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现代情感
收藏  反馈 

她的八零九零年代

作者:一山复一水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9-11 02:10:06

  金小姐完全不把奶奶放在眼里,或者说不把沈家人放在眼里,奶奶即便想要摆出婆婆的派头也是不行的——那栋在外滩的房子进出都需要许可,不然保安可不是吃素的。奶奶站在大楼底下被风一吹就觉得手脚发软,牵着沈杨青的手悻悻地坐公交车回去了。

  之后她被奶奶送回了外婆家,奶奶说金小姐不喜欢自己的儿子被别人叫爸爸,让她回去跟她妈过。

  沈杨青问奶奶,那我以后也不能叫你奶奶了么?

  奶奶红着眼睛,不说话。

  沈杨青知道了,弟弟比较重要。

  即便他还没有被生出来。

  外婆还是一如既往地疼爱她,说她妈妈很想她,虽然她在国外,但是听说她回来还是很开心。

  妈妈寄了很多外国玩具和文具给她,她玩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她还是想做爸爸的小公主。

  后来她听外婆说,他爸爸又坐牢了,刚买不久的房子被卖掉抵债。奶奶和大伯又搬回了原先的老房子。

  又过了不久,外婆给她穿上了一件黑裙子,跟她说今天是她大伯的葬礼,带她去了西宝兴路殡仪馆。

  大伯大殓那天,殡仪馆里只有寥寥几人。爸爸再次入狱后,那些原本攀附上来的亲戚们仿佛一夕之间都消失了。

  这是沈杨青人生中第一次到殡仪馆参加葬礼,她什么都不懂,手里拿着一朵黄色的菊花,右胳膊上别上一条黑色的布条。别人鞠躬她跟着鞠躬,别人哭的时候她却哭不出来。

  她看到大伯躺在黑色的棺材里,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神色安详。这是沈杨青第一次看到大伯穿西装,他在家里的时候永远躺在床上,西装这种东西是用不上的。

  奶奶一直自豪自己生了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死了,小儿子在坐牢,奶奶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

  后来沈杨青上了小学,奶奶偶然会出现一次,每次来都是来拿钱的。

  外婆说以前她住在奶奶家的时候,他爸爸每个月都会问她妈妈要五百块的“抚养费”。外婆说你妈妈在国外过得苦啊,钞票都是她一针一线赚出来的。哪怕后来你爸爸有钱了,吃得起鲍鱼燕窝,还是每个月一号按时跑过来拿钱。

  沈杨青问外婆:我现在不ʟᴇxɪ住奶奶家了,怎么还要给他们抚养费。

  外婆说这是你妈妈的意思。

  沈杨青不说话。

  后来她回想起来,觉得这是妈妈心虚的表现。妈妈自觉对不起沈家才想要补偿点什么。

  再后来,她搬家了,搬进了一个很高级的小区,和双凤姨妈、亚非姨妈做了邻居,每天和军军哥哥一起上下学。军军读书很好,但是很怕他妈妈,每次提到亚非姨妈的时候眼睛都在发抖。倒是刘小凤小朋友天不怕地不怕,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小霸王。至于军军的妹妹,是个漂亮的小洋人,像是个大号的洋娃娃。

  她不喜欢妈妈,但是她喜欢两个姨妈,也喜欢她们的小孩。

  和妈妈结婚的男人长得很帅,就像是电视里的男主角。不过再帅也是后爸,就跟金小姐一样。所以沈杨青不肯叫他爸爸,也不肯叫他“阿宝舅舅”,而是叫他“戴先生”。

  这一叫就是这么多年,哪怕她再过两个月就要上高中了依然不想改口。

  毕竟她的生活已经被杨盼盼——哦,不,她还是喜欢叫她“杨巧娣”——搞得一塌糊涂。她知道她讨厌这个名字,她讨厌的,就是她喜欢的。

  “妈。”

  沈杨青抬起尖尖的下巴,“我要去打工。”

  杨盼盼从杂志堆里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你瞎搞什么?”

  “不是瞎搞,我十六岁了,可以打工了。”

  “我给你报了个暑假夏令营,后天就开营了。上了高中没时间玩,你去放松放松吧。”

  女中的课程很紧,说是九月正式开学,实际上八月高一就开始上课了。杨盼盼心疼女儿,想让她过一个开心一点的暑假。

  “军军哥哥去年就去麦当劳打工了,亚非姨妈说这是培养他的意志力。”

  沈杨青据理力争。

  “你的意志力很顽强,妈妈不觉得你需要去麦当劳培养。”

  杨盼盼笑道。

  军军的个性像极了亚非的前夫小吴,一个男孩子遇事总是哭哭啼啼,而且特别怕生。亚非说他这样的性格到了高三恐怕要完蛋。去年暑假把他一脚踢到麦当劳里去打工。虽然两个月多月的时间不长,但军军确实进步不少,至少面对客人的刁难不会被气得脸红脖子粗,也知道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落金豆子。

  杨盼盼觉得囡囡不需要,她是个很要强的女孩。像自己,也像前夫。

  “那我也不想去夏令营,没意思。”

  关键是不想晒黑。

  “既然你那么想要打工,要不去你双凤姨妈在昆山的工厂?”

  “做,做什么?”

  “踩缝纫机呀。”

  杨盼盼笑笑,“学点家传技术。”

  虽然沈杨青不想学什么“家传技术”,对做衣服也没有兴趣,但是只要不去什么倒霉的夏令营,又可以离开上海的家,她还是挺开心的。

  杨盼盼把女儿送到双凤家,刘小凤小同学看到沈杨青来了异常兴奋,一口一个“青青姐姐”前前后后围着她转,拉着她去看动画片。

  顺便提一下,刘小凤现在不想改名叫做“刘典娜”了,她最近迷上了《灌篮高手》,想要改名叫做“刘川枫”。双凤拍手叫好,说这个可以,比上次的好听一百倍,我同意了。

  “大小姐去做小工,你放心?”

  双凤想不通盼盼在搞什么。

  “有你在,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还以为自己是去‘微服私访’呢。就是言情小说看多了,还真以为会在打工的时候有什么奇遇。”

  盼盼低头笑笑。

  这丫头以为自己不知道,她房间抽屉里柜子里藏着的那些日本漫画,台湾的言情小说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什么安达充,青山刚昌,席绢,于晴,盼盼跟着都看过一遍了。

  不过盼盼并不打算质问,只要小丫头的成绩不下降,不跟着这些书里的内容“身体力行”就好。

  回国那么多年,母女俩的感情并没有明显的提升,随着小孩青春期的到来那股火药味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囡囡受她奶奶影响太深,又带着世纪末 80 年代人的古怪,仿佛是一团别扭的结合体,一只活脱脱的赛博小刺猬。

  巧娣妈很困惑地问女儿,小姑娘到底在犟头倔脑些什么。这么多年了你是缺她吃了,还是少她穿了。她爸爸死在监狱里,是他自己恶贯满盈,和你又没关系,怎么好怪到你头上?她奶奶现在住在养老院里的钱还是你付的呢,小姑娘的心真是比石头还要硬,怎么都捂不热。

  初中二年级后沈杨青变得越发乖张,连好脾气的阿宝有时候也忍不住发火,说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盼盼摆摆手说不急的,孩子还小,多看多接触自然会懂道理。

  完成一件手工定制的西服需要至少三周的时间甚至更多,盼盼最不缺的就是水磨工夫。

  刚进入“姐妹服装厂”的沈杨青就像是小鸟扎进了树林,兴奋得不得了。

  双凤的厂子里有宿舍有食堂,这让即将开始住读的小姑娘提前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厂子里女工占大多数,大部分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从天南海北聚集来此。十六岁的沈杨青在这里并不显眼,因为和她一个寝室的姑娘里就有一个刚满十六岁的。

  “我之前在对面的鞋厂工作,注塑气味太大了,看到这里招学徒工我就过来了。”

  小姑娘叫来娣,这名字让沈杨青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不由得觉得好笑。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取这么土的名字。

  “可是不是说不满十六岁不能工作的么?你这样算是童工呀。”

  “哎,我们那里很多人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十六岁都可以生孩子了。”

  来娣好奇地看着沈杨青把衣服一件件地从行李箱里拿出来。她看不懂牌子,只觉得料子很不错,随便哪一件都比她平时穿的要好。

  “你吃不吃?”

  沈杨青拆开一包薯片,递到来娣面前,来娣笑着说你来打工还带着些啊。

  “我还带了漫画书呢。你要不要一起看?”

  她的零用钱几乎都用来买漫画书和言情小说了,还有各种文学、时尚杂志。平时在家里她不敢让妈妈和外婆看到,只好打游击似得到处塞。到了这里可好了,可以大大方方地看了。

  “我要看的,我最喜欢看讲霸道总裁的小说了。”

  来娣眼睛一亮。

  两个小姑娘于是并躺在床上一起看书,唧唧咕咕聊得不亦乐乎。

  第二天正式上班沈杨青终于有一点点感觉到了做工的不易。她平时在教室里可以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老师让下去上体育课她还不情不愿拖拖拉拉。结果在缝纫机前坐了不到四十分钟她就受不了了。更不要提她不只是干坐,还要车布料。

  “不合格,都不合格。只有两件勉强可用。”

  小工班的班长拿起她车的成品,大摇其头,“1783,你这样可别说拿工资了,恐怕还要倒贴给厂里原料费。”

  1783 是沈杨青的工号。

  车间里没有名字,只有工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蓝色的塑料筐,筐子上印着白色的工号。服装厂按件计费,沈杨青出工一个礼拜,赚了大概不到十块钱。

  在食堂吃饭已经用掉将近一百了。

  她一开始以为是妈妈故意找人刁难她,结果双凤姨妈说她妈妈这段时间都在杭州参加交流会,没来过厂里。她还说要是干不下去就算了,她办公室里有空调有电脑,实在不行送她回上海也可以。

  听到她这么说,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回去过剩下几个礼拜暑假的沈杨青立即倔脾气发作,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磨练技术,绝对不会再做出次品来。

  “跟她妈一样倔。”

  双凤看着小姑娘的背影直摇头。

  沈杨青回到车间,夜班的工人正在上班,其中就包括那个一开始和她颇为谈得来的来娣。

  不过也只是一开始谈得来而已。

  很快这些年轻的女工们发现这个小姑娘和她们格格不入,不仅在于她的上海口音,还有她价格不菲的内衣以及头饰。有个曾经在商场里打过工的女孩子说沈杨青的头上一个蝴蝶结抵得上她们做五十件衣服的工费。

  在沈杨青不知道的时候,谣言在年轻的工人之间蔓延开来。她们当然不会想到她是总设计师的女儿,老板的干闺女,她们猜想她是被哪个大老板包养的二奶。

  要不是众所周知本公司的老板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的话,她们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指定为双凤老板的小三。

  女孩子们纷纷开始疏远她,在她听得到又不是能听得很清楚的距离小声说她的坏话。沈杨青对此毫无办法,她尝试过请她们吃零食,看小说,甚至在难得的周末约她们出去逛街——这些在学校里无往不利的手段此时却同时失效。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