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还是女儿知道心疼娘。”邻床阿姨也清楚剧情,附和关枝华的话说。她家是个儿子,年长关歆几岁,她说着说着就说到自己儿子身上去了,紧接着又朝关歆夸赞了几句,摸了一把龙眼递给她让她吃。 关歆刚吃完橘子去洗了手,龙眼又会吃得一手脏。她双手接过后放回到果篮里,道着谢解释自己刚去卫生间刷了牙。 三人接着没看多会儿,巡房的护士就进来了,给关枝华和邻床阿姨一人递了根水银温度计,让两人夹到腋下。过十分钟后来看,温度正常,护士收好温度计,边填表边说:“注意休息,别睡太晚了。” 这时三人才注意到时间已悄摸地走到十点,三人纷纷整理床褥道晚安。 这里不比省医院,床位没那般紧张。病房格局是三床位,病人就住了俩,空着的那张床位家属不能随意使用,关歆依旧睡的加床。 关歆向来晚睡,这会儿睡不着,想翻出手机玩,但又忌惮关枝华,怕被她念,只好盯着被单上的月光干瞪眼。 这时风雨俱歇,浓云散去,窗外枝头的月色尚好。 愣神半晌,关歆的思绪如棉絮,越拉越远、越团越糟,糊了把脸,闭眼打算硬睡。 关歆数着羊刚酝酿出些睡意,隔壁床骤时窸窸窣窣,动静不停,睁眼一看,关枝华辗转反侧,并未入睡。 关歆翻身瞅了眼邻床阿姨,睡得正酣,她蹑手蹑脚起身、钻进关枝华被窝,轻声问:“睡不着吗?” 关枝华侧起身子腾地方,捋捋她额前的碎发说:“吵着你了?” 刻意压低的声音,温软非常。 关歆摇头,钻进关枝华怀里蹭了蹭,露出半张脸问她:“是不是有点儿怕?” 关枝华拍抚她后脑的手一顿,没说话,只是赧然地笑了笑。 “别怕,就是个微创手术。”换关歆轻拍她背。 关枝华要做的是子宫肌瘤微创手术。 这事拖了很久,她的肌瘤早在关歆上高一时,就检查出来了。 当时关枝华并没有体检意识,只是陪朋友复查时,顺道检查了下。检查单上那个“瘤”字把她吓得不轻,完全听不进去医生说的那些“这是良性肿瘤”“这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只需要服药、定期复查就行”话。 但当关歆问到时,她就捡了医生说过的几句好话照搬出来,言语稀松平常、满不在乎。 又过几年,关歆上大学,关枝华常规复查时,医生说那个瘤子长势有点快,如果继续发展就要做手术了。 关枝华不想做手术。她这半辈子虽起起落落,但躺在手术台任人刀俎的经历,不愿再体验。藏着这个心思,关枝华开始寻些民间法子。刚好那时相熟的美容院推出了各式的卵巢保养、宫颈护理项目,关枝华在这些资质不全的地方充了不少钱。 关歆得知后很生气,和她争论为什么不能信任多年寒窗苦读、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医生,而去相信学历不到高中的美容院小妹?关枝华也生气,她没压住火:“我花我自个儿的钱还遭你这样说,以后靠你吃饭时还能上桌吗?我上次去医院检查,医生都说它变小了!就是有用!!” 真相是关枝华检查的那家医院仪器年久失修,检查结果有误,美容院充的几万块全打了水漂。但医生说她快到绝经的年纪了,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宫肌瘤应该会自行萎缩,这话成了关枝华不用挨一刀的又一新护心符。 一年又一年,关枝华的例假月月准时到访,并无绝经的迹象。就在今年复查时,那个和她搏斗了小十年的肉球长到近八公分,她只好再次向命运举白旗。 现在回想,关歆只叹当时年少,对人性了解浅淡,窥得点皮毛真理就在母亲面前耀武扬威,实则未曾踏及其根本做研究。 那时只顾佐证是非曲直的自己,真是满满的自傲。 “别怕,我在外面陪着你呢。” 关歆咂摸自己那句“就是个微创手术”还是说的太轻慢,又加了句。 关枝华望着怀里的关歆——小小人儿竟已长得这般大了。双臂环绕,将她抱得愈发紧了些。 * 手术安排在早上七点,关枝华是当日的第一台。 江铖到时,关歆刚送完关枝华进手术室。 隔着远远的长廊,就见她一人独坐发愣,两眼垂垂望着地面。 他拉开外套拉链,提前取出护在怀里的食物,手指漫不经心勾着,走到关歆面前,随手扔进她怀里。 关歆昨晚睡得浅,她认床,加上担心关枝华的状态,神经愈加紧绷,稍有一点声响,她都会惊醒。 如此往复,一直到天亮。 一早上强打的精神,这时才卸了下来,她正恹恹地放着空。 突然砸来的食物,把她吓得一懵。 她下意识去捞滚落欲坠的食物,确定它安全后,这才去找始作俑者。 抬眼的一瞬,她手一颤,膝上的食物又滚了两下,还好,小指尖勾住了塑料袋,没掉下去。 她十指紧攥,目光闪躲,不自觉回避了注视。 平静须臾,她才试着重新看过去。 江铖背光而站,雨后清晨的日光格外明朗,在他周身漫上一层淡淡的光晕。 耳廓垂尖,几近透明。 他穿衣喜好如一,身上颜色不过三种,冷调为主。 这件做旧夹克,她就似曾相识。 多少年了? 关歆望着眼前这人,暗自想。 时间不经算,最后见他,已是六年前。 她从未设想过两人还会重逢,更没想过两人重逢场景会在此。 而他,又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关歆盯着他脸,脑袋里这时窜出个人名,打量的目光,逐渐变得明锐。 这一眼,让江铖回忆起多年前的一个午后。 是个冬去春来的午后,春寒乍暖,融融的日光催人眠。下午两点的数学课,总能睡倒一片,包括她。 数学老师对这盛况早习以为常,他卷起教案一个个敲打过去,走到她课桌前却脚步停顿,他俯下身,朝关歆后脑猛一声大喊,期待她惊慌失措。 关歆的反应却大失他所望,她轻缓地抬起头,翻阅课本,波澜不惊。 数学老师见她这般镇定自若,直点头夸赞:“从容不迫,必成大器!” 只有同桌的江铖见到她抬头侧目时的眼神,像把刀子,要杀了他似的。 正如此刻,看着他,不说话直瘆人。 江铖扬扬下巴,瞥着她怀里的油墩子和豆腐脑说:“二中后门那家的。” 关歆这才转移视线,油墩子还热着,豆腐脑也烫手。 郢城的油墩子不是江浙沪那种。郢城的没馅儿,就一团老面里夹点葱花抻成小段,首尾相连成个圈,油炸成型后像贝果,胖乎乎、金灿灿的。吃在嘴里和武汉面窝类似,外面那层油壳咬着酥脆,内里的蜂窝组织要比面窝更松软。 关歆每逢大事就吃不进去东西,水也喝不了两口。这时空着肚子闻到这久违的碳水油香,顿时生了不少食欲,她拔开塑料袋就送至唇边,没半分忸怩。 二中后门的油墩子和豆腐脑,是关歆高中早餐的标配。江铖每日早训完回教室,就能见她一人坐在那儿,咬着油墩子刷题。空荡荡的教室就她一人,油腻腻的东西却被她吃出几分清爽干净,小口小口,唇瓣若沾上点油花,她舌尖一挑,就给带了去。 关歆大学就出了省,如今郢城卖油墩子的也越来越少,有卖的也只营业早上那两个钟头。回家犯懒,只想多睡会儿,她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东西了,不过她咬下第一口就察觉到不对,她眉头微皱,正要说话… “别浪费。” 江铖托住她下巴,强迫她咽下去。 才不是二中后门的那家,他就在医院对面那菜场,随便寻了个早餐摊儿买的。 关歆斜了眼下巴上那手,抬手正要打上去,就给撤走了,扑了个空。 那人抱着双臂,倚墙站去了对面。 关歆本想问那家店是不是换老板了,看来是不用问了。 她也没打算浪费,味道虽不如那家,但也还行。 关歆吃过两口,想问他怎么会来,正说着话,声量却被另一道洪亮的呼喊压了下去。 “歆果儿!” 关歆外公关黎晖是北方人,南下在武汉大学讲学时给关进了“牛棚”,后来下放到郢城下面改造劳动,一待就待到了现在。外公家乡唤女孩“果儿”,家里人随外公习惯,都称呼关歆“歆果儿”。 出声的是舅舅关之遥,他一人赶在前面,外公外婆年迈,落了几步。 “来迟了…来迟了…”舅舅嘴里重复,解释说来的路上遇到个新手司机给追尾了,耽误了会儿。 关歆忙拉住外婆手,问他们人有没有事。 舅舅摆摆手,答:“就蹭了下,走保险就行。” 外婆手捂胸口,张嘴吐长气,像是还没缓过来劲。 三人一时讨论热烈,三张嘴此起彼伏,声道各异的话语传进关黎晖耳里,混沌不清。 他右耳是聋的,一人一句还行,说话人一多,杂糅成一团,就听不大清了。 他插话打断他们,问关歆:“你妈进去多久了?” “刚进去不到十分钟。”关歆扫了眼时间答,和他们简单复述医生的话,让他们不用担心。 安抚完他们,关歆才想起江铖,想接着刚刚的话问他,转过身,前后找了个遍,都不见他踪影。 【3】楼上楼下 微创手术的“微创”二字太具迷惑性,容易误导人们以为创面小便是个简单的小手术。 毫无手术经验的关歆,在今天之前,也是这样误以为的。 头两个钟头,关歆还甚轻松地关心舅舅今年的稻谷收成如何。中秋和家里联系时,听说因为今年没雨水,舅舅田里收上来的黄豆大多是空壳。这时空等着没事,便问问稻谷的情况。 舅舅和外公外婆住在郢城下面的南县,就是外公当初被下放劳动的乡下,距郢城四十多公里,驱车约一个钟头。 “今年旱得厉害,稻谷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头茬谷都还得等一周后。”舅舅叹了口气,已经预料到今年绝不会是个丰收年。 关歆也聊这两年全国整体经济下行,今年泥巴地里难收,来年恐又是艰难的一年。 “田里收的少,市面上能流通的就少,你们买到就贵。”外婆言语朴素地跟了两句,她握着关歆胳膊掂量,嘴里咕哝:“这手腕子太细了…” 舅舅和外公也见她比上次回来又瘦了些,顺带问了问她这次能在家待多久。 “差不多能待一个月。”关歆摸摸鼻子说。 “能待一个月?!” 一旁三人显然对这个回答十分惊讶。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0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