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没有沈铭阳的指纹,他当时接触口红的时候,一定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和万分的小心,而且在事后迅速保存了证据。 正常来讲,口红管壁上的指纹,在经手了几个人,又被放置了 15 年,应该很难被检测到了,但在沈家的时候,小马就发现,口红管壁上似乎多了一层东西。拿回实验室仔细查看,果然,口红管壁上竟被贴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胶带,由于剪切的严丝合缝,所以猛地一看还不太容易被发现。 正是这层胶带,将管壁上的指纹牢牢地粘住,在 15 年后依然清晰,沈铭阳是留了后手的啊! “真是可惜了, 如果他当年没在王家门口摔那一跤,或者说,如果他爸不是在那个时候得了重病,他就不会被卷进这个是非之中,现在在警队,说不定已经荣誉加身,担当重要职务了。” 自从听完小马的汇报,周时就一直在叹气,沈铭阳的过往和他所做的一切,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他明明有更多的机遇,最终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害人又害己。 见周时这个样子,张立阳在一旁忍不住插嘴:“没什么可惜的,又没有人逼着他选,就算是为了就他爸,那也不是他害人的理由,不过周队,你先看看这个,王青泽什么都交代了,和沈铭阳信里写的基本一致。原本他把什么都推给了李建,真真假假地胡说了一通,把自己摘得挺干净,但我告诉他证据已经找到,他就全撂了。原来还以为他是幕后大佬,却没想到是个草包。” 周时一扫沈铭阳带来的阴郁,兴奋地拍了拍张立阳:“干得不错,李建那边怎么样?” “不承认,我把口红举到他面前了,也没承认,就三个字,不知道。这家伙才是个硬骨头,真不好啃。” “我去会一会。”周时起身去了审讯室。 李建见是周时进来,挪动了下身体,重新闭上眼睛,一副打算沉默到底的架势。 周时将沈铭阳的信、唐宛的口红往边上推开,从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对着李建晃了晃,然后放到桌上:“这么贵的表,我是第一次见,别说,6 万块钱还挺沉重的,以你的家庭条件和现在的工作水平,应该是用不起的吧,让我猜猜,你为什么要戴这么贵重的表?” 李建不说话,不睁眼。 “你躲在山里那么多天,衣服都破烂了,表上却一尘不染,连划痕都没有,说明你即便是逃亡,依然在每天地擦拭它,呵护它,为什么?” 李建睫毛动了一下,但依然没睁眼。 “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应该是受了不少苦,可能也遇到不少白眼和嘲笑吧,王青泽不过是个小老板的儿子,不学无术,不务正业,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曾经也笑话过你,瞧不起你,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把你喜欢的人玷污了,凭什么他们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你就得被踩进泥巴里,连触碰爱情的资格都没有?甚至,就连一个在你心中已经不纯洁的女孩,依然瞧不起你,他们凭什么?!” 李建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他终于睁开眼睛:“你不用激将我,我小时候是过得很苦,但不代表我会一直苦,小时候的委屈,我早就找补回来了,那块表是我自己攒钱买下来的,我有能力让自己体面一些,这有什么问题吗?” 周时凑到李建面前:“没问题啊,可是你只有这一块表,这么多年过去,能带给你体面的,是不是就只有这一块表?你本来很聪明,人生应该会更好,却在高三那年被王青泽、被唐宛害了,或者说,是被那些瞧不起你的人害了,害你窝在一个银行当了十几年的小职员,你想升职加薪,但提拔的标准并不以你干得好为准绳,他们是不是会看你的身份背景?是不是需要你送礼打点?” “不是,我……” “别否认了。”周时打断他,把那块劳力士贴在他的脸上:“所以你要靠一块劳力士去证明你的体面,证明你的成功,是不是只有这块表,才代表着你心中理想的自己,才能跟你的老婆孩子,跟周围的同事,跟你自己证明你不是个孬种!” “你闭嘴,你他妈才是孬种!啊啊啊!你跟他们一样,你们践踏别人的自尊,杀人于无形,你们才是罪犯,你们才都该死,都该死!王青泽也该死,上了这个贼船,他就别想下去,不就是有俩臭钱,到时候也得跟我一起下地狱!把我的表还给我,给我!” 周时望着他癫狂的样子,忽然涌上一股同情,一个人需要有尊严的活着,但尊严不是这么挣来的,一切都会走入终章,就如这个案子,但人生该如何结局,只能由自己来书写。
第四十七章 过往 周时默默地把手表放在李建手里,便退出了审讯室,留下李建一个人在里面冷静。他听着李建先是嚎啕大哭,哭了许久才变成小声啜泣,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恢复平静,似是认了命,在看到周时再次走进来的时候,便将 15 年前奸杀唐宛的经过全盘托出。 那天晚上,李建将唐宛拖进厕所,把自己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的恶付诸行动,但其实就在他听王青泽说唐宛还没死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不能让她活着。 但他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弄死她之前,先满足下自己,最后,体内的冲动占了上风。 在一开始,李建就将唐宛的上衣袖子脱下,绕着脖子打了个结,他做好了防范,防止唐宛突然醒来。 果不其然,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唐宛的意识开始恢复,先是手动了一下,随后眼皮颤动着,头也随着李建的动作有些许摇晃。 李建不得不半路停下,将打着结的衣袖狠狠勒死,唐宛的眼睛,最终还是没能睁开来。整个过程,她甚至都没来得及挣扎一下。 周时忍不住问李建:“你这么做,等于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没想过后果吗?” 李建冷笑一声:“边上不是还有个王青泽吗?” 王青泽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李建当时给自己想好的退路,就是把一切都推到他的身上去,如果不是谭满意外出现,王青泽才应该是那个替死鬼。 李建的打算是,等他结束后,就将王青泽叫到唐宛跟前,再从背后偷袭打晕,之后把用在谭满身上的那些手段用到王青泽身上去,他相信作为报案人,警方不会把他扣留太久,等他一出来,就去找沈铭阳,让他如法炮制替换样本。 只不过这个计策有个风险,那就是他不知道报案后,是否快速顺利地从公安局出来,如果他还没出来检测结果就出来了,那就功亏一篑了。 当然,这已经是那短短几分钟里,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脱身之法了。 没想到,中途闯进来一个谭满,而谭满的出现,反而恰好规避了这个风险,因为王青泽可以在外面替他做这件事,确保不会耽误时间。 而一旦王青泽参与了这件事,就跟李建彻底绑在一起,大概率不会去揭发告密,只要他们不说,从此都会平安无事。 15 年前丰阳县一中奸杀案重审,随着李建的供述,终于尘埃落定,李建得去偿命了,王青泽的罪责相对而言要轻的多。 但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未明,沈铭阳死亡的真相,又是什么? 周时将沈铭阳写给他老婆的那封信复印了一份,然后把原件还给了沈妻,这封信和谭满那个案子关系不大,没有作为庭审证据。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印证出沈铭阳死亡并非意外,可他偏偏没有写下约他出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周时有心问问沈妻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沈铭阳去见了谁,不过看到沈妻落寞的样子,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一定是不知道的,她也一定是很想知道是谁。 周时却永远也无法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 李建称自己没有杀沈铭阳,那年谭元元两次三番想去找他,他都避开不见,后来,他的确是联系了王青泽,让他在天南想办法盯紧谭元元,别让她真的搞到什么东西,尤其是从沈铭阳那边。 王青泽满口答应了,可没过几天,他就又来了电话,说沈铭阳死了,李建问他怎么会走到这步?王青泽说,那天晚上他们在湖边发生了争执,沈铭阳坚持要自首,他不死不行了。 周时很头大,因为李建说得这些,在王青泽那边被完全推翻。 王青泽的供词是,他说那天是李建让他把人约出来的,当天晚上,他们两人和沈铭阳在湖边一起见了面,李建听说沈铭阳要去自首,就很愤怒,并威胁沈铭阳,说如果他真要这么做,今天晚上肯定不会放他离开这里,沈铭阳没有听李建的,坚持要自首,但保证不会把他们二人透露出去,李建不信,于是起了杀心,趁沈铭阳不注意,把他推进了湖里。 又是和之前一样,互相指认,可沈铭阳这件事,现在是彻彻底底找不到任何证据了,原本当年就已经定性为失足落湖,这说明沈铭阳的身上和现场都没有明显的他杀痕迹,时隔这么多年,就更不可能再查到什么了。 所以谁说的是真的呢? 张立阳说,他偏向王青泽的供词,因为王青泽说得更为详细,像是真实发生的经过,也符合李建穷凶极恶的性格特点。 但周时觉得,如果是李建干的,杀一个也是死,杀两个也是死,唐宛的死他都认了,又何苦在乎再多一个沈铭阳呢?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再也没有了往下推进的可能。 沈铭阳固然不是清清白白的,但他的错误应该由法律来审判,而不是枉死湖中,然而,眼下的情况看来,他的死亡,恐怕永远都将是个迷。 *** 定案那天,孟开良和万老先生在赵博生的陪同下,一起到刑警队自首。 周时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回想起第一次见孟开良的那天,是在谭元元的死亡现场,当时孟开良垂头丧气地将双手伸到警方跟前,手铐“咔嚓”扣上的那一声响,就如同按响了发射的开关,他们庞大的翻案计划正式开启。 如今,虽然中间走了不少弯路,还牺牲了一名警察,但对于孟开良和谭元元来说,他们的计划已经取得了成功,谭满将被还以清白,谭满的父母,也将恢复之前的荣光,被掩埋 15 年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可谭元元和孟开良的障眼法是什么,还得孟开良亲自来解答。 “其实也没什么,都是元元想出来的。”孟开良语气难得的柔和,没有戾气,没有戏谑,再加上案子已破,心情显然更好了。 “原本也没打算走这一步的,但你可能也发现了,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查到,只是偶然听见了王青泽和他岳父的对话,那时我们的确以为胜利在望,我们跟着王青泽跟了很久,把他的过往也查了个七七八八,连他当时跟死者唐宛交往过也查出来了,却始终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案发那天他去过丰阳一中。唐宛的同学们都不清楚当晚她为什么外出,这个你应该也知道,不然当年警方就能摸到王青泽这条线了,不至于错把谭满当凶手。”说到这,孟开良抬头看了眼周时: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4 首页 上一页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