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江倪今天要过来了,本来想说喝杯水继续睡的。 “我去换衣服!”周琦雯笑容明媚:“等下再下来找你们。” 江倪点头:“好。” 秦韵轻叹了口气:“小雯被我宠坏了,毛毛躁躁的,你别介意。” 江倪笑了笑:“她很可爱。” 是那种被父母精心呵护出来的小女孩。 婆媳俩又聊了几句,崔管家来了。 崔管家是周家负责采买置办‘穿’方面的管家。 周家人的衣物鞋饰品几乎都是量身定制的,周家有自己的裁缝,在国外也有专门合作的工作室专门为其提供服饰。 江倪这次过来周园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过来量身,一方面是记录数据备份,好在每个季度做新衣,另一方面是做婚服。 三个月的时间虽然赶,但加多人手,还是能做出来的。 几人到了偏厅,江倪被带着去量体,秦韵正坐在沙发看3D立体效果的设计图,那是设计师提供的婚服设计图。 江倪量好数据,秦韵就把设计图递给了她:“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挑几套。” 江倪也在沙发上坐下,目光落在平板上时只觉得眼花缭乱。 十几套款婚服,有中式也有西式。 “多选几款,到时候试试。”秦韵说。 周琦雯已经换好衣服,跑过来凑热闹:“好好看诶!” 江倪长得好看,这些婚服感觉每一套都超适合她。 可供选择的款式太多,江倪自认不算一个选择困难症,看到这些款式也足够眼花缭乱。 最后她中式和西式各选了比较喜欢的两套。 晨服、敬酒服、鞋子、扇子……等等。 没有女性会不喜欢漂亮的服饰,但江倪挑到最后,感觉置办衣服首饰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 周琦雯倒是兴致勃勃的,比新娘子还兴奋,不过也幸好有她的热情帮助,江倪在挑选这些东西上少头疼不少。 婚礼上很多事情都是双方长辈抉择的,但这些关于新娘子细细碎碎的小事情还是得本人来挑选。 江倪平常上班没什么时间,很多事情都堆积在一起,今天放假一次性处理完,时间一眨眼就过了。 暮色降临之后,主宅又有人来了。 是江倪和周琦雯走慢一步还没看到人就听到热情的声音。 “大嫂,我来叨扰你了!” 周琦雯认出是二婶的声音,诶了声挠头嘟囔:“二婶居然也来了。” 周琦雯昨天落地很晚,一觉睡醒就见到江倪,还没听母亲提起晚上二叔一家会来吃饭,此刻微微有些诧异。 周家每个月15都要聚在一起吃顿家宴,这是她奶奶定下的规定。 当初老太太觉得丈夫和子女一直在外忙生意,常常家都不回,所以定下了这个日子,除了特殊情况,全家人都得到齐。 后来老太太和老爷子前后去世,这家宴慢慢的也凑不齐人了,几兄弟各自有自己的小家庭,家宴就变成了自家的小宴,这几年大多都是各家各自吃。 今天倒是难得。 江倪听到她的嘟囔,也就那几秒钟的时间,她们已经从拐角走出来将正厅的场景一览无余。 一个穿着雍容华贵的中年女人,正笑眯眯的同秦韵说话。 江倪跟着周琦雯一起喊了句:“二婶。” 葛蓉这才注意到从偏厅过来的两人,她的小侄女以及她那新晋的——侄媳妇。 江倪敏锐地捕捉到她这位二婶看她的眼神有几分异样,但只是片刻就消匿,像是错觉。 葛蓉笑容热情的迎上来:“哎呦!这就是阿序的新媳妇吧?” 她拉着江倪,上上下下的瞧着:“难怪阿序喜欢,长得可真好看。” 葛蓉非常热情,江倪很少会遇到像第一次见面就这么热情的人,跟周琦雯不同,葛蓉的热情总觉得隔着点什么。 江倪扬着标准的笑容,轻巧的应付,面上看不出任何问题。 “第一次见,二婶也没准备什么好东西,你别嫌弃。” 葛蓉从包里拿了一套蓝宝石头面出来,塞到江倪手里。 这套头面是葛蓉特地叫人拍下的,价值能抵京市市中心一套房。 说是不值钱的玩意儿,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贵重。 葛蓉今晚是花了大价钱的。 江家小门小户的,江倪她也查过,后妈生的小女儿,不受宠,没见过什么世面,收到这么昂贵的东西,肯定开心得不得了。 葛蓉笑眯眯的看着她。 后者却不像她想得那么肤浅喜形于色,反而先望向婆婆,看到婆婆点头她才收下。 “谢谢二婶。” 豪门里边弯绕多,周家子嗣兴旺,人口也多,周瑾序并没有跟她说过周家其他人的事情,但谨慎一点处事总不会错。 葛蓉笑着表示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说了好几句好听话,视线扫过四周问道:“阿序晚上不回来吃?” 江倪:“回来的,他处理完工作就来。” 葛蓉态度亲昵似母女,但江倪始终沉稳应对,不骄不躁,态度恰到好处。 秦韵是了解自己这位妯娌的,有些势利眼,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江倪应对得很好,她心下对这个儿媳妇又满意了几分。 周家这两年势头太猛,博晟在风口浪尖上,儿子的婚事被太多虎视眈眈的眼睛盯着,是绝不能出错的。 她也是挑了又挑,后来才想到老爷子曾经交好的江家。 江家是老牌食品出身,在圈子里没什么水花,但在各家势力之外,背景干净,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同江家也有过口头婚约,两家重提婚事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按长幼、按情理,这桩婚事定的都是姐姐江泠,但后来江家提出让妹妹江倪嫁。 这事秦韵本来也挺生气的,直到见过江倪。 既是联姻对象,秦韵当然查过江家的两位千金,资料上对江倪的描述不多,只说是江从山续弦生的女儿,在医院工作。 自家公司进不去,跑到一个私立小医院当医生,结合江家的情况,都是人精,一看就知道有弯绕。 秦韵担心江倪被父母养废了,但这个想法在见到本人后改观了。 秦韵现在是大学教授,见过年轻人数不胜数,那些豪门子女也接触不少,江倪的言行举止,处事为人放在同龄人里是不逊色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儿子点头愿意娶。
第17章 她超爱! 这些年周瑾序一直忙着工作,无心婚事,她作为母亲实在是操心,也不是没介绍过合适的人,都没下文,难得他点头,各方面合适,她自然不会阻拦。 思绪百转千回也只是片刻,秦韵开口询问:“老二跟小豪他们还没过来?” 葛蓉半开玩笑似的嫌弃:“他们父子俩磨磨唧唧的,你也知道我性格急,我自己就先过来了。” 秦韵也笑:“厨房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催他们过来了。” “不急,我们先聊会天也行,好久没跟大嫂坐下来聊天了。” 两位长辈坐下来聊天,江倪陪聊了会儿就被周琦雯拉走了。 作为新媳妇,有长辈到访,江倪自然是不好躲走的,但周琦雯可没这规矩,缠着要把江倪拉走,秦韵就摆手让两人走了。 等走到两个长辈都看不到的地方,周琦雯才长舒一口气:“最不喜欢听这些家长里短了。” 她年纪小,被家里人宠得没边,说话也直接。 “听长辈说话一点意思都没有。” 江倪笑笑:“那你觉得什么有意思?” 天色已经擦黑,周园处处亮起了灯,周琦雯带着她走在后湖的长廊上。 后湖是人工改建的,湖中央有一个四角戏台,清澈是湖水下能看到色泽艳丽的锦鲤慢悠悠的游动,聚集在一起又散开,这是平常周家人看戏吃茶的地方。 说到这个,周琦雯忽然就想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东西。 “你想不想看看我哥?” “嗯?” 周瑾序回来了? 周琦雯神神秘秘的拉着江倪去了书房。 说是书房也不全然,周琦雯带她去的院子更像是一个藏书阁。 两层高的建筑,里边上下打通,墙面上摆放的全是书籍。 很像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江倪还没逛过周园,所知道的也不过是周家主宅那一栋,这里她是第一次来,看到这个场面还是小小惊诧了一下。 她绕着整面的书籍看过去,因为藏书量的问题这里所有的书籍都做了分类,藏书类型也很广,历史、律法、医学、经济、甚至江倪还在其中看到好几本绝版的原文书。 这里绝对是书虫的天堂。 江倪注意到墙上挂了一幅毛笔字写的《中庸》节选。 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被人保存得很好挂在墙上挺显眼的。 江倪分辨着这一手字,周家的底蕴深厚,她自然而然的以为是哪位文豪的字迹。 周琦雯见江倪在看那幅毛笔字,开口解释:“那是我哥五岁的时候写的。” 江倪错愕。 没想到这是周瑾序幼年的临摹。 五岁? 字认全了吗?居然就已经能临摹这些了。 周琦雯头也不抬:“我哥这人是比较变态,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跟我爷爷学的,说是能静心静性。” 也不知道小小年纪,有啥好静的。 周琦雯腹诽了几句,手上却没停,终于翻出了一本厚厚的相册。 “找到!”她语气包含惊喜:“嫂子你过来!” 江倪闻言走过去,周琦雯跟献宝似的把相册捧到江倪面前:“铛铛铛!看!” 这本相册记录了周琦雯和周瑾序的小时候。 “有很多照片噢。”周琦雯乐滋滋的打开。 第一页就是她和哥哥的出生照。 这本相册很明显是被人精心排版过的。 周琦雯和周瑾序相差9岁,但在相册里同一个阶段都放在了同一页,小字仔细标注了。 婴儿时期倒是差不多,虽然拍摄技术因时代有些许差别,但依旧可以看出兄妹俩长得蛮像的。 但到三四岁之后,两个人就慢慢变得不同了。 周琦雯越长越像母亲,周瑾序大概是父母的结合体,结合了父母身上的所有优点,四五岁时已经可见成年后的俊朗。 脑海中突然浮现五六岁的周瑾序拿着毛笔一脸严肃的写书法的模样。 江倪忍俊不禁的勾起一丝弧度,相册一点点往后翻。 她忍不住开口:“你哥和现在完全没差别。” 七岁之前还好一点,七岁之后的每张照片都是面无表情,或者是像个小老头一样皱着眉头。 除了脸年纪小时脸圆一点,肉乎乎一点,完全是一比一等比例长大,连表情都复刻了。 江倪之前还想过,周瑾序是不是从小就是一板一眼的性格,现在找到答案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9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