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行注意到邓清。
第2章 02人长得也还可以 * 邓清选择去学生会的纳新选拔,是有思考有规划的,此事此前在寝室内部展开过认真研讨,各自有了不同结论,而她的结论,就是去最冷门的那个。 她们寝室是四个人,全部都是学档案管理的,这是个冷门专业,全系刚好 30 个人,其中 5 个男生 25 个女生,可怜兮兮地凑在全院人数不足 300 人的信息管理学院下面。 当初报这个专业是邓清自己决定的,她认真考虑了自己的分数,又认真考虑了想去的学校,在志愿手册的最后几张纸里找到了这个专业,全省就只招一个,她就是那唯一一个。 换句话说,她算是擦边上了江州大学。 其他人的情况也差不多,要么被调剂,要么也是为了进江大,当小朋友们一年级在作文本上写下未来志愿的时候,科学家和宇航员的概率最高,又或者是作家、音乐节、舞蹈家,很难想象哪个小朋友从小的志愿是“我要管档案!” 那么二号床的柳唯女士,就是这个例外。 档案是她的首选专业,这很不常见,柳唯女士出自一个,父亲是县城图书馆馆长母亲是地方考古队的,父亲性格温柔母亲比较泼辣,柳唯的性格更多随母亲,长相则更多随父亲。 邓清第一眼见她就很有好感,因为人人都对美女很有好感。 柳唯女士是个美人,是那种书香气的漂亮,喜欢盘发,眼睛是细长的凤眼,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江苏人,连名字都是非常经典的江南风情款,然而好巧不巧,同寝室还有一个叫刘薇的。 这两个人的名字读起来几乎一样,只是音调的区别,于是寝室里出现了仿佛牙齿矫正的一幕,叫人的时候下大重音在音调上,非常费劲,最后就决定算了。每个寝室凑齐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排年龄顺序,于是排名第二的柳唯以后统称为二姐。 那么代号如下:老大、二姐、小清、薇薇。 其中二姐这个代号流传最广,走出寝室走向全系扩散到全院,一周以后辅导员也开始这么叫,想来就算是普通话达标过关的人民教师,也并不想在点名的时候做牙齿矫正吧。 老大隔得比较远,是北方人,173 的个子在北方不算太显在南方就很突出了,她第一天来江大报到坐过地铁之后忧愁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说:“你们知道吗?我在车这头,能一眼望见车那头。” 刘薇没有听懂,说:“啊?什么意思。” 邓清耐心地解释:“老大的意思是全车厢都找不到一个比她高的男生。” 刘薇小心翼翼地感慨:“啊,这是不是地域歧视呀!” 老大赶紧解释:“我没有歧视他们!我可以找比我矮的当男朋友,长得帅就行!” “这是重点吗?” 二姐在对床狂笑起来。 “咱们院没有长得帅的,高的倒是有几个。”刘薇也忧愁起来,“男生本来就少,我全都看过了。” 小刘同学是个圆脸短头发的女孩子,东北人,开学前就通过老乡会的 QQ 群找到了组织,把能认识的同届和上届都交流了一遍,学姐跟她说,要想谈恋爱的话,别在院里找,院里没有帅哥! 邓清好奇地问刘薇:“你想找男朋友?” “不不不不。”小刘连连摆手,“我叶公好龙,我喜欢看别人谈,自己就算了。” 老大接话道:“我想谈,高中光顾着学习了,错过早恋年龄,第一次谈我一定要找个帅的!” “小清,你呢?” 邓清把这个话题轻轻一抛,笑了笑:“二姐先说。” “我都行啊。”二姐潇洒地说,“社团、成绩、男朋友,有什么就来什么,事业爱情两手抓,这又不冲突。” 话题又转回来,邓清说:“我也都行。” 她不是在敷衍,而是的确这样,邓清想了想,很确认自己是个差不多就行了的人,从来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野心,十分擅长擦边,小升初踩着分数线上了重点初中,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初中择校稍微好点,高出分数线十分,如今大学选专业也是如此,她不讨厌这个专业,但是,也说不上喜欢。 恋爱?也有过两三段,朦朦胧胧的好感,上下学路上牵手走一走,分一根雪糕,偷偷亲一下侧脸,浅尝辄止,不过也就这些,而且基本都是没两个月就被她妈陈锦女士掐断。 陈锦一方面得意于自己女儿的遗传基因好,完整的继承了自己的杏眼和高鼻梁,另一方面也对递情书的半大小子们严防死守,发现一个,立刻围剿一个。 青春期的少女最容易要死要活,但邓清每次被迫分手也都不见得有多伤心,时间一长,她自己都忘了高一那个所谓的男朋友叫什么,倒是陈锦记得清清楚楚,这次离家还不忘谈心,说——妈妈以前都是为了你好,现在你成年了,也上大学了,可以谈恋爱了,那个什么什么李观彦不是也上的江大嘛,你要是还喜欢着,就联系联系吧,妈妈支持! 对于母亲的开明态度,邓清的反应是——那是谁? 分班之后的教学楼并不在一起,邓清几乎三年都没再注意过李观彦,自然记不起来,终于想起来之后,心里也没什么波澜。 总之就是——都行。 不过她还是有点好奇的,问了问李观彦在哪个专业,陈锦女士准确又迅速地说:“金融!江大的王牌专业,能考上还是很了不起的,以后就业也很好,清清,你考虑考虑。” 邓清有点无语:“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不是你们学校光荣榜上自己写的!又不是我去打听的,我哪有这么闲哦!” “我知道了知道了。” 可是你还是很闲啊……还专门去看,邓清吐槽完老妈,挂了电话,心想有什么好考虑的,都分手三年了还考虑什么,我哪有这么自恋! 家长有时候真的很奇怪,高中严防死守,掐灭所有苗头,高考一完又希望马上蹦出个男友,两个人安安稳稳谈四年恋爱,毕业夫妻双双把家还,再按部就班结婚生孩子,陈锦女士感叹说,哎,那我这辈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每当这个时候,邓清就忍不住反问:什么任务?谁给你的任务? 陈锦女士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又开始假装开明,哎呀你多谈几个积累积累经验也行,但是毕业要回家来哦,不然你爸爸可受不了。 这点邓清倒是蛮同意,于是说,知道啦! 军训结束之后社团招新,老大拿回来一大堆宣传单,看得眼花缭乱,什么都感兴趣,什么辩论社啦、街舞团啦、Cosplay 又或者音乐社,还有学校的一些机构,学生会、校广播台,二姐和刘薇什么都想去,老大开始琢磨哪里帅哥比较多,这时候邓清倒是思路很清楚地说:“我打算报学生会和音乐社。” “你不广撒网一下吗?”刘薇问,“报了名也不一定能录取上呢。” 邓清很坚定:“我就报这两个,用心准备,一定能录上。” 二姐想了一会儿:“小清说得有道理,贪多嚼不烂。” 邓清的想法很直接,大学社团的履历最终会体现在毕业的第一份简历上,应届生的简历构成很局限,只会由成绩、社团经历、实习经历和自己的项目经历或者社会服务组成。 那么就社团经历这个部分来讲,学生会是她的首选,体现组织和管理能力,还能有契机参加学校活动,获得额外机会机遇,除此之外,再添加一个兴趣爱好类的社团,来佐证她的素质背景,因此选了音乐社。 邓清从小练钢琴,高中三年荒废过一阵,再捡起来应该不难。 刚进学校几个月就这样思考决策的新生并不多,刘薇听愣了,跟着点头,于是老大提议大家都报学生会,这样还能一起准备,大家一致同意。 刘薇再次通过人脉收集消息,打探回来的结论是这样的:“报哪个部门都行,就是不要报组织策划部。” “为什么?” “要干很多活。” 报名当天,老大冲去了体育部,刘薇在女生部门口排队,二姐挽着邓清的手要拖她一起报外联,但是邓清摇摇头。 “怎么啦小清,你不喜欢外联?” “不是啊。” 她的目标是进学生会,那么喜欢哪个和不喜欢哪个,就没那么有所谓。 她最终去了一间门可罗雀的教室,里面就坐着十个人,其中两个还是上一届的部长和副部长,部长是个妆很浓的美女,叫隋欣阳,当然当时还不知道名字,非常谨慎地提醒说:“这里是组织策划部的面试教室哦。” “我知道。” 邓清把报名表递过去,面试问了一些问题,最后是部长反问,隋欣阳很和气地说:“这位同学,那么你对组织部的工作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邓清想了想,说:“总共录取几个?” “十个。” “那能不能透露一下目前来面试的有几个?” “十二个。” “包括我吗?” “对。” “我没有其他问题了。”邓清笑着说,“谢谢。” 三天后出通知,寝室四个人中,邓清是唯一一个被录取的。 作为组织部的新干事,被录取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被叫去迎新晚会的舞台后台,这是个需要熬夜的活动,说舞台搭建临时出了一点问题,大家在这里帮忙看着器材,有人举手说学姐十一点寝室就关门了,我们待到几点啊? “叫部长。”隋欣阳先是纠正了一下称呼,然后说:“器材需要守夜,今天熬一下,我请大家喝奶茶。” “整夜吗?” “对。” “整夜我接受不了。” “接受不了就退出。” 当下就走了三个人,隋欣阳带着剩下的七个人进了后台,那里面穿梭着很多人——这两天是迎新晚会的筹备期,学生会好多部门都在这里。 隋欣阳正在思考怎么分配位置,邓清站在她身后视线随意看了看,突然注意到一个人。 坐在设备台前的一个人,侧对着她,手指翻飞,正在操作电脑,他的手特别漂亮,邓清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盯着半天,才把视线上移,这才发现这个人长得也还可以,穿着一身黑色,反过来衬托出他很白,整个人很修长,手指也是。 虽然他坐着,但感觉得出来应该很高,大概不止一米八,屏幕上的具体内容看不清楚,他的神情认真,视线一动不动,被盯了半天,似乎完全没有察觉。 这就是第一次、第一眼。 邓清注意到林州行。
第3章 03你的名字 * 涂亮亮给林州行看的那张照片,是他用手机拍的,他还在用翻盖的诺基亚,图片的像素颗粒巨大,屏幕又小,林州行盯着看了半天,才说:“是很漂亮。”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1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