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犯,他生长在贫民窟,父母沉迷“血清”,到处欠债购买“血清”,多次被债主找上门来,年幼的他饱受欺凌,他决定要变强。 他加入了街头的帮派,年仅14岁的时候,犯下了一桩抢劫罪,被警察抓住。 由于他年少轻狂,也非常没有家教,在法庭上对着法官出口成脏,本来看他可怜的法官在一怒之下将他顶格处罚。 他被带到了少年监狱,监狱里面到处都是人才。他认了很多个大哥。学习盗窃、开锁、抢劫、诈骗等传统手艺。 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到监狱看过他。 其他犯人都有人嘘寒问暖,于是他感到非常的孤独。 有一年春节,狱警告诉他有人来探望他。 他忐忑地走出监狱,发现来的人竟然是他当年戏弄过的老师。 老师说听说了他的情况,知道当初他不是主犯,只是被帮派叫去顶罪,帮他提起了上诉,希望能够帮助他减轻刑期。 他终于意识到了帮派的温暖不是真的温暖,学校的怀抱才是真的怀抱。 从监狱出来之后,他洗心革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争取长大之后好好报答老师。 一直向上的道路是不够戏剧的,所以他毫无疑问地挫折了。 老师家遭到盗窃,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小偷。大家想要把他扭送警局,老师出面阻止,骗大家东西没丢,他知道老师是在保护他,但他也因此感到非常受伤。 因为老师也认为他是小偷。 于是他愤然离开了这座城市,漂泊多年,打工、攒钱、考上职业学院,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他回到了家乡,找到了老师。 他告诉老师他不是小偷。 老师说他知道。 老师说在他离家出走的半个月之后,警察抓到了一名惯犯,那名惯犯的家中有老师被盗窃的财物。 两个人抱头痛哭。 全局终。 狗屎。 什么玩意! 主题呢?逻辑呢?意义呢? 什么都不是。 章驰气得狂吃爆米花。 这部电影唯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在开头很隐晦出现,还被打上了马赛克的“血清”。 根据这部电影的描述,血清是一种在黑市广为流通的,价格非常高昂的成瘾物。 血清只是一个大类,就好像苹果、樱桃、葡萄、草莓都可以称作水果。提取自不同物种的血清有不同的全名。 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注射之后能够迅速让人感觉到极度的愉悦和兴奋,但副作用是,在长期使用注射“血清”之后,人会跟提取血清的物种趋同。 他们被称作血清异种。 跟异血人的融合不一样,他们是已经完全丧失了意志的人类。行尸走肉。唯一的攻击力来自于外表—— 看到的人会遭受强烈的精神污染。 章驰托着下巴。 周柯说他是从公司盗取的“血清”,这种违法的商品,公司竟然可以持有。 还有,黑市的血清,是有特别的供应商,还是都向周柯说的那样,是从公司偷来的? *** 刚才被章驰吓走的人陆陆续续又回到了电影院——也可能不是刚才那一批了。总之,每一场电影都有新的观众进来,差不多能坐满一半的位置。 305电影院的过道非常窄,类似于传统的影院结构,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在保持观影体验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设置座位。 每到电影开始播放,灯光就会调暗,部分灯光完全关闭。 章驰一直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虽然仰起头看电影很累,但至少可以保证,有人从后面入场的时候,要走非常长的一段路才能找到她的座位—— 在此之前,她早就反应过来不对劲了。 新进来的观众也不会特意去看前排的观众。他们一个个依次落座,等待电影开始。 接着播放的电影叫《上学》。 主人公是一个医学生,她从小立志成为一个医生,但由于她生长在贫民窟,家境贫寒,医学院的学费非常高昂,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从十几岁就开始打工挣钱。 每当她攒够一笔钱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突发事件将她攒的所有钱掏空。 好像老天爷故意在玩她一样。 生活的磨难不能阻挡她学习的热情,她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成绩不如她的富家子弟有时会对她进行嘲讽:“分高有什么用?你掏得起神经外科的学费吗?” 神经外科是医学院学费最高的专业。 在电影里面,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在亲戚面前非常有面,许多人靠当医生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当然,电影总有一些艺术夸张手法,神经外科医生是否有这么抢手,值得一个待定。 高考成绩出来,她考了全校第一。 但是报志愿的时候,她犹豫不决。 她根本交不起医学院的学费。她甚至连普通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主人公藏起了成绩单。 她放弃上大学了。 她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许多网友为她感到遗憾,他们甚至希望通过众筹帮她缴清学费。 主人公拒绝了。 新闻报道了她的事件。 过了一段时间,海恩科技公司的人找到 了她。 原来,海恩科技公司有专门的助学金项目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在海恩科技公司的帮助下,她顺利进入了医学院,在医学院里,她依然名列前茅,经过了八年的学习,进入了工作岗位。 她成为了医院的明星医生,父母都为她感到骄傲,他们摆脱了贫民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画面一闪,又是多年以后。 她结婚了,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都发誓要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 全剧终。 改造营18) 屏幕一黑,跳出来一张图片,上面只有一行字: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接着再一黑。 演员和制片的名字缓缓往上滚动,最左边又是一个金色的logo,一个正在跳圈的海豚。 底下还是六个大字:“海恩科技赞助。” 商业片。还是拍得稀烂的那种。 刻意的曲折就好像一块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黑面包。 本意是想果腹,最后连昨天吃的都在抠搜喉咙的时候一块吐了出来。 还不如不吃。 最后一部电影是《爱上劳动》。 有了前面几部电影的教训,章驰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没有放在电影情节上了。 对比这四部电影,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不大一样。 首先是年代,最远的是《上学》——通常久远的故事都会在开头的字幕标记上时间,还会打上昏黄的滤镜。 其次是背景,每一部片子的故事都发生在白银共和国,《爱德华的救赎》主要场景在城市在繁华地段,《改造》里面着重描写了贫民窟和监狱的生活。 大团圆结局的商业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生两个孩子。 狗尾续貂的刻意。 ——白银共和国的生育率恐怕不大好看。 《改造》里面的监狱跟这里非常不一样。 环境卫生比改造营好很多,也没有像这里一样的积分制度,所有的餐食都不需要花钱购买——监狱免费提供。每一顿都是三荤一素。 社会文明程度非常高。 她是奥天帝国的人,但是完全能够看懂和听懂白银共和国的电影。 不单是她。 所有监狱里的犯人都没有交流障碍。 这两个国家用的是同样的文字和语言。 通常情况下,很有可能,这两个国家很有可能在很早之前,是由一个国家分裂出来的。 也许在地图上非常近。 不止海洋。 可能陆地接壤。 《上学》里面,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学习编程和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他们需要准确的判断脑机、各个部位神经里的哪些电子元件出现故障。 《爱德华的救赎》和《上学》里都提到大学学费非常昂贵——也符合周柯之前的说法。 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知识。 而且电影经过艺术手段加工,也很难说是否完全反映了真实情况。 《爱上劳动》也播到了尾声。 章驰吃光了所有的爆米花、巧克力棒还有汽水。 时间来到8:45。 8:50,电影彻底结束。 这是电影院今天最后一场电影。 所有犯人开始起身离开座位,3分钟内,影院内的所有灯全部熄灭。 犯人往出口涌去。 章驰本来想带点巧克力棒回宿舍,但是售卖窗口已经关闭了。 大门口的小型机器人正在催促观众赶快离场。 人群一部分流向电梯口,一部分流向楼梯口。 章驰选择了走楼梯。 走到1楼的时候,她又转去了1楼的电梯口看了一眼。 113的尸体已经不见了。门口干干净净,一点血渍都没有。 监狱一楼的空地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升起了一个高台,高台上架着一台投影机,照着光滑的空地中央,映出一个大概1m*1m宽的方框,框内正在倒计时: 00:03:10 00:03:09 00:03:08 …… 监狱每一层楼的外墙都亮着灯,灯不是很大,功率也不算高,但由于每一个转角都没有落下,也足以将所有楼层的过道都照得一清二楚。 每一个犯人都往楼上在走。 他们趴在护栏上静静等待着什么。 没有人在一楼逗留。 夜已经深了,一楼能看得出来轮廓的只有正在计时的投影和高台。 计时器的投影技术非常先进。 打在地面上的红色计时框清晰又立体。 章驰回到了五楼。 这一层楼住的都是猛虎和大法官的人。 她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但是意外的是,没有人为难她。 她从楼梯口出来,能看见888的目光从对面楼扫射出来,但是888没有做什么。 00:01:01 00:00:59 00:09:34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的犯人都集中在了大楼的过道。大楼是环形结构,每一个犯人都可以清楚地看见一楼空地上发生的一切,以及他们彼此。 广播开始播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7 首页 上一页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