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很轻松的,”肖玉涵转过头,留了个背影,“不过确实是,有心无力。” 朱时宜有种不好的预感。 “比赛报名已经截止了,现在没有办法再加人。” 【作者有话说】 改了个设定[狗头]
第15章 比赛 ◎想起他的演讲◎ 朱时宜回到寝室。 “怎么样啦?”倪于绮侧过身,“加没加进去。” 朱时宜闷闷嗯了声,自顾自回到自己座位上。 倪于绮估计也看出不对,语气也压低些:“怎么了?” “我以肖玉涵的身份参赛,没有署名。”朱时宜情绪低沉。 “那不白嫖吗,”倪于绮惊坐起,“你答应干嘛?” “她说请我吃火锅。”朱时宜还没说完。 “一顿火锅有啥用,”倪于绮没耐心打断,“咱想要的又不是顿饭。” “是,”朱时宜无奈解释,“但她说,如果过了省赛,国赛可以加我名字。” 倪于绮稍微冷静了点:“那这算违规吗?” “她说问过老师,不影响,”朱时宜答,“她还说,有好几个组都有这种情况,主办方不会管。” 倪于绮撇撇唇:“怪不得那人临时退出。” 朱时宜闷不作声,点点头。 她想起肖玉涵的话。 “我确实不是故意要退出项目组的,这不,没办法,上面通知得太临时了,我也不想另外两个队员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 “最重要的是,万一能得奖,咱后面,还有好多工作,到时候一起分工,再加你名字,岂不是更名正言顺?” “就当锻炼了,”朱时宜吐出口气,“反正我也不吃亏。” ...... 比赛在即。 朱时宜努力熟悉着稿子,却发现,稿子的内容,与PPT资料有些出入。 她在群里问了另外两个组员,她们表示,稿子内容不归她们负责。 她们俩还说,这个项目,是之前另外一个精英赛的金牌项目,PPT资料不会有问题。 朱时宜心急,直接跑去隔壁问肖玉涵。 相比之下,肖玉涵态度极好,言语间十分谦逊。 “这个我都没发现,确实,我也觉得你那样改更顺,”肖玉涵肯定,笑得友好,“时宜你可真细心,你直接改就好啦。” 伸手不打笑脸人。 朱时宜也没空管先前对肖玉涵的那点情绪:“可是群里她们说资料没问题。” 肖玉涵表示没关系:“你发现任何问题,随便改,我们绝对不介意,我和她们说下就行。” 朱时宜这才放下心。 改了处小问题,朱时宜犯了完美主义,各处细节都没能幸免,大段语句也一样,难逃一劫。 PPT板式、内容提炼,一系列内容,都没能逃出朱时宜掌心。 这一改,就到大半夜。 朱时宜上床,辗转反侧。 小半钟头过去,仍毫无困意。 她干脆爬起来看稿。 一看,就看到半夜三点。 讲稿烂熟于心。 困倦的点已然过去。 朱时宜觉着身体疲倦。 想起开场白那一小段文字。 “我是主讲人,肖玉涵。” 不知何时,席卷的困意带她入梦。 一夜浅眠。 第二天早上,朱时宜被闹钟吵醒。 她习惯性啧了声,下一秒猛然撑眼。 她迅速直起身,爬下床,洗漱换衣服化妆,一气呵成。 上大学以来,她从没这么高效过。 参赛地点。 朱时宜意外发现,肖玉涵,和徐梦瑶站在一起。 她上前打个招呼。 徐梦瑶眼里露着惊奇:“时宜,你怎么在这儿?” 朱时宜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怎么解释。 “时宜替我,”肖玉涵直言,亲昵地挽住朱时宜手臂,“我们说好,晚上我请吃火锅。” 朱时宜点点头。 手上那陌生的触碰,她很介意,但她不好掉头走。 …… 初秋早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朱时宜却紧张。 阳光洒下,她也没心情纠结自己没打伞没涂防晒霜。 她干脆拿出讲稿,嘴里默默念着。 手臂也不动声色抽出来。 很快就到入场。 朱时宜本想看稿,但台上讲者眉飞色舞,慷慨激昂。 她没能看不下去稿,才抬头看讲台。 她们组的牌号,不前不后,正正好。 这个比赛还有评委提问环节。 前几组,评委都没有提出太难的问题。 很快就到肖玉涵和徐梦瑶的组。 她们组有六个人,主讲人是徐梦瑶和肖玉涵,徐梦瑶是这组的负责组长。 徐梦瑶一直很努力,她上大学以来,什么活动比赛几乎都参加了个遍,专业课绩点也名列前茅。她的表现,自然出类拔萃。 肖玉涵也不赖,回答问题,一丝不苟。 讲完,台下评委鼓着掌,露出满意的神色, 雷动声歇,轮到朱时宜上台。 掌心微湿,朱时宜深吸口气,挺直背脊。 手掌悄摸在腿上抹了抹,她握住话筒。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第六组的......”朱时宜声音一顿,“主讲人。” 她还是没法把那个不属于她的名字说出口。 不说也罢,上组肖玉涵刚露面,这组又有个重名,一看就惹人怀疑。 “我们组的项目是——中药食品经济。” “当下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数据显示......”朱时宜翻动着PPT,抬眼确认无误记忆中的数据,更加流畅地讲着项目计划。 讲解照常发挥。 朱时宜讲完结束语,深深鞠躬。 台下掌声平平。 朱时宜轻轻抿着唇。 轮到评委提问环节。 按照一般规矩,评委问的问题,最好是全体组员轮着回答。 只有一个人回答的组,可能“团队合作”分数会降低。 评委先问了比较平常的两个细节问题。 组员李晓宏回答了第一个,朱时宜回答了第二个。 评委点点头,抛出第三个问题:“中药食品是新兴行业,你们做了三个规划阶段,集中讲解的是初创期。” “若想扩大优势,必然要拓宽市场。这样一来,从业竞争者加入,你们这个项目的优势,又该如何发挥?” 蔡家蓉面色难绷。 是她要回答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在她们资料收集与思考的范围内。 按照规定,每个问题,可以有30秒的思考时间。 眼下,已经过去了一半。 朱时宜脑子飞快检索关键词。 初创期,优势。 三十秒过去,蔡家蓉别无他法,举起话筒,硬着头皮开编。 “我觉得,拓宽市场的......”她清清嗓,开口没那么磕磕绊绊,“同时,加大宣传,保障产品质量......” 台上一下无声。 朱时宜侧目,蔡家蓉眼角隐隐抽动,几秒功夫,眨了无数下。 学生赛事,参赛者紧张很正常,评委见怪不怪,也没有催促。 朱时宜却捉住评委眉心,一闪而过的跳动。 评委问的,是行业若能熬过初创期,迎来爆发期。 个体企业,该如何赢得市场。 朱时宜心一惊。 她发现,她们组的方案里,混淆了“行业”与“企业”的概念。 心间一沉,似是明了一种结果。 她稍稍摆正心思。 脑海忽然想起潘岳的演讲。 露营品牌发展多年,如约仍然创出一片天。 “持续创新。”朱时宜忽然拿起话筒,补充答。 新兴行业,初创期的一举一动,都是创新。 而成熟期,所有企业大差不差,那又该如何脱颖而出? “品牌特色,”嘴上先一步回答,“将发展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目标。” “中药食品经济还在萌芽阶段,正如您刚才所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扩大市场。” 朱时宜抖机灵,杂糅行业内容进企业规划:“所以,我们讲了许多产品、渠道,这些行业必备规划,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中药食品产业。” 评委抬起眼。 被直视的朱时宜,鼓起勇气,不疾不徐: “如果这种经济真的能够迎来成熟期,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品牌特色与口碑。首先,我们是经济萌芽阶段的老品牌,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 “除去‘老品牌’这点,我们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打造品牌优势。比如,刚刚我们组同学所说的,产品质量和宣传。” “还有价格。可以继续细分市场,针对不同消费层级,推出不同服务。下午茶餐厅、奶茶店、便利店产品,形成价格梯度......” 预定时间结束,朱时宜深鞠躬,下台。 肖玉涵和徐梦瑶给她比了个赞。 其他两个组员,也默默坐过来。但不看朱时宜,只是自顾自地聊天。 朱时宜摸摸鼻尖,莫名尴尬。 直觉告诉她,那俩组员对她有意见。 等到宣布名次的环节。 这次一共有10组参赛选手,赛事设置了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两组的名额。 拿到奖的队伍,可以晋级,参加国赛。 朱时宜暗暗期待。 二等奖,获奖者是其他学校的同学; 三等奖,一个是同校不认识的组,一个是其他学校的组。 公布于此,朱时宜鼻头微酸。 她深吸口气,甩掉那点矫情。 早打过预防针的,有什么可伤心。 反正这次比赛,她也没付出什么,不是吗? 一等奖毫无悬念,是徐梦瑶组。 肖玉涵激动地握拳,和旁边坐的好朋友欢呼着,眉开眼笑,苹果肌提得老高。 朱时宜跟着人群鼓着掌。 接下来又公布剩下组别的排名。 朱时宜所在的第六组,排在第八组后面,相当于是第六名。 午间,踏入外场一刹,一阵强光直射而来,晒得朱时宜睁不开眼。 “时宜,”肖玉涵跟在她后面,给她撑起伞,语气是藏不住的兴奋,“走,一起去吃火锅。” “其实也不用,没拿到名次,”伞下,朱时宜勉强能撑开眼皮,“我也没帮上什么大忙,不用你破费啦。” “没事的,咱可说好的,你那是帮了我的大忙。”肖玉涵勾住朱时宜。 “主要是中午吃火锅有点热。”朱时宜只想一个人待会儿,又找了个借口。 “那就晚上嘛,”肖玉涵忽然招手喊,“家蓉、晓宏,咱合张照呀。” 朱时宜稍稍提起精神。 要合照了,她不能死着一张脸。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1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