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变戏法一般从口袋掏出一根棒棒糖,“请你吃颗糖好不好?吃了甜的就不要不开心了。” 小女孩破涕为笑,忙不迭舔着糖蹦蹦跳跳回了家。 姜莱察觉到身边人的注视,“你这么盯着我看干嘛?” “你身上怎么还有棒棒糖?” “哦,从小奶奶就爱给我买这个牌子的糖,刚才下楼她又往我口袋里塞了两个。”姜莱一本正经地解释着。 “从小到大哄人的招数都没变。”梁知予搂着她情不自禁亲了一下。 “嗯?”姜莱推开他,“你好奇怪。” 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十岁的梁知予躲在姜爷爷办公室写作业,他边写边哭,豆大的泪珠溅在作业本上。 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来一个胖嘟嘟、扎着蜈蚣辫的小女孩,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棒棒糖,踮起脚跟举到他面前,“哥哥,我请你吃颗糖好不好?吃了甜的就不要不开心了。”
第58章 番外二 定心丸 这两个月除去田野考察,姜莱和梁知予见缝插针地过着周末情侣的生活。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并没多少真正休闲娱乐的时光,更多时候都是各自抱着电脑占领屋内一角,聚精会神研究着论文,时不时讨论几句。 “你俩不无聊么?是男女朋友还是看论文/学习搭子啊?”苏禾不止一次揶揄过。 姜莱总笑着摇摇头,“论文看累了总有别的消遣方式。” 最爱的当然是运动。 梁知予充分调动了姜莱的运动细胞,一周三次椭圆机加上她年初报的瑜伽班,满打满算她每天都要去健身房报道。 “梁知予我不知道原来和你谈恋爱这么累,别人每天都是吃饭逛街看电影,我每天见不到真人就算了,还要去健身房打卡。这恋爱我都不想谈了~”姜莱噘着嘴,仗着人在视频那头开始疯言疯语。 梁知予皱了皱眉,试图找到她阐述的因果联系,一声不响。 姜莱偷偷吐了个舌头,那时的她还不知道激怒一个学术严谨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她悠悠地给自己做了杯蜂蜜柚子茶,暖呼呼甜丝丝,最适合初冬的夜晚。加州的冬季并不会过于嚣张,甚至白日里依旧要穿短袖出门,从四季分明的江南小城到一年到头都如此无聊的加州,有时候真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时钟指向晚上十点,她兴致盎然泡了个热水澡,整个人泡的从里到外都红透透的;又敷了个美白面膜,准备睡一个好觉。 门锁拧动的声音嘎嗒作响,她心头一惊走到客厅,“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明早直接机场见么?” 梁知予嗯了一声,脸色看上去并不大愉快。 姜莱见势也哼了一声,且,谁稀得理你。 浴室内的水声稀里哗啦,姜莱站在洗手台前闷声不响地机械式拍打面颊。等梁知予出来时,她佯装面无表情,甚至在镜子里刻意躲避他的目光。 “你干嘛呀,我还在抹眼霜呢。”姜莱惊呼一声,人已落入他怀中。 梁知予依然闷声不说话,将她打横抱起径直走向卧室。 姜莱对旧床有了心理阴影,之前那张一米五的旧床已经换了张新的。床垫软硬适中,被他压在身下也不会凹下去太多。 厚重的木框架稳稳当当贴着两面墙壁,没有多少额外晃动的空间。手和唇一并游离,黑暗中只听得见他略微急促的喘气。 指尖弹出水花,一下一下,唇也紧跟其上,暴戾且无章法,每一次都直击软肋却怎么都不肯进入正题。 姜莱被磨得没办法,身体也不自禁的颤动,娇嗔道,“干嘛啊,今天这么凶。” 滚烫的面颊在暗影中凑近,“和我在一起很累么?” 哦,原来还记着这个事。 姜莱捧着他的面颊,一下又一下,“我开玩笑的,你怎么连这个都当真。” 他堵住她的唇,顺势挽起她的腰弓至恰到好处的弧度,侵入时一反常态的霸道直接,“嗯,你说的话我很容易当真”,他每动一下都格外用力,想要绝对的占有,同时舌尖相抵不给姜莱说话的机会。 “唔~~~”姜莱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难耐地低吟。 疾风骤雨般地做爱不是他一贯的风格,却又滋生出别样的情趣。 姜莱箍着他脖子,“你今天有点凶,可是我喜欢。” 梁知予无奈的笑笑,“喜欢就好。” 姜莱一时眼热,相处愈久愈发能看到他心底那些不安定的部分,她有点懊悔自己一时口不择言,却也不想大张旗鼓就着玩笑话道歉,“梁知予,我喜欢了你好多年。” “我也是。” “这些年我抱着认真恋爱的目的认识了很多男生,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吧”,她倚着他仍在剧烈起伏的胸口,完全没意识到床事结束之后提这些会不会扫兴。 “嗯?” “苏禾送过我一句情史总结,你想知道么?” 梁知予对她的情史兴致寥寥,眼皮轻掀,撇了撇嘴。大意就是他不想听,但也不能拦着她说。 “铁打的梁知予,流水的路人甲乙丙丁。”她没忍住笑出声,亲吻他的嘴角,“安心了么?” 梁知予自认不是一个完美的情人,哪怕这些年他慢慢接纳了内心的脆弱也学会抵御那些负面情绪,却还是会在这段关系里难以避免的患得患失。这样的感觉有点糟糕,糟糕到他嫌弃自己的优柔寡断,也很讨厌内心这股极强的占有欲。 他吻了吻她额头,掌心摩挲着她光滑的脊背,牢牢接住姜莱抛来的那颗定心丸。 安心了。 梁知予今年最后一场讲座“中亚文化概论”定在了匹斯堡大学。 感恩节前一周出行并不算太明智的决定,机场人挤人,提前迎来节日小高峰。姜莱鲜少在冬季出发前往东部,原因很简单,她怕遇到雪暴天气。 机场大屏幕滚动着实时航班信息,姜莱拍了拍手眉色飞扬,“真好,没有延误。” 梁知予揉了揉她脑袋,“未来一周东部气候不错,只是不一定看得到雪。” 姜莱耸耸肩,她对雪没有太深的执念;刨去浪漫因素之外,她满脑子都是实际问题:雪天开车麻烦,人也容易摔跤,雪化了地面脏兮兮的。她掰着指头历数雪天的不便;梁知予将她捞到怀里,“我知道你喜欢夏天。” 一起一落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航程,刚好够看一部电影,再凑一起聊会天。 “快期末了,会有学生愿意听无聊的讲座么?”姜莱倚着他,拨弄着他的手指玩,乐此不疲。 梁知予挑挑眉,无所谓的模样,“来多少讲多少,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的话,正好讲给你听。” “且,那我还费劲飞东部干嘛”,姜莱别过头假装看机舱外奔忙的工作人员,扯起了唇角。 冬日暖阳在东部显得弥足珍贵。 草地上还有未化透的雪,十八度的气温仿若春天即将降临,再一看天气预报,两天后会骤降到零下十八度,姜莱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车窗两边满目哥特式建筑,独具一格。明明是来听讲座,倒有了旅游度假的放松心情。 梁知予一手转着方向盘,一手牵着她的,“匹村我也是第二次来,查了一下攻略,我们可以好好转转。” 姜莱回捏他的手,狡黠的目光一闪,“Dr.梁敢不敢摒弃你的攻略?” 梁知予挑了挑眉,“嗯?” “我们随性一点,等休息日就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没有目的地,想去哪去哪,可以么?” “好,听你的。” 讲座设在匹大标志性的学习大教堂;不算太大的空间,尖耸的屋顶,沉甸甸的木椅和雕花玻璃窗配上略显萧瑟的冬天倒给人别样的感觉。 姜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抱着笔记本戴着眼镜混迹在学生之中。很奇怪,明明认识这么久,却还是会在每一次对视中忍不住脸红心跳。 台上的那个人侃侃而谈,身份自动从姜莱男朋友跳至 Dr.梁。 中亚是指位于亚洲中部的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中亚地区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无论是宗教建筑、壁画都有鲜明的特点。 中亚宗教建筑宏伟壮丽,清真寺通常采用穹顶、尖塔和拱门等特征,寺庙则常常以宫殿式建筑为主,教堂则呈现出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常用彩色瓷砖、马赛克、壁画和雕刻等来装饰细节。与此同时,建筑会巧妙融入当地特色,比如乌兹别克斯坦的伊斯兰建筑常常以蓝色圆顶和白色墙壁为特色;哈萨克斯坦的清真寺则融合了突厥族民族风格和伊斯兰建筑特点。 在某一刻,窗外透进来的光线莫名暗了下来,厚重的云朵压得天阴沉沉的;却没影响到大家的求知欲。学生们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压根没打算轻易放过梁知予。 “Dr.梁学习地理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么?”角落一个学生举起手,抛了个相当笼统的问题。 梁知予沉思片刻,“地理专业要求我们不停去到陌生的地方探究观察,这于我是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 -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在学术道路上走多远。我知道这个回答听上去有点敷衍,可在我看来,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和学术。” “那 Dr.梁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 梁知予耸耸肩,“在我本科的时候一位教授曾批判过我对待学术的态度过于功利,很遗憾,我至今还没能完全摒弃功利心。人都是有欲望的,我能做到的是不断提醒自己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说到这他笑着摇摇头,“匹大不愧是哲学专业名列前茅的大学,大家的问题都这么哲学,一点都不地理。” 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我记得之前看过 Dr.梁的视频,不知道您之后还会有保护珊瑚礁的打算么?” 梁知予歪着头,眼神不由得飘到姜莱身上,“珊瑚礁保护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珊瑚礁白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延缓这个过程。我肯定还会去,但下次应该会和女朋友一起。” 台下的学生没聊到他会有这样坦荡的回答,惊呼声络绎不绝。 台上的梁知予毫不顾忌地看着姜莱,眼神真诚,似是发出了一个邀请。 他肆无忌惮的眼神轻而易举被学生们捕捉到,大家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一脸兴奋看好戏。姜莱没经历过这样的注视,不好意思地用本子捂着脸,点了点头。 又是一阵欢呼。 演讲完的梁知予一身轻松,牵着姜莱在校园内闲逛。片片雪花飘到二人的身上,是专属冬季的浪漫和温柔。 雪花落地的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没一会儿,阳光穿透乌云层,洒在人的眉梢和眼角。没有做攻略的人连左转还是右转都全凭心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8 首页 上一页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