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吼人中气十足,那事早得很。” 傅金云瞪大眼睛威胁他,“你不办婚礼,我少活二十年。” “最近项目到了关键时刻,我确实抽不出时间来。” “你抽不出时间,自己婚礼都抽不出时间,亏你说得出口,必须办,下个月月初就办,我让你姑姑给你操持,我盯着。” 傅金云态度强硬,孙子小,一心都在事业上。 孙子的人生大事,还得他拍板,强按头。 那小姑娘看着就不错,脸上干干净净的,一双眼睛也清澈,一看就是个善良、明理,被教养得极好的姑娘。 孙子相亲的那些名门贵女,确实不及误打误撞的好。 正这般想着,无意间一瞥,就看见带人站在远处的小姑娘。 “小姑娘,叫什么?” 傅盛炀,“安小月。” 傅金云对安小月主动避让的行为很是满意,招手让她进去。 安小月这才抬步继续前进。 “小月,过来坐,我正和盛炀说你们的婚礼呢?你有没有什么要求啊?妈妈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啊?” 安小月不信傅爷爷的话,刚才那要打人的架势,可不像讨论婚礼,但她嘴上还是老实回答。 “傅爷爷,我妈妈病情比较重,不能离开医院。如果有举行婚礼的必要,我这边只有我朋友一家三口,其他没什么需要邀请的人。” “哟~”傅爷爷语气一下就柔和许多,眼中满是怜惜,“那等你妈妈出院了,我们再举行婚礼,你看好不好?” 傅盛炀闻言,俊眉一挑,刚才还逼着他八天后举行婚礼,这会儿就妥协了。 “好,谢谢傅爷爷和傅先生。” “听到没?”傅爷爷一巴掌拍在傅盛炀的大腿上,“小月都说谢谢了,多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啊,医院你多关照一二。” 傅盛炀嘴角直抽抽,这简直是偏帮。 安小月感动,傅爷爷是把她当家人对待。 不等傅盛炀开口,她抢先解释, “傅爷爷,傅先生已经为我妈妈做很多了,医院都安排得很好,妈妈还让我代为谢过傅先生和傅爷爷。” 傅盛炀坐着未动,拿眼睛晲她。 安小月心虚低下头,妈妈没说谢谢傅盛炀,只让她尝试接受傅盛炀的出现。 傅金云,“都是一家人,不必谢来谢去的,有什么需要也只管说,盛炀工作忙,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傅金云看向安小月的眼神更满意,小月这孩子知礼守节,又这么有礼貌,年纪越大,方知善良的可贵和难得。 傅盛炀这孙子能娶到人家,是他小子福分! “好的,傅爷爷。”安小月应着,可她不会傻到真的以为傅先生好说话,跑去人家面前提什么需求。 “小月,学校的课多吗?累不累?” 安小月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揣摩傅爷爷问这句话真实的用意。 肯定不是问她的感受,而是在考量要不要为了孩子让她停课。 停课是不可能的,哪怕孩子出生的时候,她在上课,她也最多请个假,把月子坐了。 “上课不累,傅先生安排的人都很专业,孩子会健康长大。” 傅金云听过她的回答,面上并没有其他的情绪变化,依旧乐呵呵的。 “一家人都到了,福伯,吃饭吧。” 安小月跟在两人身后入座,细心观察傅盛炀和傅爷爷的做法。 三人身边都有人照顾,佣人端来温水洗手,另一佣人就开始给三人布菜。 崔妈站在她身边,拿起公筷,“少夫人,我第一次服侍你,有什么忌口的吗?” “没有。” 其实她以前被三个大人娇惯得很挑食,她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她不喜欢吃的食物,第二次出现在餐桌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妈妈生病之后,尤其是这半年妈妈的病情急转直下,她再也没有挑食的底气了。 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都可以。 崔妈也紧张,少夫人这没要求,才是最难弄的。 只得小心夹菜,仔细观察少夫人的反应,以此判断少夫人的喜恶。 从少爷昨晚吩咐收拾水榭居,大早上安排好专业的孕产期保健团队,就知道少夫人肚子里的孩子,是非常受重视的。 不管少夫人是何出身,什么来头,她背后是老太爷,估计少爷都得低一等去了。 这才是真的母凭子贵。 餐桌上,三人各自吃着,没有任何的交流。 安小月也不挑,崔妈夹什么,她都照吃。 她吃得七分饱,见傅爷爷和傅盛炀还在吃,便放慢速度,避免吃完干坐着尴尬。 在家的时候倒是无所谓,她和玲喜吃完,撂筷子就玩去了。 碗筷、厨房是也不让她们俩孩子沾,玲喜爸爸钟老师洗了大半辈子的碗筷。 傅爷爷放下筷子,佣人呈帕子上来,他擦擦嘴角,静静坐着。 安小月也立即放下筷子,她已经十分饱。 “少夫人,需要喝点汤吗?”崔妈问。 “不用,我吃饱了。” 傅爷爷看出来她的心思,“多吃点啊,爷爷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你吃你的,没事。” 安小月认真道:“爷爷,我真吃饱了。” 傅爷爷闻言,拍拍还在吃的傅盛炀,“你还没吃饱吗?小月要上课,你去接送。” 第8章 鬼鬼祟祟干什么 安小月被傅爷爷的话吓一跳,让傅盛炀送她? 她不敢,也不想。 傅盛炀的身上,总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压迫感,坐在他身边,她觉得压抑,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不自觉地变得小心翼翼。 尤其他一双眼睛看着她的时候,她根本不敢看他的脸。 “傅爷爷,我晚上的实验课要上两个小时,有点久。”安小月微微侧身,面对傅金云,“您也说了,傅先生工作忙,有商祺接送我就可以了。” 傅金云一愣,刚才他还说盛炀工作忙,小姑娘这就用原话来堵他了。 “好,爷爷听你的。” 傅盛炀嘴里嚼着肉,似笑非笑地看着两人,倒是挺省心。 日光西斜,地平线上橘黄色的光芒普照大地,那一道道光好似照进生活的希望。 安小月透过车窗欣赏日暮垂落的美景,那些踩着夕阳去图书馆自习的日子,好像又回来了。 “少夫人,车不能开进校园,这个门离实验楼最近。” “好,谢谢你。”她总是将谢谢时常挂在嘴巴,礼貌又疏离。 安小月和商祺一前一后走在校园,一个穿着运动帽衫、牛仔裤,一个黑色西装、低跟皮鞋,眼神警惕。 周围同学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 安小月不喜欢成为焦点,手攥紧帆布包肩带,低着头快步向实验楼走。 教室里,已经有部分同学先到,三五成群,都是选修课上的同学,她并不认识。 即使是自己班级,她除了以前寝室里的三人、班长接触得多,都认识外,其他的同学完全是陌生人。 有的站在针灸铜人前讨论穴位、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有的同学在背诵各经脉的穴位口诀; 有的则低头玩着手机,时不时和身边的同学说两句话。 安小月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看着针灸学课本的目录,回忆重点知识,她想不起来的地方,才翻书复习。 京市医学院是全国医学类实力最高的学府,医疗行业百分之八十的专家,都出自这里。 就连各医学院使用的教科书,主编也几乎全部是这一所学校的教授。 为培养中西医全面型医生,学校的许多课程都是开放式的,设为选修课。 安小月读的临床医学,但对中医也感兴趣,她便把中医的主科全部都选了。 渐渐教室的人变得多起来,安小月身边的空位也坐满人。 原本喧闹的教室忽然安静下来,安小月抬眸,台上已经站着一人。 那人戴着黑框眼镜,唇角挂着温和笑意,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如松,高高瘦瘦的。 “各位同学好,这一节实验课,由我冷方以,与大家共同完成。” 声音温润,说出来的话也是谦逊有礼,让人听着如春风拂面般舒服。 “哇~”惊叹声伴随着欢迎的掌声而来。 不怪同学们如此热情,安小月是学习中医以后了解到冷家的传奇。 冷方以,中医世家出身,五岁便能闻香识药、嗅汤辨方,爷爷和父亲都是享誉中外的名老中医。 尤其他的爷爷冷是德,是国内第一批名老中医之首,曾被多国领导人接见。 冷家有一传承百年的医馆,名为中康堂。 能在中康堂坐诊,是每一个中医人的终极目标,也是一种肯定。 冷方以一抬手,教室便安静下来,“上课之前,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 “中康堂今年打算在学院里招收三名对中医感兴趣的中、西医及中西医三个专业的同学,到医馆跟随中医老师们学习,带习的老师有冷是德、冷玉山......” 不等冷方以说完,同学之间便炸开了锅,纷纷激动起来。 “冷是德老师啊,天哪,那得多幸福才能见到他啊。” “冷玉山老师假期都不休息吗?还带同学,这真不愧是我们的院长啊。” “见泰斗啊,我要努力了,我必须要去。” “你想就可以了,三个专业,三个名额,要求肯定非常高?” 冷方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被打断而生气,反倒是笑容满面地听着大家议论。 等讨论的声音小些,他又继续说,“这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三,且无旷课、挂科记录,面试从优录取。” 冷方以说完,台下一片哀嚎。 “老师,录取率太低了嘛。” “还有面试,那不得把专业所学全都装脑子里。” 冷方以鼓励大家,“离寒假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大家加油。” “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实验课,有的同学在上课前已经研究过我们的针灸铜人,它是由王惟一......” 冷方以开始上课,同学们也停止讨论,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 安小月耳朵在听,心里想的却是一定要拿到这一次的见习机会。 冷玉山不仅仅是京市医学院的院长,更是肝病科的专家,但是他已经许多年不在中康堂以外的地方开诊。 只要能见到他,找机会和他说一说妈妈的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妈妈的病情定能有所缓解。 下课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安小月出教室门,就看见一直站在外面等她的商祺。 “你不用这样,那边有椅子,可以休息。” “少夫人,这是少爷的安排。”少爷说的是寸步不离、贴身保护。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3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