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还要说话,被邸云峰拉到远处的遮雨棚,劝解一番,陈情也大概说了自己跟高凡的相识。 1998年,高凡入狱的第二年,全国闹洪灾,很多河流附近的城区、乡镇处于危险中,加固河堤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短缺,康北监狱临时接到命令,组织囚犯到附近的一处河堤搬运石料,这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因为可以比踩缝纫机赚到更多的工分,还是有很多囚犯踊跃报名,高凡就在其中。 工程一共七天,早晨囚犯们乘车从监狱出发赶到施工地点,晚上再乘车回到监狱,前六天风平浪静,一切顺利,一座石砌堤坝拔地而起,很好地保护了河流的湾口。 第七天下午,工程进展比预想慢了一些,各施工单位紧锣密鼓地忙着,准备在午夜十二点前完成任务,就在这时,河水骤涨,黄褐色的水流夹着各种漂浮物填满河道,宛如一条恶龙忽然从河床钻出。 组织方还没来得及向上级确认一下天气状况,狂风吹过,暴雨连江,飞沙走石,一瞬间能见度就缩减到了不足五米,施工地点附近人仰马翻,各单位马上组织相关人员撤离避险。 一片混乱之中,看守囚犯的武警枪响了,消息随即传出来,刚才有一名囚犯趁乱跳进江中,武警开枪,不确定是否击中,此时那人已经从江面上消失。 情况危急,监狱决定先保全大局,把囚犯转移到安全地带,点名发现跳进江里的正是高凡。狱方随即认定这是一起越狱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半个小时后,这阵疾雨过去,大批警力沿河展开搜捕。 搜捕持续一夜,第二天一早,监狱门口来了一队马车,马车上拉着上百位村民,全都穿着喜庆的衣服,马头上也都带着红花,到了监狱门口,几位村民用竹竿挑起鞭炮,开始燃放。 康北监狱设立了几十年,还从没有过这个阵仗,狱方很蒙,派人出去打听才知道,这伙村民是把高凡送了回来。 第18章 减刑 原来高凡并没有打算越狱,天气骤变时,他正在最靠近河水的地方卖命地搬石头,听到撤离的口令,他本打算跟大家一起走,可转头发现洪流中一个人头起起伏伏,他就跳下水救人了。 高凡水性很好,很快把那个人抓住,可是水流太急,他没办法靠岸,只能竭尽全力让自己和被救的人浮出水面,后来他们抓到一根浮木,借力随波逐流,大概半夜时候,他们被冲上一处浅滩,两个人都昏迷过去。 浅滩附近有个村子,刚好一位村民路过,把他们背回家中,有人认出被救的女性是村长家春天才嫁到上游某村子的千金,马上向村长汇报,整个村子都动员起来,大家按照民间老法子,把人救活,那天早晨按照高凡的要求把高凡送回监狱,并向监狱说明情况。 村长很是感动,说卖房卖地也得酬谢高凡,高凡却什么都不肯要,村长没办法,只好一路敲锣打鼓给他壮壮场面。 因为是越狱这么严重的事情,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狱方接手之后马上把高凡单独囚禁起来,说日后调查清楚会给出公正处理。 村长急了,指着监狱长的鼻子骂,“这他妈还有啥调查的?救人一命还有错了?当时你们岸边那么多人,你们这些当官儿的都没说下去救人,人家囚犯,还他妈是个孩子都想到了救人。这会儿你们能耐了,上嘴唇一搭下嘴唇就调查,调查你奶奶个孙子!实话告诉你,昨晚我都跟孩子说了,他要是想跑,俺们全村给他打掩护,可是人家孩子实诚,说自己是囚犯,不能跑,让俺们给他送回来。就这,你要是敢认定他是越狱,以后别他妈路过俺们村,路过一回我他妈领村民劫你一回,我管你是啥长,在这一片,就我这村长最好使,有能耐你现在就把我毙喽!” 这是挑衅司法权威,监狱长还真就把村长关起来了,这下可了不得了,等在监狱大门外的村民们疯了一样往监狱里闯,武警鸣枪示警都不管用。 闹了大半天,事情也查清楚了,高凡真就是去救人,当时因为水流很急,高凡怕报告之后就抓不住踪迹了,所以直接跳了下去,村长女儿也特地从医院赶来,说要不是高凡,她必死无疑。 这下村长满意了,领着村民撤离,临走时在监狱里大声嚷嚷,“谁也别想欺负我闺女的救命恩人,要是让我知道了,我保准你出狱那天就是坐轮椅那天!不服咱就他妈试试!” 最后监狱给出的处理意见是高凡舍己为人的动机是好的,值得提倡,但未经请示擅自脱离监管严重违反监狱规定,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也不予嘉奖。 赶巧当时省台法治栏目在策划一起未成年人感化教育的片子,迟迟没有找到好的素材,这件事传到陈情耳朵里,陈情立刻行动,确定情况属实之后带着摄制组赶到康北监狱,见到高凡。 陈情说高凡这个人很冷静,很真实,心理年龄应该大大超越实际年龄,给人一种说不清楚的奇怪感觉,她当记者很多年,形形色色的人见了很多,自认见多识广,高凡还是让他耳目一新。 她问高凡当时水流那么急,先且不说救人,自己跳下去都不一定能活命,怎么就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高凡淡淡回答:“他们告诉我监狱里有很多减刑机会,除了按要求劳动外,见义勇为或者搞出什么发明都可以,我没文化,肯定搞不出发明,所以看到可以见义勇为的机会就去了。” 这么直白的回答逗得陈情发笑,“可是你想没想过,那种情况看守可以直接开枪击毙你,事实上武警也开枪了,是你运气好没有打中,否则结果很可能截然相反。” 高凡依旧很平静,从外表看,内心毫无波澜。“我知道,当时我瞄了一下武警的位置,距离我最近的三个人注意力都不在这边,我觉得等他们反应过来再瞄准我就失去了最佳射击时间,不一定能打中。” 竟然是在赌! 陈情笑不起来了,重新审视这个小个子男孩。“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知道事后不能减刑,你还会去救人吗?” 高凡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 陈情问他为什么。 他说:“人各有命。世界上那么多人,每天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死,死的有好人有坏人也有无辜的人,他们都跟我没有关系,我没必要冒险救他们。” 这种回答与节目效果背道而驰,陈情一度想放弃,可随后她从管教那里了解到,高凡自打入狱之后一直表现良好,服从纪律,踏实工作,从不跟人争吵,完全不像杀人犯的样子,而且很爱学习,不光认真听思想政治课,还经常泡在图书室里自己学习,不管什么样的书都爱看,几乎就是想象中的完美服刑犯,陈情决定再给高凡一个机会。 她再次找到他,问:“你既然这么想出去,救人之后为什么不逃跑呢?村长不是答应帮你打掩护了嘛?他应该是说到做到的人。” 高凡的回答让陈情震惊,也最终得到她的认可。高凡说:“逃跑跟减刑不一样,我杀了人,那是个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辜的人,我必须接受完惩罚,半路逃了,永远都对不起她,但减刑不一样,减刑是大家允许的缩短我受惩罚的时间,我出狱后,就能对得起她。” 说到这,他的眼神忽然又有点疑惑,“我这么想对吧?既然法官没判我枪毙,让我在这待十年,就证明这十年就能赎清罪孽,出去后我就不是坏人了。” 陈情说当时她很感动,甚至想抱抱那个十八岁的孩子。她告诉他这么想很对,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只要勇敢承担后果,就有重新开始的机会。高凡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喜悦。 拍摄工作持续三天,陈情也不断了解高凡。她发现高凡身上有很多过人的特质。 首先是记忆力特别好,为了节目效果,她给高凡准备了稿件,要求高凡尽量按照原稿说,记不下来的地方再用自己的话说,但一定不要偏离中心思想,结果高凡只用了四五个小时就把十几页稿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这连陈情都做不到。 其次是他有在头脑中模拟场景的罕见能力,节目需要拍摄高凡在监狱中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都得临场布置,以便突出主体,但不管是哪个场景高凡都能自动走到最合适的位置,在最合适的时机说话,做出最得体的动作,像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 陈情问他怎么做到的这样,他说昨天晚上自己想的,这样做应该最好。陈情又问他怎么想的,他说就是想象要拍摄的地点,把录像的人和采访的人都加进去,结果就出来了。 他还说自从被关进来之后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提前模拟好第二天的场景,从早晨开始,都要去哪里,做什么,值班的狱警是谁,有可能跟哪个囚犯遇见,大家的情绪会怎么样,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惹到麻烦,在监狱里惹到麻烦会影响表现,影响减刑。 第三个就是洞察能力,高凡说话时目光从来不躲闪,跟谁说话就看着谁的眼睛,就连她这个以跟人说话为职业的记者有时候都会被他看得不自在,但有时候她想说的话,因为害怕伤害到高凡,不得不反复斟酌合适的语言,斟酌时高凡已经开始回答了。 拍摄结束最后一次见面,高凡问她这样能减刑多长时间,她问谁告诉的他这样也可以减刑。 高凡说:“我自己看出来的,第一次见面你问我为什么下去救人时,你心里闪过了帮我减刑的念头。我肯定没猜错。” 那会儿两个人已经比较熟悉了,陈情半开玩笑地问:“那你还那么回答我?我差点放弃了你知道吗?” 高凡嘴角勾动,少见地笑了笑,“那是实话。你可能不信,我长这么大只撒过一次谎。” 陈情问是哪一次,骗了谁。高凡说:“我要是说了,你的片子可能又播放不了了,还是不要了。减刑的事是我瞎猜的,别为难,你打算这么做就是帮我,是个好人,成不成看命。” 对于一位优秀的记者而言,在一起三天,足以把采访对象了解个透彻,但陈情承认自己临走之前都没有真正看懂高凡。 高凡说自己没有家人,在监狱期间从来没人看望过他,以后也不会有人来看望他,可提到减刑时,他的眼睛又掩饰不住憧憬,好像高墙之外有个至亲至爱的人在等他。 他把人分成了三类,好人,坏人和无辜的人,用这三类人区分所有人,帮助过他的都是好人,伤害过他的都是坏人,跟他没有关系的都是无辜的人,他很愿意帮助好人,很希望坏人都去死,无辜的人则跟他没有关系,死活无关紧要。 他一直都很松弛,从未有片刻紧张,没有情绪,似乎不屑于从外人处得到认可,全凭自己的思考认知人与事,对他有利的事情,他得到了也不高兴,反之希望落空也一笑了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9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