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来拆散你们,我是来加入你们的呀~” 众所周知,华夏作为国际上需求量最大的种子采购方,历来都是全球各大种子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江氏种业作为这个领域的小萌新,想要在这种正面战场上跟人家硬扛,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 蒋寒也从来没打算采用这种策略。 不过,她想让这帮国际种子大鳄们,好好见识一下华夏本土种业公司的“另一面”。 蒋寒人还没到呢,就先花钱雇水军,在网上替国内的同行们好好卖了一把惨。 紧接着,又找霍二叔帮忙,找了几家官方媒体下场,写了几篇为华夏本土育种企业发声呼吁的评论文章,彻底把势头给造起来。 永远不要小看“舆论造势”四个字的威力。 拿着这些官媒的评论文章,蒋寒又通过江梦筠的关系,找到了B大农学院。 赵院长亲自带她见了几位在农业政策研究领域很有发言权的专家。 就这样,别的种子企业带着自家的种子参加交易大会。 蒋寒带着B大的专家教授参加交易大会,还打着B大农学院调研的名义,主办方简直快要吓死了! 难道他们的交易会,今年发生了什么不符合国家政策形势走向的事情吗? 这可要了老命了! 要知道,他们这样的交易会,在种子公司眼里确实挺权威的,每年为了卖种子,也不得不和主办方打好关系。 可现在,真正权威的大佬来了……
第593章 吃货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别紧张,我们就是想来看看,今年交易大会上,咱们华夏本土的育种企业有没有什么进步。” 能办得了这么大规模的交易会,主办方那都是人精儿,听了专家们的解释,再看看笑眯眯跟在专家后头的蒋寒……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必须得“进步”呀! 第二天,交易会主会场的舞台旁边,最好的位置被腾出来,紧急安排了一个摊位,专门给江氏种业这样能拿得出新品种的华夏本土育种企业。 什么?你们要抗议,为什么这么好的位置没有参与竞标? 不好意思,这一块不参与竞标,是专门组织起来,给官方的领导们参观的……这个意思,大家都懂的吧? 江氏种业的销售代表们,就这样站在了整个主会场最醒目的位置上。 这么说吧,进来参展的,甭管是买种子还是卖种子的,第一个要来打卡的肯定是主舞台——因为要在这里领取交易号码牌嘛。 还有主办方给每位参展商准备的礼品。 以及一整套的参展企业名录资料,这才是最值钱的! 最要命的是,因为主办方的值班服务台也设在主舞台旁边,所有参展商遇到问题,都要来这边找服务台协商。 等待的过程中,也不敢走开,那咋办? 正好附近有几个展位?顺便逛逛呗? 这一逛,可就彻底掉到蒋寒的陷阱里去了! 江梦筠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交易会,知道主办方提供的免费盒饭有多难吃,临行前就给蒋寒支招,让她去找赵朋飞,从江梦筠名下的食品厂里拿了一些用他们的瓜果蔬菜做的小咸菜,带到了交易大会上。 反正,和水龙湾的地产销售一样,江氏种业的销售代表们,每天的日常不是卖力推销他们的种子,而是一脸热情地给参展商们送上美味的小咸菜。 这一招可太绝了! 看看主办方集中采购的盒饭吧! 除了零星的几块肉之外,剩下的蔬菜,不是水煮就是清炒,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 有实力的大企业,员工不差钱,一般都是自己订外卖,其他人就只能凑合吃盒饭了。 “陈总,又吃工作餐呐?要不要来点酸辣椒?我们基地的新品种,又香又辣,贼下饭!” “王总快来,我特意给你留了点你最爱的风味酸辣泡菜,我跟你说,这里面的包菜和胡萝卜,可都是咱们江氏种业自己培育的,外面买都买不到!” “刘总您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晚?哎呀不巧,您喜欢吃的酸豆角今天没有啦~要不咱俩加个好友?回头等我们回麓城了,您给我个地址,我给您多寄点真空包装的酸豆角?” …… 莫名其妙的,今年来采购的中间商们,都成了江氏种业销售代表们“好友列表”中的一员。 别问,问就是江氏出品的各种酸菜泡菜酱菜,外面还真是花钱都买不到。 没办法嘛~新企业崛起太快,江氏食品厂还没有开遍大江南北。 想在本地吃到江氏食品厂秘制风味泡菜? 可以可以! 加一下我们销售代表的好友吧? 可以免费帮您代购哦~ 吃货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只要你能帮我买到本地特产美食,那我们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啊! 有了这份“代购”的交情,等混熟了之后,再顺便邀请人家到麓城来品尝一下本地美食,谈谈合作,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蒋寒给销售代表们的要求也很简单,毕竟是第一年参展,大家对他们还不熟悉,肯定没有那么多傻白甜,第一次打交道就在他们这里下单的。 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加个好友,就当多个朋友。 等回头吃惯了咱们江氏种业的蔬菜做的各种泡菜,再回头尝尝你们自己从超市菜场买的蔬菜……呵呵! 对于华夏本土的种子代理商,江梦筠和蒋寒是半点都不担心。 毕竟他们可是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吃货大国! 为什么这些年各家跨国种子大鳄,想方设法请一些专家大V轮番给国人洗脑,试图让国人相信,进口的洋种子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就是比华夏本土的更营养、更美味? 虽然价格贵了点,但客户都是需要教育的嘛~ 教育好了,自然多得是头脑简单不差钱的,愿意为昂贵的进口蔬菜买单。 江梦筠没打算对自己人用PUA这一套,太下作了。 她选择用美食来勾搭一帮同样都是吃货的种子代理商。 能用更便宜的价格,吃到更好吃的瓜果蔬菜,谁不愿意? 蒋寒这个奸商,也趁机把老板提出的思路进行了补充完善。 既然那帮国际种子大鳄,能用高利润这一招留住代理商,那他们也可以模仿致敬一下嘛~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做两家事呢? 这时候,江梦筠和师父赵德馨早前埋下的暗线,就开始起作用了。 那帮跨国种子大鳄惯用的套路,是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疯狂圈地育种,然后高价销售到其他种子采购大国,借此牟取暴利。 江梦筠就不一样了。 她是真的把“国内赚钱国内花、一分别想带出国”这句话,深深刻到了骨子里! 江氏种业的育种基地全部都在国内,这就意味着,租赁农民土地的时候,国内的农民伯伯可以赚一笔钱。 基地招聘员工,又能给国内的低收入群体提供一大批就业岗位。 最重要的是,江氏种业第一步要攻下的就是国内市场,也就是说,“卖种子”这个环节,能赚到钱的,还是华夏本土的种子代理商。 当然了,代理商们赚了钱,不一定全部都在国内花,也有可能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出国旅游花掉了,但,各种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总要在国内缴纳吧? 能给国家创收,那也是极好的嘛~ 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代理商,十有八九都是卖给国内种植户的。 江梦筠对自己研发的新品种还是很有信心的,种植户用了他们的种子,只要用心管理,赚钱是肯定的,区别就在于赚多赚少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众所周知,做农业就是个靠天吃饭的生意。 老天爷给面子,风调雨顺,今年就能赚一笔。 老天爷不高兴,今天来个冰雹,明天突然一阵飓风,苗都给你刮断了,果子统统打掉,几个月的辛苦统统白费…… 即便是江神农,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也只能束手无策。 她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从她手里出来的种子,不会是坑人的假种子。 当然了,更不可能像那些贵得吓死人的洋种子那样,一粒种子就要几块钱。 出口当然要卖贵点,毕竟不管是空运还是海运,那都要成本的好吗? 至于自己人,那当然是享受最优惠的亲友价啦!
第594章 哪有做生意还要往里面倒贴钱的 半年后。 位于南省的“神农3号”育种基地,黄美兰正带着公司的一帮小哥哥小姐姐们,忙碌地准备着基地“首届青少年春耕露营大会”的筹备工作。 让江梦筠无语的是,她本来是想把黄美兰这个毫无从商经验的人,放在神农2号基地默默烧钱,好给简容做账提供便利。 谁知道黄美兰这么快反应过来了。 这位大姐确实没做过生意,但人家手里管着两个家庭的吃喝拉撒啊! 做家庭开支预算,其实跟公司预算也差不多,无非就是大致估算一下全年的收入,再算算每个月的开支,拿总收入减去总开支,余额为正就说明攒到钱了。 要是得出来的是个负数?造孽!这个家要闹饥荒啦! 那不好意思了,全家开支都要跟着缩减,每周只吃一次肉! 黄美兰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采购部、销售部、后勤部和财务部等关键部门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几个部门关起门来一算账,好家伙! 这开公司辛辛苦苦干一年,居然还要往里面赔个几百万? 黄美兰同志当时就吓傻了。 “不行!哪有做生意还要往里面倒贴钱的?” 黄美兰是个认死理的,虽然丈夫说亏一点也没关系,江总财大气粗亏得起,但她心虚啊! 想到每个月准时到账的将近三万块钱的工资,还有逢年过节丰厚的福利,黄美兰坐不住了。 每年配合育种基地做几次旅游节活动亏本是吧? 那要是多做几次呢? 黄美兰自费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农场,还真被她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她发现,现在很多农场的盈利方向,其实根本不是卖瓜果蔬菜那点钱,主要还是在“一老一小”身上赚钱。 先说老的好了,现在城里好多退休老人,退休工资都挺高的,好多农场就跟城里的一些老年人组织的协会合作,经常办一些专门招待退休老人的周末采摘、钓鱼、挖野菜之类的活动。 大老远的跑到乡下来,总不能真的只摘点葡萄回去吧? 看到农场里的露天无公害蔬菜不错,价格也比超市里卖的便宜,不得顺手买点回去? 有些不光自己吃,还要多买一份给子女带回去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62 首页 上一页 3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