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媚接过画匣。 “这幅《竹暝仕女图》是唐先生亲手绘制,唐先生说之前看到苏小姐客厅悬挂两幅书法,刚好缺了幅画,回去后便绘制这幅《竹暝仕女图》。” 这是意外之喜。 苏媚听说唐鹤逢的才名,也知道他流传在外的画作并不多。 暂且不论话的价值,只情分便已经是极重,苏媚不是很擅长收礼物,当下便想拒绝,但对方似乎是早有预料,赶在她开口前说道:“唐先生说,苏小姐不如看一眼东西再拒绝。” 苏媚疑惑,但看着对方肯定的眼神,她还是当面打开了匣子。 画面徐徐展开,画中人物瘦骨清象,气度高古,竹林之中素手煮茶,姿态悠闲。 很轻易便可见作画人功力,抬手间的细致动作精确富有张力。 画上右上方还盖着唐鹤逢的私印,上书四个大字:小唐先生。 只不过画中的人竟是她? 苏媚睫毛颤了颤。 对方注意到:“唐先生今日出差,临走前特意叮嘱画是谢礼,请苏小姐安心收下。如果退回去,唐先生只能自己收藏了。” 话说到这里,苏媚不再推脱,她将画重新收了起来:“替我谢谢唐先生。” 对方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那就不打扰了,对了,唐先生说改日再来拜访。” 把人送走,苏媚带着匣子重新回了二楼书房,刘尚新还在那里等着。 苏媚想了想,直接开门见山:“其实《梅乡》这个故事很晦涩,改编的难度很大。” 刘尚新点点头,岂止是难度大啊,简直无从下手。 “我虽然没有做过编剧工作,但是也多少了解一些,这样晦涩的故事如果要影视化很多地方都需要改动,我清楚你的顾虑和压力,担心偏离故事主线。 但是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写的东西有很多。当然我最想写的是在特定的年代,人民思想的觉醒和抗争,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明明很简单,但是看起来却十分艰涩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读者感受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就是在说什么。 可你如果希望在电视剧中将这些东西全部都讲清楚,讲明白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大可以按照你的理解去确定故事主线和内核,那不会错的。本身剧本的改编也是一种创作行为,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按照原来的故事进行,你的价值就只是把小说换成剧本语言而已,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我期望你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和丰富的创作,呈现出书面文字无法呈现出的内容,并乐见其成。 这是创作的意义,也是我希望的国内创作环境。” 苏媚话说完,刘尚新愣愣的,他见多了不喜欢改自己故事的作家,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放手让人改的作家。 接着苏媚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前提是别瞎改,现在大家不都这么认为吗,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殊途同归的命运,挺好的。” 刘尚新点点头。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第3章 个人志 刘尚新和关音原定在鹤卿小筑一周,又因创作中困难重重往后推迟了一周。 苏媚对于这件事的心态很好。 她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时刻,常常恨不得掰开自己的脑袋把藏在最里面的东西都挖出来用以创作。 创作本身是需要这样的纠结与痛苦的。 因此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反而是刘尚新和关音显得很不好意思。 临走前再三表示抱歉,关音还特意送了自己亲手刻的木雕。 送走他们,苏媚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驱车开向位于临川最繁华地段的一家名为却思的酒吧。 出门的时候是十一点左右,到的时候已经将近下午三点。 却思还没开始营业,酒吧里只有服务员段段在值班。 "苏姐,你来了。" “嗯。”苏媚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径直上了二楼的会计室核对账本。 等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已经到了晚上八点钟,她拿起手机就看到了好几通未接电话,其中几乎所有的电话都是来自好友孟姿的,还有一通没有备注,来自国外,苏媚并不记得自己有国外的朋友,只当做是打错了或者是骚扰电话,并未放在心上。 她给孟姿打回去,那边声音嘈杂,苏媚听到背景音乐有些熟悉,她举着电话走到一楼,果不然看到了正和人贴身热舞的孟姿。 挂断电话,苏媚走过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你人在临川,还唤我来核账。” “毕竟你也掏钱了,却思也有你一份嘛。”孟姿离开舞池。 “孟小姐,我只是借你周转,并没有入股,拒绝抓壮丁哦。”苏媚身处一根手指摇了摇。 “饮食男女,全是故事,我这不是为你提供创作素材,大作家,你可要上心啊。”孟姿伸手搂住苏媚的脖子,贴近她的耳朵说道。 靠得近了,苏媚更能清楚的闻到她身上的酒味,虽然不是很难闻,但苏媚一个滴酒不沾的人还是有些受不了,她颇为嫌弃的推开了她:“今晚我去你那里睡。” “啊?” “怎么?” “你这好不容易回一趟临川,不回家啊?” “两人要过二人世界,特意叮嘱让我不要回家。”说着她忽然沉默了一下,话头急转,“你是不是不是很希望我今晚和你一起住?” “怎么会!”孟姿提高声音向苏媚表忠心,不过,“我把租的房子退了,现在和李淳于住一起,我是希望那个你和我一起住,但是你愿意吗?” 苏媚摇摇头,她有眼色,不想做那么大一枚电灯泡:“算了,今晚我留宿老师家。” 苏媚作息向来规律,寻常十点半之前便已经洗漱歇息了,所以做完这个决定之后,她没有在却思多留。 孟粤樟和苏朝哲有同窗之谊,两人向来要好,又因为孟老膝下没有孩子,自小便将苏媚看做自己的孩子,因而苏媚以前也常常会在孟老家小住。 路上她给师母打了电话,告知晚上要过去,路上又转回家偷偷拿出了苏朝哲珍藏的大红袍。 这么来回折腾一圈,苏媚来到孟粤樟家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 她站在门口按了下门铃,等了半分钟,师母便从里面开了房门。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苏媚觉得门打开的时候,屋子里好似静了一下,她走了进去就看到了坐在孟老对面的男人。 知有人来,他视线转向苏媚,看到她的时候似乎有些意外,眉头微微挑动了两下:“苏小姐。” “唐先生。”苏媚矜持的颔首。 孟粤樟对苏媚的突然到来也很意外:“苏苏怎么来了。” 苏媚没来得及解释,师母便在一旁回答了这个问题:“方才苏苏打电话说要过来,我看你们两个难得聊得投机就没打扰你们。” 似是不知师母这句话哪里又让孟老不痛快了,他自鼻腔“哼——”了一声,整张脸上都写满了看不上眼。 至于究竟是看不上谁,这满屋子的人,能让他发这么大的脾气的也就一个“弃文从商”的唐鹤逢了。 显然唐鹤逢也清楚,但他并不羞恼,脸上表情始终淡淡的,甚至还能看出隐约的笑意,反而衬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孟老像个赌气的孩子。 他站起来轻轻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服:“天色已晚,孟叔早些休息,我改天再来。” 孟老一幅嫌弃的不行的样子,赶忙摆摆手:“走走走,千万别来了。” 师母嗔怪了孟老一声,拍了下他的肩膀,迎着笑脸看向唐鹤逢:“小深啊,别听你孟叔瞎说,你来他可开心了。” 苏媚看了眼孟老的神情,心中了然。 虽说他对唐鹤逢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显然并不是真的多么厌恶他,说到底就是怜惜他一身才华。 唐鹤逢起身离开后,孟老仍旧是一幅心绪难平的样子,得亏苏媚在旁劝告了许久。 临睡前,孟老叫住了苏媚,将放在茶几上的书塞到了苏媚的手中,然后一言不发的回了卧室。 知道老师心情不佳,苏媚也没有追问,她拿着书回了卧室,洗漱后也已经将要十二点。 或许是和她日常作息比起来时间太晚了,苏媚已经不是太困。 她随手拿起书案上的那本书。 白色的书封,不过没有书号,显然是一本私人印制的个人志。 她翻开书看完前两行才发现这竟然是《梅乡》的英译。 前段时间,出版社确实有出版《梅乡》英文版的计划,特地让刘咏来找苏媚商讨过这件事情。 对于出英文版这件事情苏媚本身是很开心的,不过在看了五六个版本的翻译后,苏媚英语水平都从本科四级直冲八级,但是还是没有看到满意的版本。 一些国外的翻译家翻译的内容脱离书本创作的真实背景,无法理解故事的民族和家国情怀,而国内的几个翻译版本,译者英语水平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文学造诣上又稍欠火候。 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梅乡》的英译版也没能真正的提上日程。 苏媚之前也通过苏朝哲找过几位国内的几位泰斗,但他们基本都处于半隐退的状态,手里也都有其他的作品。 几番折腾下来,苏媚甚至开始考虑自己翻译。 她也成着手试过,但实在是上帝没有点亮她在英语翻译这方面的天赋。 但是眼前这一版的译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虽说苏媚尚未深读,但仅凭几个段落便足以让苏媚惊艳。 自不用说英语水平,译者是有一定的文学造诣的。 苏媚越看越激动,翻过十几页之后,甚至指尖都隐隐有些颤抖,恨不得立刻去问老师译者是谁,但念及此时已经深夜,她到底是忍住了。 苏媚的这种激动也并非单纯的因恰到好处的翻译而起,更多的是她从这并不算太长的一段翻译中隐隐看到了知己。 他知道她在写什么。 纵使她并不过分的苛求所有看书的人都能够懂她些的是什么,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解读故事的权利。 但如果有一个人了解,她又怎么可能忍住雀跃? 苏媚沉浸在这份独一无二的喜悦中,一旁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起来,她分出一些注意力看过去,是一条好友申请,显示通过搜索手机号添加。 对方的头像是一只水墨仙鹤,微信名倒是很有意思,有事勿扰。 但头像的个人色彩已经十分鲜明,苏媚点了同意。 唐先生? 此时唐鹤逢刚刚回到别墅,看到苏媚发来的信息无声的笑了笑:其实你可以叫我的名字。 发完后他放下手机拿了换洗的衣服进了浴室。 前段时间他一直在国外出差,今天刚回国来不及收拾便去了孟老那里,没想到会遇到苏媚,也算是意外之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