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决明死了,但这根消防栓将瞿决明的印记刻在了自己身上。 所以在火灾爆发那一刻,它认定了自己就是消防员。 是物品本能属性的使命觉醒。 因为受过专业训练,火灾爆发的第一时间,在消防车没赶到前,它有效利用了仓库周围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同大火赛跑,同时间赛跑。 给后来的消防官兵赢得了时间。 哪怕自己被烧得面目全非…… 张旻噤声,心情复杂。 好半天,张旻才问起,“医疗科那边怎么说?” “重度烧伤,没有辨识度了,送去医疗科时就已经意识不清,还在一直重复‘救火’两个字。apt值这么高,按规定是要遣返,陈局不在,医疗科问这块儿要不要做特殊申请?” 老滕的话问倒张旻了。 四目相视,两人都不约而同安静。 特移局的事儿就特么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你亲爱的来电话了~你亲爱的来电话了~”张旻的手机铃声不合时宜响起。 老滕一脸嫌弃。 张旻自觉挪到一侧,深吸一口气,然后忽然切换到笑容满面模式,笑容可掬接起电话,“诶,我是我是……哎哟~看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这不早上临时接了个外勤任务,我们局都在外面,人已经到了吗?好好好,我知道了……不用不用,让她先等等,我们马上回去。” 挂完电话,张旻忍不住唏嘘,“给忙忘了,今天新人来局里报到。” 第2章 南望街49号,南城事务管理中心大厅。 沈摇看着前台小姐姐温柔拨通电话,温柔同电话那头说,有新人来报到。 一直到这个环节,事务中心前台的小姐姐都很职业。 但是,电话那头明显不知道说了什么,小姐姐职业化的笑容都难免愣了一下,又小声确认了一次,最后才挂了电话,歉意和沈摇说,“不好意思,特移局负责人事相关的人员出紧急外勤了,还在回来的路上,您可以在大厅稍坐等候。” “好的,谢谢。”沈摇接过前台小姐姐递来的报到资料。 后面还有人排队,沈摇没有在前台久待。 大厅等候区域,沈摇放下包。 振动声传来,沈摇打开手机,微信弹出熟悉头像。 母上大人:【还顺利吗?】 沈摇回复:【人事在忙,还在等。】 王女士那边也应该在忙,过了好一会儿才简单回了一个【好。】 等待的时候,沈摇看了眼报到资料。 资料袋里有一张临时工牌,上面印了“特移局”几个字,还有她的名字,应该是这几天临时出入和电梯通行使用的。 还有一张薄薄的报到指引,注意事项是各个事务部门通用版本,没有特殊的;但底部的报到单位和部门这一栏只写了“特殊加急”几个字。 字越少,可琢磨的事就越多。 正好年终岁尾,周围的人大都在谈论年底报告,总结,还有部门缺人的事。 沈摇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年终岁尾太忙,今天总结明天报告,一个人当好几个人用,恨不得新人赶紧来。你们局里的新人报到了吗?” “没呢。上面也要走流程,来个人哪那么容易?最快恐怕也要年后了。” “听说特移局借调的人这两天就要报到了。” “你要是那边的人,你要人也快。” “也是。” 特移局,新人…… 不就是她吗? 沈摇稍微转头,刚才说话的两个人已经在谈论其他事了。 沈摇没想到来新单位报到第一天,听到的八卦就是关于自己的。 沈摇大学经济新闻专业毕业,毕业就对口去了新闻司。国考,上岸,同一个岗位两千多人竞争,笔试,面试沈摇都脱颖而出。 司里干了将近一年,对她的评价都不错。 临近年关,所有人都忙着报告,总结,领导忽然找她谈话,说其他兄弟事务 单位缺人,上头发话,要从新闻司借调人手。 新闻司报的名单是她。 领导的意思,这种好机会一般不会给新人,但司里看好她的潜力,希望她先出去锻炼两年,等借调结束返岗也有履历可以升迁。 “感谢领导和司里的信任。” 等回到工位,沈摇人间清醒。 部门未必想借调她。 但今年来的新人只有她一个。 本来就是人手不够才招的编制,她才来一年,借调她也不可能借调其他熟手出去。 如果不是新单位一定要人在年前报到,等开年再有新人来,借调的事也不会落在她头上。只能说,这节骨眼儿刚好被她赶上了。 就业形势不好,又过了应届生身份,她不去也有人挤破头抢着去。 只是忽然从专业对口的新闻司借调到做什么都还不知道的“特殊移民管理局”,沈摇也一头雾水。之前上网搜了好几天也没搜到新单位的新闻和消息。 还是爸妈托了不少关系打听,“特殊移民管理局”是非常规事务部门。不公开出现在报考名单上,人员也一般都从各部门内调,但听说局里人少,稳定,待遇也不差。 保密事项多,偶尔出出外勤。 总的来说,不是难呆的地方,可以先去韬光养晦,镀镀金。 但她没想到第一天来报到就遇到负责人事的同事外出…… 新闻专业出身,沈摇有自己的敏锐。 首先,前台的预约签到表,别的事务单位都是密密麻麻的厚厚一叠,但特移局的那张,干净整洁到只有她一个——说明来特移局日常拜访和报到的人数量远低于其他部门。 其次,她刚才转身的时候,前台小姐姐好奇得多看了她和那张《预约签到表》一眼。 如果只是单纯对她好奇,就不会连带那张《预约签到表》一起再看一眼——说明对方好奇的不止是她,还有特移局这个部门本身。 只有接触不多的才会好奇。 再加上刚刚听人调侃特移局要人的速度,恐怕特移局在事务单位内部既神秘,又让人眼红…… 最后,事务部门的人事大都在办公室里坐班,前台给局里电话的时候,明显也没想到办理新人报到的人事竟然也会临时出紧急外勤。 沈摇说不出哪里不对…… 但更最重要的是,人事明明都已经出外勤了,宁肯在外勤路上火急火燎折腾回来一趟,也要让她等,而不是让她明天再来——说明局里是真的缺人。 沈摇再次低头,档案袋上除了“特移局”和她的名字之外,还印满了“绝密”字样的水印。 沈摇心里对未来的新单位多了些乱七八糟的好奇…… * “哎哟,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来了。我是特移局对外人事科科长,张旻。” 张科一看就是事务单位里八面玲珑的角色。热情,又不会过于突兀,就连盼星星盼月亮这样的词汇在他口中也不会让人觉得局促。 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风格,这里确实和新闻司不同。 沈摇还不清楚这是单位风格,还是张科个人风格。 但沈摇大方,“张科好。” 张旻直觉对面的新人年纪不大,但利落干练,也不怯场。 不怯场好啊。 他们这里怯场就束手束脚做不了事。 张旻还真有些怕了之前的愣头青。 “喝茶还是喝水?” 但张科手比嘴快,已经在拿茶盒了,沈摇察言观色,然后从善如流,“喝茶。” 张科果然高兴,“有眼光,这茶老滕说好。老滕说好的茶肯定是好茶。今天实在不好意思,局里突然来了急事,人手又不够,火急火燎得忘了提前通知你一声,让你等了好久,抱歉抱歉。” 沈摇笑了笑,“正好熟悉了一下新环境,认了路。” 张旻倒是眼前一亮,哟,这丫头是个会说话的。 特移局不缺八只手,三个头的,就缺会说“人”话的。 他一张嘴皮子从来都不够用,事情一多,嘴皮子都快给磨破了,还得回来写报告。沈摇这一点倒是让他惊喜。 “你是F大经济新闻专业毕业?”放下茶杯,张旻开始认真看沈摇简历。 他之前真没好好看过简历。 局里忙得要死,新闻司给个人来就行,简历什么的他翻都没翻。 但现在不一样了。 “是,去年F大毕业,毕业之后去新闻司呆了一年,主要是……”沈摇做报到时的例行介绍。 张旻一面认真听着,一面看着简历,不时就抬头看沈摇一眼,或者认同点头。 沈摇的简历很好,比之前来的歪瓜裂枣好多了。 看来这次上头真的是被他们闹烦了,给新闻司施压,才让新闻司出血了一回。 不容易啊! 虽然是上面发话在先,但他也没想到新闻司这次竟然这么实诚,比上回那什么部门实诚多了。 他现在对新闻司充满了好感。 等沈摇说完,张旻又象征性问了几个小问题,最后说到想看看沈摇之前写的新闻。 沈摇从网上找了些,还有不少是独立署名的。 张旻越看心里越渐满意。 以前相关部门还很配合,涉及特移局的事务,都是他们说什么,相关方就配合写什么;现在相关方也没那么好忽悠了,都得自己写,对方审核再发布,这就让对外人事科吃不消。(说明:这里是不正确演示,不能忽悠相关方。) 沈摇的能力简直精准符合他们给上面提的需求。 “公文写得还行吗?”张旻关心这一条。 “我这里有。”沈摇手机里正好有,张科问起来她就翻了出来,多的犹豫都没有。 张旻心里的石头顿时落定了,来了个好苗子,剩下的就是怎么尽快让沈摇“平静”得了解和接手局里的事务了。 对新人不能太急,都有个接受过程,尤其是局里这摊子事儿,急也急不来,之前例子太多了。 但也不能太慢,不然新人以为自己已经熟悉部门业务了,接受就更困难。 “小沈啊,我们这儿可能其他事务单位业务可能不太一样。业务有些复杂,你刚来,我是想暂时不安排具体入职科室,就先挂在我们对外人事科。” 张科‘诚恳’介绍规划,“对外人事科琐事和杂事多,接触局里和局外的同事也多,是能最快熟悉特移局业务的部门。也不用单独一个人做入职培训,这两天正好有专案在处理,你跟着我还有其他科室的同事跑几趟下来就差不多清楚了……我还有事要去趟医疗科,呆会儿让行政科的陶紫带你熟悉下局里。局里的同事都很热情,尤其是同事之间。” * 沈摇对张科这句话印象深刻。 以至于晚饭时王女士问起,“新单位同事好相处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7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