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来的客人 作者:酒雾 文案: 初秋,午后 微风,山泉 繁花,唐鹤逢 这是苏媚第一次见他 唐先生是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尚未见面前苏媚常从恩师口中听到关于他的评价:一身铜臭,两袖刀锋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苏媚对唐先生的定义是狡诈阴诡,笑里藏刀 直到鹤卿小筑前,白色衬衣的男人向她伸出手:你好,我姓唐,名深,有字鹤逢。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 小剧场: ①任景生生日,唐深匆匆而来,礼物送到后又匆匆而去,衣袖一挥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事后任景生询问,唐深只说家中有客 任景生纳闷,什么客人要唐深如此紧张 唐深只微微一笑:江南来的客人 ②三年没有发过微博的作家峨眉改了微博名:江南来的客人 书迷们纷纷猜测其中何意,有说峨眉要改笔名的,有说这是峨眉的下一本书 第二天峨眉发博澄清:不改笔名,不是新书 任景生看着微博,截图发好友:这是你的客人? 晚间,好友回复:嗯 ③某日,苏媚和唐深讨论海上鹤与江南客的说法 苏媚认为这不是什么好说法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成就的是一对怨偶 唐深对此的解释是:我虽恣意妄为,但愿为你收敛狂放。不觉窄庭院,不觉损标格,更不觉隔云天 2021.6.16留/酒雾 内容标签: 都市情缘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苏媚,唐鹤逢 ┃ 配角:很多 ┃ 其它:甜! 一句话简介:为你收敛狂放 立意:自爱自强
第1章 唐先生 东川的初秋仍旧灼热,但是鹤卿小筑的午后有微风徐徐吹来,小筑前的百年槐树绿茵蔽日,隔绝了烈日的焦躁。 小筑中引来了潺潺的山泉溪流,流经两侧苗圃,脚下是乳白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浅红的山茶如油画待放。 而那辆黑色的轿车似乎已经在鹤卿小筑前停留很久,送走摄影团之后,苏媚走到轿车前抬手轻敲了车窗。 车窗缓缓摇了下来,车里面坐着两个男人,驾驶位上的那位显然是司机。 坐在后面的那个男人白色衬衣解开了领口处的纽扣,西服外套和领带被叠的整整齐齐放在他旁边,他正在解下衬衫上的袖扣,修长的手指颇引人视线,苏媚视线往上移,那是轮廓分明,五官深邃的一张脸,很有攻击性的长相,但是他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却恰到好处的中和掉了那份凌厉,让他看起来十分的斯文。 苏媚冲他微微一笑:“先生,请问有什么是我能够帮助您的吗?” 男人闻言抬头朝她看了过来。 是清清淡淡,饱含矜贵的一眼。他把手中的袖扣放到领带上面打开车门,低沉清冷的声音响了起来:“峨眉。” 并非是什么疑问语气,而是笃定的,明确的。 苏媚心中微诧,很少有人知道她峨眉的身份,她并不清楚眼前这个男人的来意,也并不清楚他如何直到她的身份,因而并未立刻便做出反应,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问了一句:“先生,您有什么事情吗?” 男人不答,视线落在了苏媚身后的鹤卿小筑后面:“方便进去聊吗?” 苏媚不知男人来路,也不解其来意,并不敢贸然应下,她正色:“先生,这是私人住所,不留客。” “是我唐突了,冒犯了峨眉小姐,你好,我姓唐,名深,有字鹤逢。” “唐先生多礼,我姓苏。” “听闻前些日子苏小姐从孟老处得到一本民国时期的手札,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可以瞧上一瞧。” 听到男人的来意苏媚愣了几秒。 若是没有弄错,她应该是知道眼前这位唐先生是何人。 早年时,有位大唐先生风光无两,声名显赫,大唐先生名唐铭,是位豁达狷狂,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师,到了晚年便低调了些,但他有位侄子,名唤鹤逢,取“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之意,人称小唐先生,还有个别名叫做“鹤中仙”。 这位小唐先生的出身是极好的,祖父从军,父亲从政,舅父从商,但是他自小教养在从文的小叔身边,少年时期是位玩的一手风花雪月的人物,彼时他尚年轻,一套《三君子》套图便已经卖出天价。 是人人交口称赞文人才子。更有些狂热的追随者盛赞他是百年不遇的天才,预言他将来必是一代大师。 传闻他本人的性格也肖似其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狷狂傲慢,性情乖张,常常兴之所至夜半对月独酌,或拉着自己的叔叔这年过半百的中老年陪他彻夜手谈。 但他虽然有几分狂傲,却是个十分不拘小节的人物,对人对事都很有自己的一套章法,也有人说他性情仿若当世诗仙,“鹤中仙”的名头也就是由此而来了。 不过也就是这样一位被人寄予厚望的天才,却在之后弃文从商,不知道惹得多少人扼腕叹息。 其中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苏媚的恩师孟粤樟。 孟粤樟和唐铭是多年的故交,也算是看着这位小唐先生长大的,对他甚是喜爱,一度将其看做衣钵传承人,因此和唐铭还闹过不少的别扭。 后听闻小唐先生做了商人,气得破口大骂,说他满身铜臭的臭味,至此看他哪哪儿都不顺眼。 此后也常常在苏媚面前提起他,不过都是作为反面教材,劝诫苏媚不要向他学习的。 不过现下看这人却并不像是传闻中的那副模样,但是也并不似苏媚曾经见过的商人样子,反倒像是上好的玉石,清泠温润,也十分的得体。 苏媚早先从孟老手中拿到手札的时候便听他提过还有人对它很感兴趣,当时只是过耳一听,并未放在心上,未曾想过这人竟然寻来了。 苏媚有些不知所措,她当然是不愿割爱,这手札她最初看到便眼前一亮,私以为除了收藏价值,这手札也让她的新书有了更多的灵感。 但她常年居住在鹤卿小筑,性格沉静内敛,少与人交往相处,一时之间颇有些无所适从。 这位唐先生是位玲珑剔透的人物,瞧出了她的无措却不点破,而是十分有礼节的解释了来龙去脉:“苏小姐,突然造访确实多有唐突,不过这份手札原是我祖母之物,因祖母早逝,所以才导致手札遗落,前些日子辗转听闻被苏小姐所得,这才冒昧前来。” 男人很有行为举止很有分寸,苏媚也就免不了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其实她也并非是夺人所爱的人,何况唐鹤逢也说这是他祖母的遗物,于情是要交还的。 但她眼下正在为新书搜集资料,这手札对她也十分重要,因此一时之间便有些迟疑。 唐鹤逢看出她心中有所顾虑:“苏小姐放心,我并非是为夺人所爱,只是想借来一观。”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何况来人还是恩师故人,苏媚并不好推辞,于是她引人进来:“唐先生请吧。” 唐鹤逢跟着苏媚往院子深处走去,穿过汩汩的溪流,走过蜿蜒小路,来到尽头处,便看到了一棵有些年头的老香樟树,叶子郁郁葱葱,将下方的桌凳遮的严严实实,右侧是一架秋千椅,紧紧挨着一片不大不小的菜圃。 后面掩着一栋两层小楼,门口挂着竹帘,看着十分雅致。 进了小楼,苏媚引人在沙发坐下:“唐先生喝什么?” “白水便好,谢谢。” 苏媚便替他倒了水端过来:“唐先生稍等,我去拿手札。” 唐鹤逢微微点点头,动作十分克制。 进了二楼书房,那本手札就摆放在书桌上面,她拿起来离开了书房。 下楼时男人正在打一通电话,听到苏媚下楼的声音他抬头微微一笑,等她走到他对面坐下后他刚好收起电话。 他并未着急提起手札:“下雨了。” 经他提醒,苏媚这才注意到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她转头向外边看去:“山里的天气一向阴晴不定。” “只不过,今日家弟回国,司机刚刚离开去机场接人,可能要叨扰苏小姐片刻。” 苏媚对他的印象尚佳,加之恩师的关系,也答应的十分爽快,她将手札放到唐鹤逢眼前的茶几上便自顾自的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苏媚的生活其实并不忙碌,除了固定的日子出去采买,她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待在鹤卿小筑。 每天的固定活动是至少一个小时的写作,其余的时间她基本都在打理鹤卿小筑。 日常打发时间的乐子就是看看娱乐节目,或者是画画、写字和煮茶。 她并不爱与人交往,比起人群的喧嚣,她更偏爱自己一个人时的寂寥。 鹤卿小筑也很少会迎来客人,大多时候都是一些学生,多是来自她的父亲苏朝哲的介绍。 当初鹤卿小筑选址时,苏媚走遍了临川周边的郊外小山,最终选了此处也是有缘由的。 人少,景色美,采买也还算方便。 鹤卿小筑刚刚建好那些年,除了苏朝哲夫妻从没有人来过。 但这里偏僻,他们一年能来两三次便不错了,时间久了,任凭苏媚再如何喜静,多多少少都出了些问题。 到了第二年,看她性格越发的孤僻乖戾,苏朝哲夫妇便开始犯愁。 让她搬出来她是万万不愿的。 无奈之下苏朝哲寻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临大美术系和摄影系的学生每年都会外出写生取景,鹤卿小筑附近的景色是临川数一数二的自然景色,虽说还未开发,但也吸引了不少人,只不过有时候人一多,住宿就成了问题。 苏朝哲和苏媚再三商议(其实是单方面的命令)后,苏媚决定拿出鹤卿小筑的三间房间用来招待这些来取景写生的学生。 又在苏朝哲的示意之下适当的收取些酬劳,不过也就够这些学生吃饭的饭钱而已。 苏媚不在乎这些钱财,也知道苏朝哲的好意,因此并不排斥,只不过默默重新装修了一遍鹤卿小筑,特意增强了隔音。 苏媚独居惯了,上楼进了书房后,忙起来便忘了时间。 等回过神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她心下纳罕,并未听到唐鹤逢的声音。 于是下楼查看。 刚刚拐过楼道便看到他仍旧坐在方才的位置,一手微微撑着额头,一手握着那本同他手掌差不多大小的手札,看的十分认真。 虽说文人相轻,但此时苏媚看到他安静读书的样子却难得怔忪。 除了学生时代,苏媚见过的男人其实并不算多,在她见过的这些为数不多的男人中,十之八九又都是文人。 这些人或儒雅,或激愤,也能见有人目中不羁,满身潇洒。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