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需要穿长袖长裤, 太阳落山之后,还要再加厚衣服。 颜北栀将卫衣外套拉链拉上, 头发简单地扎起来, 开门出去。 老张正在外头等她。 见到人,立马笑出一口白牙。 “北栀,他们今天要去格尔木采购, 你要跟着一起吗?车上还有位置, 刚好能去洗洗衣服什么的。” 这里是可可西里保护区边缘的保护站。 他们这群人都是T大学生, 来这里做环保志愿者。 平日里, 大家就跟着一个民间保护组织一起活动, 去无人区边缘清理垃圾,或是做一些环保宣传, 类似保护藏羚羊、藏原羚之类的科普。 志愿者项目为期三个月。 从七月中旬开始, 一直到十月中。 除了颜北栀这个计院的,单纯是为了综测分之外, 其余大部分人,都来自T大环境学院和社会学院。 有一样是来做社会实践补学分的本科生。 也有研究生过来做田野调查、或是搞论文取材。 还有纯粹来体验生活的。 老张就是T大这次活动的负责人,全名张奕奇, 是T大环院的学长, 开学研一。 他主要负责校内招募、项目补贴申请、各项计划统筹, 以及和民间组织的对接, 等等。 老张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生化环材,天坑专业,考研是坑上加坑。不仅坑自己,还坑爹妈。上了T大不仅没能光宗耀祖,还一言不合就要来捡垃圾。 不过,话虽这么说,老张性格却很好。每天都乐呵呵的,做事情也细致贴心,方方面面都能俱到。 颜北栀来了半个月,整个保护站的学生和义工里,就和他最熟悉。 可可西里是自然保护区,人只能在边缘活动。 附近一大片无人区,交通不便,保护站条件就有些艰苦。吃的东西少,重要的是时不时停水,连洗漱都得匆匆忙忙进行。 偏偏,他们时常还得从事体力工作。 到底只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并非长期驻扎坚守的本地工作者。一时之间,难免觉得不适应。 相比之下,男生还方便一点,女生就更麻烦。 T大这回来的人里,一共有三个女生。 老张到这里摸清楚情况之后,已经和公益组织那边商量过。 每周,他们去格尔木市里采购、或是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轮流带几个学生过去。能开宾馆洗个澡,再去吃点好的,改善一下生活。到时候再跟着车回。 当然,女生优先。 这回轮到颜北栀。 听到老张喊她,颜北栀点点头,认真地道了个谢,也没有多废话耽搁,立马回头去房间里拿包。 她东西不多,就装了点换洗的衣服。 怕别人等急了,匆匆跳上车。 降下车窗,老张在外头冲车内几个人摇手,“今天晚上没什么事,你们明天再回来吧。宾馆记得开票啊。” 副驾上,小卢笑着应了一声:“没问题!开票能报销!记着呢!” SUV缓缓发动。 转眼,已经开出保护站,驶入苍茫公路之中。 保护站到格尔木这条路不是什么自驾景点,也不是交通要道。车开出去十几分钟,几乎没有车辆经过。 身在旷野。 四周轻而易举就安静得如同一副风景画。 除了汽车引擎声,其余一切声响,皆来自于大自然。 肆意盘旋的风、随处可闻鸟鸣、青草叶与泥土相互摩擦碰撞……似乎一切都清晰得令人心旷神怡。 颜北栀坐在后排,怀中抱着包。 身体随着车身惯性微晃。 渐渐地,便开始犯困。 她缓缓阖上眼,脖子整个儿仰靠在后座靠背上,开始闭目养神。 仔细想想,时间着实过得飞快。 开学,颜北栀升入大三。 距离高中,已经结结实实地过了两年。 但却像只是弹指一挥间。 只是眨眼功夫,很多事情,都变得遥不可及起来。 …… 临近中午,一行人抵达格尔木,开始分头行动。 颜北栀和小卢两个女生先去宾馆休息。 小卢是环院的本科生,和颜北栀同届,也是颜北栀的室友。 另一个女生则是被分配到另一边,和公益组织里的女义工一起住。 平日里,颜北栀和小卢一起行动得多。自然而然,很快熟悉起来。 格尔木物价不高。 两人在连锁酒店开了间大床房,一晚上不过一百出头,还含双早。 酒店和T大环院有协议价,手持T大学生证登记入住,可以打88折。这样算下来就更加便宜。 颜北栀跟在小卢身后走进房间,将包放下后,先把里面不贴身的外套和长裤拿出来,准备拿去楼下洗衣机里洗,晚些睡前刚好去拿。 海西这边早晚都冷,外套是必备品。 但保护站时不时停水,也长期缺水,洗厚衣服有点浪费,只好来格尔木的时候带到宾馆洗。 小卢也差不多,顾不上干其他事,先低头疯狂翻包。 正此时,颜北栀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 她动作微顿,一只手抱着衣服,另一只手拿手机接电话。 “想想?” 宗想想的声音有点慵懒,听起来是一如既往的没睡醒,“……北栀,你今天居然有信号啊。” 颜北栀:“……” 事实上,她和宗想想一直没有断开联络。 高三毕业,宗想想出国求学,所在地和海市有时差。 但微信的好处就是,只要不在乎秒回与否,就不会轻易磨灭两个人之间的分享欲。 消息发送之后,一直定格在聊天框里,直至被对方看见。 大一时,宗想想不习惯国外的饮食,让宗夫人给她找了个中国阿姨,专门负责她的一日三餐。 那阿姨人不错,做饭也很好吃,就是处事边界感不强,也可能是身在异乡比较寂寞,总之,很喜欢没事和宗想想闲聊。 还尤爱点评她的雕塑作业。 宗想想明里暗里提醒了好几次,但对方依旧如故。 她嘴馋,舍不得换掉阿姨,只好每天发信息给颜北栀吐槽。 等时间长了,习惯了之后,话题便逐渐从阿姨切换到了导师、同学、大作业、短途旅行……等等等等。 两人什么都聊。 唯独从不提起过去。 这回,颜北栀来可可西里,宗想想也是知道的。 只是她今年暑假没回国,没法见面,只好在微信里表达支持。 前些日子,宗想想打电话过来,颜北栀刚好在无人区附近,手机没信号,没接到电话。 因而,今天才有这么一问。 “……北栀?北栀?嗯?又没信号了?” 大约是从去年开始,宗想想可能是成熟了,也不再喊那些花里胡哨的昵称,和所有人一样喊她“北栀”。 两年说长不长,但人真的能改变很多。 思及此,颜北栀轻轻笑起来,又连忙“唔”了一声。 “没呢,我在市里,信号很好。你说吧。” 说完,她将衣服轻轻挂在椅背上,走到窗边。 宗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关心你一下啦……那边风沙大吗?还能习惯吗?” 颜北栀摇头,“还好。挺习惯的。” 她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生活能力比同龄人强得太多。 这边这点困难,甚至都称不上“需要克服”。 “哦!那就好。” 宗想想沉默了一下,蓦地,语气变得有些犹豫起来,“……你刚刚说你在市里,是在哪里啊?西宁?敦煌?” 她没来过西北地区,也没什么概念,就勉强知道几个市。 颜北栀耐心给她解释:“不是,我在格尔木。这是距离可可西里最近的城市。” “哦。原来是这样。” “怎么了吗?突然问起这个?” 宗想想讪笑一声,很假地打了个哈欠,试图糊弄过去,“没事,我好奇一下啦。那你什么时候回?还是要在格尔木待一阵?” 颜北栀:“今天住一晚,明天下午回。” 说话功夫,小卢已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她走到颜北栀旁边,拍了拍她肩膀,轻声问道:“北栀,我要下去洗衣服,先给你把衣服带下去吧?” 颜北栀回头,朝她点点头,比了个“谢谢”的口型。 电话那端,宗想想也听到了。 “北栀,你在和别人说话吗?” 颜北栀:“嗯,室友。” 宗想想又打了个哈欠,“那你忙吧,我不打扰你啦……对了,你们在格尔木住哪里啊?” 颜北栀被她逗乐了,“就普通的连锁酒店啊。想想,你今天好奇怪,像调查户口一样。” 宗想想叹气,“没办法嘛,我从来没接触过国内大学这种项目,很有兴趣啊。早知道我今年就该回国,跟你一起去玩的。” 颜北栀:“没东西可以玩,只能和我们一起去捡垃圾,捡捡塑料袋塑料瓶什么的。” 闻言,宗想想又叹了口气,意味不明地说:“主要看和谁一起捡呗。” “和谁一起捡都是捡垃圾啊,有什么区别?” “……” 宗想想噎了一下,无语沉默。 两人又随口闲聊几句,终于,结束了这通电话。 颜北栀看了眼时间,拿上钱包,下楼去找小卢一起吃饭。 小卢正坐在大堂玩手机。 见她从电梯出来,连忙喊了一声:“北栀!” 颜北栀笑了笑,轻声文:“小卢,去吃饭吗?” “去的去的,这不就在等你呢吗!” 两人相携着走出宾馆。 格尔木她们不是第一次来,也没什么特别好吃的。 想着一周就一两次改善伙食的机会,还是选了家火锅店,什么都能吃到。 趁着煮锅底的功夫,小卢脑袋凑上来,八卦兮兮地问:“北栀,你有男朋友啊?怎么之前都没听你说起过。” 颜北栀愣了愣,“啊”了一声,“没有啊。怎么了?” 小卢:“那刚刚那通电话……” 颜北栀笑起来,解释:“是我朋友,高中同学。女的。” 小卢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可惜,摇摇头,小声嘟囔:“语气听起来像男朋友一样的,问得好细,就差详细到地址了。我还以为人是打算来看你呢。” “……” 闻言,颜北栀怔愣在原地。 眼睛不自觉微微瞪大了一些。 小卢没发觉,拿起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搅着调料碗,“不过,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觉得你不像是会谈恋爱的样子。” 此前,他们刚到可可西里,一起去森林公安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法。回程路上,小卢曾经点评过她,说她有点忧郁气质,看起来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岭之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7 首页 上一页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