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起这些没完没了,沈知微有点儿不耐烦,出于礼貌并没有打断,抬眼随意地往上一瞥,正好看到超市的电子屏幕。 原本也只是随意的一眼,但她的视线却又突然移不开了。 人来人往的超市里面,沈知微看到超市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几个字。 「蔚游十周年告别演唱会」 每一个字她都认识,可是连起来的时候,她却迟钝了好几秒才明白过来其中的意思。 她后知后觉地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手机,关掉了免打扰模式,才看到微博的消息铺天盖地地跳出来,点进去的时候一片空白,网络都瘫痪了。 只是那些推送都在告诉她。 是真的。 其实也正常,蔚游出道十年,从一个寂寂无名的音乐新人到现在诸多奖项傍身的歌手,大街小巷没有人不知晓他的名字,他的歌曲获得大奖无数,众多乐评人争相称赞的品味出众。 这么一个人,诸多赞誉加身的时候,也不过才刚刚二十八岁。 而现在却又这样突然地说自己要退圈,怪不得所有的社交软件都是如出一辙的卡顿。 只因为他是蔚游。 沉寂已久的群里也有人发消息,大概是也很震惊,问蔚游是不是真的要退圈了。 下面有人回复了几句,沈知微没有细看。 赵沥看到沈知微看了很久超市的电子屏幕,可能也是有点没想到,“你也喜欢这什么,什么蔚游?” 沈知微手指收紧,怔忡片刻,才回:“……嗯。” 赵沥皱着眉头往电子屏幕上看了几眼,很是嫌恶地收回视线,“你们女人都喜欢这种,有什么用?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真的,少做些不切实际的梦。” 他从未将沈知微与蔚游联系在一起,默认只是单纯的和小姑娘一样,在追星。 归类为不切实际的梦。 赵沥还想再说些什么,沈知微轻声开口打断他,“之前关注过,现在已经不喜欢了。”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小声地惊呼。 沈知微下意识往身后看过去,看到了两个身上穿着附中校服的女孩子站在不远处,神色激动地指着超市的电子屏幕。 人来人往的嘈杂之中,她好像在那两个女孩子的口中听到了他的名字。 熟悉又陌生。 遥远到远跨十年光阴,猛地叩击在胸腔。 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十年前南陵的那个夏天,她手中拿着散着冷气的冰棍,听着操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众人欢呼的对象仍然是他,只是那个时候他与她之间相隔的还不是冰冷的电子屏幕,而是咫尺相距的前后桌。 也是后来无数爆料人口中,或真或假的南陵附中零九届十六班。
第2章 南陵零八年的八月十九号,不是沈知微第一次见到蔚游。 却大概是他第一次见到她。 从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沈知微都和这位传说中的天之骄子并没有什么交集。 只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关于他的事情。 这些事情,到底经过了多少人的转述,又具体能描摹多少。 沈知微也不知道。 只记得,她隔着很多人见过他。 沈知微还记得当时身边同行的女孩子看着周围簇拥的人群,听到有人问这边怎么这么多人的时候。 那个女孩子像是解释给自己听,又像是在和沈知微说话。 “这可是蔚游诶。” 所有版本的描摹里,好像也都是殊途同归的。 他永远都是无可置喙的,天之骄子。 沈知微当时转入十六班,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十六班是附中的竞赛班,踏入这里,就几乎等同于踏入了半个清北。 高居不下的重本率让附中甚至是整个南陵都争先恐后地想把孩子送到这里。 可是附中竞赛班对于成绩要求很严格,一模成绩至少在三百八才有进去的资格。 光是这个条件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还要门路。 沈仲在隔壁的一中当了快二十年的教导主任,到处托人脉,又是找上了以前的老同学,又是请领导吃饭,前后折腾了快一个月,才终于如愿把沈知微送进十六班。 连着在家里念叨了好几天,说是把你送进去不容易,就算不是清北,至少也要考个南大,他这面子上才过得去,不然肯定是要被人笑话的。 沈知微有的时候觉得费这么大劲实在是折腾,没什么必要,又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多半要被打为大逆不道,还是作罢。 …… 南陵多梧桐,几乎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梧桐树。 沈知微以前住过的窄巷窗外也有一整排,宽大的叶片将低垂的天幕分割又遮掩,这是职工安置的房子,属于70年代的产物,早已年久失修。 爬山虎占据了外墙的半壁江山,另外半壁的江山,都被各种各样的小广告覆盖。 老房子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淋浴间的角落,还有小阁楼,只要遇上梅雨季,就会淅淅沥沥地渗水。 沈仲有的时候会在晚饭后说起领导早晚会给他们这群老教师换地方,只是这话头提起又放下,几乎和餐桌上的油渍一样让人习以为常。 沈知微也习惯了,有的时候还会附和几句。 高三生暑假的时候也没有睡懒觉的权利,沈知微一早就被叫醒,恹恹地听着沈主任的长篇大论。 “诶,这件事不是我说,要不是我认识你们附中招生的那个王老师,别说你只是擦线考了三百八十一,就算是你考三百九、四百分,也不一定能进竞赛班的门。” “当时多少人要见招生办的主任?也就我最后见到了!” 旁边的赵芳女士俨然也十分满意这次沈主任难得没有掉链子,连连点头。 沈知微一边挑出腌萝卜里面的生姜,一边敷衍地点点头,偶尔在沈主任讲到激烈处的时候,还能叫好上几句。 她一向都这么乖巧。 只是实在是有点不真诚。 好在沈主任和赵女士都要到上班时间了,看了一下家中挂在餐桌上的时钟,临走了又丢下一句。 “竞赛班暑假前布置的习题和你之前不一样,班主任之前和我说过,你今天正好没什么事,去一趟附中把作业拿一下。” 沈知微其实不太喜欢在夏天出门。 尽管很多畅销读物中,都把这个季节与热烈,又或者是怀念这样的词挂上钩。 在她循规蹈矩的十几年里,沈知微好像对于什么季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不喜欢南陵冬天的湿冷,也不喜欢夏天梅雨季始终都晒不干的衣服。 或许只有对春秋短短的几天,才能勉强说得上是一点正面的情绪。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窗口前的梧桐被打落了不少叶片,四处佚散在逼仄的小巷中。 昨夜雨下得急,伴随着电闪雷鸣,亮到好像是白昼。 可是今天的艳阳天却丝毫不受其扰。 只唯独巷口狭窄的过道,始终被压在年久的阴影下,残留着一洼水渍。 旁边是从水泥板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青苔,沾着泥泞,不知道早上多少人经过,水渍早就已经浑浊。 沈知微从旁边绕过,坐上班车的时候,车上全都是买完菜回来的大爷大妈。 很好分辨的气味,是新鲜的泥土味。 她看了看手上的表。 八点十五分。 二零零八年的时候,南陵地铁只通了一号线,覆盖的几个站点,与大多数的人都关系不大。 弄堂距离南陵附中很近,公交车只有三站。 偶尔赵女士实在受不了处处潮湿老旧的弄堂的时候,提出要付个首付换新房子的时候,也会因为沈知微还在附中上学而最终作罢。 天气很热,公交车门才刚刚打开,就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从门外扑面而来。 公交广播适时响起。 “南陵附中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有序从后门下车,注意先下后上。” 因为正值暑假,所以门口并没有什么人,周围的商铺也有不少拉下了卷帘门。 门卫值班的大爷看了看沈知微递过来的校卡,从一旁的小冰箱里面摸出一牙西瓜,拿给她。 “大热天的,小女娃来学校做啥哟?” 沈知微没接,只乖巧地回答。 “回来拿练习册的,我不吃啦,谢谢爷爷。” 班主任老廖的办公室在明德楼四楼,沈知微一路走上去,稍微觉得有点喘,手撑在扶手上缓了一会儿。 在她停在转弯的那几分钟里,她有听到楼梯口传来脚步声,下意识地往身后看去。 沈知微的呼吸停滞几秒。 他经过沈知微身边,大概注意到了这么一个人,视线却又没有停留片刻。 交错而过。 十六班在走廊的尽头,旁边不远就是办公室。 沈知微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没想到蔚游也在里面。 就好像是小的时候零食里面附赠的卡牌。 不偏不倚,抽中了她一直以来最想要的那张。 沈知微竭力不表现出什么端倪,平静地从各个办公桌前走过,一直停在写着老廖名字的桌子前。 与蔚游非常注意地保持了一个距离,不会显得失礼,也不会显得太过靠近,让他察觉不对劲。 虽然是夏天,但他还是穿了一件很薄的外套,不知道是怕晒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沈知微突然想到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一句评价,说蔚游一年到头都穿得严严实实的,搁古代那多少得是个良家子。 的确挺像。 沈知微觉得这个词的确是精准又巧妙,想了想,又从心里肯定了一下这个结论。 有点儿没忍住地笑了声。 蔚游听到声音,垂着眼睛看着不远处的女孩子。 他的瞳仁很黑,就算是被早晨九点的阳光照在脸上,也不似旁人那样带着浅色。 下颔的线条干净利落,肤色冷白,正在看着她。 沈知微察觉到他的视线,仓皇避开,不敢看他,只开口解释:“我开学转到十六班,廖老师通知我来拿主副科的习题册。” 蔚游听完只是嗯了声,随后稍稍俯身,大概也是在找什么。 沈知微觉得有点儿尴尬,就连呼吸都轻缓了一点,准备站在原地等蔚游找完东西以后再找。 却没想到,大概一两分钟以后,蔚游站起身,将几本装订在一起的练习册递给沈知微。 “一共五科。” 他看到沈知微还有点愣,眼睑稍微抬起,“里面圈出来的都是竞赛的题目,如果不打算参加那一科的竞赛的话,不用勉强。” 顺着打印成一沓的A4纸往上,她看到他突出的腕骨,淡青色的经络。 沈知微很快就接过。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5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