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斐看了一眼秦小朗,然后抱住他,哭声传进秦小朗的耳朵里:“妈妈相信。” - 周离那天正在写小说,休息的间隙她忽然看见放在电视机柜上的青梅酒,想了想她去厨房拿了杯子和勺子,捞出一颗青梅的时候她定了定,她看着青梅上的字,自言自语道:“原来你刻的,是大家的名字。” 而后她又在周游换回来的小说纸稿里发现了周游写的一句话:伙计们,要好好吃饭哦。 于是一句话,周离两行泪。 周游的一部分骨灰被安放在陵园,后来,他们带了青梅酒去看周游。 后来,周离和吴斐一块在外面吃饭,点的是一个麻辣香锅的套餐,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周离望了一眼,然后她问吴斐:“斐姐你还记不记得,周游说麻辣香锅里加炸过的脆油条特别好吃?” “记得。”吴斐回答。 - 羽毛球场里,休息的间隙,江渡看着自己那只球拍,嘴里念念道:“原本还想着周游那天过生日送个一样的给他。” 秦大朗拍拍江渡的肩膀,两个人都没再说话。 - “全儿,你哥拍视频你知不知道,那个叫啥哔哩哔哩,你给奶奶下一个呗。” “奶奶,我哥骗你呢,他怕你担心他没找到工作,他现在又回医院上班了,忙着呢。” “怪不得这些天也不给我打电话,天天给我发文字,有的我都得去找认字儿的读给我听。” “下次哥在给你发消息,我念给你听,你知道的,哥他不喜欢发语音嘛。” - 这年冬天,柳臻一个人启程去了日本,她去了名古屋。去看了周游生前和她说了无数次的花火大会。 烟花升上天空,然后盛大地绽放着,她不禁掏出手机对着夜空拍照,然后给周游发了过去,而后她怔了怔,又把图片撤回。她抬头看天,找了半天终于看见一颗星星。 “你一定也看到了,对吧?” - 次年春天。 吴斐一家开车去了乡下外婆家,外婆问她:“周游那孩子好久没见了,今天怎么也没来?” “他被他们单位派出去进修了,去了上海。” “那还怪远嘞,他去多久啊?” “没听他说起。” “太姥姥,舅舅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不过他还是会给我寄很多玩具!” 饭后秦小朗跑到午后太姥姥家的那棵桃树下,他知道他的啾啾被埋在这里了。 “妈妈!”秦小朗忽然喊出声。 “怎么了?”吴斐说着朝着屋后走去。 “啾啾长成一棵树苗了!”秦小朗指着树下那棵小小的桃树苗说道。 吴斐看着那棵桃树苗,忽然想起,那时周游埋下的桃核。 “妈妈,我们把它挖回家种好不好?”秦小朗问吴斐。 吴斐走到秦小朗跟前也蹲了下来,她摸了摸秦小朗的头,想了想说:“挖回去种的话它就长不高了,它就喜欢这里,就想企鹅喜欢南极一样。” “它会死对不对?” 那是吴斐生平第一次,从秦小朗嘴里听见“死”这个字。 吴斐怔住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那好吧。” “那就让它在这里长大好不好?等它长大了,也会长很多很多桃子。” 秦小朗用手摸了摸桃树苗的叶子,良久,吴斐听见他说—— “好。” (周游没有离开,他活在很多这样的瞬间里。周游很幸福。) 【完】
第44章 关于周游的一切(后记) 终于写完了。 敲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时候我脑子里冒出了这五个字。 上初中的时候,我最骄傲的时刻就是隔三差五语文老师让我站起来念自己的作文,那时我幼小心灵的虚荣得到满足,站起来饱含热情地读着我的作文,觉得自己可神气了。那时候校门口有个骑着三轮车来卖书的老爷爷,各种各样的,都是我没见过的书。毫不夸张地说,那里是我人生中第一所光顾的书店。也是在那里我看过了一些书啊、杂志啊、开始萌生了写故事的念头。 于是我写作的爱好从那时就断断续续延续至今。 嗯……接下来的话,就让我们谈谈这个故事诞生的过程吧,因为我觉得好不容易写完了一个新的故事,必须得说点儿什么。 关于这个故事想法的萌生,是在 2022 年冬天。因为我是一个特别爱干饭的人,当然了,我烧菜也还是可以的。想写一个和美食有关的小说的想法其实已经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没有构思好,所以也就迟迟没有动手写。因为我写小说向来是没有大纲的,脑子里大概有个框架之后就开始信马由缰,但是连个框架都没有的话我是无从下笔的。 彼时我正在医院实习,但是 2022 年冬天的时候由于大面积青青草原上可爱的小动物的出现,学校和医院考虑到医院实习生的安全,所以学校向医院发函,也因此我获得了整整两个月的假期。于是我开始慢慢开始着手于对这个故事的构思,那个时候我才下意识地会用手机备忘录记下关于这个故事的想法和一些很喜欢的情节,渐渐地,也就越来越多。 大概是 2035 新年过后的某天,我写完了这个故事的第一章,我将它发给我的笔友乌龙老师看,那个时候这个故事还叫《一个叫周游的男人决定去死》,我想大家一定觉得很熟悉,是的,这个名字的灵感就来源于瑞典著名小说家巴克曼的作品《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乌龙老师看了之后,觉得很喜欢,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对了,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全世界最好的柳乌龙女士(也就是乌龙老师,不过我现在经常这样称呼她)。柳乌龙女士也是一位小说作者,她工作之余的第一部 小说就在平台上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欢,我也是那个时候看了她的小说豆瓣阅读 逃逃乌龙《相配》,后来断断续续在微博上有一些联系,2022 年 7 月份,我加上了她的微信,就这样,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位笔友。 后来写《周游》的时候,我就经常和她沟通,每写完一章,我就会发给她看,她也常常和我说她读完之后的感受,在有关故事情节的沟通中,她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灵光一闪,都是和她的沟通中我得到的。 后来我问她,我说小说里有个心理医生的角色你要不要出现一下,就那样,这个故事就有了柳乌龙女士这个角色。故事里的柳乌龙女士最了解周游,故事外的柳乌龙女士也知道《周游》的一切,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我常常把“特别酷”挂在嘴边,我想这件事也不过如此了。 2035 年 2 月,我又重返医院实习,于是忙碌的实习生活间隙我又一点一点继续写这个故事,然后,到五月份的时候我已近写了大约九万字,几经辗转签了日常约,经过和编辑老师的沟通,故事的名字也从《一个叫周游的男人决定去死》改成了《失乡症候群》。 值得骄傲的是,这大概是我第一个日更至完结的小说,这件事情真是泰裤辣。(有存稿就是好啊)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柳乌龙女士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她说这个故事总是隐隐地扎,让人又哭又笑。我曾经做大梦,说要是这个故事有机会出版我一定要邀请她来为《周游》写序,她还开玩笑地说:实在不行你自己印一本送给我吧。 故事中柳乌龙给周游寄青团、麦芽塌饼以及干菜头菜团子,周游给柳乌龙女士寄面包的情节是真实发生在我们俩之间的,那个时候柳乌龙女士就经常打趣道:感谢你又承包了我和姐夫哥一周的早饭。我和柳乌龙女士至今还没见过面,但是八月份,我就要入职柳乌龙女士所在城市的医院了,柳乌龙女士说要带我去喝酒,我嘎嘎期待。有时候觉得,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称之为一场奇遇也不为过。 如今这个故事结束了,这期间我实习生活结束;论文换题然后紧赶慢赶写完并顺利完成答辩;考了医院并且找到了工作。如今我的毕业典礼也在一个普通的闷热的上午结束了。我也终于要告别我的学生时代了,这个故事也算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毕业礼物吧,说实话,我还挺喜欢的。 在《周游》连载初期,我惊奇地发现平台上一位叫夏渔的作者大大给这个故事写了好多批注和评论,那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夏渔老师在评论区的身影,我跑去微博私信夏老师向其表达感谢,然后也收到夏渔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而我在故事里隐晦地想要表达的东西,夏老师总是能一语道破,我觉得很幸运,就像是有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和你同行然后走着同一段路。《周游》连载期间,夏老师的一路支持让我感到十分幸福。 在此,也谢谢夏老师了! 当然当然,我在《周游》的评论区也看到许多读者的身影,《周游》的评论区是俺最热闹的评论区!感谢每一位亲爱的读者们! 还有给《周游》送花花的小读者,在此谢过了! 还有,要感谢一下芜湖这座城市,也就是故事背景青江的原型。我在芜湖前前后后差不多待了五年,《周游》里写到的很多店其实都是真是存在的,也是我吃过的一些店。作为安徽一座滨江的三线城市,芜湖近些年来发展都还不错,环境好,美食多,小众又比较宜居,读者朋友们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来转一转。我以后挣了大钱,是要回来买房养老的哈哈哈!!! 或许当你走在街头,也许想起故事里的那群人。 当然我觉得我也有必要解释一句,故事纯属虚构,我当然不是周游,柳乌龙女士也不是心理医生。某种程度上,我想表达的是:人生是很奇妙的,我们要珍惜遇到的那些值得的人。我们有且只有一生,为自己活很难,但是这件事很酷。这个故事虽然带着不可避免的悲伤的底色,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它美好治愈的那一面,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吃饭! 我认为周游做到了。 过去的日子里,互联网上发生过两件事让我记忆深刻,有知道或者细心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发现,我在这个小说里,也对他们作了缅怀:那个因粉色头发遭遇网暴最终选择自杀的女孩,以及那个在告别视频上写着“我的前半生 过的很失败”的美食博主“一食纪”,如今他也已经离开人世,我写下这个故事,这件事也算是一个初衷。 天上也一定多了两颗星星,他们会是银河里很耀眼的存在。 在故事的最后,我也很自以为是地致敬了我很喜欢的一个故事《小王子》,所以我在故事里写周游那天午后在阳台上看见了四十四片梧桐树叶的凋零。我用此来含蓄地表达他的悲伤。 番外里周游给父亲发的短信,还有他的告别视频,我原本想写出来,但是我越写越难受,所以干脆就都不写了,读者朋友们,这就任由你们想像了。番外的末尾,我有过想写王桦森的一段: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9 首页 上一页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