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虽然不如现代的天然气那么方便,但胜在火力够猛,等收到七八分的时候再来半勺醋,汤汁收干,停火出锅! 糖与醋混合的香气,混上排骨的肉香味,早就已经飘满了整个院子,就连隔壁的林香家也闻得清清楚楚,原本还乖乖坐在客厅写作业的兄妹俩都不自觉地眼睛往外看。 “笃笃。” 院子大门被人敲响,宋明瑜的声音响了起来:“林姐,开下门,我做了糖醋排骨!” 宋明瑜想的没错,肉和糖在八十年代是很值钱的。 正是因为值钱,林香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拒绝:“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林姐,这盘排骨就是送你的,你要是不要,就只能这样放冷掉,不好吃了。”宋明瑜叹了口气,一脸忧郁,“爸妈不在,我想着做这个能不能行,没想到林姐你不喜欢……我回去做个别的。” 她搬出父母,又是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宋言川也一副伤心的样子,林香哪儿经得住这个表情,她不忍心看这姐弟俩伤心,只能把盘子接了过来,顺手把姐弟俩也拉进了小院:“行,我收下——那你们也进来,大家一起分着吃!” “好!” 林香端着盘子转身,没能看见宋明瑜脸上骤然绽开的笑容,女孩脸上哪儿还有刚刚那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姐弟俩互相挤了挤眼睛,显然刚刚那一番造作是两人故意为之,就是看穿了林香心软的本性。 和宋明瑜那个还没收拾好颇有些七零八落的院子不同,林家的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甚至还开了一块菜畦,种了些小白菜,虽然比起宋家的1号小院略显得狭窄逼仄一些,但有一个勤劳聪明的女主人,它被打理得整洁又漂亮,处处都是家庭的温馨。 林香招呼姐弟俩坐下,又拉过一双儿女向他们介绍。 计划生育前两年才实施,林香家里是这年头典型的双子女、双职工家庭。 林香在针织厂当车间女工,她丈夫陈继开是隔壁机械厂宣传科的小组长,两个孩子都在针织厂附小念书,哥哥陈景行读五年级,妹妹陈念嘉读三年级,正好和宋言川是同班同学。 陈景行规规矩矩地叫了一声“宋姐姐”,又客客气气地和宋言川打招呼,陈念嘉性格内向一些,依偎在哥哥身边,一边像模像样地跟着打招呼,一边用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宋明瑜。 宋言川突然跳了起来,吓了陈念嘉一跳,小姑娘连忙往哥哥身后躲了躲。 原来是林香从厨房拿了筷子过来,宋言川早就忍耐不住了,得亏宋明瑜一直把弟弟按住,这大馋小子才没有抢在林家人之前动嘴巴,可眼睛里除了糖醋排骨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 等林家所有人都夹了一块,他总算是有了机会,果断塞了一块进嘴里。 浓稠的糖醋汁停留在鲜嫩的排骨肉表面,裹成了棕褐色的一圈糖衣,又连绵成丝线,让他连筷子都想舔个干净。 “好吃!” 宋言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酸酸甜甜的口感刚进嘴巴里,就俘获了在场所有小朋友的胃,筷子都不带停的,一块接着一块吃个没完,就连最文静怕生的陈念嘉也顾不上宋言川刚刚带来的惊吓,小口小口地咬排骨。 林香也很意外,都是做饭的人,她也会做糖醋排骨,但怎么做都做不出这样恰到好处的滋味。 糖炒得颜色刚好,收汁浓郁,每每夹起一块排骨,上面的糖丝都会拉出长长的一条细线,带着一点焦糖的香气,牢牢地锁住肉汁,在口腔中再一齐爆开。 一转眼,盘子就空了大半,几个孩子面前都是骨头渣,宋言川面前的最少,却最夸张,骨头上的肉吃干净了,还恋恋不舍地吮半天,想把骨渣上沾的那点糖醋汁也抿干净。 林香有些不好意思,刚刚自己还说太贵重,结果自家俩孩子也一点没客气,她起身进厨房端出来一盘鸡蛋糕:“这是在棉纺街那边买的,你们也尝尝。” 鸡蛋糕当然不够,林香又在五斗柜里拿出一把糖,塞到宋言川口袋里,有些局促地解释。 “按理说我是长辈,你是晚辈,咱们两隔壁的邻居,再怎么也得送你床单、被单、热水瓶这些东西,庆祝你们搬新家,但之前我和你陈叔叔都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情况,忙着上班,又不知道好不好打扰你们……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补给你们当礼物。” 宋明瑜抿唇笑:“不用了林姐,我知道你有这份心意就行,本来我和言川也是突然搬过来,没给你们造成困扰才好。” 林香犹豫一会儿,招呼几个小不点去院子里玩,她和宋明瑜两人面对面坐着,有些欲言又止,可看着那张年轻又白净的脸庞,她还是心软了。 宋家两口子都不在了,孤零零剩这么一对姐弟,连个帮衬的长辈都没有……林香斟酌着用词,还是决定把心里话问出来:“明瑜,我听说,你放弃了进厂的机会,换了这套房子,是真的吗?”
第4章 宋明瑜坦然承认:“对。” “他不是说能给你安排进厂,为什么不选进厂呢?”林香问道,“针织厂这两年效益还不错,就是实习生进来一个月也能有十八块钱,转正了能有四五十块。” 四五十块,在这个年头已经是一份不错的收入,要是转成正式工人有编制了,那就是按工龄来给工资,收入更高,还是铁饭碗,在林香看来,这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咱们厂里还有学校,有医院,什么都有,你在厂里什么都不用愁,什么都有保障的。” 宋明瑜摇摇头:“林姐,我父母一辈子都在针织厂,可是人走茶凉,他们不在了,连我们前头分下来的房子都没保住,这套院子还是我好不容易才闹来的……我不想进针织厂。” 林香听见前半句刚想说什么,可听见宋明瑜提及父母,她都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针织厂这次做的事情的确不地道,分房时优先“关系户”,这是大家能忍则忍的潜规则,可是厂里这样对待老员工,剩下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兔死狐悲?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林香建议道,“你还年轻,就算不进针织厂,也可以去其他厂……咱们旁边有纺织二厂、印染厂还有机械厂,都可以去试试。” 宋明瑜知道她是一片好心,的确,进厂当工人,在几十年后并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职业,可在眼下,它是实实在在能保障生活,就像林香说的,厂区里什么都有,甚至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一应俱全,是个好地方。 可宋明瑜也知道,所谓的好地方,几年以后就不再是了,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个体经济的崛起,也伴随着国营企业的衰落,林香眼中什么也打不破的铁饭碗慢慢会变成塑料饭碗,直到有一天这饭碗彻底摔在地上,连饭也没得吃。 “林姐,我什么厂也不想进,我已经想好了——我打算破墙开店。”宋明瑜诚恳地说道,“今天来,一方面是感谢林姐你帮忙,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想让你尝尝看我的手艺合不合适。” 糖醋排骨早就抢光了,连盘底的那点糖浆都被几个孩子拿着筷子分得精光,宋明瑜的厨艺自然不用多说,林香夸得真心实意:“你做的很好吃。” 只是,“破墙开店……那岂不是要做个体户了?” “对。” 林香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想法不踏实,她也在厂里听了一耳朵破墙开店的政策,但她没放在心上,厂里大家都觉得这条路不好走也不能走,前头同车间的老卢家倒是当了一回吃螃蟹的人,可他家那铺面开起来,大家也就头两天新奇,后面大家都不肯去。 老卢自己也后悔,墙是没砌回去,可也兴意阑珊地不打算做什么买卖,老老实实地继续在厂里吃大锅饭,有了老卢这个“典型案例”在前,林香对宋明瑜的选择有些担忧。 “个体户没有福利,也没有退休金,看病吃饭什么都不方便,明瑜,你真的要做这个?” 宋明瑜点了点头:“我考虑清楚了,林姐,现在国家也支持咱们自立自强,领导们不是说了吗,‘辛勤劳动就是光彩的’,个体户也是一份工作,我一定能做好这份工作。” 两人到底才刚刚认识,林香今天已经说过许多她本不该也不会说的话,眼下再交浅言深,实在是有些越界,宋明瑜话说到这份上她只能点到为止。 林香干脆抛开了这个话题,转而关心起了宋家姐弟的生活,要是工作上的事儿,她这个邻居还不好说什么,可要说衣食住行,说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她作为长辈提醒、嘱咐都是天经地义。 自宋家夫妻俩过世以后,宋明瑜也很久没有收到过这样体贴又温暖的关心了。 筒子楼里的气氛微妙,对宋明瑜会不会去顶班的试探,对姐弟俩一夜变成孤儿的议论,都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可林香不一样,尽管她才是那个直接开口问出院子来历的人,可她关心的是宋明瑜生活有没有保障,未来要怎么打算。 这份纯粹的善意,哪怕宋明瑜两世为人,还是很感动,一不注意,竟然在林家聊到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胡同外头传来了二八大杠“叮铃铃”的车铃声,宋明瑜赶紧招呼外头玩个没完的弟弟回家。 “林姐,今天太谢谢你了!我们回去再收拾收拾,至少得勉强能住,后头再慢慢打扫,今天就先不打扰你们了。” 林香送他们出门,又折返回厨房,硬是塞了一袋子鸡蛋糕,宋明瑜推辞不过,只好一手提着糕点,一手牵着弟弟出门,又回头说道,“等我店开起来,请你们来店里尝尝口味!” …… 晚上林香丈夫陈继开回家的时候,就发现两个孩子晚饭动筷子不太积极,家里的鸡蛋糕也少了一袋子,问过林香才知道,原来是隔壁那家子姐弟今天搬家过来,给家里送了一盘糖醋排骨。 陈景行和陈念嘉两个小不点吃了那一盘,一直到晚上都还心心念念。 林香道:“鸡蛋糕不是什么金贵东西,我都觉得脸上热得慌,还好他俩看上去都挺爱吃的。” “赶明儿你买个热水瓶送过去当回礼。”陈继开有些稀奇,“不是说那家小姑娘脾气特别厉害,连你们厂那个‘铁公鸡’都招架不住?” 林香打了他一下:“什么铁公鸡,那是吴书记——明瑜脾气挺爽利的,嘴巴也甜,很有礼貌,不是厂里传的那样,他们说得太过了。” “你就跟她打交道一天,就知道她什么人啦?”陈继开把脚伸进热水里,舒服得眯起了眼,“要是不厉害,隔壁这套院子怎么来的,我可不信你们厂里没其他人想要。” “那也是没办法,没了爸妈,她要不给自家争取,谁去帮她争取,连自己和弟弟都护不住。”林香一边给两个孩子铺被子,一边说道,“她弟弟才刚上三年级,和念嘉一个班的同学。”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3 首页 上一页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