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唯剩一法,即已飞升之仙,毁仙身,封记忆,带着自身修为将三魂和灵魄附于七篁竹上,修妖道。 若行此法,则需修为稍浅之仙,方可化育。盖因修为太高,自己法力过重,便难携自身修为续修妖道。 九霄天宫里倒是不乏修为稍浅之仙,但前提有二。一是需其心甘情愿,二是其所掌之司非天地运行中不可缺一日者。 夸夸就此细细筛了一遍,共有七名仙神可为。 于是,夸夸逐一登府,同这七名仙神商酌此事。 当夸夸从第五位仙神的仙府里出来时,却迎面撞见娥祖仙姬,观其神态,似乎特意等候在此。 不待夸夸询问,娥祖便自行道明来意。 原来,她是刚从一疏楼的珠玑仙子那里听闻此事,且有意自荐。 娥祖并不在夸夸筛出的七名仙神里,但夸夸见她赤忱拳拳,便也同其剖心恳谈,最重要的是,晓以利害。 从交谈中得知,娥祖愿意下凡堕妖,一为苍生,二为东霜台。 东霜台性情孤僻,鲜少与人交道,生性活泼的娥祖是其唯一契友。 如今东霜台三魂下落不明,她已遣出十只玄鸟去寻。而除此之外,娥祖已别无他法。 另则,东霜台仙身已失,三魂寻回后必然要令其转世重得骨身。因而,与其枯等,倒不如尽早去凡间等他转生。 东霜台以身补天后,娥祖只觉天界似乎一夜之间变得分外萧索。所以,堕妖也好,为人也罢,她都愿去历此一遭。 夸夸一是不了解天界之事,二则虽说天帝已将此事交由自己处理,但到底天帝才是天界之主。因此,为稳妥起见,夸夸并未立即答应娥祖之请,而是先将此事禀知天帝,请天帝定夺。 天帝将娥祖召来细问一番,又听取夸夸主张,左右权衡之下,当场准允其请。 珠玑仙子与娥祖有桃花潭水之谊,不舍娥祖独自下凡,便也向天帝申请,与娥祖一同下界为妖,两两相伴。况兼,珠玑仙子生来便有过目成诵之能,日后或许能有一用。 一疏楼内事务,相较于其他仙神所司,委实不甚紧要,又之竹心花实属至关重要,娥祖一人之力恐应付不过来,天帝再三忖思,最终也准了珠玑仙子之请。 明明是下界堕妖,兴许会面临诸多不测之险,二仙却毫无惧意,甚至因有彼此相伴,竟颇是欣忭。 准备停当后,二仙便自毁仙身,下界堕妖。 因一疏楼外有一株常开不败的丹桂树,珠玑仙子闲时常采桂花烹茶,喜极其味,下界后便择一丹桂树附魂,堕桂妖。 在将娥祖和珠玑铺排周至后,夸夸又向天帝进言,未免后虚剑遗落凡境的风声走漏,从而被魔界知晓引起大乱,所以,为稳妥起见,勿要声张此事。 且之,若连守剑灵兽夸夸都寻不到后虚剑,那其他人更是寻剑无方。 天帝闻言有理,立即撤销寻找后虚剑之令,只需悉心觅索战神三魂,并命所有知情仙神对此事守口如瓶。 接下来,夸夸便乔装下界,将全身心力尽使于寻找后虚剑之事上。 夸夸日日星夜兼程,足足找了四百余年。 一日,长时隐消的后虚剑突然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剑息。剑息虽弱,却被夸夸敏锐地捕捉到,寻着这丝剑息,终在南边一座深山中将之寻到。 也是这时,夸夸才明白,为何后虚剑沉寂了四百年之久。 原来是有人布下法障裹住后虚剑,以此掩住剑息。在后虚剑不断地冲击下,而今法障乍崩,剑息漏出,方引得夸夸索来。 至于是何人所为,夸夸一时难以断定,不过心中已有怀疑。 而后虚剑甫一醒来便对夸夸发出警示,人界有魔煞之踪,并且不止一个。 正当夸夸在后虚剑的指引下寻觅魔煞之时,魔煞气息却又突然消失。 夸夸连忙将此事禀明天帝,天帝亲自下界探寻,犹然杳无踪迹,遂取《天阳地阴经》翻看。 然而,由于在册魔煞众多,单凭后虚剑的警示实在难以断定,一时陷入僵局。 在夸夸替东霜台择定练就极寒之胎的血脉后,为让计划顺利施展,天帝同夸夸又布一谋。即,将《天阳地阴经》分作两本,流入凡境。 夸夸手持《天阳经》,在适当之时将《天阳经》拿予已经下界堕妖的娥祖与珠玑一观,珠玑有过目不忘之能,仅看一遍便能记得纤悉无遗。 而《地阴经》再另托一人护存,在东霜台转世重生后,送入他手中。 经过一番抡择,夸夸最终将《地阴经》托付给了灵兽么么。 若照计划,《地阴经》原本该由么么拿给转世之后的东霜台,不成想后来出了岔子,么么竟遇上阿仂,便有了争夺《地阴经》之事。 再是东霜台三魂,娥祖原以为不日便能找到,却不虞,天上地下觅索八百余年,最终在三伽渊将其寻到。 而那时,娥祖早已修炼成形,游荡凡间。 三伽渊在魔界之缘,由魔界掌管,是为魔界囹圄。其水深百尺,终年烟雾缭绕,水与雾均有吸魂离魄之能。生人一旦落入其中,倘三日未离,便魂归水,魄归雾,肉身无存。 八百年前,娥祖派出过七头玄鸟寻找东霜台三魂。 八百年间,七头玄鸟从未有过一日停歇。最终,一头玄鸟在三伽渊将他找到。 而遍寻八百年未果之因,是由于东霜台三魂乃被人施法困于渊水之底,方掩迹至今。 天帝认为,此事与魔界脱不了干系,一气之下派出十方天尊、五方雷帝及二十八宿,又点了三十六名天将,七千名天兵,由东王公领阵,突临三伽渊。 魔界见此阵仗,以为天界要挑起战端,连忙出兵相迎,却不料,天界竟是来兴师问罪。 两方一交谈,连魔界之人都因战神三魂被困于三伽渊一事而诧异万分。 因为,当年后虚天破时,逃窜而出的魔煞对魔界发动强烈攻袭,而致魔界损兵折将逾万,魔界寻常子民之损更是惨重,魔界因此元气大伤。 若说当时,魔界本已自顾不暇,岂有余力去寻东霜台三魂,又费心费神将之扣入三伽渊? 至于这八百年中,魔界中人从未踏出过魔界半步,至今仍在休养生息。 所以,明知东霜台乃天界战神,魔界遭到重创之下,已无力同天界抗衡,倘若魔界在此根结上将东霜台三魂扣在三伽渊,岂非自讨苦处,得不偿失? 另则,三伽渊虽属魔界,却并非只有魔界中人可入其中,倘若因为在三伽渊里找到了东霜台三魂便将此事扣在魔界头上,实在有失公允,难以服众。 东王公立即派人去查,据诸地仙回禀,八百年中,魔界之人委实未离开过魔界。 天界了无实证,的确言理难服,便权且作罢,只将东霜台三魂从三伽渊救出,便回师九霄。 夸夸在得知此事后,又想到当年寻后虚剑一事,将两桩事联在一起,遂推断这两件事十有八/九是清淮所为。 若是清淮,便不难解释。 东霜台是后虚剑之主,清淮困其三魂,目的便是阻止其转世。 而后虚剑明明已入囊中却又丢弃,想来是清淮耗费四百年功夫都未能将后虚剑伏入掌中,但他又有非后虚剑而不可成之事,这才不得已将之舍弃。 东霜台三魂在三伽渊被困八百余年,早已被渊底之水所伤,未灰飞烟灭已是奇迹,根本无法转世。 而东霜台无法转世,便意味着之前的一切铺排都将付诸东流。 天帝思虑了整整三日三夜,最终毅然决定,将东霜台三魂附于支撑整个天庭的中璋柱上,以中璋柱护其魂。 只因东霜台原身便是中璋柱的一角碎块,所以用中璋柱护养其魂,再合适不过。而待冰寒之胎养成,便用中璋柱为之作脊。 中璋柱是世间中正之心,天地真气之源。 而中璋柱一旦离开天庭,天上地下所有仙家均须各归其位,各尽其责,片刻不歇,寸步不离,代替中璋柱维持三界中正,否则必生大乱。 六百年后,极寒之胎炼成,东霜台下界投生,名为苍驳。 中璋柱非平平仙器,东霜台转世肉身承受不住中璋柱之强,以致其生来便是哑儿。 至于后来苍驳摇光宫变却未堕魔,纯然是因中璋柱压制住了他的魔性。 苍驳三岁那年,夸夸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扮作一名道人进入苍府,道明后虚剑之原委,以此令小苍驳执剑。 夸夸统共扮了两次道人,一次是进入苍府,另一次则是将《天阳经》拿给珠玑一观的邋遢道人。 另外,因当年后虚天破时出现日月被食之状,不日又突然消失,夸夸当时便猜到,应是魔煞之首的中虽也逃出了后虚天。 但天界找了近百年都未能将其找到,于是便早做安排,将可炼出令中虽分离之阙的太极釜放入玄鸟骨筒内,由娥祖宫中一名掌灯小仙看护。 后来也是这名掌灯小仙,将存有太极釜的玄鸟骨筒交予曾受过娥祖之恩的梅鹤仙人,并嘱咐他,唯有在日月被食之时方能碎骨。 掌灯小仙另又嘱托梅鹤仙人寻一心上生花之妖,本意并非是让娥祖祭出阴之暖以炼阙,不过是掌灯小仙担心娥祖在凡界的安危,望梅鹤仙人可助其一臂之力,所以趁天帝命其下界办事时,趁机付以私托罢了。 至于九夭的出现,纯然是巧合,不过也正因这桩巧合,令夸夸和天帝之计变得更加顺利,从而省却不少繁难。
第339章 乞树救妻 东霜台自天帝口中悉知前尘诸情,心中诸般疑云随风消散时,一股怅然若失之感倏瞬四塞心腔,却又被其惯常的冷淡一掩而下,随口拈来一句:“微臣投天罡炉受烈火焚炀却未身死,料想也是因中璋柱。” 天帝捻须道:“不错。” 往回走了两步,天帝蓦地转身,问东霜台:“当年后虚天破,爱卿为何不将后虚剑归回后虚天,反而要取以身补天之法,爱卿当年在后虚天里看到了什么?” 东霜台恭敬回话:“回天帝,微臣当年的确在后虚天有所发现,才决定弃身保剑。” 当年,东霜台本意也是将后虚剑还回后虚天。但当其进入后虚天时,不但发现后虚天内同样有一根中璋柱,而且有两重封印。 第一重封印是后虚剑剑息,而第二重是中璋柱之气。 当东霜台看到后虚天里中璋柱缺少一块时才恍然明白,为何他本身是中璋柱碎角,但天庭的中璋柱却明明又完好无损。 那是因为,他根本不属于天庭的中璋柱,而是后虚天。 东霜台由此推测,应是中璋柱因缺损一角,所以在第一道封印渐弱时,中璋柱便陡生裂隙。 而当剑息完全消失,中璋柱终于承受不住魔煞苏醒之力,裂纹整个贯穿,封印由之一弱,魔煞尽数苏醒,如潮涌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25 首页 上一页 317 下一页 尾页
|