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格只听着,抿着嘴角没说话。小姑娘谈恋爱那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劲头,她见过了。女大不由娘,更不由姐,何况还是同母异父的姐。 她想,妹妹的事,她不伸手,也不置喙。吃一堑长一智吧。 可惜,吃一堑长一智不是那么好实现的。
第9章 九 大姨 周格下午提早回家,回家前和杨帆通好了电话,买了上好的牛肉,等她回去做酸汤肥牛,唐致从小喜欢这道菜。她们姐妹俩相差十一岁,唐致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时,周格就已经结婚成家了,她们之间相差的,从来就不只是年龄。 周格跨进家门时,杨帆正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煲了猪肚鸡汤,满屋子飘香。 “你怎么才回来?我都把配菜准备好了,你再不到家,酸汤肥牛我打算自己做了。”杨帆穿着家常灰蓝色的 T 恤,厨房里热气腾腾,红晕腾在脸上,“我还没试过,没准儿我做的比你好吃。” “你得了吧,你都不吃辣,还能做得了这道菜。”周格笑着,洗手穿上围裙,又回头问:“文文呢?出去了?” “带木木下楼玩滑板去了,”杨帆把灶台前的位置让出来,同时似乎随口说:“文文来了也好,陪木木多运动一下,不然老爸老妈带着,不让跑不让跳的。” 这样的话难得听到,周格忍不住认真瞧了瞧他,他背着身,在收拾地上的包装袋。“原来你也觉得爸妈看得太严了么?我还当你看不见呢。那我每次提意见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装聋作哑啊?”她打着了火,趁热的,火上倒冷油。 “你提意见的时候,我怎么好再说呢,没有老爸老妈帮忙,木木能长这么大么?咱们俩能这么安心上班么?尤其是你,忙到没白天没黑夜的,周末一起吃个饭都要提前预约,晚了约不到。”他收好了垃圾,分了类,说着话,前两天的陈旧情绪涌上来,可惜没有哪个袋子能装这种垃圾的,他全说了出来。 “这是说我没陪你们一起吃晚饭的事儿么?这不是在说,要劝爸妈平常带木木的时候要宽松一点么?是两回事!”周格向来思路清晰,不容易被人带歪,哪怕对方思维发散到爱翻旧账。 “一回事嘛,各有问题。”杨帆不肯回到正题。 “怎么能是一回事呢,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她伸手把燃气灶的火关了,打算好好掰扯清楚。外面有人开门进来,直奔厨房来。 “你们俩都在啊?”婆婆吴芳拉开厨房门,愣了愣,没想到周格这大忙人也在,“我听你说要煲猪肚汤,你哪弄的好啊,我赶紧把你爸打发了,过来一趟。” 吴芳说话间,麻利地绕过周格,揭开汤锅锅盖看了看,“还可以,你放料酒了么?枸杞准备一点,等会儿快好的时候,记得放进去,白胡椒在上面柜子里,刚才找到了么?” 杨帆站在水槽边,也愣了愣,“妈,我不是说你不用过来么?” “我不过来看看,你这汤要是炖坏了,你们带着木木晚上吃什么?喝西北风啊!”吴芳把汤锅盖子放好,又俯身去橱柜抽屉里拿枸杞出来,放在一边,省得等会儿忘记放。 周格忍不住说:“妈,我们会做饭,一顿两顿的没问题。” 吴芳又忙着去检查电饭煲,看看米饭煮好了没有,记得有一次,他们自己在家做饭,结果忙活了一圈,木木说,妈妈忘了煮米饭,最后改下了面条。周格的话,她听着,在心里哼了哼,用行动表示了不信! 周格只好也有行动回应,她“啪”的一声,重新打着了火,烈火烹油起来。 吴芳真的在旁盯着看。 这不大的厨房里,忽然站着三个大人,显得从未有过的局促。 杨帆马上开口:“妈,我们能做好,你放心,你回去吧。” 吴芳白了他一眼。 客厅里有人进来了,厨房的玻璃门上映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儿。 吴芳回头看了一眼,似乎没看清楚,马上斜了斜身子,又看一眼。玻璃门外的唐致,堆着笑脸,向她礼貌地摇了摇手,打招呼。 “文文来了?”吴芳自动压低了声音,向杨帆问道。 杨帆一副,早说让你不要来的表情,点了点头。 吴芳迅速又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拉开厨房的玻璃门,抬脚就走。 周格忙着油锅里的这一摊事儿,没来得及看到婆婆变脸色的一瞬,等她回头过来,婆婆已经走出去,唐致上赶着叫她:“大姨,就走啊!” “嗯,我家里还炖着汤呢,再不走要炖干了。”说着话,已经跨出了大门。 周格看着这一幕,转回头去,往热锅里加水时,忍不住偷笑了一下。去年唐致来的时候,为了辞职回家,火力大开,不仅和周格吵了一架,和周格的婆婆吴芳,也对骂了几句,说她就爱管闲事,管儿子比看老公都严!还指着她脸骂,“你这种老太太就是闲得慌,不在自己家待着,尽来搅和别人家的事儿,老不死就是说你这种人的。”好在说这些话时,杨帆不在家,不然听了不知作何感想。 周格想,婆婆大概是觉得,唐致这样没教养的姑娘,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她边做菜,边瞅了一眼,一旁呆立的丈夫。 他们一家吃饭时,周格明显比往常热络,“文文,这个酸汤肥牛,你尝尝?”她把菜推到唐致面前。 “嗯,和从前一样好吃,比咱妈做的好吃多了。”唐致边吃边夸,她这回来,表情上,可以算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小镇上的生活,确实叫人成长。 “你姐这道拿手菜,可惜你不来啊,没处施展。喜欢就多吃点儿,我和木木怕辣,不敢吃。”杨帆笑着附和,他和周格的口味有差异,周格从小早早离开家,在外读书,南甜北辣都经历过,都喜欢;杨帆不同,生在厦门长在厦门,大学就在家门口,出了大学结婚成家,还在家门口,他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突破,大概也就是前些日子,爱上了新派闽南菜。 “嗯,好吃,姐姐烧的菜,我都喜欢吃,姐夫做的汤,也好喝。”唐致扬起圆圆的脸,脸型上和姐姐长的不像,更像她爸爸唐有年,笑起来时看得到脸上饱满的两团腮肉,让人觉得俏皮又天真,不管几岁都像是未黯世事的小姑娘。 小姑娘嘛,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无心之失、无意之过。只要哭一哭,就该被原谅。 “姐,我朋友这两天有个小事,让我陪她几天,要不,我在这儿多呆两天吧。”唐致边说,边自己夹了一筷子姐姐做的牛肉,大快朵颐的表情。从小爸爸就教她,吃饭要捧场,自己不会做,还能不会吃么!她深深明白烧菜人的心情。 “哦,那你和爸妈说好,别让他们担心。想多住几天,就多住几天吧,正好木木在放暑假,你也陪陪木木,他老早就在念叨小姨了,是吧?”周格点头答应了,同时向身旁的杨帆问了一声。 杨帆也点头,这时候,没有说不行的道理。 “谢谢姐姐,谢谢姐夫。”唐致露出笑脸,餐厅的灯光下,纯真又快乐。 厦门的八月里,还是热气蒸腾的仲夏光景,卧室开空调,家家户户有种静谧的嗡嗡声,像是男人女人在说悄悄话,其实也许没说。 周格卧室的空调温度总是调的略高一些,她生过木木之后,明显的怕冷,所以就算是三伏天,也失去了对着冷风吹的能力。杨帆其实怕热,他是中午吃顿饭,都满头大汗的人,不过在睡觉温度这些小事上,他不计较,随着老婆的意思,热点儿就热点儿,大不了不盖嘛,小事儿。 “文文要在这儿住段时间了吧?”他照例睡前靠在床头上看书,周格关灯时,他问起。 “嗯,家里工作都辞了,唐叔电话也打了好几遍,文文这种性格,越说越不肯听。所以我跟我妈说,让她在这儿多呆几天,等这股劲头过去了再说。”周格手上擦脸剩的面霜,两手对搓着。 “哦,那这样的话,我跟老妈说一声,让她这段时间都不用过来忙了,”杨帆顿了顿,他听母亲在背后说过,不喜欢周格妹妹,一副没教养的样子,所以这时候找了找措辞,“你说,文文能照顾木木么?老妈不来的话。” “可以啊,文文炒菜煮饭,简单家务都没问题的,而且她陪木木,更宽松一点,你也看到了!”周格躺在枕上,肯定地说,替唐致的厨艺打了包票,妹妹不是一无是处。她目光凝在空调出风口的一点微弱绿光上。 “嗯,正好,老妈一直想出去走走,因为木木要上兴趣班,没抽出时间来。那就趁文文在这儿,让爸妈去报个云南的团吧。”杨帆在心里计划着,让老人离开一段,省得老妈天天想来,又不方便来,大家难受。 “哦,报吧。”周格点头,确实是,大家各自歇歇,喘口气。 于是,唐致正式担负起照顾小外甥的职责,“姐,你们放心上班去吧,我肯定带好木木,我都给他定好了时间表,上午下楼锻炼身体,下午去上写字课,晚上讲故事。”她站在客厅的沙发边说。 “好,那就辛苦你了,”周格临出门前,转头交代木木:“听小姨的话哦。” 她这天也不完全放心,做妈妈的人,长忧九十九。人虽在办公室坐着,还是会时不时的打开家里的监控,看一看。有时看到唐致在陪木木画画儿,有时两人在沙发上打闹,用抱枕搭成小房子,钻进钻出,咯咯咯笑成一团。 木木在小姨照顾的这几天里,迅速学会了唱“我的酒馆打了烊”;在健身公园里爬树时把脚皮蹭破了一块儿,血呼啦咋的好几天;小区浇花,两人跳进花田,踩了满脚泥回来,木木还摔了一跤,鼻子眼儿里全进了土…… 周格觉得挺好,木木算是打开了新世界,不用再被囚禁在奶奶的后花园里。她这两天在办公室,已经不再打开家里的监控了。 专心自己公司的生意,果然效率很高,这周四又签了一个小合同,做组织架构设计的,她埋头在项目方案里,连着几天都是半夜一两点到家。 唐致兢兢业业,每晚都准时做好晚饭,有菜有汤。认真来说,这也算家庭传统的熏陶,周格的妈妈,是典型的家庭主妇,一辈子几乎没有上过一天班,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烧菜做饭,所以唐致再倔强些,也逃不过年幼庭训、耳濡目染。 唐致印象里姐夫杨帆是很少有应酬的,总是准时下班。姐姐相反,有没有应酬,都很晚下班,准时的时候特别少。 这次来,姐姐倒是没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忙,也不知在忙什么。姐夫有些变化,虽然也照旧准点儿回家,但常常在打电话。先时,边吃边打,后来几次,因为通话时间太长,杨帆会自动戴上耳机,去阳台上打。 唐致也会默默把姐夫还没开动的米饭倒回电饭煲里,省的被冷气吹凉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9 首页 上一页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