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边所有人,包括对面的姜泊闻都将视线紧紧锁到了邹砚宁身上。 只见她右脚掌发力起跳,小臂内旋手腕发力精准用球拍击打球托。 伴着“乓”一声,羽毛球像是上膛的子弹,顷刻便已经落到了对面的地面上。 一记完美的扣杀,这场比赛以十比零被终结。 姜泊闻站在距离羽毛球最终落点两步开外的位置笑了笑,他接着鼓起掌来。 场边围观的人亦是如此,掌声叫好声混杂成一片。 吵闹之间,姜泊闻终于听清那些人在喊:“好球!宁宁帅爆了!” “宁宁?”姜泊闻疑惑地重复了一声。 彼时的邹砚宁刚整理好凌乱的头发,捡起地上的帽子往脑袋上盖。 她朝网前走了几步,礼貌性将右手朝姜泊闻面前递。 姜泊闻赶紧将自己满是汗意的手掌往上衣蹭了几下,递过去半握住她。 他咧嘴笑得灿烂,一双眼睛亮晃晃又是激动、又是佩服。 邹砚宁却眸色微冷,语气依旧低沉,只朝他抛出三个字:“你,不行。” 说完,她收回自己的手折身朝边上走,没走几步已经被场边的球迷团团围住。 姜泊闻伸出的右手还悬在半空中没来得及收回,他愣愣地目送邹砚宁的背影彻底融进人堆。 接着又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掌,这才迟疑着问石嘉:“她刚刚说什么?” 那声音夹在周围混杂的人声中是算不上大,但他并不是没听清。 准确来说。 是不敢相信。 石嘉转脸看过来,犹疑几秒,从姜泊闻眉头紧锁的表情判断出,这人现在的模样大概是输球加上被最后那三个字刺激导致。 他呵呵地窘笑,递过一块毛巾试图岔开话题:“时间也不早了,咱撤吧?” 说完,石嘉偏了偏头等他回答。 姜泊闻却还定定站在原地,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看着那头的人群追着邹砚宁走到另一块球场边。 七嘴八舌一阵嘈杂之后,一个装备专业的短发女孩子拎着自己的球拍和邹砚宁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决。 石嘉呼了口气,上前拍着他的肩膀微笑道:“姜老师,输就输了呗。别说你以前从来没打过羽毛球,就算是天天打的人,输给那位也不奇怪啊!” 本意是安慰,哪知这话出来,姜泊闻都不止是皱眉了,五官也紧拧起来。 两只眼睛瞬间放大,诧异道:“那位?你认识?” 他摇了下头,再次看向不远处的人群,“怎么那些人也都像是认识她,好像在喊什么……宁宁?” 原来他满脸疑惑的原因是这个。 石嘉朝那头挂满海报的墙壁扬了下下巴,回应道:“喏,看那儿。” 姜泊闻偏头扫他一眼,接着也朝那边扭头。 从左往右依次看,第三张照片上的人穿着蓝白相间、胸前绣着红色国旗的国家队队服。 照片右下角七个黑色加粗的小字分成两行排列: 邹砚宁 世界冠军 作者有话说: * 姜老师:崇拜,星星眼.jpg 砚宁:嫌弃,头也不回地离开.gif
第3章 反转情书 输给世界冠军,我岂不是世界第二? 羽毛球馆里依旧闹哄哄,笑声、掌声裹挟着球拍击球的响动一起在室内回荡。 场边围聚的人争先恐后举着手,生怕错过这个和世界冠军一决高下的难得机会。 但越是看人们这么积极,邹砚宁就越是犯难,选到谁都会让其他人失望。 她紧抿着双唇站在原地左右观望,正迟疑着想抬手选人。 站在最边上,身穿黑色T恤身形壮实的中年男人上前一步出了声:“各位,先安静一下。” 这声音实在洪亮,偌大的球馆瞬间落针可闻,大家都齐刷刷扭头朝这人看。 他接着说道:“我刚刚大概数了一下,现场人不算多,咱们干脆改成双打,这样所有人都有机会上场和宁宁过招,怎么样?” 众人沉默一阵,捋清楚了这个方案,七嘴八舌地回应才随之涌出: “好!” “双打单打都行,能和宁宁一起就行!” “没问题没问题,这样宁宁也不累。” 看着黑衣大哥开始组织大家分组,邹砚宁暗自松了一口气。 心想这个人应该是她的铁杆球迷,知道她不爱说话不懂拒绝,所以一直都对球迷有求必应。 眼下这种状况,要不是人家帮忙解围,她就真的要傻傻一个个回应了。 三分钟不到,双打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倒是真的像邹砚宁出门时候说的——与民同乐。 -- 姜泊闻像个木桩子一样杵在原地,和那头的吵闹对比实在鲜明。 他先是仰头盯着墙上那张海报看了一阵,接着视线又重新回落到邹砚宁脸上。 她身上是一套基础款的米白色运动服,和照片上的国家队队服相比实在没什么气势。 照片里的她手捧奖杯,虽然脸上也并没什么夸张的笑容,但还是不难看出双眼涌现的激动。 和刚刚在他对面比赛时候那种眼露寒光,让人敬而远之的样子可完全不一样。 此时的邹砚宁正接住对面女孩打过来的球,手上球拍轻轻一掂,羽毛球被吊高然后缓缓下落。 怎么看都知道,这个球力度很小。 刚刚和他打的时候,她可是每一个回合都使出浑身解数,就像对面的是什么仇人。 想到这里,姜泊闻忍不住朝自己的大腿上看,被羽毛球击中的痛感还记忆犹新。 但现在这些都不是重点。 姜泊闻回过神来,快步走到休息区的长椅坐下。 右手急急忙忙探进球包里摸索,几秒后拿出手机低头打开浏览器果断地输入了“邹砚宁”三个字。 一张略显青涩的白底证件照旁边,开始了对她的介绍。 邹砚宁,女,身高175,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运动员。 擅长进攻,以招牌式扣杀闻名。业内人士称其扣杀女王,球迷亲切称呼她宁宁小公主。 网页上的资料十分详细,从人家的出生年月日到身高体重、上的哪所幼儿园都应有尽有。 姜泊闻不关心这些,匆匆扫一眼便往下滑动,直到介绍职业成就的页面才停住。 一行行密集的黑色小字随之映入眼睛: 邹砚宁五岁正式跟随前国手张建教练开始专业的训练,九岁进入靖水队,跟随邹希明教练进行训练,在当时的全国羽毛球大赛少年组中获得亚军。 十五岁进入国青队,开始代表青年队进行国际比赛,第二年正式成为国家队成员。 十七岁时,邹砚宁和老将邵玉一起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上亮相。在邵玉爆冷提前出局的情况下,邹砚宁顶住巨大压力,成功为中国队守住了这枚金牌,这也是她首次在国际公开赛上获得女单冠军。 十八岁,邹砚宁随队出征世锦赛,并顺利拿下金牌。 两年来,邹砚宁已经迅速成长为中国羽毛球队的领军人物,二十岁的她在亚运会上成功拿下金牌。 次年,又代表国家队出征奥运会,顺利斩获属于她个人的首枚奥运金牌。 二十二岁,邹砚宁在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中以二比零拿下女单对决,帮助团队成功夺得冠军。 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尤伯杯女子团体赛中,邹砚宁不畏困难与对手鏖战三局,最终帮助团队成功将胜利收入囊中。 至此,邹砚宁也成功跻身全满贯选手行列。 她是目前羽毛球赛场上最年轻的全满贯选手,且有望完成双圈全满贯。 “嚯!” 姜泊闻双唇不由张大,感叹一声之后,又忍不住抬头朝那头的比赛场看。 原先心底对这个女孩子的佩服,现在彻底升级成了崇拜。 石嘉已经收拾好自己的挎包起身走过来,见他还在直勾勾盯着人家看,扯了下肩上的包带,吐槽道:“不是吧姜老师,平时你也不是个多么记仇的人啊,就三个字不至于这么半天还在耿耿于怀吧?” 闻言,姜泊闻轻“啧”了声,扭过头冲石嘉扬了下眉毛,语调轻快起来:“我输给她,一点也不丢人好不好。” 不丢人,那他刚刚还一副要用眼神吃了人家的样子? 石嘉皮笑肉不笑地回:“是是是,不丢人,输给世界冠军,那你岂不是世界第二?” 本意是调侃,谁知姜泊闻听完这句话居然打了个响指,笑呵呵附和:“对啊,这么想我可一点都不亏!” 石嘉:“……” 知道他乐观,没想到还是个逻辑怪。 石嘉抿着唇摇头,接不上话。 姜泊闻将手机摆到一边,边收拾自己的球拍和水杯,边又朝邹砚宁那头扫一眼,问:“你早就看出来她是谁了?” “嗯,你喊她,她回头的时候我就觉得面熟,”他呼了口气,“我以为你也是认出她来所以才特意邀请的。” 姜泊闻拎着包站起身来:“我就没怎么关注过羽毛球比赛,怎么认得出来?” 说着话,两人并肩朝球馆门口走。 临出门,姜泊闻脚步慢下来。 他偏头去看被人群团团围住的球场,邹砚宁侧着身在和身后的队友说话。 唇角微弯,只带着浅淡的笑意,却还是格外好看。 他跟着弯了下唇角,缓声冒出一句:“不过现在记住了,以后不会认不出来了。” -- 从球馆回到学校宿舍,姜泊闻并没急着开始备课。 他迅速冲了个澡,一手捏着毛巾在擦头发,另一手就已经迫不及待够过去开桌上的电脑。 电脑一开,毛巾也被他随手搭到椅背上,随即开始在浏览器上搜索邹砚宁的比赛视频。 一连串的回放视频整齐排列在屏幕上,他挪着鼠标选了日期最近的尤伯杯总决赛。 邹砚宁对阵的是一名印尼选手。姜泊闻拿过手边的平板搜索了对方的信息,显示目前世界排名第二,最近一年内曾在各种大赛中和邹砚宁交手四次,三次是邹砚宁获胜。 将背景信息了解得差不多,他坐直身子开始静静观看比赛。 发球的瞬间,镜头拉近,邹砚宁的脸被四四方方的画面框住,眼中分明看不出什么情绪,却还是让人觉得坚毅。 也让姜泊闻觉得和一个多小时前面对面那时候比,有些陌生感。 随着比赛节奏一点点紧张起来,电脑前的姜泊闻开始了沉浸式观赛。 但凡邹砚宁起跳要杀球他就跟着现场的中国观众喊“杀”,见邹砚宁几次险些重心不稳摔跤,他就下意识伸手,像是能隔着屏幕将人扶住一样。 整场比赛打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实力相当的两人始终你来我往,每个球、每个回合都是拼尽全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1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