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两个人并排在厨房择菜,苏媚才似感叹的说了句:“我以为你不会进来。” 唐鹤逢正在清洗手中的角瓜,听到苏媚的话他甚至没有抬头:“月色皎洁,佳人相邀,为什么拒绝。” 听到他的话,苏媚忽然想到一件事。 说来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但这件事情,即便这么久过去仍旧有人时不时的谈起。 彼时唐鹤逢还年轻,刚刚二十岁的年纪,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 那时候他的才名也盛,加之家世煊赫,身边少不得围着一群人,众星捧月,呼风唤雨。 恰逢一场春日宴,众人都知晓小唐先生擅琴棋书画,爱诗酒文章,便有人请来国内知名的古筝大师,又画重金买来上好的私人酒酿,借此奉承讨好。 古筝师父的技艺确实高超,席间酒至酣时,唐鹤逢便抱着古琴上台与古筝师父合奏,他身随心动,自然百无禁忌。 这本是一段佳话,不过大概人都有些编撰故事本事,又因他行事狂放,且大师岁年近四十,但气质卓绝,风韵犹存。 因而事情传来传去不知怎么就成为了小唐先生在春日宴上对不惑之年的古筝大师一曲钟情。 事情听来离谱,但想想如果是唐鹤逢好像也正常。 起初唐鹤逢是不知情的,后来是不在意,但事情越传越夸张,不少人用如果此事为虚,唐鹤逢怎会一言不发来佐证事情的真实性。 直到半个后,唐鹤逢被那位诚惶诚恐的古筝大师堵在了家门口,身边还带着自己十六岁的女儿。 大师言辞恳切:“我已到不惑之年,实乃垂暮老妇,与小唐先生天人风华相比犹如瓦砾,况我已嫁为人妇,小唐先生莫要强求,若不嫌弃,小女刚及破瓜之年。” 唐鹤逢才知谣言已经离谱到他要强取豪夺的地步。 听闻此事他也不恼,而是毕恭毕敬的将大师母女送回家,又顺便拜了个师,跟着大师学了一段时间的古筝,这件事情才算是逐渐的平息。 可怜那位古筝大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年逾四十还能传出这么一段风流情史。 因而如此看来,他今晚应她邀约也并不奇怪。 帮忙洗完菜,唐鹤逢并没有立刻离开厨房,他安静的站在一边看苏媚切菜:“书看完了吗?” 苏媚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他问的是什么:“还没。”说完她又好奇,“你从未留过学,也不是英语专业,但是英语却很不错。” “起初也还好,不过公司不少国外业务,虽说有随行翻译,但怎么也不算方便。” “《梅乡》在筹备英译版,最近我看了不少版本总觉得差些东西,不知道小唐先生能不能赏脸合作?” 这句合作邀约已经在苏媚的嘴边徘徊许久了。 自从第一次看到那本英文版的《梅乡》,在尚且还不知出自谁手的时候她便萌生了这个念头。 眼下提到了她便觉得不说实在说不过去 唐鹤逢答应的很痛快:“你亲自邀约,这当然是我的荣幸,不过它还需要修撰,但我工作繁忙,进度难免拖沓。” 苏媚却不在意:“没关系我可以等,只要是你。” 两人的晚饭十分的简单,两菜一汤。 吃完饭后,很有默契的,苏媚没有再出口挽留,唐鹤逢同样没有多做停留。 自这一顿饭之后,苏媚和唐鹤逢便又有许久不见,只是苏媚在看书时偶尔会有些看法和疑问和他讨论。 但唐鹤逢大多数的时候只有晚上有时间回信息,而往往那时苏媚已经入睡,所以两人的作息总也遇不到一起。 她此时正在书房整理关于《梅乡》的译本的一些意见,一时之间便忘了时间。 直到察觉到腰背酸痛才抻了抻腰。 她拿着手机下了楼,准备收拾收拾院子的花圃。 下楼时顺便打开了手机看有没有信息发来。 微信置顶中,孟姿的对话框一个标着数字“3”的小红点,苏媚打开看了看。 最上面是一条推送:那些年大学的文艺婊同学现在都怎么样了 [快看!] [肯定是那天聚会!!] 看到这两条信息,苏媚也音乐猜到了帖子里应该是些什么内容。 她点开,是个吐槽贴,但又不是一个那么单纯的吐槽贴。 帖子的内容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楼主前几天参加同学聚会见到了一位许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大学时就是出了名的文艺婊,矫情的要命,偏那群男生就吃这一套,至于后面的话无非是举一些例子来佐证文艺婊的这个说法。 但后面还附着了几张图,前三张是那天在松阁的照片,两张是她的背影照,另外一张是正面照,幸好对方还知道给她的脸打个马赛克。后面几张图是聊天记录,聊天记录的主人信息被隐藏,但是通过内容可以看出是楼主和男性朋友的聊天,内容是关于苏媚的,语言下流,不堪入耳。 紧接着,孟姿又发来了一张图片。 是他们大学同学群的聊天记录截图。 孟姿气势汹汹的在群里询问是谁发的帖子,但群里除了几个插科打诨的人,并没有人回应。 孟姿愤怒。 [我一定要找出这个发帖子的人,真是手一动嘴一张造谣和吃饭一样。] 苏媚却淡定的很。 [倒是没必要,总之也不会影响我。] 苏媚没有追究的打算。 她不喜欢人情往来,同样也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 在她过去的二十多年的生命中,她所遇到的所有这种不痛不痒的挑衅都被她选择性的忽略。 所以说于人情世故上来说,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无聊的人,除了很难和人群的喧嚣产生任何的共鸣,甚至连他人的挑衅都激不起她半分斗志。 若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意兴阑珊。 她几乎已经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少有与人清算的兴趣。 孟姿觉得抱歉。 [如果不是陪我,你也不会遇到这种糟心事。] 她知道苏媚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上心的,但作为朋友她受不了别人对苏媚任何的诋毁。 [网络上每天那么多信息,大家都是看过就忘的。] [嗯。]孟姿这么回,但她心中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以苏媚对她的了解看来,她想孟姿大抵不找出发帖人是不会罢休的。 结束谈话后,苏媚收乐手机去打理花圃。 院子不小,彻底的打理完也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做完这些她已经出了一身的汗,上楼冲了个澡之后她又开始收拾一楼的三间客房。 明日有几名来山里写生的大学生要入住。 这群学生来自临大,听苏朝哲的话带队的老师是他的忘年交。 收拾好床铺后苏媚将自己和出版社关于《梅乡》的修改意见全部整理好,打包发到了唐鹤逢的邮箱中。 邮件刚刚发过去没多久,苏媚就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 “修改意见我已经发给你了。” “我看到了。”他说完这句话,苏媚隐约之间听到了话筒中传来了其他人的声音:“唐总,人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他确实很忙。 唐鹤逢接着说:“过两天我有段空闲时间,应能完成修改工作,但我时间紧张,所以希望能与你共同工作,方便随时沟通,尽快定稿。” 要求算不上过分。 之前刘尚新和关音也曾因工作原因在鹤卿小筑小住,但苏媚有些顾虑:“明日会有批学生入住鹤卿小筑,应有半月时间,我担心有些不方便。” “无碍,没什么不方便。” “好,来时望提前告知。”
第8章 琐事 次日一早,约好的客人便到了。 起初苏媚正为将来的客人备茶,忽然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吵闹声。 她知道应是人到了,于是放下手中茶具往外面走去。 透过影影绰绰的花草树木,苏媚看到了那群青春洋溢的学生。 他们脸上挂着兴奋,好奇,总之是充满了青春的表情。 欢笑着对鹤卿小筑的景色表示赞叹。 苏媚刚想迎上去,口袋中的手机忽然振动起来,她停下了脚步,发现是《梅乡》电视剧的导演。 接通电话时,客人们也已经进了院子,他们面前是不远处的居民,一直以来都在帮苏媚接送客人。 双方视线相接,苏媚冲那个年轻的老师点了点头,有些抱歉的指了指自己的手机。 对方注意到她的不方便,示意身边的学生们安静。 交谈声音渐渐弱下去。 电话那边的人说道:“峨眉老师,尚新和小关回来之后我们也都看过了剧本,剧本确实是不错,但是讨论之后我们还是一致认为遵循《梅乡》原著的故事内核是最好的选择,尚新毕竟年轻,我们已经邀请易华来担任电视剧的编剧,目前初稿已经出来,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看一看,如果可以易华老师想见见您。” 对方说话很客气,显然经过前几次的沟通大概也知晓苏媚本人不是很喜欢和人打交道。 苏媚其实很意外。 刘尚新和关音刚到第一天苏媚就知道,尽管刘尚新是个好编剧,但是面对《梅乡》改编,如果依旧按照她想写的东西来改编剧本显然有些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所以苏媚并没有强求,她看得出来刘尚新是有能力写好一个他能够理解的故事的。 最终他写出来的初稿苏媚也有看过,算得上一个好剧本。 但她没想到影视公司那边并不满意。 其实当对方把话说完之后,苏媚内心甚至没有感到很明显的愉悦,只是有一个念头在脑海转瞬而过:她到底为什么答应把影视版权卖出去? 但事情已经做了,即便苏媚在心里后悔一万次,也万万做不出出尔反尔的事情。 这有悖于她的道德。 “可以,麻烦您发到我的邮箱,稍后我会查阅,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再约时间。实在抱歉,我现在有客。” “那就不打扰峨眉老师了。” 挂断电话,苏媚才有时间注意来客。 他们一行加上领队的老师共七个人,四个男生,三个女生。 老师看起来很年轻,不到三十岁,头发稍长,眸色稍浅,不仅模样,就连身上的气质都是斯斯文文没有棱角的。 据苏朝哲说这位老师名叫姚珺宁,是临大艺术系最年轻的教授,这一次外出带队写生也是他负责指导的美术社的社团活动。 现在是秋季,鹤卿小筑又在山中,其实算不上太过炎热,但他们拉着行李和画具,路上道路颠簸难免每个人的脸上都难掩疲态。 苏媚带他们进了屋子后倒好了茶水又引他们前往各自房间,便任由他们收拾自己的行李不再打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