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泽心里一边骂一边想,那天就不该跟他来见面,这该死的好奇心,谁知道他真敢杀警察! 可接下来去哪呢?家肯定是不能回的,自己虽然没被通缉,但嫌疑还在,只是没有板上钉钉的证据罢了,可一旦进了局子里,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审讯,所以,就还是跑吧,他一路贴着山脚跑,绕过了之前遇到的卡点,然后一头扎进茫茫黑夜。 但王青泽不知道的是,自从李建已经确定为凶手,周时同时对王青泽也进行了暗中监控,城内任何一个摄像头如果拍到王青泽,都会实时传到周时这里。 李建是谭满案的人证,而王青泽的问题,曾经在孟开良那里得到了证实,虽然没有证据,虽然周时不知道李建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代价去阻碍案件调查,但这说明当年李建和王青泽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抓住王青泽,说不定就能连李建一起抓了,抓住李建,王青泽也跑不了太远,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然谁也不能放过,到时,突破就来了。 很快,案子的转机悄然而至。 凌晨 2 点,王青泽鬼鬼祟祟出现在国道上一家加油站内的 24 小时便利店,被店外的公共摄像头拍到。10 分钟后,他提着一袋子吃喝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面包,狼吞虎咽地嚼着,边走边四处张望,才走出去不到 500 米,一辆黑色的轿车猛地停在他的跟前,车门迅速打开,从里面冲出几个人,那口面包还没来得及咽下去,王青泽就被按到在地,一动也不能动。 王青泽到案后当晚,就供述了李建的藏身之处,警方迅速出动,成功将李建堵在了山里,抓到他时,他全身脏破不堪,唯有手上的劳力士始终戴着,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然而,即便是抓到了嫌疑人,案件的推进,也并没有周时想象的那么顺利。 针对刘猛交通事故一案,在铁证面前,李建承认了钉子是自己放的,但一口咬定是王青泽指使,按他的意思,他只不过是个从犯,且并不知道自己当天要害谁,全都是听命行事,王青泽才是主犯,即便是承担责任,王青泽才是负主要责任的那个。 对于二人的关系,李建不避讳自己拜金,他说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了王总的青睐,他想跟着他发财,所以对方让他做这件事的时候,他还以为做好了能当投名状呢,谁知道是要害人呀。交代完,李建还说自己多了心眼在手机里存了一段录音,证明王青泽就是主谋。 而谭满的案子更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当年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他们不信他的证词,那就证明当年的办案人都有问题,警察为什么不去抓同僚,偏偏抓他一个人证。 李建这是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至于王青泽那边,则是反过来的,他称交通事故的事情他一概不知,几天前才知道是李建干的,对于二人的关系,他说的是偶然认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害警察,至于谭满一案,更是连连摇头,一句不知道应付所有问题。 撬不开二人的嘴,又无法找寻更多证据,一时间再次陷入僵局。 谭满案发于 15 年前,现在重查,其实很多证据是无法补充的,当年案发的学校都拆了,连指认现场都做不到,警方或许能够推翻谭满的有罪认定,但是要想让真正的杀人凶手认罪伏法,却很难,这也是很多陈年旧案的困点所在,更多的现实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曾有过的错案,真正的凶手真的会始终逍遥法外,因为取证太难了。 只有口供的话,是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更何况,对于谭满一案现在连口供都没有,这更让周时头痛的不行。 原本他想的是,最起码得有人认罪,才能根据他们供述中的蛛丝马迹想办法补充证据,而且很有可能他们本身就保留着一些物证。 但现在他们不仅不承认,对于刘猛遇害案的供述更是南辕北辙、互相指认,那么,他们俩到底谁对谁错,还是都在胡说八道? 显然,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李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毕竟他连录音都提供了…… 思考了大半天,周时决定不能被动审讯,该用计谋的时候就得上计谋。不是互相拆台吗?不是互相指认吗?那好,那就看谁藏得秘密更多,谁对谁更恨了! 当晚,周时连饭都没吃,就兴致勃勃地去了审讯室。哦,是先去了王青泽那边。 一进屋,张立阳正在跟王青泽拍桌子:“你除了不知道三个字还会说啥?!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跟李建一块去山里藏着?你不知道你这段时间为什么躲着警察?” 王青泽一副无奈的表情:“警官,我都说了多少遍了,那场交通事故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那个李建干的,不是我去跟他在山里藏着,是他把我叫过去让我给他送吃的,我怎么知道他在山里是躲避抓捕的,至于怎么制造的事故,你去问他啊!他要不招,你给他来点硬的,看他能顶多久!” “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先抽你。”周时见他说话越来越没边,忍不住插嘴骂道。王青泽怏怏地闭上了嘴。 周时把张立阳推开,坐在他的位置上,酝酿了一下,开口说道:“你不说也无妨,我来就是想告诉你,李建那边已经招了。他说,那场事故,全都是你指使的,你是主谋,他是从犯,我们当然不能偏听偏信,但他给我们提供了证据。”说着,周时举起手里的一枚录音笔,对着王青泽晃了晃,继续说道:“这里面有一小段录音,是李建保存下来的一小段通话记录,我放给你听听。”说完,周时按下了开关。 “王青泽:你在哪? 李建:山里。 王青泽:我去找你,你别乱跑,真是的,搞得漏洞百出的,不行就别搞啊。 李建:要不是你,我至于这么狼狈吗 王青泽:你!给我在那老实等着!” 录音就这几句对话,王青泽听出来这是他去山里找他之前的通话记录,但这段录音并不全,录音的前面,还有一段对话: 他问李建,那场事故是不是你干的, 李建说是,但他没办法,谁让你先已经被怀疑了,再查下去要出事,我是为咱俩好。 后面王青泽还有半句话,他说的是给我在那老实等着!我真是不明白,怎么就又到了杀人的地步! 但,李建掐头去尾,只把录音留了中间一部分,整个对话似乎就变了味。 在警方听来,就这一句“要不是你,我至于这么狼狈吗?”就可以直接提升王青泽的主谋嫌疑。 王青泽彻底无语了,他没想到李建早就留了一手啊,就这样一段掐头去尾的电话录音,说他不知情,谁信?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大冤种! 一股火从腹部升起,蔓延到胸口,涌上大脑,太阳穴突突地跳,王青泽看着周时凌厉的眼神,似乎下一秒就要把自己押到监狱等待死刑,那一刻,他心里充满了愤懑不甘!凭什么啊!一切都是李建干的,都是他,凭什么要他背锅! 胸口不断起伏,心里埋了多年的话便再也忍不出,冲出口腔,传到对面的人耳朵里,周时听见他说:“李建是个变态,杀人狂,都是他干的,这段录音掐了头去了尾,他为什么要害刘警官,就是因为他知道刘警官找到了辛畅,找到辛畅,就能查出谭满是冤枉的了,都是他干的!” 终于…… 终于听到关于谭满案的招供了,周时一口气卸了下来,顿觉天旋地转,这段时间可能是太过劳累,血压有点不稳定,他把审讯位又交还给张立阳,他得马上出去透一口气。 走出办公楼,站在院子里吹了下冷风,周时感觉好多了,他点了根烟,回想着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案子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是不容易啊,确实经历了太多艰难,但眼下还没到松懈的时候,招供只是第一步,他们还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毕竟万一是王青泽心急乱咬人呢? 忽然,一个女人的声音打断了周时的思考:“您是,周队长吗?”。他侧头一看,这不是沈铭阳的爱人吗?
第四十四章 魔鬼的交易 沈妻已经发福的身体裹着厚重的大衣,头发白了一半,她今年应该还不到 40 岁,却老得像 50 多。身旁还陪着一个男孩,是她的儿子沈宁。 “是我,您有什么事?” 沈妻语气颤抖着问:“我听新闻说,你们在山里抓到那个害刘警官的凶手了?” 周时点点头,没说话。 沈妻突然就流泪了,泪水弯弯曲曲滑过她的脸庞,沈宁掏出纸巾给母亲擦了擦脸,又轻轻帮她顺着后背,小声说道:“妈,没事,都过去了。” 沈妻哭声却怎么也止不住,她也不管脸上的泪水,任由它们流淌,双手在兜里翻了一会,拿出几张折叠起来的皱巴巴的纸,递到周时面前:“对不起周队长,我早就该把这个交给你们的,可我实在是太害怕了,我听说他被抓了,才敢拿出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周时猛然想起,之前苏央和小马已经从沈妻口中套出话来,证明手里有沈铭阳留下的东西,本打算用些计策要出来的,但紧接着就遇到了一连串的变故,这件事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他伸手接过那几张纸,很轻薄的触感,可他分明感到沈妻捧着她有如千钧之重。 “这个是……” “沈铭阳那天出门前留下的东西,我过了好几个月才发现,原本我也犹豫过要不要交出来,可他在信里告诉我,如果他没有回来,那我一定要将这个秘密守住,否则我们娘俩会有危险,我自己没什么可怕的,可为了我儿子,我只能硬生生把他们憋在肚子里憋了这么多年。” 周时把他们请进接待室,倒上两杯热水,顾不得和他们寒暄,打开纸便读了起来,纸张并不平整,但不是搓揉所致,似乎是被淋湿过,一块一块的皱痕,是滴在上面的水滴,不知道这水滴,来自沈铭阳还是来自他的妻子。 沈妻和沈宁也不打扰周时,室内只听得见三人轻微的呼吸和纸张的声音,墙上钟表滴滴答答的走,仿佛倒流的时光,带着下面的三个人,共同回到了沈铭阳那段不可言说的岁月。 “咣!”沈铭阳只听到一声巨响,随后周身传来一阵剧痛,等反应过来时,他才明白是摩托车在湿滑的街道上打了滑,几百斤的东西压住了他一条腿,半个身子都是木的,他试图拔出腿脚,但摩托纹丝不动。 那是一个冷清的夜晚,整条街都是黑暗的,只有旁边的一家商品店亮着灯,灯光打在沈铭阳的背上,他不知道亮光里的人是否看见了自己,他试着喊“救命”,一张嘴,一股腥热的血流了出来。 完了,不是内脏受伤了吧,这阴冷的天如果在这躺一个晚上,不死也得掉半条命,他的手机在身后的背包里,但此时被他压在身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4 首页 上一页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