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时常认不出儿女的林正民,即使已经过了几十年,他还是准确的报出了林栖大学时的电话号码。 那正是她跟林正民父女关系最僵硬的时期。 在收拾林正民遗物的时候才发现他是有那么多东西没有表达。 二楼的厢房,有两套齐整的新家具,材料用的是上好的红木,款式新颖,桌子和条凳多做了好几套,是给林洲和林栖两个家庭的,还有林洲的食馆。 林栖在林正民的抽屉里发现好几本书。 《关于女儿》 《子女与父母相处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怎么和女儿交流》 《如何做一个父亲》 还有一本中华词典。 林栖几乎一瞬间泪崩,更别说翻开书看到里面的各种标记和折痕,不认识的好些字都标注着拼音。 林栖的眼泪啪嗒啪嗒的掉,几乎无法想象,林正民是如何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点着灯,翻着字典,慢慢去读这些书,她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看这些书的。 忽然一张薄纸掉落在地上,林栖捡起来看,竟是自己写给林正民的,可是她完全没有印象。 还有一张年轻女人的照片。 老人去世,邻舍们都来家里作陪了,林栖躲在林正民的房间里失声痛哭,林洲推门进来时就看到她通红的眼。 林栖本以收拾好的情绪再一次崩溃,望着林洲喊“哥。” “没事,以后还有我呢,”林洲抱着她的背拍了拍。 “我是不是忘了什么?”林栖眼泪啪嗒的掉。 从红毛再到父亲,林栖想那不是隔得太久而记忆模糊了,是她真的忘记了什么。 哦,还有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弄丢了的易拉环。 她期待林洲会说出点什么,可是她又急急开口,像是怕林洲真会说出什么,林栖脸上的眼泪怎么擦都擦不完,她哭着,又笑着,“我知道,我一定是忘了什么,忘了许多事,可能还忘了什么人。” 林洲不忍心看她那么伤心难过,她看起来是那么痛苦,林洲抬起手给她擦眼泪,林栖哭得越来越汹涌,一边摇着头说:“不要告诉我,不要告诉我。” 这时陈江月带着找妈妈的女儿进来。 小姑娘扑进妈妈的怀里,软声软语道:“妈妈不要哭,我给妈妈呼呼。” 陈江月也抱住林栖,轻拍她的背。 这一晚林栖哭得很撕心裂肺,谁哄都止不住。 就这样痛痛快快哭一场吧,哭过后就好了。 林栖想,就这样吧,就往前走吧。 7.后记 肯定无疑的说,这个故事的友情和亲情一直是支撑我写这本书的动力。 林正民这个角色我觉得是很常见的东亚父亲形象,沉默刻板,与子女距离疏远,传递出的情感是厚重的,不是压迫感,不是刻薄的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逼迫你做什么,就是厚重感,充满爱的厚重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这种感情。 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成长的第一片土壤就是原生家庭,斡旋的第一段人际关系是和父母兄弟姊妹,有很多种子死在这片土壤,有很多种子茁壮成长,但这两种情况都比较极端,更多的是进退之间的挣扎,奋力破土的种子,希望你是迎向烈日生长的向日葵,至少也要做能飞向天空的蒲公英。 最大的意外是男女主的结局,男主父母间接导致女主养母去世这个情节是从故事设定时就存在的,只是在最初,我给女主设定她在这个情节的反应是她坚定的选择男主,这里我想体现她勇敢坚定的品质,可当真正写到这个情节点时,一切开始越轨了,林栖这个人她对家庭的感情深厚,即使林洲和林正民给予她的爱是沉重的,也正是因此林栖根本无法忽视这些爱,当爱情和亲情必须要做选择时,林栖怎么可能选择爱情,当然这里面也有点受我的意识左右,在我看来,不说那些隔了多少代的仇恨,至少在父母这一代,如果一份爱情里真的横亘了不论是哪一方父母的命,我始终认为,任何爱情,哪怕再伟大再深刻,它无法跨过死亡。 还有一点我不喜欢误会,我从来没有想过让能张嘴解释的误会去造成一个悲剧这种写法,男女主是成年男女,是选择决定了结局,同时我也要说,林栖选过刑台云的,她曾以一种宁愿死在逃避里的方式无声的选过刑台云,但是刑台云又怎么可能真的看着她去死,他们对彼此的感情看起来是不是那么脆弱,其实是更深沉。 最后,我真的真的很渴望得到反馈,甚至是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 【作话】 有一本书叫《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感兴趣的可以去康康哦,最后两章很多点的想法都源于这本书。 又完结一个故事啦,很高兴很激动,下本写《不可能恋人》,我发誓,不甜就割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1 首页 上一页 5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