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货员愣一下,接过对方都包装盒看一眼,哦,这个她知道,今早上就是她摆货的。 “再这边。”还没到货架,顾客远远就看到那可人爱的李子,也不用人带了,大步上前,看也不看,一盒一盒往篮子里放。 看得理货员一愣一愣,没记错的话这是几百一盒吧? 这有钱人买东西都不用看价的吗? 呜呜呜,她也酸了。 还没酸够呢,又来一波人直奔黄晶李,唰唰又是几盒拿走,理货员连忙从下面柜子重新拿出李子摆好,还没站直身体,旁边又挤过来一波人…… 来来回回上架几次,柜子里实在没有了,连忙叫上级领班调货补充。 领班今天都酸麻了,本以为蔬菜是日常吃用就算了,毕竟生活不可或缺,没想到这么贵的李子还那么快就卖完。 往常同样价格的其他水果也没有这么受欢迎啊? 这是谁打广告了?不然怎么这么奇怪? 超市后台,店长正查询今天的售货情况,一个远远超过其他的售出额引起了他的注意。 细细分析数据,发现上午还是正常的售出情况,大约下午两点左右,售出额出现惊人的增长,旁边其他同品类的东西连零头都不到! 惊讶一瞬,不由心喜,卖的多才好啊!今天的销售目标更容易达成不说,他的奖金越高。 叫来主管询问,才发现都是同批货架售出多,在他们超市,放在同一批货架的商品,代表着供应商是同地的,是不是一家就不知道了。 忍住欣喜,店长调出当天的销售情况,做好分析报表呈给市场运营经理。 不止此地的万贸超市,相邻的其他市区超市分部,同样的情况上演。 等报表传到公司内部群,各个部门的高管查看报表数据,都不由的看向那高高的销售额。 往旁边一瞧:嘿!都是同一货物编号。 这代表着是同一种货物,再细看编号,原来是生鲜区。 大家不由暗想:这到底是哪种生鲜?
第69章 村里闲事 超市售卖情况叶真不知道,她现在正在叶外婆那里吃桑葚。 叶外婆家在桥溪村,此地地势平坦,水域较多,一路走过来都是成片的桑树和莲塘。 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树上长满了红紫的果实,叶外婆家庭院就有一棵老桑树,果实在地上掉了一层,树上还密密麻麻地挤在桑叶下。 叶小弟端着盆,都不用上树,直接站在地上摘,紫是的桑葚果实饱满,老树果实又大又甜,又成人小拇指粗细,叶小弟摘上一把直接塞嘴里,甜滋滋。 叶外婆笑呵呵地招呼女儿女婿,叶外婆家原先是老式的房子,青砖碧瓦,楼层是由平切的木头铺成,踩上去嘎吱嘎吱响,小时候叶真住在外婆家,经常在上面跑来跑去,下面一层窸窸窣窣掉灰。 叶外婆生了二子二女,大舅和大舅妈在外面辛苦打工,孩子给外婆带,这么些赚了点钱,在旁边重新起了一栋房子,小舅学习成绩好,考上大学后一直在海市工作,后来娶了当地人就直接定居在那里,一般只在过年才回来。 这回过节,大舅妈正在准备晚饭,叶大姨和叶妈帮着烧火洗菜。 谈话间,叶妈想起刚刚瞧见的人,不由打听: “咱妈房子前面不是黄光宗家的嘛?我怎么看见是徐强家在那收拾?” “对,我也想问问。”叶大姨也探头问,显然非常好奇。 叶外婆家的房子前面,以前是两栋老屋,其中正前面的一栋已经塌一半了,爬满了藤蔓荆棘,小时候叶真还去玩过,里面阴森森的,还放着一座棺材。 每回在叶外婆家的院子里看见这漆黑的棺材,晚上总是睡不着,各种乡村恐怖故事在脑子里浮现,这么些年过去,叶真也是相当有印象。 后来黄光宗在县里开了个地板瓷砖的店面,那几年房地产发展迅速,建房材料利润挺大,可能是赚着钱了,回家就把两栋老屋都拆了,全部建了三层的房子,里外装修的漂漂亮亮,家具电器隔一段时间就换,院子也修的大气。 门口还整来两个大石像,颇为威武壮观,此外还在县里市里都买了房子,院子停了几辆车,阔绰得很。 那些天黄婶子每天都扬眉吐气,天天在村里溜达炫耀,新房子建成不久,在村里大摆宴席。 叶妈还记得那时候还来吃过暖房酒,黄婶子老两口热闹的大嗓门招待客人,席面菜品丰富,不少人啧啧称叹, 有人问黄婶子: “兰花,你俩算苦尽甘来了,还是你儿子有出息,建了好房给你们住着。” 黄兰花按耐住得意,努力压抑住笑,摆摆手: “嗐!都一样,我儿子也辛苦,最近还要开第二家分店,最近忙得很。” 这话说得让人更是嫉妒羡慕: “那得赚不少钱吧?” 黄兰花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都是辛苦钱。” “你儿子不是在县里买房了?咋不接你们去住?” 有人瞧不得对方得意,故意问。 谁不知道黄兰花的儿子脾气不好,不说别人,两老口惹到他都要挨一顿打。 以前没发财时,黄婶子的儿子游手好闲,天天在县里晃荡,老婆不管,孩子不养,全部都扔给父母。 不时地还要回来问老两口钱,老两口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卖点调味料小孩的零食之类,不大,赚的也不多,此外,还种着几亩地,平时也辛苦。 黄兰花又是不记打的性子,儿子一回来,嘘寒问暖,在儿子耳边唠叨得多了,冷不丁地还会挨一巴掌,挨打了也不敢往外说,反正儿子最重要。 父母窝囊成这样,还怕儿子,女儿也不敢管。 叶真小时候还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确切地看过这一家子什么样的生活。 有本家的亲人想去帮忙教训儿子,反而被两夫妻拦住说一顿,怪人家多管闲事,一个劲夸儿子好。 得,人家自己都不在意,外人还怎么插手 后面挨打声音传出来,也没人去管了。 顶天了打得严重帮忙说两声,这能有什么用?该打还是打。 后来儿子做生意发财了,黄兰花自我觉得扬眉吐气,儿子赚钱了,村里谁还会说他是个二流子,还靠父母养。这小子儿子总不会再打她了吧? 黄兰花听到有人故意调侃,脸色有点不自然,她能说儿子嫌弃她啰嗦?在县里住了几天被儿子赶回来了 她会说等这次席面办完,一家人都会接走,只留她一个人看房子? “唉,我儿子也忙,乡下这两栋房子总要人看着打扫吧?这还好多新家具,这被人偷了怎么办?” 有人听着黄兰花的话也不知信了没,反正今天是人家好日子,玩笑也要适可而止。 那天的热闹还在眼前,今天房子就易主了,叶妈也问: “那一家子人呢?” 说到这,叶舅妈眼神复杂,不知想到什么,咬牙切齿: “黄婶子两老口老了老了没享到福不说,还要给儿子收拾破摊子!黄婶子已经没了。” 去年没得,一个人守着大房子,年纪上来身边没有一个人照顾不说,儿子接走全家人,独独落下她,儿女电话也没打一个,更遑论经常回来看望? 儿女像是白生白养了。 这不,去年生病了,身边没有一个人看顾不说,大半夜出去上厕所,没看清脚下的东西,回来就摔在地上,叫又叫不出声,喊又喊不来人。 冬天的夜晚多冷啊,自己一点点想爬回去,也不知道在地上冷了多久。 过了几天老伴和儿子回来,在外面叫半天没有人开门,儿子嘴上骂骂咧咧,老伴都不敢出声,就怕惹着他,等下挨巴掌,打开门一看,黄婶子就这么趴在地上。 身体都冻僵了,厕所离房门才多远?拐过弯几米就到了,硬生生的爬了几个小时,死都没爬回去。 后来听说是摔到腰了,老人身体没力,硬生生在地上又疼又冷地断气。 这件事,黄婶子儿女名声算是臭到家,宗亲谁不是见着就唾骂?黄婶子纵然有许多毛病,也不是儿女这样对待的理由。 许是还有最后一点羞耻心,一家人后面都不怎么回来了。
第70章 叶大姨的郁闷 “那后面呢?黄婶子就这么没了,那黄叔呢?”叶妈皱眉追问。 叶真在一旁也竖着耳朵,这些家长里短她也感兴趣,修仙者,不先修心哪得修真? “黄叔也跟着儿子走了,听说是去城里住了,他哪敢出声?黄婶子没了,他也怕自己也是这样的下场。” “听说把一家的户口都迁走了。” 叶舅妈停下切菜的手,闻言叹口气: “这户口迁走,这村里的田地算是和他们家没关系了,也就只剩下这乡下的房子和那边的几口池塘了。” 叶舅妈切着菜,活像是切人似的,“笃笃笃”发泄着身上的怒气。 “那怎么房子易主了?” 叶大姨放几根木头进灶,火大一点,锅里炖着大块肉,帮忙掀开锅盖,放入一坨卷在一起的大蒜头,扑鼻的肉香顺着水汽散开,盖上锅盖继续炖,叶大姨好奇问。 说到这,叶舅妈瞬间冷笑, “烂人就是烂人,有钱一时还能一世?老天爷开眼,让这败家子把家业败了精光。” 叶妈“唰”地睁大眼,叶真聚精会神地听着叶舅妈继续: “听说是染上赌博了,有钱去奥市赌,输了个底不说,回来把店面都转了不够,还要去赌。” “你们猜怎么着?”叶舅妈上扬着眉,说: “越赌越输!去借高利贷,输了还不知道收敛,县里和市里的房子都卖了不说,家里乡下的房子也卖了,听说现在就租房住。” “农村房子有什么值钱的?可能也急需用钱,你知道这一栋房子多少钱不?” 叶舅妈双手一拍:“六十万!” 说完叹口气,一脸可惜:“要是当时我和你哥有这么多钱就好了,六十万一栋房子,多值!”可惜差太多了。 倒是想向几个亲戚借呢,被叶外婆劝下了,几个兄妹也不富裕,自家也刚刚起房子不久,也不是非常需要,带着点遗憾,就这么错过了。 本来刚开始开价远远不止,但是乡里谁有这么多积蓄一下子拿出钱来?黄婶儿子想卖高价也得人有钱买啊! 有钱人看不上,房子说要卖开始,没几个上门问,从开始的高价一点点跌,最后还是徐强两兄弟咬牙合资买下,一家一半,格局都是一样的。 叶舅妈继续八卦: “他家把房子卖了不止,田地从户口迁走就没他们的份,留下来的几口池塘也卖了。” “哎呦,这是干啥?这不数典忘祖吗?”叶大姨惊呼。 也不怪她反应大,实在是在农村,子孙卖家产是相当败家子的行为。 更何况把自家祖业全卖了,那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村里人提到都会唾一口。 “还能干啥,迷上赌博,借了高利贷没钱还呗!”叶舅妈回。 “那黄叔和其他亲戚呢?一点不拦?就让那败家子卖了?”叶妈也继续问。 “黄叔想拦能拦住?几家叔伯更是没办法,对自己亲娘都能那么狼心狗肺,亲戚谁还想搭理这个白眼狼?” “都没有开口拦过,巴不得让人早点走个干净,就当不是自家人早不来往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2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