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俯下身子,出神地盯着灯器观察。 良久,旁边响起了杜宏亮跟陈暮一的对话。 “都拍好啦?那我们下去小院里坐会儿,水果和零食都准备好了,”杜宏亮说,“接下来我们开始茶话会了,聊点生动的故事。” “好呀好呀。”陈暮一连连点头,而后喊了一声,“温霓,走啦。” “好。” 温霓站直了,几欲要走,才发现闻庭雪也在一边安静站着,“闻老师,走啦。” “嗯。” 跟来时一样,他安静地跟在她身后下了楼。 小院里,包燕燕摆好了餐桌,桌上有切好的西瓜、橙子、苹果,还有各种坚果。 “你们边吃边聊。”包燕燕笑着招呼大家,说完又回了厨房。 陈暮一坐在杜宏亮身边,充满求知欲地说:“杜主任,灯塔来过这么多志愿者,应该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吧?快给我多说点素材。” “有,有很多的。”杜宏亮把果盘推到大家面前,“有演员来过,也有退休的老兵,还有一对特殊的父子……你们想先听哪个?” “特殊的父子?”温霓好奇地问,“怎么特殊呢?” “这对父子跟闻老师一起住过。”杜宏亮用眼神示意,“所以啊,这个故事,我就要派出我们灯塔最优秀的讲解员闻老师来说咯。” 闻庭雪摇头,说:“杜主任,不要捧杀我。” “没有捧杀,绝对没有。”杜宏亮一本正经地印证道,“其实刚才在文化展厅的讲解,也是我们志愿者的工作之一。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灯塔,大多数是闻老师接待的。他可是名副其实的优秀讲解员。” 杜宏亮竖起了大拇指,继续说:“我是怕他一个人讲太累,刚才展厅里的东西都很严肃,适合我这个老人,讲故事就要年轻人来说了。是吧,闻老师。” “闻老师!闻老师!” “闻老师!闻老师!” 陈暮一和温霓不约而同地开始有节奏地鼓掌起哄。 随着闻庭雪的轻叹,周围的呼声渐渐停下。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来北寂岛也有三年了,碰到过许多志愿者,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目的也不同。但这对父子给我印象最深。”闻庭雪回忆着沉声道,“小朋友当时在上小学,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闻言,温霓默默地望向了闻庭雪。 他说:“他父亲说小朋友在特殊学校里也很难融入其中,跟老师试过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当时已经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了。所以父亲整个人都有些阴郁,夫妻俩半夜总能听见对方的叹息。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父亲看到了北寂岛灯塔服务的活动,就决定发申请到邮箱试试,希望小朋友离开固有的环境能变好一点。” 温霓和陈暮一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专心致志地听他说话。 杜宏亮笑着掰开核桃,放在她们的小盘里。 “小朋友上岛后,刚开始十分抗拒,一个人坐在小院里就是一整天,谁也不理。有一天,我们这里的流浪猫咪咪主动过去跟小朋友接近,小朋友居然有了反应。 父亲得知后,就总用食物诱惑咪咪来小院里,小朋友的状态日益好转。渐渐地,小朋友也会跟着咪咪去书吧里看志愿者留下的留言册。父亲就以拍照给咪咪看为借口,带小朋友出门,教他摄影。 临走前,父亲从小朋友拍摄的照片里,选了一张自己在工作时候被偷拍的照片,留在了灯塔。 后面新来了一个志愿者是摄影师,看出小朋友的天赋,且被两人的故事感动,联系父亲,帮小朋友把照片投给了外国的一个摄影比赛。” “然后呢然后呢?”陈暮一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那张照片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一家人还赢得了一次免费出国旅行的机会。小朋友的人生从那之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病情好转,而且还走上了摄影师的道路。” “哇。”陈暮一感动地拍了拍手,“那真是太好了。” “这些孩子都是星星,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只是缺少一条轨道可以来到我们的星球。”温霓跟着点头,“真庆幸,这个孩子成为了地球上的星星。” “是啊。因为这个孩子,我们灯塔管理处每年寒暑假都会开一期孩子的游学活动。”杜宏亮的声音沉了些,“能帮到一个都是好的。” “灯塔志愿者这项工作其实很有意义。表面上看起来,每个志愿者都是来帮助灯塔的工作人员分担工作的,可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自我的疗愈。”闻庭雪低声地说,眼神不动声色地掠过温霓,“来到岛上,就将所有的烦恼抛却。之前的不快乐都到此为止了。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尝试说出来,不想跟人说的话,就去海边,对着大海说。” 温霓若有所思地吃了一口苹果。 闻庭雪说:“只有打开自己,才能感知这个世界的善意,治愈自己。”
第18章 遇见你之前(二) 茶话会结束后,闻庭雪下山去巡塘了。 陈暮一拉着温霓在灯塔里“查漏补缺”,又积累了一些素材。 直到晚饭结束,温霓和闻庭雪上过灯塔之后,一起送陈暮一回了民宿。 陈暮一坐在后排,看着闻庭雪的后脑勺,跟温霓小声讨论,“难以想象,闻老师一下午竟然能说那么多话。” 闻庭雪开着车,默然。 温霓倒是没有刻意压低音量,回头对陈暮一说:“不然怎么叫闻老师呢,老师讲起话来都很有一套的。” 陈暮一诧异地问:“闻老师真的是老师?” 温霓解释了一句,“闻老师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闻老师,你是做什么研究的?”陈暮一蓦地活跃起来,仿佛看到了新的推文选题,“天上的航天母舰,还是海里的潜艇?” 这个问题,温霓解释不了,便从后视镜里递了一个眼神给闻庭雪,让他自己回答。 “是海里的,不过不是潜艇。”闻庭雪说,“是海洋生物。” “珊瑚什么的那种?” 闻庭雪摇头,“鱼虾类、贝类和藻类。” “就是吃的那些水产吗?” “对。” 陈暮一的眼中飘出一连串的问号,“还有研究这个的?” “嗯。”闻庭雪淡然自若地说,“很多品种现在还是只有野生的,需要能靠人类捕捞获得。但是越是营养价值高的,就越稀缺,捕捞条件也会越危险。我们将这些苗种培育出来,能为人民提供大量的动物高蛋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在提高百姓的生活和经济水平的同时,也能推动海洋渔业的发展。” 陈暮一还是一脸迷蒙的状态。 温霓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跟她说:“你想想袁隆平先生。只不过袁老先生在土地里工作,闻老师他们在海洋中工作。” “不敢。”闻庭雪沉声道,“跟袁老先生比,我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瞬间感觉闻老师的背影都伟岸了。”陈暮一拍了拍手,说,“是我浅薄了,以前从媒体上了解到的都是造‘大家伙’的科研人员,对这么接地气的领域知之甚少。闻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帮我做一期人物专题吧。” “我们的工作跟别人也没什么两样,只是领域不同而已。”闻庭雪说,“你想做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我的老师,他参与过南美白对虾、青蟹、黄鱼等的育种工作。” 陈暮一一口答应:“好啊,那可太好了,等我回到市里,做完功课,再好好策划一下。” 电车下行,路过一片无人的小沙滩。 奶白色的沙子在夕阳的余晖下柔软细腻,宛如倒过来的云朵。 “这里好美啊。”陈暮一发问,“闻老师这里可以下海吗?” “可以。”闻庭雪答完,侧眸望向温霓,“这里就是之前我说的那个沙滩。” 温霓顿时也睁大眼睛,眺望过去,“但是岛上的泳衣,真的很丑。” “你是说清水屿上面那几家吗?” “嗯。”温霓歪了头,询问闻庭雪,“还有别的地方卖泳衣吗?” 闻庭雪用余光看了她一眼,说:“没了。” 陈暮一附和道:“那确实好丑,不过长辈们都喜欢那种。” “你也没带泳衣吗?”温霓心生一计。 “你看我在船上的模样,像是来度假的吗?”陈暮一扯着嘴角反问。 “确实。”温霓环着胸,一边挑开乱飞的发丝,一边回忆了一番后,笑着点头。 “……” 她的情况有比自己好多少嘛? 分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陈暮一也学着她双手环胸,脸上却气鼓鼓的。 温霓捏了一下她的脸颊,手感不错,抬眸问:“闻老师,岛上快递能到吗?” “能。最好挑附近的店,到得比较快。” 因为闻庭雪的话,两个女人开始在购物网站上疯狂挑选。 道别后,还在互发链接。 除却因为网络问题收不到消息的时候,温霓的眼神几乎没有从手机上挪开过。 连闻庭雪喊她下车,温霓都置若罔闻。 闻庭雪在驾驶座上坐了一会儿,见温霓仍是沉迷其中,担心这一坐要到深夜,忍不住下车拍了拍她。 “嗯?到了?”温霓头也不抬地问道。 闻庭雪轻叹,“到了。” “等一下,我把这句话打完。”温霓念念有词地说,“一——定——要——发——顺——丰——” 发完后,她终于收起手机,“好了。” “走吧。” 路过二楼的时候,闻庭雪停下脚步,转头见温霓还在往上走,提醒了一声,“衣服记得收。” “对哦,差点又要挂在外面过夜了。”温霓连跨两步,从楼梯上跳下来。 闻庭雪下意识地张开手臂,护住她。 他站在她的前方,她只能扑进他的怀中。 双手搭在他的手臂上,温霓不以为意地站好,比画着楼梯高度,说:“不用,就这么一点点的高度而已。” “潮气重,地会滑。”闻庭雪垂眸,平静地说完,收回了手,一只手插进口袋里,一只手打开了房间里的灯。 温霓走在他的前面,先上了露台。 夜幕低垂,月色皎洁。 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灯火阑珊,因此夜空明亮如镜,繁星璀璨。 “天上的星星好多。”温霓不自觉地停下前进的步伐,仰望着天空感慨道。 “城市里很少能见到吧。”闻庭雪与她并肩。 “先不说能不能见到,”温霓降低了音量,唯恐打扰了这片静谧的夜空,“每天下班就赶着回家躺下。根本没有时间去抬头看一看星空。” “确实。” 温霓侧过头,问:“闻老师,研究所的工作也跟我们打工人一样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7 首页 上一页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