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呦呦虽然很不服气,但无奈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她特意在网上买了很多黄桃,味道根本没她家的好吃,但是销量却很火爆。许呦呦觉得,她家的桃子这么好,不该收益这么差。 为了黄桃能有个好的收益,许呦呦看上网上很多人直播卖自己家的农产品,自己也曾经摸索过在抖音淘宝开店,但是遗憾的是,尽管她很努力,可是效果不佳。 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说起这些,许呦呦很是无奈。 “我就真的搞不懂,明明我们家的黄桃这么好吃,怎么想让更多的人吃到就这么难呢?” 看着许呦呦郁闷的样子,林岁夏拍了拍她的肩膀。 “呦呦,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直播卖货这事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 “我虽然之前直播卖货,但主要以服装为主,货品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你说的情况我大概知道了,我先了解一下,我再找你好吗?” 听到林岁夏的话,许呦呦惊喜地看着她:“岁夏,这么说,你是答应愿意帮我吗?” “当然了。” “太谢谢你了岁夏!” “我们之间不要这么客气。” 这一次,和院子里的林韬打了声招呼后,许呦呦这才离开。 和来之前的紧张心情不同,林岁夏同意帮她之后,许呦呦明显心情不错。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吴英知道许呦呦来过还送来了黄桃,也不禁夸起她来。 “呦呦的黄桃确实不错,她每年都会给我们送过来一些尝尝,真是又脆又甜,有时候吃不完我带到店里去,客人也都喜欢吃。” 林岁夏倒是没有想到,她没家,许呦呦每年也都给她家送。 见林岁夏有些动容,吴英对她笑笑: “小夏,你们上学那会关系那么好,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还没生疏,还是很难得的。怎么样,这些天和江墨呦呦这些老同学又见面,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确实没有生疏感。”林岁夏也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不联系,一见面似乎还像读书那会亲密。 也许有些东西,连时间也不能改变。 “那就好,我听你爸说,她是来找你帮忙,要是能帮呀,你就尽量帮帮他们,他们一家,也不容易。桃子虽然好吃,但是这么多年家里也没多富裕。” 吴英言语之间,虽然是为许呦呦说话,但林岁夏觉得,她的话里更多的似乎有意想留在她家。 而听了吴英的话,林岁夏发现发现一直沉默吃饭的林韬也停了一下筷子。 吴英怀她的时候比较大了,今年也五十多年了,林韬也快六十岁了。 林岁夏从大学就没怎么在家,工作这么三年更是一次没回来。 她知道,吴英想她。 林岁夏在A城的时候,孤独一人的夜晚也曾经想过,漂泊在外的意义是什么呢?如今看着一家三口安静吃着粗茶淡饭,她反而很安心。 想到这些,林岁夏觉得鼻子莫名一酸,为了不让吴英看出来,急忙低头吃饭:“妈,这个菜真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妈天天给你做。”吴英又给她夹了一些在碗里。 林岁夏还了解到,除了许呦呦家,镇上还有好几乎种植大户,都是和许呦呦一样种黄桃。春光镇的黄桃和林韬的紫砂壶一样,在春光镇名声斐然,但也尽限于春光镇。 清麓山那种大山,似乎阻挡了外界的繁华,也阻挡了春光镇的发展。 回房以后,林岁夏开始打开电话查资料。 她在电脑里输入两个字:黄桃…… 其实回来的这些天,她一直在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一刻,她似乎有了一些方向。 *** 同一时间,春光镇的香樟路79号。 江珠在厨房里一边洗碗一边对要帮忙的周奇说: “真的不用了,你去客厅和江墨一看看电视就行。怎么样,我们家常菜还吃得惯吧?” 周奇直接对江珠竖起大拇指: “美味,太好吃了,我从来同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中餐。” “你喜欢就好。”江珠擦了擦手,“真的不用你洗碗,你去坐,我再给你们切点水果。” 在客厅看电视的江墨叼着牙签看了看周奇。 “哎,你打算在我们家住多久?” 虽然知道江珠是为了多赚点家用才出租房子的,但江墨如果之前就知道,一定不会同意的。她现在赚得也不少,家里有大姐还有妹妹江溪,并不希望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还是一个男人。 “我不叫哎,我说了,我叫周奇。”周奇坐到江墨的旁边对他笑笑,“你是希望我住得久一点呢,还是早点搬出去?” 江墨看了看厨房的方向,小声地对他说,“废话,你也看到了,我家又不大,当然希望你早点搬出去。” 周奇也小声回他:“不好意思,我付了一个月的房租了,至少这一个月是不会搬出去的。” 江墨的脸色一黑: “你说你,你千里迢迢从美国跑来春光镇干嘛?我们这也不是什么旅游胜地。” “水果来了。”江珠端了一盘切好的西瓜放到了桌子上。 她看了看周奇,对于江墨问的这个问题,似乎也很好奇。 周奇看着他们盯着自己看,眼角一挑: “等我一下。” 片刻后,周奇从楼上下来,他手里多了一把紫砂壶。 江墨眉头紧皱: “你要喝茶就直说,干嘛,还要用自己专属的茶具才能喝啊?” 周奇却神秘一笑:“这,就是我来春光镇的原因。”
第17章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你来买紫砂壶?” 春光镇喝茶的人不少,林韬的紫砂壶虽然在外面没什么名气,但在春光镇却首屈一指。春光镇爱好喝茶的人几乎都从他那里买。 林韬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一生都奉献给了紫砂壶,他做得壶不但造型好看,而且壶也便宜,老百姓消费得起。最重要的是,用他制作的紫砂壶喝茶确实味道不一样。 所以听到周奇的话,江墨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特意远道而来买紫砂壶的。 但如果特意买紫砂壶的话,也没必要租个房子啊。 果然看到周奇神秘一笑: “你们认识邓二生吧?他就是你们春光镇人。” “邓二生?” 对于这个名字,江墨有些陌生。 正要转身回厨房的江珠愣了下说:“你是说二蛋?” 邓二生比江珠还要大几岁,和江墨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江珠记得,二蛋的大名好像就是叫邓二生。 “你认识他?前两年听他妈说,他好像去美国了。” “对,就是去美国,和我同个公司上班。”周奇说,“我生日的时候,邓二生给我送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不会就是这个紫砂壶吧?”江墨看着他手里视若珍宝的紫砂壶打断他说。 “你真聪明。”周奇看了一眼手里的紫砂壶说,“就是这个。邓二生还给我讲用紫砂壶喝茶的方法,当时我就迷上了。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很多紫砂壶的信息,看到紫砂壶制作的过程,更是彻底痴迷了。” 原来如此。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周奇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裔能直奔春光镇而来了。 “所以呢?”江墨还是没搞懂周奇来春光镇的具体原因。 “邓二生说,他的这把紫砂壶就是春光镇的一位大师制作的。” “林叔叔?”江墨不用想也知道邓二生说的是谁。 听到江墨的话,周奇激动地看向他: “你认识这位大师?” “岂止是认识。我还想成为他的女婿……”后面一句,江墨的声音细成了蚊子,不过他也明白了周奇来此的原因,“所以你是想亲眼看一下大师制作紫砂壶的过程?” 周奇摇了摇头:“不,我是想来学习制作紫砂壶的。” “制作紫砂壶?”这倒让人没有想到。 不止是江墨,江珠也很意外地看向了周奇。 一般饱受中华传统熏陶的国人没有兴趣,年轻人更没有兴趣,他一个长年生长在国外的年轻人居然万里迢迢跑来想要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 林岁夏和林韬就是因为这个闹得父女不快,到现在两人关系还很紧张。 周奇却激动地看着他:“对呀,你真的认识他吗?你能不能带我去找他?真是太好了,我还在想怎么找他……”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想认识林韬。 江墨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微翘:“也不是不可以啊。” 听到江墨这样说,江珠看了他一眼,那个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 许呦呦家住在春光镇的郊区,而且和林岁夏的家正好在两个方向。 林岁夏骑着小电动穿过整个春光镇的时候,阳光正好,她哼着小曲骑在路上,有一种当初去上学的错觉。 林岁夏记得,当初她和许呦呦的家虽然在两个方向,但是她们约定好,无论是谁先到学校,就在门口等着对方,两个人一起去学校。 可见她们当时的感情有多好。 时光荏苒,没想到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快十年。 这样想着,林岁夏已经来到了许呦呦的家门口。 虽然多年没来,但林岁夏一眼就认出了许呦呦家。 她家周围邻居的房子都没有什么变化,她家的房子也和多年前一样,门前还种着一棵大大的枣树。 枣子成熟的季节,许呦呦总是在书包里带很多大红枣到学校里给林岁夏吃。她家的枣子又大又甜,林岁夏现在想想还直咽口水。 想得出神,突然听到许呦呦的声音。 “岁夏!” 许呦呦从屋子里出来,看到门口的林岁夏,急忙冲了出来,就像一阵会跳舞的风。 “岁夏,你怎么来了,快进来!”许呦呦一边热情地将林岁夏请进院里,一边朝屋里喊,“爸妈,你们快看谁来了。” 显然,对于林岁夏的到来,许呦呦很是期待。 听到声音的许爸许妈,从屋里一出来就看到了林岁夏。他们夸赞林岁夏在大城市出来就是和许呦呦这种一直留在小镇的乡下丫头不一样,热情地问东问西,问得林岁夏都有些不好意思。 特意提到林岁夏在A城的工作,夸赞她现在真的出息了。 林岁夏明白,昨天许呦呦去找自己,肯定也是家人给她出的这个主意。 一番寒暄后,许呦呦将林岁夏带到了自己的闺房。 “呦呦,昨天你和我说了之后,我就特意去网上了解了一下情况。” 听到林岁夏这样说,许呦呦感激地看着她:“岁夏,你真好,没想到这么快。” 林岁夏也是开门见山地从专业性对许呦呦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