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可以吗?”医生的建议是让她慢慢遗忘过去,若是每天都看妹妹的照片就跟医生的建议背道而行了。 “不这样也没更好的办法了,除非你不上学了。” “好。”有爸爸在她还有依靠,现在依靠没有了她就要靠自己,而她以后唯一的出路就只能靠上学了。 很快严锦尧就找来了不锈钢棍子和电焊将郁母卧室的大窗户给上了安全网,又带着郁莞琪去镇上照相馆照了好些照片,照片当时就刷了出来,做成了一个个小大不一的相框。 弄完这一切后,天也黑了,严锦尧问,“你会做饭吗?我有点饿。”
第30章 :初遇年少时25 郁莞琪犹豫了一下低头说,“会做,但是不怎么好吃。” “没事,能吃就行。” 严锦尧毫不在意,大剌剌躺在了沙发上,懒散了几天猛然做焊窗户的体力活,确实有些累,他都不想动了。 郁莞琪端了两碗面条出来,严锦尧深吸一口气,称赞,“好香啊,肯定很好吃。”说完也不等她请,拿起筷子就挑了一大口。 然后等面进嘴里,他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郁莞琪早有预料,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来淡定地说,“是不是咸了,你多喝点水。” 一口齁咸的面卡在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严锦尧痛苦极了,最后还是决定吞进去,将一杯白开喝的一滴不剩。 “你把一袋盐都加进去了吧。”知道盐加多了还放了香油进去补救一番,可是香油加多了也不好吃呀。 吃了一口严锦尧就放下了筷子,郁莞琪面色羞赧,不敢看他,低头扒自己那一碗。 “不要命了还吃呢。”严锦尧将她筷子夺了下来,自己走去了厨房,边说,“怪不得你妈病情不见好,估摸就是被你喂盐喂多了。” 身身后郁莞琪没吭声,严锦尧从厨房里找到食材做起来。 他极少做饭,但是跟郁莞琪厨艺比起来绝对绰绰有余。 “是吗?”郁莞琪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来,将正在专心做饭的严锦尧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之后才理解她那句是吗是在回答他之前的话。 他说,“逗你的,你妈就是病情严重了,跟你做的咸饭没关系。 郁莞琪哦了一声没再说话。 * 入学后郁莞琪更忙了,上学都是踩着点儿来,放学也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为了能早点放学她总会提前预习功课然后跟老师请假,各科老师都知道她家里的情况,郁父也在学校任职过半年,对她格外照顾。 严锦尧只要有时间就去帮着照顾郁母,指着照片给她编故事,郁母认真听着不再有过激行为,但还是会摔东西或大叫。 日子就这么平淡地过着,夏天来临,严锦尧忙碌的时候也到了,每天天不亮就去葡萄园摘葡萄,打包好送到镇上的几家超市,为了节省时间他已经不在镇上摆摊了。 其实批发出去更省劲儿还能多赚点,主要是他又懒又爱玩,在镇上摆个摊子跟三五个朋友约着玩姑姑不会骂他,否则见他闲了就会给他安排别的活儿。 比如姑姑会让他去找那个她认为他娶回家能给家里带来好处的村支书的女儿李嘉淑玩。 小货车刚在家门口停好,一身白裙的女孩就走了来,女孩似乎在这儿等很久了,从挡风玻璃前跟他四目相对,她笑的像从墙头冒出来的月季花。 严锦尧也回她一个笑,开车门下车,问,“你怎么来了?还是作业留少了。” 个把月不见,女孩如春日的柳条般长高了些,脸上的婴儿肥不见了,成了现下最流行的瓜子脸,青涩而美好。 “作业写完了,不是快中招考了么,来找你玩放松一下心情。” “你一个女孩子跟我大老爷们儿玩什么,我又不踢毽子跳皮筋。” “我现在也不踢毽子跳皮筋了。”李嘉淑跟他进了屋,见他屋里乱糟糟的拿了簸萁笤帚来,“你家都快成猪窝了。” “我很少在家睡,都在我姑家,你又不是不知道。”严锦尧拿了干净的衣服去了浴室,又对她说,“我车上还剩半筐葡萄,你等下带回去吃。” “好。”李嘉淑眉开眼笑。
第31章 :初遇年少时29 严锦尧洗了澡出来,堂屋和卧室已经被打扫干净了,李嘉淑坐在床上看电视,见他出来正色说。 “我是来跟你一起去郁莞琪家的,我带了些桃子和梨还有我妈做的肉包花卷,她一个人又上学又照顾她妈肯定没时间做吃的。” “嗯,走吧。”严锦尧提了她带的东西走了几步又折回去从小货车上拿了几串葡萄,打算一起给郁莞琪送过去。 李嘉淑却问,“你葡萄不是给我的么?” “里面还有。” “哦。”李嘉淑沉思着还是开口了,“你对郁莞琪很好啊,一直在帮她照顾她妈,都不去街上摆摊了。” “不摆摊也买的出去,不止我帮她邻里乡亲谁不帮她。” “也对,以后我有时间也去看看她,她学习好还能帮我补补功课。”李嘉淑脸上的郁色散去,跟紧了他的步子。 她又说,“郁莞琪日子其实也没那么难过啦,他爸救人的英雄事迹都上电视了,被评论今年XX省最感动的人,政府奖励了五万,我爸鼓励村民捐款筹到了三万,他爸救的那个小孩家里是在大城市开加工厂的, 小孩放寒假回老家玩不慎掉进了结冰的河里,小孩是家里的独子,小孩爸给了郁莞琪一百万的感谢金,算下来她有一百多万存款,足够她和她妈过下半辈子了。” 严锦尧停了脚步,严肃地说,“一百多万换你爸的命,你愿意吗?” 李嘉淑立刻闭嘴不再说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这是第一次冷着脸跟她说话。严锦尧看都不看她自顾朝前走,李嘉淑想了想还是追了上去。 “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 * 爸爸离开的第三年,郁莞琪也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学校和家里,再没去过别的地方,她上课期间,就会将母亲锁在卧室里,不关铁大门,钥匙留在院子的桌子上,邻居们谁有空就会打开卧室跟母亲聊天陪她坐会儿,或帮她打扫一下小楼的卫生。 去的做多的就是严锦尧和他姑姑严路红。 严路红之前还反对严锦尧的暖暖总去郁莞琪家,但暖暖说郁莞琪学习好会帮她补习功课,严路红并不相信,在暖暖拿回了某次的考试卷子看到上面鲜红的70分,严路红满心欢喜地同意了。 而她自己去的更是比他们还勤,帮着扫地洗衣服有时还带着郁母出门逛街。 严路红也是被生活摧残过的可怜女人,丈夫抛弃公婆驱赶亲人离世,所有的苦都吃过,不止一次表示郁母的苦只是她的十分之一。 她跟郁母年纪相当,聊天时绘声绘色很有感染力。 郁母似乎很喜欢听她讲话,时间久了,郁母发病次数也少了,还会做些简单的家务活,为此郁莞琪除了感谢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这个小镇的人都对她很好很好,她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那就等她长大吧,等她学业有成吧。 高三最后一学期,郁莞琪用尽了所有的努力冲刺高考,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凌晨,郁母会陪着她给她送上一晚热粥或冲上一杯奶粉。 望着逐渐恢复健康的母亲,郁莞琪仿佛在黑暗里看到了一抹曙光,生活也有了盼头。
第32章 :初遇年少时30 只要母亲能照顾好自己,她就能安心地去上大学,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下来,她就在工作的城市付个首付买套房子将母亲接过去。 她上班母亲在家,母女二人就这么过完余生,挺好。 然而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临近高考的前一周郁母出事了。 她的病情就跟预测不准的天气一样,前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就会突然想起什么大叫着摔东西,若有人看着还好,无人的时候她就会发疯了一样跑出去。 八里岔小镇上有个教堂,北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教堂周六周日开放。 教堂是西欧建筑风格,两层高相当于平常楼房的四层,正是农忙的时候,教堂里没什么人,看守教堂的单身汉老李也去自家地里收拾仅有的两亩小麦了。 郁母从教堂楼顶跳下来是被路过放羊的老大娘看到的,地上一滩血,人躺在血泊里人事不省,老大娘活那么大把年纪第一次见那么多人血,险些吓出心梗,之后边跑边大喊。 “来人,来人呀,郁家的疯婆娘跳楼了,来人呀,快来人呀……” 郁莞琪在上上午第三节 课的自习做一套物理试题,物理丢分太多,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疯补,忽然,心口疼了一下,像是被针扎了一下,手中的笔滑落。 她用手紧捂住,摒住呼吸几秒钟后不舒服的感觉才下去。 一定是这段时间熬夜熬的,等高考过后一定要好好休息,身体不能垮,她还要照顾妈妈。 班主任急忙走进教室,“郁莞琪你跟我出来一下。” 郁莞琪愣了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没说话跟着班主任出了教室,同学们伸头张望,议论纷纷。 “你赶紧去市里人民医院,你妈从楼上坠落,昏迷不醒,还有一口气,县里的120刚将人急转过去,手术需要你签字。” “坠楼……”脑袋嗡的一声,她身子一垮直往地上瘫被班主任一只手拉住,安慰说,“你先别急,人还有气,先去看看情况,快点,车子就在校门外等你。” 郁莞琪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爬下楼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阳光刺眼,身子似乎在一团棉花上,完全找不到支撑点。 上车,上高速,下高速,下车,签字,手术室。 所有的所有她都像是在做梦。 她背靠墙壁蹲在地上,看着手术室上方亮着的红灯,意识才慢慢回笼,才知道现在她在经历什么。 母亲坠楼,是意外吗? 不是! 她忽然想起前一晚母亲陪她学习到凌晨,任她如何劝她就是不听非要陪着她一起。 那晚她像是第一次见自己一样,她看试卷,母亲在看她,泪水莫名其妙地往下掉。 她问:妈妈,你怎么了?别熬着了,对眼睛不好,快去休息。 她擦了泪笑说:我在想,若我走了我的琪琪宝贝该怎么生活呢? 她说:妈妈,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以后的生活都是甜,相信我。 母亲点头没有说话。 现在想想母亲当时的状态和说的话,其实是有预兆的。 小女儿的离开让她伤心自责导致抑郁,最爱的丈夫也突然离开,更是让她本就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 这段时间母亲的正常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 她终于解脱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7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