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这句话,无异于给梁东升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沮丧的情绪又飘扬了起来,看到了希望。
第70章 第70碗面 母亲说得有道理,这三年时间,他的确是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儿子受了太多委屈,被记恨也在情理之中。好在孩子还小,没有长大成人,他还有弥补的机会。 如今住在一起了,他和晓琴可以用爱慢慢的去感化小远,弥补上他们的亏欠,让小远接受他们,接受这个家。 梁东升越想越信心十足,忍不住拿出手机给王晓琴打电话。她刚才是生着气走的,到现在都还没给他打电话过来,不知道脸上的情况严不严重。 王晓琴看完脸,随便在外面的小餐馆对付了几口。因为脸上有生伤,需要忌口的东西比较多,好多饭菜都不能吃。她点了一碗清汤面,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打车直接去医院上班了。 好在是护士,日常也需要戴口罩,就不用露出脸上的伤口来惹人闲话。面子虽然保住了,可心底的烦躁却直往外冒。 想她王晓琴活了这么大,还从来没被人碰过一个手指头,也没在外面这种人来人往的场合丢过这么大的脸。怪来怪去,还是要怪文与兰那个老虔婆,刚见面就摆自己一道。 接梁东升电话的时候,王晓琴也没个好语气。她现在心里烦得不行,正好梁东升撞枪口上来。梁东升知道她受了委屈,也没跟她一般见识,好声好气的哄了半天。王晓琴一个人也吵不起来,赔罪的好听话灌了满满一耳朵,心里的气也渐渐消散了。 梁东升见王晓琴语气好转,这才给她提起以后和梁远相处的问题。说孩子之前在乡下听多了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所以第一次见面才情绪激动。只要以后好好对他,一定能笼络过来,让他接受她这个后妈。 王晓琴忍不住冷笑:“他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听得懂什么闲言碎语?还不是你妈看不惯我,又不好亲自动手,才教你儿子打我,以为谁不知道呢?” 梁东升却是不信:“晓琴,这你肯定是误会我妈了。她这次之所以同意我离婚,又把小远送过来上学,说白了都是为了小远。” “你想啊,我妈都多大岁数了,她又不可能照看小远一辈子。以后小远靠谁?还不是只能靠他老子我。她现在巴不得让小远赶紧跟你这个后妈搞好关系,怎么可能唆使小远打你,把关系搞僵?” 王晓琴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反正梁东升是死也不可能回头的,文与兰肯定是看到了儿子的决心,知道她自个儿的打算落了空。又加上孩子一天天大了,需要靠着梁东升这个父亲得到更好的教育。再像以前那样僵持下去,对梁远百害而无一利。 到时候不得他这个能赚大钱的父亲喜欢,待在农村能有什么大出息?想讨好梁东升,怎么可能越得过她王晓琴?所以才主动选择后退一步,说什么带上来培养孩子和她之间的感情。 不得不说,文与兰这老虔婆的算盘打得是真精。
第71章 第71碗面 “这么说,这件事真的不是你妈唆使的喽?” 梁东升听王晓琴语气软和了一些,赶紧保证道:“真的不是!晓琴,你听我说。”梁东升把梁远在乡下听到的闲言碎语和打架的事一一转述给她听,说孩子心性有些偏执也情有可原,好在年龄还小,以后好好对他,他自然就会知道她这个后妈的好。 王晓琴自然知道老家那些长舌妇把自己说得多不堪。她们嫁的老公差,自己又没本事,日子过不下去,可不就嫉妒她离了严锋还能找到个把自己捧在手心疼的男人吗? “行吧,我暂且信你这一回。我这边开始忙了,不跟你聊了。”病房有人按呼叫器,王晓琴撂了电话,把手揣进兜里往病房去了。 梁东升哄好了王晓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对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充满了信心。他请了一天假,下午没什么事,干脆开车载着母亲和儿子先去附近的儿童游乐园玩了半下午。眼看着王晓琴要下班了,又载着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中午闹得不愉快,一家人都没在一起吃饭,等晚上整几个好菜,团一下圆,顺带也给母亲和儿子接风。 虽说梁东升说以后对梁远好一点,让他慢慢接纳自己。但王晓琴没养过孩子,不知道怎么带小孩儿,于是给老家的父亲打了个电话讨主意。 王文涛一听女儿说文与兰带着孙子去了省城,这下急了。最近几天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梁东升送了王家贵重礼品,他就很担心。那天回来,听老伴儿说兄弟媳妇儿杨金花过来蹭饭,被蹭去了一根海参。他当即就把老伴儿骂了一顿。骂她嘴馋,有点儿好东西就存不住,非要立马吃下去才放心。 他才刚从省城回来,这个节骨眼儿吃这么金贵的东西,是个人也要猜这是梁东升送的啊。你但凡隔个一年半载呢,到时候谁猜得到打哪儿来的? 最关键的,给谁知道也不能给杨金花知道啊,谁不知道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长舌妇,整天东家长西家短的传闲话。 老伴儿还跟他嘴硬,说她跟杨金花说了这是鱼干儿,杨金花这辈子没吃过什么金贵东西,她怎么可能知道这是啥。他还侥幸了一两天,结果,没几天,外面的人就都知道梁东升送王家海参的事了。 在省城的时候,女儿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回去不要把礼品的事往外说,怕到时候梁家的人知道了闹。这会儿梁老太太带着孙子去省城,不会就是听说了这件事后跑去省城闹他女儿吧? “她这会儿带着孙子去省城干嘛?”王文涛皱着眉头,问电话那边的女儿。 “嗐,说是想把梁远送到省城来上学,嫌镇上的学校教学水平太低。” “那……她有没有说别的?” “什么别的?哦,说了,她同意东升跟张秋燕离婚了。这次把梁远送到省城来读一年幼儿园,明年继续在我们这儿上小学,说是顺便培养一下跟我的感情。”
第72章 第72碗面 “噫?”王文涛有些意外,怎么这个事情的走向跟自己以为的不太一样呢? 王文涛有些不敢相信,“那梁老太太真同意他儿子离婚了?” “爸,我骗你干什么啊?她都说要把梁远放在我们身边养了。” 王文涛这下彻底放心了,原本提着心吊着胆,没想到来个意外之喜。他想着梁老太太突然的转变,是不是听到传言后终于见识到了她儿子离婚的决心,眼看着回头无望,这才放弃幻想?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他还得感谢感谢那个大嘴巴弟媳妇儿呢。 “晓琴,这是好事啊!她退一步你就进一步,抓紧时间让东升把婚离了,然后把你俩的事情办了,再生个自己的孩子。前头那个始终是前头那个生的,跟你不亲香。生个自己的,老了才有靠。” “我知道的,爸。要按我想的,把梁远给张秋燕带走就好。她若不要,给梁家两个老的养着也行。可现在老婆子要给我们养,东升的意思是他父母年纪大了,照看不了多久,趁着现在梁远年纪小,我们带在身边培养下感情,以后也好相处。” “嗯……”王文涛沉吟了一会儿,继续道,“东升说的也在理,那你们就把梁远放在自己身边养着。不过晓琴啊,都说后妈难当,一个弄得不好,不仅外人说闲话,你还养出个白眼儿狼来。怎么养前头留下来的孩子,这可是个大学问。” 王晓琴苦着脸,“谁说不是呢,爸。我自己都还没生过,怎么知道怎么养孩子?这不就打电话给你,让你教教我嘛。” 女儿遇到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样闷着心思瞎胡闹,愿意主动找自己拿主意,看来真是成熟了不少,王文涛老怀大慰,“养前头孩子有两个养法,一个是当甩手掌柜,什么都别管,把好钱财,不让前头孩子沾边。这样的好处是钱财都能留给自己孩子,前头的占不到便宜。” “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外人会说后妈恶毒,名声有点难听。这第二个法子嘛,就是捧杀,尽可能的依着他,要什么给什么,往死里娇惯。这样娇惯着长大的孩子不仅不会有什么出息,还很有可能成为个败家子。关键外人还说不出啥,只会说这后妈疼孩子。晓琴,要是你,你选哪一种养法?” 王晓琴想了想自己不堪的名声,本来就被人骂作小三,后来因为梁东升不寄钱回去,大家都把苛待前头儿子这个罪名扣在她脑袋上。这要是坐实了,以后那些人还不知道会骂出多难听的话。 她要做人,她以后的孩子更要做人,她不想孩子以后因为自己挨骂,于是回道:“爸,我想选第二种。不过就是损失些钱财罢了,但既能博个好名声,又能让他以后不至于扎我的心。” 王文涛很开心:“这就对了,晓琴。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只看眼前。梁远毕竟是他们梁家二房的长子,你现在又没有孩子,要是苛待他,不说梁家那两个老的,就是东升,也可能不会答应。落不着好,还把自己名声坏了,咱不干这种赔本买卖。你就对他好,保准梁家说不出一个错来。等以后养成个败家子,不仅他自己求不到前程,东升存下的财产也没他的份儿。”
第73章 第73碗面 父亲的一席话让王晓琴瞬间通透,之前因为文与兰婆孙俩要上省城来,紧接着又被梁远当众打骂而起的别扭、委屈和愤怒全都一扫而空。 她这辈子所受的磨难几乎都是拜文与兰这个老虔婆所赐,那她就用这个办法报复回去。到时候养废了老虔婆的心尖尖,老虔婆还说不出她的一个错字来。 挂了跟父亲的电话,王晓琴又给梁东升回了过去,说自己下班了,顺路要经过超市,要不要买点菜回去,还问文与兰和梁远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语气温柔小意的,没了下午时的冷淡。 梁东升心下狂喜,以为是自己下午的解释起了作用,又觉得王晓琴不愧是自己看上的女人,不仅心胸开阔,还温柔体贴。明明受了委屈,却愿意为了他接纳、示好他的家人。 “我刚才已经载着妈和小远去过超市了,家里啥都有,不用再买。我现在就去做饭,晓琴你快点回来,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梁东升对着电话那头的王晓琴说道。 王晓琴进了家门,表现得比之前在车站第一次见面时热情多了,不仅主动热情的喊了一声“妈”,还从袋子里掏出一辆玩具小汽车,坐到在沙发上玩儿的梁远身边,把小汽车塞到他手里,亲热说道:“小远,阿姨给你买的玩具小汽车,喜欢吗?” 这样一辆又大又漂亮的玩具小汽车,对于一个日常只能在乡间玩蚂蚁、蚯蚓的小孩子来说,无疑是诱惑力十足的。 梁远兴奋得眼睛都亮了,可一看见给自己玩具小汽车的人的脸,他垮起小脸儿,刚想把手里的玩具小汽车砸到狐狸精的脸上,小手就被按住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2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