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待将军退下后,徐山山踱步至殿外,眸色转换为暗金,“天眼”之下数里之内的景象皆无所遁形。 她遥望向城外那片战火纷飞的战场。 文武百官亦步亦趋跟随其后,心底虽然疑惑不解,但却没有贸然询问,而是缄默不语。 “依你们所见,景国以后再无玄门之人操控把持,亦无外敌干扰迫害,内忧外患皆已解除,该如何治理?”她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百官愣然,一时也陷入思索。 片刻,有人回道:“若景国往后是这样,那只需要所有人恪尽职守,便能将一切往好的方面发展。” “是啊,未来的景国,必然会是繁荣而稳定,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一旦话头起了,慢慢思路也就开始热络了起来。 “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本也是我们曾经的初衷。” “到时候百姓们可以自主选择哪个学府,读正经的诗书,唱颂典故,创建论文坛盛世。” “百姓们也不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间叛乱起义也能消停。” 听着文官武官们各自讨论期盼的内容,徐山山目光悠长,道:“孤倒也想要看见你们所描述的未来,来日可期,你们自有机会去实现这一切。” 他们胸口似被点燃了一把火,烧得浑身发烫发热,终是在一腔热血之下,向她愿求起一个未来的保证。 众臣跪地,如同祈求上苍神灵一般,众声如雷:“陛下,这一场仗,我们可否能赢?” 徐山山没有直接回答他们,她只淡淡道:“你们可以亲眼看一看。” 她一抬手,半空中出现了一面水镜,它将眼下的战事通过一种玄术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众人眼前。 —— 城外,霍少将军正率领着将士们与反叛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从一开始,圣京就出现了背叛者谢家,这导致这一战事吃紧,兵力不足。 也正是因为谢家倒戈,三王才会选择在这个时机出兵,一举拿下圣京。 霍少将军身披染血战甲,手持长枪,如同一尊战神般屹立在战场上。 他跟他的父亲、他的胞弟一样,宁可死在战场之上,也绝不会容许侵略者踏进他守护的地界一步。 战场上传来的燥热腥风,是士兵们的士气,也是他燃烧的气魄。 “为了景国,为了陛下,吾等不退不屈,誓死守卫圣京!”霍少将军怒吼一声,挥舞着长枪,冲向敌阵。 将士们皆齐声响应,他们即便倒下一个又一个,但还是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反叛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然而,三王的反叛军人数众多,且不乏一些实力强大的高手。 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霍家军渐渐陷入了困境,防线大面积溃败,出现明显松动…… “霍君廷,时机到了,该收网了。” 霍少将军脑子里出现了一道命令,他眼神一变,望着前方的三王军队,与左右副将交换了一个眼神。 “遵命,陛下。” 他在心底恭敬回应。 当下一次攻防战开始时,霍少将军与敌将开始了胶着之战,他奋力送出一枪翘起一个敌军,这时余光虽然察觉到后方的偷袭,却面容沉着咬牙,任其一刀砍在背部。 “将军——” 霍家军可谓是一半担忧一半演技,他们愤恨又焦急地大喊:“将军——” “糟了,将军受重伤了,快!快先撤离——” 他们将霍少将军包围起来,保护着他朝城中撤退,可反叛军岂会放过这一个绝佳的机会,一看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迅速召集全部大军,打算奋力反攻,一举击杀破城。 徐山山通过水镜观察到一切,文武百官也都看到了,他们此时也是又急又慌。 “怎么回事?霍少将军他们这是要败了?” “完了,王军开始发起总攻了,没有了首将指挥,这岂不是要一败涂地?” “陛下,赶紧再派些人前去战场支援吧?” “谢家都将兵力早就调走了,圣京也就只剩下几千名霍家军跟一千多个宫廷卫兵,哪能敌王军三万?” 徐山山卷袖负手于背,淡吐两字:“噤言。” 当即一群起哄闹腾的声音一下就消失了,官员们眼睛瞪得溜圆,可嘴巴却被死死地封住,根本张不开一点。 “谢家的背叛,早在孤的预料之中,与其等孤一个一个地去找他们,不如将剩下的结合起来,一次性解决了。” 她一步乘风,来到了宫殿的最高处,鸾凤围绕在她周身,火焰炙目,她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刹那间,天地间风云变色,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从都城的各个角落涌动而出。 连地壳好似都在震动,皇宫内的人都扶住旁边建筑物,纷纷受惊抬头。 玄门曾经在皇宫中植入的灵晶并没有被清除,此时光芒大盛,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光幕,将整个都城笼罩其中。 “九幽幻阵,启!” 顿时,阵内光芒闪烁,无数虚幻的景象如潮水般涌现。 反叛军们正在冲锋,但下一秒只觉眼前一花,原本熟悉的战场瞬间消失不见,仓惶逃走的霍家军也不见了,前方一片黑森茫茫,耳边回荡着凄厉的鬼哭狼嚎之声。 反叛军们惊恐万分,纷纷四处逃窜,却发现无论怎么跑,都始终在原地打转。 后方的三王从营帐中慌忙跑了出来。 “这…… 这是什么鬼地方?” 他们环顾四周,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震惊。 “是、是阵法,我们被困住了,我们是不是中了那嶽帝的奸计啊?”旁边的瑞王脸色青白。 “不可能!如果要布下这么大的一个阵法耗费时日不浅,岂能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不仅是他们,连嶽帝身后的文武百官都有这种猜想,这平时不见任何动静,这么庞大的一个覆盖阵法打哪来的? 嶽帝又是何时布下这么一个大法阵等着请君入瓮的?
第15章 究竟一切的终结在哪 什么时候? 那自然是在很早以前。 在徐山山还叫清吾神,还是景国大国师的时候。 当她知道玄门耗时准备了几十年、在圣京皇宫布下颠覆朝纲与天下大计之时,她就已经筹谋预计到了这一天。 当时敌在明,她在暗,看似她处处被动,处于绝对的弱势之中。 可她偏偏能将计就计,借力打力,最终将“暗桩”、“痼疾”一一连根拔起。 可以说,所有人都是她的“棋子”,所有明面上暗地里的势力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她先脱了“大国师”这张人皮,顺利地解决了玄门邪师,让他们再也无法辅佐七王。 而七王一旦失去了这些术法高深的人帮助,依靠的也仅有多少囤积的兵力布局。 与此同时,徐山山还秘密调集了一批精锐的烟奴,潜伏在三王的反叛军之中。 这些烟奴擅幻化技,皆是身怀绝技、忠诚不二的高手,他们负责收集情报,为徐山山传递着反叛军的一举一动。 而玄门召集了王朝中最顶尖的阵法大师,日夜钻研的奥秘“冰封灭魔阵”,她之所以没有将它彻底捣毁,除了是为了顺藤摸瓜,找到玄盟总坛,也是为了改阵。 她运用自己强大的术法,再经过精心计算和推演,将玄门留下的残阵重新改造一番。 最终她在都城的旧阵“遗骸”之上,重新拔升起一座前所未有的玄幻大阵——“九幽幻阵”。 此阵与之前的“冰封灭魔阵”不同,它的杀伤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它仅是一个幻阵。 但一旦启动,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能量网络,便能将敌人困于无尽的幻梦之中,让他们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迷失自我,直至精疲力竭,任人宰割。 也是在徐山山的巧妙安排下,反叛军这才一步步踏入了她精心设计的陷阱当中,最终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陛下,咱们……这是赢了吗?” 一切反转得就跟做梦似的。 “他们被关进什么地方了,会不会再逃出来啊?” “这阵法能维持多久?万一……” 若是以往徐山山估计直接叫他们就此“长眠”,但现在她倒是想问一问在场的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众卿家有何建议?” 有武将建议:“当杀一儆百!” 有文臣有些不忍心:“若降,主谋当杀,剩下的依罪量刑。” 中立派则无法决策:“任凭陛下处置。” 徐山山转过头,玉白面庞,眉平眸清,平和笑道:“若依孤,只怕这数万人都活不成。”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蹿入身体,众人一下就缄默了。 这时,徐山山又道:“但忆起还有一人在地狱为孤承受业火痛楚,孤若少杀一人,他便可多得一份福祉,早日超渡……” “便依你们所言,主谋当杀,降军依罪叛刑,贴以公告全国警示。” —— 午门搭建了一座宽阔的刑场,圣京上下连夜铺张通告,是以三日后,天刚微微亮,刑场周围早已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这一次不仅是展示给百姓观看,文武百官也身着正式朝服,皇亲国戚则衣着素缎褪去装饰,坐在专门搭建的看台之上。 这些人神色各异。 有的心生恐惧,有的则惶惶不安,百姓们拥挤在刑场边缘,脸上却是复杂,亦或是兴奋。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七王叛乱,不足一年便被镇压了下来,长久以来的潜伏暴乱,本以为会有一场盛大又惨烈的过程。 但如今却以这样的结局惨淡收场。 是七王不够努力吗? 不,他们想,是嶽帝太恐怖了。 反叛军的主首们一个个被铁枷锁套着手脚,蓬头垢面,没受刑,但依旧一副气数将尽的颓败。 他们被押解到刑场中央,依次排列。 此时,嶽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俯瞰着整个刑场。 今日她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皇冠,除了上朝,难得一式正统的帝王装扮。 身旁的大太监见罪犯都押赴了现场,肃杀气氛也已经被掀扬至最高,便扯着尖细的嗓子宣读着反叛军的罪行,声音在刑场上空回荡。 为首的三王,尽管此时发丝凌乱,身穿囚服,但听到上方所宣判的罪行,却是一阵发笑,他们毫无惧色地抬起头来。 “昏君!你以为砍了我们的头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南王破口大骂:“你无能当政,累我大景如今大祸连连,百姓遭殃,三年前大旱,去年蝗灾,今年洪水,多少人的白骨至今曝于荒野——” 福王也挣脱出行刑人的按压,高声喊::“大景若再是你当政为帝,必气数将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3 首页 上一页 1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