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首页 > 现代情感
收藏  反馈 

墨尔本风停了吗

作者:北风三百里   状态:完结   时间:2023-10-30 12:10:01

  纸箱已经打包好,宋维蒲用裁纸刀把胶带截断。刀刃划破空气,像是划开金相绝蒙了灰的生命,露出过往的一簇缝隙。

  宋维蒲抬头看向木子君。

  “我可以再帮你问问,”他说,“除了照片和名字,你还有别的信息吗?”

  木子君“啊”了一声,忽然把袖子拉起来,将手腕放上柜台桌面。宋维蒲低下头,看见她手腕上那串玉链。

  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和照片上金相绝腕上的是同一串。只不过她戴的那串珠子很饱满,木子君手上这串只有六颗。

  “她走的时候,把这个留给我爷爷了,”木子君很认真地给他展示,“我这里有六颗,她那里应该也有六颗。你看我这个。”

  她抬手,手腕很细,衬着古玉的光泽。两个人都凑近看,他这才发现,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一个字。

  “结发……”宋维蒲歪了下头,语气难得显出艰难,“结发?”

  木子君另一只手拨了下珠子,语气很宽容:“你是华裔,不懂这些很正常,不是文化水平的问题。”

  宋维蒲心想,她怎么从250开始就一直话里有话。

  “结发为夫妻,”她说,“这是一首诗的前半句,后半句是恩爱两不疑。结发在古代是结婚的意思,我爷爷这里只有前半句,后半句在我要找的那个奶奶那儿。”

  “你有六颗。”宋维蒲说。

  “对,”木子君拨了下最后一颗,“这颗上没有字,在玉上用红宝石镶的金边红玫瑰,工艺很繁琐的,就是因为那个奶奶叫金红玫。那个奶奶那,应该也有一颗珠子,是用金丝镶勾的竹叶。”

  宋维蒲:“那你爷爷叫……”

  木子君:“苑成竹,竹叶的竹。”

  ***

  短短一天的功夫,宋维蒲把这间他长大的房子翻箱倒柜两次。

  宋维蒲从记事起就没搬过家,这间唐人街的屋子也是金相绝在澳洲唯一的落脚点。她去世的时候随身的遗物都是他亲自收殓,身上并没有这串玉链。如果有,那就只会放在家里。

  昨天为了找照片翻开的档案还没放回原处,金相绝放衣服和首饰的箱子又被一件件打开。宋维蒲从卧室找到阁楼,连自己遗失多年的幼儿园毕业照都照出来了,也没见到木子君说的那半串玉手链。

  金相绝东西是放得很规整的,找到最后,所有首饰其实都在首饰盒里。几副珍珠镶的耳环戒指,以及一枚荷花样式的簪子,也就仅此而已。

  阁楼里全是灰,他把首饰盒盖上,后知后觉地咳了两声,这才觉出自己荒唐。

  找到了又怎么样?找到了他会把东西给木子君吗?金相绝从没提起过木子君的爷爷,她一辈子活得潇潇洒洒,大概率是没把这个男人放在心里。至于那串“恩爱两不疑”的手链,说是定情信物,他却从小就没见过,该不会……

  宋维蒲有点同情地想,该不会是这位苑爷爷单方面的定情信物?毕竟据他所知,他外婆虽然一辈子没结婚,但一把岁数还会出门和较帅的华人老先生跳交谊舞。

  男人啊,宋维蒲想。

  还是不能对自己的魅力太自信。

  天色已晚,他把翻乱的东西一样样放归原处,继而去拉沿街的窗帘。金相绝生前每晚都会靠在窗边往街上看,神色恍惚,不知道在想什么。

  宋维蒲意识到自己以前从没好奇过她在想什么。他竟然在金相绝去世的第二年,开始对她的故事产生好奇。

  而且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亲自接来的那位烫手山芋。

  那天过后,宋维蒲没再联系木子君,她也把精力投入了开学后的生活。房东仍然不太友好,舍友仍然十分冷漠,不过课程忙起来就不用管太多,偶尔隋庄和由嘉还会来找她吃饭。

  只是偶尔半夜睡醒,看见手腕上的玉珠泛着冷光,心里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怅惘。

  宋维蒲没有义务帮她,她也没打算把希望全寄托对方身上。这是她自己的事,她应该自己想办法。只是她初来乍到,连自己的生活和学业也只是勉强维持。澳洲的华人社会说开放也开放,唐人街门庭若市,随意进入。可说封闭又似乎极度封闭,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的时代印记,新的留学生和老的移民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

  她这样一筹莫展地想着,拇指摩挲着玉珠上金边玫瑰的凸起,有了一个模糊的灵感。

  第二天。

  还差三分钟下课,木子君手机振了一下,看见了由嘉的消息。

  由嘉:[晚上要不要去体验一下墨尔本的夜生活?]

  木子君:[夜生活?]

  由嘉:[哎呀你就当去练口语]

  木子君:[晚上有点事,得去趟图书馆]

  由嘉:[知识哪有帅哥好看!!!!书本哪有腹肌好摸!!!]

  木子君:。

  没想好回什么,下课了,她干脆发了个表情包搪塞。学生们从教室鱼贯而出,她跟在最后,心不在焉地往图书馆走。

  无头苍蝇,乱撞也得有个大概方向。她昨晚捋了一遍手里的几条线索,觉得还是得把唐人街当成突破口。

  刚开学,图书馆的座位并不紧俏。她找了个位置放书包,然后就往东亚馆的位置走去。馆区内部又按东亚各国研究分出区域,她沿着中国区的方向找,很快找到了墨尔本当地的华人报刊和几本以唐人街发展为主体的学术书籍,中英都有,华人报刊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她也懒得往座位的方向拿,在地板上盘腿一坐,直接一张张地翻阅。

  她想找一个网上查不到消息的老地方,叫长安旅店。

  以前信息不如现在发达,上点档次的店面开业,总归是要在报纸上刊登的,类似现在的“盛大开业”。报纸越往前翻越看得头痛,繁体小字,甚至油墨褪色,笔划都模糊了起来。书架阴影投在泛黄的报纸上,让字迹更加不清晰。

  木子君捶了捶麻掉的腿,手扶住书架最底下的那层木板,把自己往外挪了挪。

  光线好一些。

  于是她又撑着地板,往外挪了一点。

  然后就有人踩到了她的手。

  对方没踩实,她及时回头,看见一个人抱着高高一摞书,已经被遮挡了视线。他似乎感到了异常,身子微微侧了下,发现脚下有人的瞬间急忙把已经迈过来的脚步收了回去。

  木子君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免遭踩踏,那一摞书就从左边歪倒,然后劈头盖脸地砸在了她身上。

  ……

  知识哪有帅哥好看,书本哪有腹肌好摸。不过这两样东西砸下来的眩晕感,还真是可以和陷入爱河相媲美一下。

  宋维蒲把书重新码齐后又在她身边蹲了半天,木子君眼前终于不冒金星了。对方这才松了口气,伸手示意她可以拉自己起来。

  木子君反应迟钝地看了他手心片刻,然后摇了摇头,把目光移回旧报纸——油墨本来就褪得不大清楚,被砸了一下,现在看什么都是重影的。

  男生一愣,随即单膝跪着在她身侧蹲下。

  “这是80年前的华人报纸,”他说,“你看这个干什么?”

  她立起一边的腿,手肘撑住膝盖,然后又翻了一页。

  “找个地方。”她已经开始烦躁。

  “找什么?”

  “找一家旅店,”她说,“八十年前开在唐人街上,我想看看有没有它的的营业信息。”

  黑白报纸上印着医馆的广告,印着药店的广告,甚至有饭店和理发店,就是找不到这家旅店的信息。

  “叫什么?”

  “长安旅店。”

  开学图书馆人不多,东亚区人更少。他们两个在高耸的书架间一坐一跪,空气里只有报纸翻动的声音。

  时间太久,纸变得很脆。每翻过一页,都像漫长的岁月被揉碎。

  木子君第三次翻开1938年6月的那份报纸时,宋维蒲忽然伸手按住了折页。

  “怎么了?”她没在这页上看到任何有用信息,只能转头看宋维蒲。他离她很近,头微微低着,侧脸轮廓线条分明,让她想起他接她那晚五官被车灯打出的明暗。

  “你找长安旅店?”他问。

  “对。”木子君说。

  他五指从报纸最上面慢慢往下划,食指指尖最终停在一张唐人街街景的照片上。黑白照片里是重叠的招牌,他在照片中间的一个招牌上画了一个圈,继而轻轻点了一下。

  “这家,”他说,“长安用粤语说是Cheong Onn。它没挂中文招牌,这家Cheong Onn Hotel,是你要找的地方吗?”

  Cheong Onn Hotel,长安旅店。

  很小的招牌,很窄的门脸,很模糊的照片。

  木子君把那张报纸抽出来,身子挪到光亮处凑近看,终于辨认出了那个被其他招牌遮挡住的“Cheong Onn Hotel”。

  ……这没有宋维蒲她哪辈子能认出来。

  “我看现在是没有了,”木子君转头看宋维蒲,“你小时候见过这家店吗?”

  “没见过,”宋维蒲辨认了一下照片里的地理位置,“这栋楼倒是没有拆除,现在是个餐馆,早几年还有人租下来当牙科诊所,铺面换过很多次了。”

  他看了一眼木子君:“你找这家店,也是为了找金相——金红玫吗?”

  木子君眼睛快贴到报纸上,试图从这些过期的汉字里看出些蛛丝马迹:“对,金红玫在这个旅馆住过,她在澳洲的消息,也是旅馆老板的孙子告诉我爷爷的。”

  可惜报纸是过期的,地址是过期的,大堂的预订电话也是过期的。她在纸上抄了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又把长安旅店的照片拍了下来,最终把资料都塞回书架。

  “我来吧,”宋维蒲说,“顺序已经乱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收回手。

  他整理书已经很熟练了,木子君也没想到他开着书店还会在学校图书馆兼职。唐人街的资料厚至膝盖,他自己还有一摞还书要归位,木子君抱起手臂,在他身旁跃跃欲试。

  “那边有推车,”宋维蒲说,“你可以帮我推一下。”

  木子君庆幸这个时间点的东亚馆里没人,她推车的时候可以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宋维蒲聊天。两个人之前的沟通以金钱交易为主,以她找金红玫为辅,这还是她第一次能问些和他自己有关的问题。

  虽然说着说着又往钱的方向发展,例如图书馆助理馆员的薪水一小时超过30澳元。木子君感觉自从人到异国,花钱和赚钱就成了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话题。

  30澳元不少,很多餐馆打工的时薪还不足15刀。她有点动心,趴在推车上问:“那我能报吗?”

  “学生都可以,”宋维蒲说,“不过今年的申请还没开放。”

  “那申请开放的时候你和我说一声吧,”她说,“我怕我注意不到。”

  宋维蒲刚把几本韩文的书排好,引着她推车往韩国区走。她歪头看了一眼,又问:“你是也懂韩语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