去,儿子都成家后,地就分了,自己留了两亩地养老,平时种点稻谷,种点菜,多的就挑到集市上卖,这么些年一点一点地也攒了下来,她打算两亩地全部认缴。 就让儿媳后悔去吧!那个蠢货,以前还觉得虽然有些贪便宜的小毛病,大事上还凑合,没想到是越老越糊涂。 慢慢地,还是有许多人买了种子。 全部结束后,叶真站在前面, “各位叔伯婶子,过完端午,后天就可以来我家拿,到时候我对应登记表来发。” “不过现在统一管理,现在大家先把地全部翻好,草根什么的都铲干净,地里不是特别肥的浇一点农家肥,到时候大家先看我怎么育苗。” “行,听你的!”赵大军率先附和。 ………… 等叶真一家人回到家,叶爸才算如梦初醒,喃喃道: “这就完了” 叶真无语地看了眼叶爸:这不是一直都在现场嘛,反射弧这么长的。 “爸,已经完了。” “叶子,你胆子真大,这么些人呢,得收多少钱?” “到时候把人家亏了怎么办” 叶真皱眉,他爸咋总是杞人忧天,叶真耐下心劝慰道: “咱村穷怕了,他们虽然担心,但只要有点机会就会紧紧抓住。”譬如叶大军,叶小英之流。 “那些怕这个怕那个,不敢投资,只想靠死力赚钱的,一时思想转换不过来,等到第一批的人吃到螃蟹,我相信,后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才哪到哪啊。”
第61章 叶大姑回娘家 晨雾初散,叶妈就磨刀霍霍向甲鱼。 养了这么些天,这甲鱼还是精神地很,快活地在水缸里划来划去。 叶妈吸取上回儿子被咬的经验,避开甲鱼头,一刀下去,甲鱼便升了天。 叶真早就琢磨好了菜单,这甲鱼个头不小,也不晓得家里两只肥猫怎么抓到手的。 叶真刚出房门,准备理论指导叶妈甲鱼做法。 经过院子,就看见叶奶奶蹲在井盖旁,见叶真走过来,偷偷摸摸地冲叶真招手: “叶子,你快来看看!” 有一瞬间,叶真还以为叶奶奶藏了啥东西。 结果走进来一看,她在地上看见一条鱼! 尾巴细长,薄薄地鱼鳍在阳光下闪着五彩斑斓的光,身子是肥胖光洁,鱼鳞却是银白色的细鳞片。 头部扁平,死鱼眼睛大睁,鱼已经死了,身子上有抓痕,又细又深。 见到这爪痕叶真就知道了,又是家里的猫咪弄来的。 她就奇了怪了,这鱼是从哪里抓的 她都没见过这种鱼! 这猫行啊! “这鱼我刚刚出来就已经躺在这了,也不知道猫从哪里弄来的,这鱼长得挺好看,就是不知道啥鱼!” 自从上回两只猫会抓甲鱼后,叶奶奶天天盯着两只猫,就想看看这猫咋抓的,比村里那些带工具抓甲鱼的人都厉害,人家就靠两只猫爪子,就抓到两只。 不过叶奶奶跟了几天,这两只猫要不就是懒懒散散地扑蝶逗鸟,要不往田地里钻,爬个葡萄架,不务正业的很! 叶奶奶想知道的心被磨灭了,没想到啊,今天就给了这么大的惊喜。 这猫是不是知道今天过节,特意给家里加餐啊 “我也没见过这种鱼。”叶妈听到声音,从厨房探出头,一眼就瞧见地上的东西。 走进来细细打量,还真是没见过。 “这鱼能吃”叶妈狐疑地拽着鱼鳃,看起来肉挺鲜嫩的样子。 “这鱼哪里来的”说这话的是老爷子。 最近身体舒服多了,早上起得早,想着过节,等下中午叶大姑要回娘家吃饭,叶爷爷就溜达着到村里买了一些水豆腐和河虾。 他闺女爱吃哩! 叶爷爷放好手中提着东西,惊喜地翻看地上的鱼,暗暗点头:没错,就是这种! 叶真纳闷,问:“爷,你见过这鱼”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年轻的时候给镇上有名的大户人家做长工,那家里的大老爷过寿,其中桌上就有这道菜,特地叫了市里有名的大厨来做。” 叶爷爷一脸回忆,继续道:“嗯……当时叫什么菜来着” 隔太久忘了鱼叫什么,“只知道这种鱼很贵,当时只有几桌上了,其余人的只能看看了。” “不过,今天咱们有口福了!” 能吃就好,她就说嘛,这鱼长得就好吃。 叶真利索地安排,就来个清蒸鱼吧!简单的放点姜片上锅蒸,最后淋一点热油,撒上一点葱花,最大程度保证鱼的鲜味,让大家尝尝这鱼到底珍贵在哪里! …… 时间过得快,在他们这里,过端午女儿要回娘家,叶外婆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得不远,现在家里有车,来回也方便,叶妈打算下午去,晚上吃个饭就回。 这边叶大姑带着老公大包小包的来了。 叶奶奶早就烧好茶水,一见着闺女,满心欢喜: “秀英回来了啊!” 叶秀英也是许久没回娘家了,看老子娘身体健朗,上前搭着叶奶奶回了屋。 “二哥,二嫂!”见了叶妈叶爸打了声招呼。 叶大姑见着院子收拾地整整齐齐,叶爷爷坐在葡萄架下面的椅子上,上下打量,衣裳整洁,脸色红润,头发还算是黑亮,白头发少了,眼中充满了喜悦和满意。 看样子她爸妈身体不错,日子过得好。看见叶真,当下就笑开: “叶子回来了,哎呦,越长越好看,看着洋气有精神,对了,不是听你妈说在上班吗怎么没去上班” 来了来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来了。 还没待叶真回答,叶妈就笑呵呵地接过叶大姑手中的东西,“来就来,还带这许多东西干什么家里都有。” 叶妈说着,热情端茶给叶大姑和叶姑父,叫他们坐下,摆上茶点,自己也一屁股坐旁边。 “她大姑,叶子没在锦城上班了,现在回家搞农业种植。” “这不,前阵子家里卖菜,你知道多少不比市场五倍价格!” 叶妈夸张地伸出手指,“你们今天来有口福,前几天刚刚卖完一茬,现在还有一些长出来的,今天都尝一尝叶子种的菜。” 这话信息量有点大,叶大姑愣在原地消化老半天,这才得出重点—— 这才多久就挣了十几万? 她匆匆放下手中的茶杯,连茶水溅在手背上都没管,赶紧问: “二嫂,你说真的” 叶妈还不明所以,“是啊!你看见院子里的两辆车了没那就是叶子买的。” 叶爷爷倒是没说啥,只是把家里叶真买的零食拿出来,摘了树上最后一点杨梅洗干净放在桌上,推给叶大姑夫妻吃,还没震惊杨梅的个头,叶大姑就迫不及待地开口: “这种了什么?怎么这么值钱?” 还没等叶妈开口,叶大姑用手肘捅一捅叶姑父,噼里啪啦一顿输出: “你姑父工作一年也就这个工资了,每天累死累活也不比种地轻松。” 叶妈积极解惑,她和大姑子关系不错,有什么事也不瞒着,当下就道: “种些了蔬菜瓜果,品种好价格贵,吃起来滋味更是没得说,等下就尝尝,保管你们喜欢。” 叶大姑眉头一扬,“那我就等着吃了。”
第62章 你行,你上 叶妈看着大姑子,穿着体面,脸色白净,看着在婆家日子过得不错。 叶大姑名字叫叶秀英,当年自己争气,考上中专,现在在市里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在当时那个年代可是铁饭碗,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但是日子过得还算幸福。 如果说叶真考上大学是叶妈的骄傲,那叶大姑就是叶奶奶他们的骄傲。 叶妈:“你放心,这次叶子还真做出了成绩,就那坡地知道不” 叶妈带着叶大姑走在院门前,指指远处的坡地:“我也不当你是外人,就这么块地,一次就挣了差不多十八万!” 什么就靠这么一块坡地? 叶秀英被震懵了 她还以为承包了大片田地搞种植,谁知道就是这家门口一点地! 是她听错了么? 这菜真这么挣钱? 她记得她爸以前天天从早忙到晚,菜多的时候还要走几十里山路挑出去卖,就为了挣那么一点点钱。 小时候为了给她交学费,家里卖了不少谷子不说,她跟着叶爷爷出去卖斗笠,扫帚……才算凑齐。 农村想挣点钱很难,只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这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一直扎根在也大姑心里。 那时候她就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她做到了。 只是因为有了学历好挣钱,她就是这么庸俗。 说句不好听的,什么走出去都是为了挣钱,那些高大上的工作理由不适合他们这片小乡村的人。 能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多了不起啊! 叶秀英听叶妈继续在那说: “也可能叶子就是种地的料,一回来就挣钱,这回菜地还有不少菜,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一点走,你们在市里就省得买了,自家的还新鲜。” “到时候多割一点韭菜,这东西包饺子非常香,多包一点在冰箱里冻着,回头你们要早起上班不想做饭,煮也方便。” 叶秀英晕晕乎乎地听着,等回到院子里,才把叶真叫到跟前。 她激动地拍拍叶真的肩膀,高兴极了:“叶子,你这干得相当不错啊!” 叶真微笑地收下赞美,激情澎湃地立马邀请叶秀英看她的草莓种植区。 “姑,我跟你们讲,我下一步准备把全村的地都种上草莓,先把村里带富,以后一点点地找来新品种,后面什么挣钱种什么,大家伙想种啥就种啥,咱们村一定让别人羡慕死!” 叶真志气满满,大有一股立马投身土地的趋势。 “有志气!加油干!我也来看看你的创业种植基地啥样。”叶秀英也捧场,就跟着叶真去地里。 说到这,叶妈就得意: “秀英,这菜咱们卖市面五倍价格可不是随便说的,等吃你就知道了,好吃着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